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治時期的印度尼西亞

2021-01-19 騰訊網

荷治時期的印度尼西亞

15世紀,由於對傳播基督教的熱衷以及對香料的渴求,再加上奧斯曼帝國對通往東方陸路的阻斷,迫使西歐從海上開闢通往東方的航線。而這被迫之舉不僅使西方走出了長達千年之久的黑暗中世紀,同時也拉開了世界近代史的帷幕。

荷蘭於16世紀下半葉建立了資產階級政權,創立了全世界第一個共和國,開創了現代銀行業,開創了現代公司制度,並打敗了西班牙的無敵艦隊,成為繼葡萄牙和西班牙之後的世界性強國,被稱為「海上馬車夫」。因為首先揭開地理大發現帷幕的國家不是荷蘭,而是葡萄牙以及後來的西班牙。所以,首先到達印度尼西亞的西方國家不是後來佔領了340年的荷蘭,而是葡萄牙和西班牙。葡萄牙最早於1511年侵入印尼,而荷蘭一直到1605年才接管了葡萄牙人在東印度群島的利益。從建造海岸堡壘開始一直到侵佔整個印度尼西亞,荷蘭殖民者對印度尼西亞的殖民政策及其演變大體分為三個階段:

1.荷蘭東印度公司時期(1602-1799)

2.荷印殖民政府統治時期(1800-1900)

(1)法(1806-1811)英(1811-1816)短暫佔領時期

(2)強迫種植制時期 (1830—1870)

(3)荷蘭殖民政策改變時期(1870-1900)

3.「道義政策」時期(1901-1942)

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標誌性字母——大V

01

荷蘭東印度公司時期(1602-1799)

十六世紀末的印度尼西亞,在西方被稱為東印度群島。當時的印尼並非是一個統一的國家。在這片富饒的土地上邦國林立,且邦國之間各自為政,封建領主與王國之間的紛爭與矛盾十分複雜。荷蘭東印度公司於1602年3月20日成立以後,便在「貿易,即戰爭」的口號下開始了對印度尼西亞的徵服。荷蘭東印度公司利用對香料價格的壟斷,利用群島上各個王國和部落之間的矛盾,採取分化瓦解,各個擊破,威逼利誘的手段,徵服了以爪哇和馬都拉為中心的印尼部分島嶼。截止1799年12月31日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垮臺之時,荷蘭借東印度公司之手對印尼進行了長達200年的殖民掠奪。

荷蘭東印度公司垮臺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內部原因有: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殖民性質決定了其在印尼扮演著剝削者和壓迫者的雙重角色。其殖民性質與世界發展趨勢相違背,這是其垮臺的根源。再加上荷蘭東印度公司內部貪汙腐敗嚴重,收入減少,加速了其垮臺。外部原因有:印尼人民對東印度公司的不斷反抗,以及1795年法國對荷蘭的吞併,英國勢力在印尼的入侵等等。可以說,東印度公司的垮臺與荷蘭在資本主義世界中的地位的隕落是分不開的。

02

荷印政府時期(1800-1900)

(1)法國和英國(1806-1816)的短暫佔領

這11年間印尼之所以被法英佔領,是因為拿破崙在歐洲大陸上的肆虐,也因為英國這個後起之秀對荷蘭的超越。英國對印尼的佔領期間有三個令我印象深刻的的事件:一個是英國在一天之內攻佔並洗劫了日惹蘇丹王宮。(今天位於日惹的王宮就是1812年英軍洗劫過的);第二個就是作為副總督的萊佛士對婆羅浮屠的發現;第三個,當然就是萊佛士對新加坡的地位和影響。

日惹蘇丹王宮

(2)強迫種植制時期(1830-1870)

