孚能科技:會是下一個電池王者嗎

2020-12-17 騰訊網

發現好公司,並且伴隨它們成長,是投資最有趣的事情。未來,我會利用周末時間與大家多分享我眼中的好公司。

如果要問,未來5年,最確定的超級風口是什麼?

我的答案是:新能源汽車。

在國內市場,歐洲政策的雙輪驅動下,預計到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將超500萬輛,全球超1500萬輛,對應約16%滲透率,相當於現在 4-5倍空間,年複合增長率超過30%。

雖然整車廠蔚來,比亞迪,做電池的寧德時代,做隔膜的恩捷股份等今年以來都漲幅驚人。

但只要電動車這個賽道的風還在繼續吹,那麼就一定會浮現出新的王者來。

今天,我就給大家分享下我對孚能科技的幾點思考。

一,軟包電池的潛在王者

電動車最大的成本項是電池,佔到了40%左右,在產業鏈中佔據核心地位。

大家熟知的寧德時代就是電池領域的絕對龍頭,國內市佔率超過了50%,在全球也是龍頭老大。

市值將近6000億,秒殺一眾電動車整車廠商。

這就是「賣鏟子」的好處,不管你特斯拉,蔚來,理想誰勝誰負,只要電動車這個大盤子是快速增長的,就一定要用電池,那就逃不開寧德時代的手掌。

據民生證券測算,到2025年,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將從現在的200GWh+達到約900GWh左右。

這個蛋糕如此之大,無論海外,還是國內的競爭對手都虎視眈眈。孚能科技就是其中之一。

動力電池分為圓柱電池、方形電池和軟包電池三種。

寧德時代做的主要是方形電池,是目前的主流。而孚能科技則選擇了軟包電池,在國內屬於比較邊緣的路線。

軟包電池之所以沒能成為主流,是因為雖然具有高安全性(不易爆炸)、高能量密度、長循環壽命等優勢,但由於外包裝較薄,為防止刺穿需要在pack 環節加入金屬防護層,使得成組效率低、成本提升。

連特斯拉為了降低成本,都開始改三元為磷酸鐵鋰電池,更何況軟包呢?所以軟包在國內的滲透率只有8.8%。

不過歐美車廠對軟包電池卻情有獨鍾。目前,軟包電池在海外滲透率高達33%。

全球軟包動力電池企業LGC、SKI、AESC等已為大眾、奧迪、日產、現代起亞、通用、雷諾等車企配置了多款主流車型,其中,日產Leaf車型使用軟包動力電池,該車型自2010年12月上市至2020年初,總銷量已經突破45萬輛,是全球首款總銷量突破40萬輛的純電動新能源汽車。

那麼,國內軟包電池的滲透率就沒有道理一直這麼低。

當然這個不能僅靠感性的猜測。

實際上,從數據來看,隨著技術進步,軟包電池的成組效率在提升,與方形電池的成本差距在縮小。這為滲透率提升奠定了基礎。

孚能科技主營三元軟包動力電池的電芯、模組和電池包。

從2019年的數據來看,動力電池業務營收為 23.14 億元,佔總營業收入的 94.45%;毛利為 5.26 億元,佔總毛利的 91.35%。

在軟包動力電池領域,公司產品出貨量和裝機量2017年、2018年連續兩年排名均為全球第三,全國第一。

一旦軟包電池的滲透率提升,無疑會將孚能科技吹上風口。現在萬事俱備,只等風來了。

二,抱上了戴姆勒的大腿

東風不是等來的,而是靠技術爭取來的。

目前,公司已成功配套北汽新能源、廣汽新能源、長城汽車、一汽、江鈴、國機智駿等多家車企。

最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11月獲得了戴姆勒的超級大單——2021-2027 年孚能將為戴姆勒配套140GWh的動力電池!

另外,在科創板上市之際,戴姆勒斥資9億元人民幣入股孚能科技,獲得約3%股份,與孚能深入綁定。

這是什麼概念呢?

