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臺和五糧液都是白酒中的翹楚,但是價格上差距卻很大,一瓶飛天茅臺是一瓶普五的2倍。茅臺真的值這個價嗎,茅臺和五糧液究竟有何區別?哪個才是真的好喝呢?今天酒小胖就來給大家深度解密茅臺和五糧液!
一、相比五糧液,茅臺成本更高
五糧液屬於濃香型白酒,茅臺屬於醬香型白酒,二者的釀造工藝完全不同。
五糧液酒傳統釀造技藝主要包括:高粱、大米、糯米、小麥、玉米五種糧食合理配比的「陳氏秘方」,包包曲制曲工藝,跑窖循環、續糟配料,分層起糟、分層入窖,分甑分級量質摘酒、按質並壇等釀酒工藝,原酒陳釀工藝,勾兌工藝以及相關的特殊技藝等。一瓶成酒一般需要3個月左右就能釀造出來,有的時間更短。
茅臺酒釀造相對複雜,採用茅臺鎮的古法工藝釀造而成,整個生產周期為一年,端午踩曲,重陽投料,釀造期間九次蒸煮、八次發酵、七次取酒、四年勾兌存釀。茅臺酒的釀製有兩次投料、固態發酵、高溫制曲、高溫堆積、高溫摘酒等特點。一瓶茅臺酒,從原料進廠,到成品出廠,至少要經過五年。
由上可知,相比五糧液,茅臺釀造工藝更複雜,花費的時間成本更高。
二、品牌戰略高度不同
五糧液涵蓋了高中低三級市場,從數千元的五糧液到幾元尖莊小酒,基本覆蓋全部白酒的消費空間。五糧液最開始是以買斷經營權模式,被授權的代理公司可以使用五糧液的商標名稱,有一大把的貼牌廠商。
市面上五糧液的主流產品有普五、1618、五糧液老酒、六和液、五糧春、五糧神、五糧醇、尖莊(歡迎大家補充)。其它的基本上就是一些貼牌、代理的酒了。鼎盛時期五糧液旗下有1000多種酒,讓消費者傻傻分不清楚,嚴重透支了品牌價值。近些年五糧液開始「瘦身」,情況有所好轉。
茅臺酒定位的是高端市場,定價起點相對較高。加上物以稀為貴,離開了茅臺鎮就無法釀出茅臺酒。貴州茅臺堅持1+3戰略,以飛天茅臺為核心,茅臺王子酒、茅臺迎賓酒和賴茅為重點系列,品牌戰略較清晰,消費者一目了然。
三、市場競爭環境
醬香酒歲佔整個白酒市場的份額不高,但貴州茅臺一家獨大,沒有能與之比肩的醬香酒了。反觀濃香型市場卻是諸侯爭霸,劍南春、瀘州老窖、洋河、古井貢酒等實力一樣不容小覷。同為濃香型白酒,口感差異不大,一般人也很難分辨出它們之間細微的差別,五糧液的處境更嚴峻。
四、消費場景有高低
單從口感上講,五糧液「香氣悠久、味醇厚、入口甘美、入喉淨爽、各味諧調、恰到好處、酒味全面」,比較符合大眾的口味,連續十六年獲得白酒銷量冠軍。
比起五糧液,茅臺則是「醬香突出、幽雅細膩、酒體醇厚、回味悠長、空杯留香持久」,伴有少許的苦澀味,醬香非常重,很多人都喝不慣,尤其是新世紀的年輕人。
但是,一到設宴請客,大家都紛紛捨棄五糧液,選擇了茅臺,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茅臺最初被定為「國酒」,經常出現在G宴這樣的高級場所,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加上茅臺價格比五糧液貴,滿足了很多人貴就是有面兒的心理。
五糧液主要用於商務宴請,僅代表著與眾不同,與別的白酒不同,無法與茅臺至尊的地位相比。
五、比起五糧液,茅臺更有收藏價值
優質的醬香白酒用純糧釀造而成,而濃香酒是通過新酒和基酒勾調而成。所以醬香白酒的香味濃鬱而醇厚,濃香型酒的香味複雜卻又協調。用來收藏,濃香型白酒收藏價值不高,對酒液的質量提升相比醬香型酒來說比較小。
其次,物以稀為貴,加上茅臺的飢餓營銷法,市面上茅臺的產量少,自然收藏起來價值就會提升。而濃香型產量較多,並且相同香型的名酒也不在少數。
茅臺和五糧液都是不可多得的酒中極品,個人覺得以自己的愛好喝就行,沒必要被那些條條框框約束到必須選哪一款。選對的不一定要選貴的,喝酒最重要的不就是圖個開心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