在東印度公司時期,荷蘭對印尼的控制主要在爪哇和馬都拉,對其它外部諸島不夠重視。殖民政府在外島設置公司經理處,建造堡壘從而控制當地封建領主,所以說殖民者對外島的掠奪多是通過封建領主對當地人民間接進行的。隨著蘇伊士運河的開通,航運的便利,歐洲諸國勢力快速湧入印度尼西亞,這刺激了荷蘭侵佔外部諸島的野心。1846-1849荷蘭對峇里發動三次戰爭最終吞併了峇里島;1860年吞併了南加裡曼丹的馬辰王國;在蘇門答臘,荷蘭逐漸兼併了許多獨立的小邦國;到19世紀70年代,整個印尼保持政治獨立的只有亞齊。

1696年,荷蘭東印度公司開始在爪哇島嘗試種植咖啡,收穫甚好。然後開始強制當地人民種植咖啡,並逐漸擴展到能讓荷蘭統治者牟利的各種經濟作物。通過從農民手中低價收購經濟作物並在歐洲高價出售,荷蘭殖民者攫取了神話般的利潤,加速了荷蘭本國的資本積累,推動了荷蘭工業的發展。英國統治時期,曾短暫廢除強制種植制度,而荷印殖民政府於1830年再次實行強制種植制。直到「道義政策」出臺後,荷印政府於1917年才廢除了強制種植制。

印尼鄉村

(3)政策改變時期(1870-1900)

1870年,荷蘭在印尼推行土地法和新殖民政策,向外國人及本地人租讓土地。外國資本湧入印尼,種植園和企業興辦起來,貨幣和商品經濟的發展加速了傳統社會結構的瓦解和農民的分化。整個荷印政府時期,在民族等級政策上,荷蘭殖民者將印尼的居民分三個等級:歐洲人(和日本人)為第一等;東方人(華僑和少量阿拉伯人)為第二等,土著則為第三等。在宗教信仰上,把基督教同「進步和上等社會聯繫」,把眾多本土信仰和伊斯蘭教當成「下等宗教」。印尼民族成了被壓迫的民族,伊斯蘭教成了被壓迫的宗教。對於印尼人民來說,保衛民族的鬥爭與保衛宗教信仰的鬥爭天然的結合在了一起。所以在印尼整個被殖民的歷史當中,伊斯蘭教在反殖民主義以及後來的民族運動當中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可以說,伊斯蘭教對整個印度尼西亞近代史上的作用從某種程度上造就了伊斯蘭教在印尼的地位,而這個影響一直持續到今天。

03

道義政策時期(1901-1942)

19世紀末,荷蘭對印尼政策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影響最深的就是「道義政策」的實施,道義政策(politik etis)尤其是在教育上對印尼人民的有限解禁,客觀上促進了民族意識的覺醒與發展,誕生了一批民族解放先驅。這些先驅在後來的民族解放運動當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19世紀末期,由於宗主國荷蘭已經由資本原始積累階段向壟斷資本主義過渡,工業的發展使得荷蘭對殖民地印尼提出了新的訴求。荷蘭對印尼的定位已經不簡單是原料輸出地,此時的荷蘭努力把印尼變成工業品的輸出地與投資場所。再加上隨著工業的發展,歐洲的社會結構發生了深刻的變革,由此衍生出來的自由與平等的思潮也影響了荷蘭對印尼的殖民政策。荷蘭律師範·德芬特爾於1899年提出荷蘭對長期剝削的印尼人民負有「道義上的義務」,最終荷印政府在印度尼西亞實施了三項事業:大辦教育、興修水利、實行移民。

荷蘭風格的卡查瑪達大學中心樓

荷蘭興辦教育並非為了促進印尼的文化教育發展,而是為了進行奴化教育,從而更有效地服務荷蘭對印尼的殖民統治。需要指出的是,由荷蘭控制的圖書出版局(Palai Pustaka)少有地出版了一些進步文藝作品,其中有些是反對舊式婚姻的,反對父母包辦婚姻。這影響了印尼近代文學作品當中最早的一種表現主題——反封建婚姻。以反封建為題材的開山之作的就是Merari Siregar的小說 《多災多難》(Azab dan Sengsara)。但我們也要清醒的認識到,這些文藝作品當中所表現的主題多是反封建婚姻,而不是反對封建剝削, 更不可能是反殖民主義。在這些文學作品當中,反封建的「主角」往往都是殖民者,這都是荷蘭殖民者的有意為之。