2019年孚能科技的出貨量是2.29GW,從21年開始平均每年給戴姆勒配套達到20GW,幾乎翻了10倍。

根據戴姆勒集團的長期電動化戰略目標與目前的交付進展,我們可以大概了解訂單釋放的節奏:

1)20年開始送樣;

2)21Q2正式SOP(具備量產條件)

3)22年出貨10+GWh

4)23年出貨20-30GWh。

5)2025 年左右,實現奔馳純電動汽車銷量佔到總銷量的 15-25%。

回顧寧德時代的發展歷程,除了重視研發,乘上政策東風之外,關鍵的一點也是抱大腿。

2011年底,寶馬與寧德的合作,使得寧德進入到了發展的快車道,從此一騎絕塵。

所以,抱緊戴姆勒的大腿,是未來孚能的重要看點。

簡單概括一下:未來1年,孚能科技市佔率提升關鍵看國內車型,尤其是廣汽Aion的銷量情況;而未來2年以及更遠的未來,關鍵奔馳電動車的放量。

三,產能正在快速釋放

有了訂單,還需要足夠的產能才能有效實現業績增長。

2018年公司增資64億元+2020年IPO募資34億元。手握百億資金,未來兩年將迎來產能擴充高峰。

孚能科技現有軟包動力產能 13GWh,其中贛州 5GWh 和鎮江8GWh,有效產能在 5GWh 左右。

2021年有效產能為10-13GWh(鎮江一期5-6Gwh,二期1-2Gwh)。

從名義產能來看,孚能科技2022年名義產能可達到24GWh,相比2020年的8GWh翻了3倍。

光有產能不行,還得利用起來。

伴隨產能擴張,孚能2020年產能利用率相比2017-2019年明顯下滑了。

主要是由於上半年疫情和客戶結構調整導致的。2019年的第一客戶長城集團在20H1收入貢獻為0,公司出貨下滑帶動產能利用率降低。

從2020Q3開始, 隨著下遊客戶排產恢復、在廣汽份額的提升、以及兩輪車客戶的放量,公司產能利用率開始回升。

從5%上升到30%,當然,相比之前還是太低了。

問題來了:奔馳放量集中在2022-2030年,那2021-2022年增加的5-8GWh有效產能能得到有效利用嗎?

從Q3的情況來看,20年-21年孚能產能利用率的提升主要還是指望國內車企,如廣汽、長城、江鈴等。

1)根據調研,明年廣汽銷量指引從10-12萬輛調到15萬輛,電池模組需求量為10-12.5GWh,公司在廣汽Aion V份額為60%-65%。

2)公司2020 年 8 月 26 日公告獲得東風汽車的定點通知書,預計未來 7 年電池需求 5GWh。

3)2020 年 9 月 19 日,與江鈴集團、國機智駿籤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在 2025 年前將為江鈴集團提供動力電池約6.75GWh,在 2023 年底前為國機智駿提供動力電池約4.5GWh。

4)2020年10月28日,與華晨新日新能源籤訂定點協議,2020年底開始,5年大約4.5GWh。

如果不考慮未來其他增量,謹慎估計,2021年孚能的出貨量可能會在5-6GWh左右。產能利用率在50%左右。

雖然暫時仍偏低,但如果有新的訂單或者戴姆勒裝機量的超預期,也許會有更大提升。

……

分析了基本面,最後來談談孚能的股價表現。

客觀來說:孚能科技的走勢明顯不如寧德、恩捷股份等產業龍頭。近期,隨著板塊調整走勢更弱。

主要原因是:

1)市場擔憂軟包電池市場份額下滑。2020年前5月,中國軟包動力電池累計市場份額低至4.3%,而2018年市佔率還在13%以上。

2)市場擔憂三元正極材料漲價,且未來漲幅較大,影響公司成本;

3)相較寧德這種一線電池廠商,公司前三季度業績不盡如人意。相關數據顯示,在16家涉足鋰電池的上市公司中,今年第三季度有13家企業營收較去年同期出現增長,有10家企業淨利潤同步出現增長。而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收5.58億元,同比下滑64.94%;歸母淨利潤受到政府補貼等因素影響為-3.77億元,同比下降20.03倍。

