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思|李雪琴再上熱搜:年輕人可以偶爾喪一下嗎?

2020-12-23 陝西法制網

李雪琴再上熱搜:

年輕人可以偶爾喪一下嗎?

來源:心理0時差 | ID:PsyTime

作者:時差大叔

「我的心碎成了很多份,於是我去樓下買了一瓶 502 膠水把他粘起來,然後舉得高高問你們,這像不像一個餃子餡。」

這是豆瓣 「985 廢物引進計劃」 某帖子的最後一句話,帖子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男生來自農村,家庭條件一般,後來他以高考全縣第一名的身份,考入 985 高校的 5A 級造紙專業。

誰知,畢業後月薪 3500,並且漲幅很小,工作環境髒亂差,仿佛被命運開了玩笑。

在看帖子描述的故事時,內心會有些同情和悲涼。直到看到最後的自嘲,我笑了,我知道他的鬥志和力量仍在。

不知何時起,大家越來越喜歡自嘲了。

有些自嘲,其實是一種用調侃的方式進行自我矮化,幫助自己接納現實,緩解內心衝突的心理機制。

它成了一種文化現象,更是一種人生態度。

01

為什麼生活需要自嘲?

自嘲本質是一種社交溝通和表達的技巧,也可以說是一種幽默,因為要想「恰到好處」的自嘲,就需要一個人有很強的幽默感。

Ruch 等研究人員令 49 名參與者 (8 名男性,41名女性),首先填寫了幽默和心理健康量表 (自尊和情緒量表),並在填寫量表時提供 「為什麼選擇該答案」 的理由。

接著由不了解該實驗的評估者,根據填寫理由為參與者的自尊和幽默進行打分評估。

結果發現,無論自尊高低,自嘲在處理錯誤、弱點和問題時都具有自我增強的作用。

網絡流行的自嘲梗,又是如何發揮它的作用的呢?

1.自嘲能緩解我們內心的衝突與焦慮

帖子中的男生,面對考上好大學能改變命運,與現實落魄的衝突,內心可能積壓了很多委屈、無奈、甚至憤怒。

他沒有用攻擊性的語言和行為去表達,而是用自嘲表達負面情緒。

他用 「985廢物」 而不是 「我太慘了」 表達對現實的不滿,用 「餃子餡」 而不是 「我太難了」 表達痛苦。

很少人願意用 「慘」、「痛苦」 來表達情緒。

而自嘲提供了一個情緒的發洩口,讓我們用戲謔、被接受的語言,表達對現實與生活的不滿,這比壓抑讓人快樂得多。

另一方面,自嘲通過身份的自我消解,來抵抗我們內心的衝突與焦慮。

吉爾斯認為人們的自身具有自反性,即身份不再是被賦予的,也不再是穩定的。

之前一段時間,朋友圈被 「打工人」 包圍了,比如:

