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包不同的觀點
感謝網友包不同的觀點來稿
看到股市九連揚,可是我一進場就跌到火葬場!看來本寶寶是沒有發橫財的命了,還是老老實實碼字吧!
1
A股神話
作為一個社會主義的價格敏感者(窮人),我一直很好奇:到底是茅臺酒漲得多,還是茅臺的股價漲得多!
這問題還真有人仔細算過。抖音上的一位博主就曾計算,茅臺2001年上市,如果你在上市當天以收盤價33.55元買入100股茅臺股票,一共花了3355元。
從2001年到2020年6月,累計分紅10萬元左右,如果把分紅也按照當天價格買入股票,也就是1422.65股。如果按照今天(2020年7月16日)的股價來計算,當初持有的股票價值234萬元。除以3355元,也就是698倍!
按這種計算方法,也就是說,茅臺的股票,從2001年到2020年,19年間翻了698倍。
如果你2001年買入一萬元,現在就是698萬元。買入10萬有多少,你可以算算。
1981年,茅臺酒的國家核定零售價為7元一瓶,而2020年的現在零售價是1499大洋,而實際上的市場價格去到了2500大洋。也就是說,純粹從價格來看漲了357倍,而實際上如果你真拿到現在我估計一千倍都不止!
如果當年你存的是人民幣,那麼估計你就要哭了!
這1200元,在當年堪稱一筆巨款。有人說:甚至可以蓋兩棟樓房!
殘酷的現實教導了我:
一定不要存錢!一定要存點茅臺!
2
宇宙無敵暴利
不僅股價高,茅臺酒的價格也是一路飛奔。
網友調侃:這麼多年來,茅臺只做了一件事——漲價。
1981年,茅臺酒的國家核定零售價是7元/瓶。如今,一瓶500ml的53度茅臺飛天,賣到了1499元,而且這價格你還不一定買得到!因為市場流通價格已經去到了2500大洋!
看看下面這張圖,你能更直觀地感受到來自茅臺酒的價格暴擊。
更魔幻的是,茅臺越漲價,大家搶購得越瘋狂。
2020年3月底到4月初,在蘇寧易購、天貓超市、京東、永輝生活等電商平臺上,掀起了一波線上搶購茅臺的活動。每天,有上百萬人次在線瘋搶茅臺。
關鍵是,還搶不到。在媒體的報導中,一個叫李鈺的每天調好鬧鐘,就為了搶到一瓶茅臺。但搶了半個月,半瓶也沒搶到。心灰意冷的她認為這純粹是一場「騙局」。
2019年8月, Costco(開市客)首家中國大陸門店於上海閔行開業,並宣布會員可以用平價1498元/瓶購買到飛天茅臺。結果,開業半日便因「人滿為患」而被迫「停業」,Costco和1498元買飛天茅臺也因此刷爆朋友圈。
醬吧裡有人圈出了「半小時搶空茅臺酒」的新聞標題,還有一張真假莫辨的網友曬圖:自己一家6口去搶購了12瓶茅臺、6瓶五糧液,賣給黃牛後淨賺1.2萬。
「茅臺熱」,就是這麼瘋狂。
股價、酒價雙高的背後,是茅臺驚人的利潤。
2019年3月28日,博鰲亞洲論壇上,茅臺新任舵主李保芳抿嘴笑道:「年報真的很漂亮」,漂亮到什麼程度呢?2018年茅臺的營業收入達到736億元,規模追上了半個西藏的GDP,分紅利潤更是刷新了上市以來的最高紀錄,同比增長30%,達到了352億元。
「一天賺一億,毛利91.25%」,這一神奇的數據再次引爆A股市場。
事實證明,中國消費者就是強。什麼LV、Dior、寶格麗、軒尼詩白蘭地等等加在一起都賣不過一瓶中國烈酒。
從利潤數據來看,茅臺的毛利率長期維持在91%以上的變態級水準,淨利率也維持在50%左右。與此相比,中國的系列酒毛利率在2018年僅為71.05%,沒幾個行業能在茅臺的毛利率裡抬得起頭。
而茅臺的成本,低得嚇人。有人曾計算過,一瓶市價2000多元的茅臺飛天,成本價僅僅是67元!而扣除營銷、包裝等雜七雜八的成本,你能喝到肚子裡去的,成本價只要20元!
果然是宇宙無敵暴利!
