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臺和五糧液哪個好呢?有些人說茅臺茅臺更好,因為茅臺是行業內的標杆。而有些人又不認可這個觀點,因此茅臺和五糧液哪個更好一直是業內爭論的焦點。
那這兩大名酒到底有什麼不同呢?我們有該如何選擇呢?
小編就這兩大名酒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剖析,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第一、品牌定位、營銷策略等大框架
對比茅臺和五糧液,無論是在品牌定位、還是在營銷策略上、營銷渠道上都不盡相同、從而就造成了產品在消費者心目中不同的地位。比如茅臺價格高、品牌上與紅色革面掛鈎,無形中就塑造了尊貴國酒的稱號。五糧液實施「以價銷售」戰略,在限量的情況下逐步提價,進一步縮小與主要競爭對手茅臺的價差。通過各種渠道宣傳五糧液供不應求的情況,以推動五糧液的消費熱潮。我們為消費者創造的是大眾高端白酒的心靈。
第二、原材料的差異
五糧液
原材料:五糧液顧名思義是集五種糧食之精華,從五種糧食中提取出來的液體。分別以高粱、大米、糯米、小麥和玉米為原料,以「包包曲」為動力,經陳年老窖發酵、揉合、升華而成。
茅臺
原材料:茅臺原材料相對簡單,就是茅臺鎮特有的紅英子糯高粱,再加用小麥製成的曲,再輔以當地俗稱的美酒和河水釀製而成。
茅臺和五糧液到底有什麼不同?9成的人分不清
第三、工藝上的不同
五糧液的工藝
五糧液的工藝相比於茅臺的較為簡單,但是要細說,也足以寫成寫成一本書,這裡就簡單歸納一下。將五種原料粉碎,然後與母粒和一些穀殼輔料在老窖中按比例混合。最後,用蒸餾器蒸餾製成白酒。
釀造結束後,蒸餾容器內的剩餘物質(原料、母粒、蒸糠等)。蒸餾後,在一些步驟後,將酵母加入到窖中進行密封發酵,幾十天後成為"酒糟"。
茅臺的工藝
茅臺酒比較複雜,主要體現在釀造周期上。茅臺酒的釀造過程比較複雜,首先將煮好的高粱和去年的尾酒加入大曲中混合,然後放入窖中發酵。經過一定時間後,從窖中取出發酵,再加入新的碎高粱、廚師、大曲、尾酒,然後發酵入窖。
一段時間後,取出上次放進酒窖的發酵料,煮熟(這次可取酒),再將蒸好的原料加入大曲,放入酒窖進行發酵。
周而復始,直到第九次蒸煮、第七次取酒完成,整個釀酒過程就完成了。這也是醬香型白酒的12987工藝,兩次下料、九次蒸煮、八次攤晾加曲、七次取酒,生產周期長達一年。
茅臺和五糧液到底有什麼不同?9成的人分不清
第四、香氣、口感區別
無論是濃香型白酒還是醬香型白酒,白酒的香氣和味道主要來自於窖藏的環節。香氣主要由化學成分中的酯類組成,而口感主要來自酒窖過程中自由分子的揮發和形成。
五糧液
五糧液是濃香型白酒,香氣悠長,窖香較弱,帶有突出的陳味:曲香、糧香、酸香。
口感:五糧液是濃香型大麯酒的典型代表,具有「香氣悠長、口感醇厚、入口甘甜、清嗓子、口感和諧、恰到好處」的獨特風格。
茅臺酒
香氣:茅臺酒是醬香酒,香氣層次豐富,聞香時能感受到:醬香、烘焙香、水果香、植物香、糧香、醇香、花香甜香等氣息。
口感:在品味時你能感受到茅臺酒的各種香氣,比如:曲香、花香、陳香。喝下去之後茅臺酒回味悠長且甘甜,伴有少許苦澀味。
茅臺和五糧液到底有什麼不同?9成的人分不清
二、這兩大品牌選哪個好?
誰更好沒有確切的標準,在於個人喜好。你喜歡哪款酒酒選擇哪款酒。
但近年來,出現了一種趨勢:茅臺酒的定位更高,始終打著「國酒」的旗號,消費群體也偏重於高端。
五糧液的定位比茅臺低,但五糧液的消費者更多。
個人建議:如果送禮對象是尊貴的客人,那可以選擇茅臺;如果送禮對象對酒沒有研究,五糧液是首選。
以上小編總結了茅臺和五糧液的區別,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