「打工人」 很好地消解了對「白領」 的刻板印象,降低對「高薪」、「好工作」 等期待,來接受現實、減緩衝突帶來的焦慮與壓力。

2.自嘲提供了身份認同的力量

有意思的是,我們不僅喜歡自嘲,別人也喜歡聽我們自嘲。

因為自嘲不僅能減輕自己的焦慮,也能緩解他人的焦慮,減輕別人緊張的處境。

當我們看到很多人和自己一樣艱難、甚至比自己還慘時,往往就會好過一些,而不至於因為過度自憐而崩潰。

比如 「985廢物引進計劃」 這個圈子,每個人都自嘲是 985 大學畢業混得不好的人。他們認可了自己所謂 「廢物」 的身份,又被這個圈子中的其他人所接受。

在這個圈子中他們獲得身份認同,感受到被其他人接納認可,從而來提升自尊、獲得力量。

Sperars 認為,小團體通過與團體外其他人做區分,來創建自己的獨特身份,將社會觀念轉化為群體屬性,也能提升自尊。

在 「985廢物計劃」 圈子裡,看到抱怨的帖子極少,大部分依舊在討論如何考研、更好地工作。

他們真的做個廢物躺平了麼?不如說是用 「廢物」 表達不滿的情緒,找到一個被認可、接納的圈子,獲取力量走得更遠。

3.自嘲梗幫助維繫關係

回到生活當中,自嘲本質是一種社交溝通和表達的技巧,它需要一個人具有很強的幽默感,就像 「打工人」 這個詞是多麼具有創造性的表達。

而當大家傳播和使用它時,某種程度上降低了幽默的門檻,能幫助我們更好的社交。

例如,當你因加班導致和朋友的約會遲到了,你可以說一句 「不好意思,打工人太難了」,很快就會打破尷尬的氛圍。

這是因為如果人們觀察到一個人被嘲笑,就會傾向抑制自己對其作出負面評價。

用 「打工人太難了」 表達加班,很幽默並進行了自我矮化,很易在笑聲中化解朋友內心的不適。

打工人的梗被大家熟知,無論是打破尷尬、調節氣氛,還是挑起話題,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並且自嘲不僅能減緩別人的焦慮,還能建立自己在別人眼中幽默、樂觀等積極形象。

02

如何應對自嘲背後的衝突

在寫這個文章時,我問旁邊的同事:「你會自嘲嗎?」

誰知她說自己是個從不自嘲的人。她能很好地接受當下的生活,也因此似乎忘了自嘲。

既然自嘲的背後是內心的衝突,那麼除了自嘲,我們還能如何去應對這種衝突帶來的焦慮呢?