除大辦教育之外,興修水利工程服務廣大種植園,把爪哇島過剩的人口遷移到資源密集但是人口稀少的外島,也都是荷蘭殖民者為了加大殖民力度而進行的措施。雖然以上措施客觀上促進了印尼的開發,但這不能掩蓋其殖民性質的本質。

婆羅浮屠佛塔

04

荷蘭殖民統治的終結

到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整個亞洲掀起了一股民族覺醒的潮流。中國爆發了戊戌變法及後來的辛亥革命;而在荷蘭三百多年的殖民統治下,雖然印尼人民的反抗從未間斷,但由於民族資產階級的軟弱、缺乏統一協作的歷史傳統等等原因,印尼各地的反抗運動一直沒有取得理想的結果。

20世紀40年代初,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上氣焰日盛。為了掠奪資源,日軍在東南亞攻城略地,所向披靡。1941年12月8日,日軍偷襲美國珍珠港,12月17日,日軍在北加裡曼丹登陸;1942年1月,日本海軍大敗美、澳、荷海空聯軍,控制望加錫海域;2月佔領蘇門答臘;3月1日登陸爪哇島;3月8日,荷蘭軍隊向日軍投降。

在印度尼西亞經營長達340年的荷蘭殖民者,在日軍不到3個月的攻勢下徹底投降。至於日本在印尼以「解放者」的姿態自居,以及二戰後荷蘭意欲重返印尼而不得,那就是後話了。

5

結語

2018年,根據世界銀行數據,印尼GDP總量世界排名第16。而排在第17位的正是400年前駕駛帶有大V標誌字母帆船,不遠萬裡來到印度尼西亞這片土地的殖民者——荷蘭帝國。