關鍵是,如此暴利,你還買不到。
當然,辦法總比困難多。有網友總結過,以下幾個特殊渠道可以買到原價1499元/瓶的茅臺飛天。
1.茅臺機場
從外地飛來茅臺機場的顧客可以憑藉身份證+憑機票,1499元購買茅臺酒,限購兩瓶,大部分時候都是有貨的。
2.茅臺中國酒文化城
參觀的外地遊客可以憑身份證+門票購買正宗的原價飛天茅臺,60天內可以購買一次。門票60元一張,不保證隨時都能買到。
3.茅臺國際大酒店
只要你入住這酒店,憑身份證,就可以1499元拿到茅臺飛天,但每人僅限2瓶。
方法告訴你了,能不能買到,就看你的了。
3
茅臺背後的「局」
在中國,圈子文化根深蒂固。你是什麼樣的人,就交什麼樣的朋友。老闆是什麼樣的人,企業文化也就成什麼樣!
人在融入圈子,圈子也在塑造著人。
而有圈子就必須要有局,有局就必須要有酒,沒有酒你怎麼和老闆表忠心,沒有酒你的言語如何升華,沒有酒你的滿腔情緒又往何處去?
小局擼串燒烤啤酒,中局飯館小龍蝦紅酒,大局不搞點鮑參翅肚配點茅臺,怎麼代表你很重視!又如何襯託出你混得不錯、實力很強、辦事很到位!
正因如此,茅臺已經變異為水質化的權力媒介,虛化為特定社交場合的錨定物!
一場茅臺宴請下來少則萬兒八千,多則好幾萬!
黨如何放心把家業往只喝茅臺的領導身上安放?
而今天中紀委一篇稿子一天就幹掉茅臺千億市值,其中一個視頻更是引來百萬人點擊!
當4000多瓶茅臺映入眼帘,當茅臺被倒入下水道,我著實感到心痛,簡直是暴殄天物!
一邊是萬人瘋搶還搶不到,一邊是往下水道裡倒。真是人間魔幻。
正常商務宴請、人情往來哪怕你喝個一萬兩萬那也無可厚非,同學一場親友重聚當然需要好酒好菜好招待,不花點錢品嘗一下茅臺的滋味怎麼才能感覺自己正在好好活著!
因此,茅臺酒可以更貴,但是局一定要對!
對的局是好聚好酒好爽快,錯的局是結局終局換牢局!
這才是人民日報的良苦用心!
4
茅臺該往哪去
靠著一瓶烈酒,茅臺從赤水河畔走到了資本市場,從茅臺鎮走向了全中國,從一萬億走向了兩萬億。
看著茅臺不斷「飛天」,無數人在想,茅臺還能再貴嗎?
要回答這個問題,得回歸到茅臺的發展邏輯。
作為一種消費品,茅臺的未來業績增長,可以來自於兩個方面。
一是提高價格。其實茅臺一直都在做這件事,這麼多年來,茅臺不是在提價就是在提價的路上。
可是事實上的市場消費力真的有那麼高嗎?
2500大洋一瓶的茅臺買的人不喝,喝的人不買!
可見短期內提價這條路,不太現實。
二是提高銷量。以目前中國的市場來看,茅臺雖然一騎絕塵,已經是白酒一哥,但後面的五糧液、瀘州老窖、汾酒等也是緊追不捨,佔據著各自的地盤。
而且白酒行業的地域屬性較為明顯,無論山西汾酒、陝西西鳳酒,還是四川五糧液、瀘州老窖、安徽古井,都有著自己的優勢屬性和地域積澱。
關鍵是這些酒是真正用來喝的!
而中老年人都有自己的喜好,茅臺更多時候是一種社交貨幣,送禮宴請和投資居多。年輕人就更別提了,喝白酒的就沒幾個。再加上茅臺高昂的價格,更是讓人望而生畏。
提量,短期來看也不現實。
因此本寶寶覺得國內市場終究有限,茅臺要想「更上一層樓」,一定要走出去!
三個月前,貴州茅臺市值重回滬深兩市第一位。與此同時,在全球烈酒行業中,貴州茅臺市值超越了帝亞吉歐,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烈性酒酒廠。
而從2019年半年報來看,茅臺的國外收入只佔到主營業務收入2.74%。有聲音稱,國外買茅臺的很多都是華人或者中國遊客,郭德綱相聲中也調侃,「去外國買茅臺,都是真的」。
再看同品類的「全球酒王」帝亞吉歐,佔據了全球30%的洋酒市場,在幾乎每個國家都有銷售,其中北美業務的收入佔總收入的1/3,歐洲業務佔1/4。
與此同時公司旗下匯聚了一系列傑出的品牌,包括尊尼獲加(JohnnieWalker)、珍寶(J威士忌系列;斯米諾(Smirnoff)、詩珞珂(Croc)、坎特一號(KetelOne)等伏特加系列;以及百利(Baileys)、摩根船長(CaptainMorgan)、添加利(Tanqueray)、健力士(Guinness)及水井坊等。
中國的茅臺為什麼就不可以邁入世界?
茅臺完全可以像華為一樣,在烈酒行業幹出一個全球化的未來!
我想這才是茅臺真正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