答案不是放棄理想、向現實認命,而是在理想與現實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

想清楚怎樣的生活是自己享受、至少能接受,又可以通過努力達到的。

例如選擇職業。有人覺得做一份喜歡的工作,加班或者累點都可以接受;有人覺得不加班,周末雙休最重要;還有人覺得需要大部分可支配時間,選擇自由職業。

任何選擇都沒問題,只要它是你享受並且能實現的。

當我們有了相對清晰且可實現的生活目標,並設定計劃慢慢完成它時,可能我們內心的衝突就會降低,焦慮也會隨之減弱。

選擇是有限的,我們卻可以在有效的選擇中,找到讓自己生活最舒適的一種。

我們用自嘲減緩內心的衝突和焦慮,又在自嘲後尋找自己生活的出路,並為之努力。

還好,你我都未曾放棄。

世界和我愛著你 ~

來源:中國青年報

相關焦點

  • 李雪琴:年輕人的喪是一種緩衝,喪不等於不努力!
    李雪琴真的是喪文化的代表了,看她在《脫口秀大會》的舞臺上,每次都是慢吞吞的、蔫蔫兒的樣子…… 但是,聽她完說的話,又總是覺得有一種很爽的感覺,這就是喪的魅力吧!
  • 北大李雪琴爆紅後首度發聲:喪一點沒什麼不好,天天打雞血才可怕!
    可就是這股子喪勁,拉近了李雪琴與網友們的距離,網友評價她:「人間真實」。這兩天,李雪琴又被頂上了熱搜!爆紅之後,李雪琴在《巔鋒》節目中首度接受媒體專訪,被主持人cue到:「很多人說,你是『喪』文化的代表?」李雪琴調侃:「那不是李誕嗎?我能喪過他嗎?」
  • 李雪琴式的「持續性積極」和「間歇性喪」
    我才31歲,還不需要養老,還算年輕,還算是處於可以繼續折騰的黃金年紀。所以開始組建團隊創業。 你看,所有優秀的人,都追求增長性,可能是財富,可能是成就感,可能是生命狀態。 再回頭看李雪琴的這條微博: 「老是有人跟我說, 你都考上北大了,你層次不一樣。
  • 李誕的喪和李雪琴的慫,都救不了一顆想逃避的心
    一、 李誕的喪是假的,李雪琴的慫卻是真的李誕的喪是更像是特意打造的人設,「人間不值得」是他的標籤。畢竟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一個鮮明的,獨一無二的標籤,足以像腦白金一樣的具有超高的辨識度。百度百科中李誕參加的部分綜藝節目但李雪琴的慫是真的慫。李雪琴的爆紅很突然,以至於上了微博熱搜「李雪琴是誰」,我也是在脫口秀決賽之後才知道有這麼個人。剛開始我並沒有去搜,李雪琴到底是誰,這個名字太普通的。但她就是火爆全網,熱度完全超過其他的選手。
  • 李雪琴:喪是當代打工人的保護色,生活不易,對自己好些
    一時間,李雪琴成為熱搜關鍵詞。但真正讓李雪琴紅起來的還是今年《脫口秀大會》第三季的節目,她的精彩表現徵服了大家,被譽為實力超群的無冕之王。她收放自如、豪放不羈的表演風格圈粉無數,精準又接地氣的語言表達自有賞心悅目的效果。
  • 不要「讚美」李雪琴的喪-虎嗅網
    一、「985廢物」李雪琴2019年1月,李雪琴在家中情緒崩潰,想要自殺。她用水果刀在手腕上劃了三條口子。2020年7月,李雪琴參加《脫口秀大會》,徹底出圈。只要她往臺上一站,渾身上下就寫滿了一個「喪」字。
  • 在你特別喪的時候,喝一杯帕丁頓熊最愛的甜橙醬
    身邊喪的人越來越多,如果你也經常感覺到「喪」,可以好好看看這篇。 但是認識李雪琴之後,我才發現,喪 其實也是一種魅力。 因為沒有人會永遠的積極,偶爾喪一喪是沒有關係的,又不是洪水猛獸,怕什麼?
  • 夜思|「李雪琴的才華」上熱搜:不喜歡我的人,我也不喜歡你
    小年說:一期綜藝過後,「李雪琴的才華」引來了大批粉絲,她一句「那些不喜歡我的人,我也不喜歡」,更是戳中無數人的心。在作者看來,有些人討厭你,就是沒道理。但坦然接受別人的討厭,是一種值得驕傲的勇氣。推薦給你,靜夜思。
  • 脫口秀大會前五強,「天才少女」李雪琴:宇宙的盡頭完全可以是鐵嶺
    隨後,吳亦凡也同樣通過一條15秒的短視頻,用著和李雪琴同樣的語調做出了回應,一時間#李雪琴是誰#的詞條衝上了熱搜。而這條喊話吳亦凡的視頻目前已經累計了104萬的點讚和2.9萬條評論。早期她與朋友們一起做的視頻節目,主題是聊當代年輕人在社會中遇到的問題,但總是將話題上升到價值觀的製作方式使李雪琴感到不適,「你才活多大歲數啊,憑啥教別人怎麼活?」「精英式」的表達與價值觀的輸出是李雪琴討厭的,在她眼裡許多同她一樣清北畢業的學生都「被所謂的精英主義困住了」。
  • 北大才女李雪琴:從抑鬱症到脫口秀演員,到底是幸運還是天賦?