參考文獻:梁敏和. 《印度尼西亞史綱》. 世界圖文出版公司.2019

圖片來源:谷歌圖片,侵刪

有趣的靈魂在等你

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印尼語系

編輯:鄭悅

審核:姜紀光

指導:王輝

相關焦點

  • 史前時期的印度尼西亞
    史前時期的印度尼西亞 Generally speaking, the more you know about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of a country, the more you will respect it.
  • 一起走進17~20世紀的印度尼西亞,探索其中的歷史故事
    印度尼西亞正是亞洲向東的延伸,其數千個島嶼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它過去一直是-現在仍然是-許多色彩的交會之所。但這一多樣性並沒有消除它的某種統一性;現在如同過去一樣,這種統一性需要不間斷地加以維護,很需要重建。像過去一樣,印度尼西亞群島一直是一個向位圈的中心;它不斷地感受到非常遙遠地區發生的事件的衝擊。早在史前時期它就是這樣。
  • 印度—印尼—印度尼西亞的區別?
    ,很多人就不淡定了,因為這個數據差一點就蠱惑了大家,當時我一數印度有八家世界五百強企業,但仔細觀察後發現有一家竟是印尼企業,所以仔細觀察後才發現這家公司是放錯了,印度其實只有七家世界五百強企業,既然專業的統計機構都能搞錯,所以我有必要說一下他們之間的區別: 第一點是印度尼西亞和印尼所指的是同一個地方,印尼是印度尼西亞的簡稱,是一個東南亞群島,國家由一萬七千多個島嶼組成
  • 世界城市志;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
    寶石即使混在沙石堆裡,仍然晶瑩奪目---印度尼西亞諺語。揶殼下面趴著的青蛙認為天就那麼大---印度尼西亞諺語。(印度尼西亞混血美女)雅加達,位於爪哇島西北海岸,是印度尼西亞首都和最大城市。(印度尼西亞地圖)
  • 雅加達風情萬種,流連忘返,印度尼西亞文化的縮影
    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是東南亞第一大城市,世界著名的海港。位於瓜哇島西部北岸,跨芝利翁河東西兩岸,臨雅加達灣。雅加達又稱「椰城」,在5世紀時這裡只是一個小漁村,如今的雅加達已是一個國際化的大都市。在這個熱浪滾滾的城市裡,有熱鬧的中國城,精彩的夜生活。雅加達就像潘多拉的盒子,包含著印度尼西亞生活的一切酸甜苦辣。它同時還是購物和玩高爾夫的天堂,讓人流連忘返。
  • 20世紀印度尼西亞的經濟貿易是依靠著什麼資源發展的?
    ▲印度尼西亞的水稻種植但無論屬於歐洲、中國還是國有,印度尼西亞的工業活動難以起到加速其經濟發展的作用。儘管如此,今天印度尼西亞75%的出口產品仍然是諸如橡膠、石油和錫這樣的原材料。因而,印度尼西亞雖然獲得了獨立,但國家依然處在一個典型的殖民地經濟狀況之中,非常危險地仰賴世界市場的波動。因而,1951年,韓戰的結束和原材料價格上漲的中止給印度尼西亞的預算造成了災難性影響。
  • 印度尼西亞十大景點排行
    印度尼西亞縮影公園印度尼西亞縮影公園位於雅加達市區以東約26公裡處,公園中央設有巨型印尼群島模型圖,這裡有印尼各地的民房、湖泊、公園、紀念塔、購物中心、露天劇場、纜車、火車、水上腳踏車等各種實物的模型,相當於印尼的縮影。印度尼西亞縮影公園每個區內有當地傳統特色的建築物,並種植當地特有的植物。
  • 閩西連城奇樹「半楓荷」……還與諸葛亮有難解之緣?
    吳裕貴先生介紹,半楓荷有祛風除溼,舒筋活血的功效。用於風溼性關節炎,類風溼關節炎,腰肌勞損,慢性腰腿痛,半身不遂,跌打損傷,扭挫傷;外用治刀上出血。據查資料稱,半楓荷系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是中國特產的稀有樹種。具有楓香屬和蕈樹屬兩屬間的綜合性狀,對研究金縷梅科系統發育有科學價值。半楓荷一棵樹上生長出兩種樹葉,一半是楓,一半是荷,十分奇特。
  • 世界通簡史:印度尼西亞共和國的誕生,印尼革命,印尼解放(一)
    百家原創作者:大眼兔講歷史印度尼西亞共和國的誕生印尼八月革命和印度尼西亞共和國的建立1945年8月,日本投降。8月15日,共產黨人和青年革命組織的領導人在雅加達秘密集會,作出了立即宣布獨立的決定,並派代表與民族主義領袖蘇加諾、哈達協商,要求他 們出面宣布獨立。
