孔子說:剛毅木訥近仁,為什麼。
因為儒家本質是戒法,其實是人乘宗教。仁義禮智信分別對應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飲酒和不妄語五條戒律。就是投人的五條戒律。所以實質是人乘宗教。當然,儒家本身講究禮,什麼道是最講禮的?當然是人道。所以儒家也叫做禮教。實質上,篆書的人字即一個人拱手鞠躬,即是禮,你看儒家以前的各種典籍,甚至包括一些人名,朱立倫,吳敦義。不是明倫就是敦義,都是人乘宗教的話語。
在佛法中說過,五戒投人,即守住不殺生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不偷盜。所以人乘宗教很多也是在說戒,戒怎麼戒?立行,立德,立功,但是守正,尊禮(忠厚樸實,孝順仁愛)非禮勿看,非禮勿為,非禮勿想,甚至成王了,還要守住初心,是不是戒處非常多。對了,這就是人乘宗教的要求。孔子說過,剛毅木訥近仁。我們現在看山東或者其他曾經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地方,是不是都有這種感覺,厚道踏實。
在佛法中說過,產生福報的行為有六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六波羅蜜做好了,都可以稱為成佛的助力。你看基督教,伊斯蘭教注重布施,是不是極為容易暴富。我國南方曾經也有很長時間的放生,修橋鋪路,供養佛法的傳統,是不是也很容易發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