    天賦是先天賜予你的,如果加上後期的努力,就會給天賦帶上一雙飛向未來的翅膀。 隨著《脫口秀大會》落下帷幕,李雪琴再一次成為了熱搜。 我印象中的李雪琴隨時保持一副不苟言笑的面孔,又慫又喪的狀態,誰也不知道這樣一位姑娘後來居然可以說脫口秀。
  • 北大「最土女生」李雪琴,留過學,卻想當個「廢物」
    她是李雪琴,畢業於北京大學新聞系,高中讀了遼寧最好的省重點,本科上了北大,研究生去了紐約大學。但是她的走紅,卻源於之前她在抖音上拍的一段視頻。但是李雪琴沒有活在大家的評論下,反而霸氣回應"北大怎麼了?念了北大就不能當一個廢物了嗎?"。 李雪琴又紅了。 參加《脫口秀大會》第三季以來,李雪琴接連登上微博熱搜。 炒的了CP
  • 北大畢業當網紅,李雪琴到底是為了什麼?
    「李雪琴爆梗」、「央視回應李雪琴」、「李雪琴又喪又好笑」、「李雪琴才華」、「李雪琴天賦異稟」等等各種熱搜輪番上。 事實上,李雪琴並不是第一個被罵對不起名校的畢業生。 之前,有著名的賣豬肉的北大畢業生,後來,也有入職街道辦的清華北大畢業生,還有送外賣的北大碩士……等等,但是,又是誰規定北大畢業就不能做網紅了?轉行做段子手有錯嗎? 當然沒有!
  • 從打工人變成老闆娘,李雪琴走紅的背後站著一位精明實幹的男人
    李雪琴是公司最大持股人,原來和老闆談戀愛的段子都是假的?——引言 因為《脫口秀大會》而被大眾熟知的李雪琴,似乎每次登上熱搜的方式都是因為那麼一兩段金句。 12月8日,在一期訪談節目中,李雪琴為年輕人的「喪」文化做出了解讀,她認為「喪」只是對精神壓力的緩衝,得到了廣大網友的贊同。
  • 網絡紅人李雪琴:「苟住」就不錯了
    作為一個1995年出生的東北女孩,李雪琴「喪」的背後其實有著明確清晰的進取路線。她的「喪式」進取之路——看上去並不積極的狀態背後,是努力地「苟住」。作為一個1995年出生的東北女孩,李雪琴「喪」的背後其實有著明確清晰的進取路線。她的「喪式」進取之路——看上去並不積極的狀態背後,是努力地「苟住」。
  • 《脫口秀大會》李雪琴是第幾期 大張偉:被李雪琴笑死了
    《脫口秀大會》李雪琴是第幾期晉級名單李雪琴,王建國,呼蘭,周奇墨。這一期相當了得,大浪淘沙,剩下的這些人,確實都表現出了自己站在浪尖上該有的水平,沒有一個是垮的,這一場也是本季以來我目前唯一願意再看一遍的一期。
  • 李雪琴:總能發現人群中沒笑的那一個
    這是11月19日,距離脫口秀大會第三季收官已經過去了兩個月,在那之後,李雪琴就變得異常忙碌,很多時候,她一天只睡三四個小時。「我安慰自己成年人每天睡6個小時可以了。」李雪琴對《中國新聞周刊》說。楊凡是李雪琴的大學同學,也是她如今的合伙人。她和李雪琴開玩笑說,「你大學多睡的覺,這幾個月都支出去了。」
  • 打工人變成老闆娘,李雪琴走紅的背後,是因為有個精明踏實的男人
    從《脫口秀大會》上走出來並為大眾所熟知的李雪琴,總是能憑藉著一兩句段子而登上熱搜。 12月8日,李雪琴在做客一期訪談節目時,談到了年輕人群對於「喪」的解讀。她認為「喪」只是對自我壓力過大而進行的緩衝,這一說法也得到了眾多網友的認同。
  • 被說「扮豬吃老虎」的李雪琴:霸佔熱搜,被李誕賞識,到底啥來頭
    李雪琴本季的脫口秀之路,似乎就是這樣。帶著網紅的標籤,李雪琴的初戰並不被看好在第一場突圍賽上,李雪琴的開場白是這樣的:「大家好,我是李雪琴,我是一個網紅。」在脫口秀行業中,一個靠無釐頭起家的搞笑視頻博主,一個第一次說脫口秀的新人,無疑處在鄙視鏈的最底端。
  • 黃聖依說張紹剛是現實的悲觀主義者上熱搜了?是怎麼回事?
    #黃聖依說張紹剛是現實的悲觀主義者# 剛剛登上熱搜榜啦,排名第44。#黃聖依說張紹剛是現實的悲觀主義者#這就是思維差別吧...其實就是感性與理性吧?但出發點都是好的。你會怎麼做?娛聞少女的微博視頻 #黃聖依說張紹剛是現實的悲觀主義者#黃聖依和張紹剛因為農產品沒有資質能不能賣的問題而起了爭執,可是最後最難的卻是李雪琴。
  • 宇宙盡頭是鐵嶺,但李雪琴的盡頭絕不是東北喜劇
    到了李雪琴這兒,喜劇的內核其實已經發生了本質上的變化。對於95後來說,下崗潮的影響實在過於遙遠,所謂「大詞兒」的意義也基本止步於玩梗。喪的人不關心世界,只關心今天能不能無驚無險地過完。你說這是來自東北喜劇的傳承嗎?我更相信這是來自北大學府的滲透。在此之前,李雪琴沒說過脫口秀。她學習的方式,是用兩天時間通讀《手把手教你講脫口秀》一書,提煉要點做筆記。再把《脫口秀大會》第二季過一遍,總結出可以講的話題。單是這樣就能博得滿堂彩,普通人幾乎不可能做到,但李雪琴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