  • 印度尼西亞華人歷史文化
    為此,1955年周總理在參加萬隆會議期間,中國和印尼籤訂了《中國和印度尼西亞共和國關於雙重國籍問題的條約》以期解決印尼華人國籍問題。印度尼西亞華人(Tionghoa-Indonesia)指居住或出生在印度尼西亞的華人,他們沒有中國國籍。據資料顯示,印尼華人源自於數百年來中國南方的移民,多移民自中國福建、廣東和海南等南方省份。
  • 印度尼西亞和印度這兩個國家有什麼關係?
    印度尼西亞也不屬於印度。這是兩個獨立的國家。之所以看起來有關係,是因為它們的中文名字接近,但是中文是用英文名造出來的。印度尼西亞的英文是 Indonesia, 而印度的英文是 India。這兩個國家的名字中文寫起來雖然差不多,但英文名發音其實不一樣,印尼的發音更接近於「印多尼茲亞」,而印度的發音則接近於「印地亞」。說白了,翻譯引起的歧義。
  • 亞洲:印度尼西亞Indonesia
    印度尼西亞群島在咖啡種植上的首次嘗試便遭受挫折。1696年,雅加達(當時名為Batavia)總督收到印度馬拉巴荷蘭總督所贈予的咖啡樹苗當禮物,不過這些新樹苗卻在雅加達一場洪水中喪失殆盡。第二批樹苗則是在1699年送到,這一次,這些咖啡樹蓬勃生長。
  • 伏見稻荷大社 京都庭園
    視頻長度4分18秒伏見稻荷大社(日語:伏見稲荷大社)是一位於日本京都市伏見區內的神社,是遍及日本全國各地約四萬多所的稻荷神社之總本社
  • 分屬兩個國家的島嶼之「帝汶島」,分屬印度尼西亞和東帝汶兩國
    世界上有許多島嶼國家,有的國家擁有數萬個島嶼,比如印度尼西亞被稱為「千島之國」,擁有島嶼數量超過1.7萬個以上;而有的國家卻只擁有1個島嶼,比如諾魯就只有1個島嶼。分屬兩個國家的「帝汶島」當然,也有一個島嶼卻分屬不同國家的情況,比如亞洲的加裡曼丹島就分屬汶萊、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三國共同擁有,這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
  • 半楓荷~舒筋活血,袪風溼良藥
    半楓荷一棵樹上生長出兩種樹葉,一半是楓,一半是荷,十分奇特。半楓荷木材材質優良,是治療骨關節病的良藥,被譽為藥用植物中的國寶。因天然森林受人為幹擾嚴重,半楓荷分布範圍越來越窄,已被聯合國定為世界瀕臨滅絕樹種。
  • 張大千畫荷
    《張大千畫荷》作者:黛荷翁(原創)1-說師知源先生曾說:畫荷,最易也最難,易者是容易入手,難者是難得神韻。先生早期(35歲左右之前,一般被稱為師古期),被認為常有研習、臨摹八大山人、石濤等之痕跡,甚至謂之可看出該時期其荷花作品,帶有八大山人和石濤等人的風格特徵,謂之「有八大之韻、石濤之氣」。
  • 印度尼西亞人口多少 印度尼西亞有多少人口
    印度尼西亞是東南亞國家,由約17508個島嶼組成,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島國家,除此之外,印度尼西亞還是一個旅遊大國,有眾多著名的旅遊景點。那麼,對於這個國家大家知道多少呢?印度尼西亞人口多少呢?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 楓荷梨的功效與作用:祛風除溼,活血消腫
    楓荷梨,中藥名。楓荷梨圖片藥材名:楓荷梨拼音:Fēnɡ Hé Lí別名:偏荷楓、白荷、鴨腳荷、楓荷桂、邊荷楓、陰陽楓、木五加、三叉一支鏢、梨荷楓、半荷楓、鴨腳木[江西],白半楓荷、白皮半楓荷[廣東]來源:為五加科樹參屬植物樹參,以根或枝葉入藥。
  • 荷歐波諾波諾|什麼是荷歐波諾波諾(零極限)?
    什麼是荷歐波諾波諾?「荷歐波諾波諾」並不是一種信仰,它是通過在每一個瞬間不斷體驗而來的。」 國內第一本介紹荷歐波諾波諾的書籍是擁有催眠作家稱呼的喬維泰利和修藍博士合著的《零極限》,故荷歐波諾波諾也被俗稱為零極限。
  • 印度尼西亞:一個其來有自的國家
    來源:經濟觀察報印度尼西亞:一個其來有自的國家許振華9662020-04-17許振華「我們是印尼子民,在此宣告印尼獨立,將儘快謹慎完成權力轉移及其他事宜在1998年民主化前的印尼「新秩序」時期擔任記者,無疑要與蘇哈託獨裁政權拉鋸與磨合。一方面,以軍官為核心的右翼獨裁政權允許她出入高層與上流聚會,甚至誇讚她是真誠地熱愛著印尼;另一方面,當局對她的採訪屢設障礙,更在1991年因不滿皮薩尼的亞齊省內戰報導而取消了她的籤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