不過,中長期看好孚能科技的理由在上文已經給出:

1)材料漲價是短中期影響,2021年後公司產能利用率的提升可降低固定成本;

2)隨著和下遊車企的合作加多,孚能科技的市佔率可能提升;

3)隨著前兩項帶來的收入規模的增加與產能利用率的提升,業績可以看到拐點。

接下來,孚能科技的關鍵就是看是否能有更多訂單,把21年的業績撐過去,等到22年,可能就會是大放異彩的一年。

最後聲明:本人不持有孚能科技股票,非利益相關方。本文內容僅作為公司基本面交流,並不構成買入建議。請大家酌情參考。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

相關焦點

  • 孚能科技過會,科創板迎來動力電池第一股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3月31日下午,上交所科創板上市審議結果顯示:孚能科技首發上市成功過會,成為科創板動力電池第一股。根據招股書,孚能科技以每股1元發行超2.14億股,募集資金將用於鎮江三期年產8GWh動力電池項目建設和運營資金補充。審議結果公告顯示,上市委要求孚能科技說明了與寧德時代、LG等行業龍頭在產品等方面相比的競爭優劣勢,並結合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趨勢、疫情情況等分析未來三年持續經營能力情況。
  • 孚能科技距離「電池大王」有多遠?
    隨著孚能科技的上市,以及戴姆勒成為孚能科技的股東,動力電池行業雙寡頭的格局或生變。群雄逐鹿,半路「殺出」的孚能科技何以成為黑馬?上市之後,孚能科技距離成為「電池大王」還有多遠?科創板動力電池第一股誕生了!
  • 孚能科技與戴姆勒傳「緋聞」,「科創板動力電池第一股」爭議再起
    據了解,2019年9月10日,戴姆勒官網就已宣布和孚能科技建立了可持續發展合作夥伴關係,孚能科技投資6億歐元在德國建造一家工廠,向戴姆勒提供其電動車所需的鋰離子電池,預計該工廠將於2022年末完工,初始產能為6GWh/年,之後會逐年提升到10GWh/年,可供6-8萬輛電動車使用。由此可見,戴姆勒計劃參投孚能科技並非沒有可能。
  • 孚能科技帶傷 IPO:新能源電池這塊肉沒那麼好啃
    近日,新能源電池動力方案供應商孚能科技已步入申購階段,科創板登陸日期臨近。作為國內三元軟包動力電池佔有率第一的新能源電池供應商,孚能科技此次 IPO 意在擴大產能及補充營運資金。根據招股書,此次 IPO 將募集約 34 億元資金,其中約 28 億元用於年產 8GWh 的鋰離子動力電池項目,6 億元用於補充運營資金。
  • 「新能源電池」不好啃:孚能科技IPO在即 上半年預虧1.8億元
    作者:秋陽近日,新能源電池動力方案供應商孚能科技已步入申購階段,登陸科創板日期臨近。資料顯示,孚能科技主要研發的方向是新能源車用鋰離子動力電池等。招股書顯示,孚能科技此次IPO主要意在擴大產能並補充運營資金,預計募集約34億元資金,其中28億元用於年產8GWh的鋰離子動力電池項目,6億元用作運營補充資金。然而在公布的業績數據中,孚能科技表現卻並不好。近些年,孚能科技雖然營收逐年增長,但利潤水平卻並不穩定,如同過山車。
  • 孚能科技與吉利科技將合建動力電池生產廠,合計產能不少於120GWh
    來源:吉利科技集團 12月25日,孚能科技發布公告稱,公司與吉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吉利科技」)籤訂戰略合作協議,孚能科技與吉利科技將設立合資公司建設動力電池生產工廠
  • 孚能科技王瑀:相比整車,電池更大的應用在能源物聯網
    汽車商業評論獲悉,嵐圖對比了國內外多家電池供應商的方案,為了滿足某些特殊性能的需求,整個過程歷時很久,一直沒有找到完全滿足要求的電池方案。而孚能科技參與這個項目的時間較晚,原本已經失去了先發優勢,最終孚能科技能夠成功拿下這個項目,當然離不開其強有力的產品滿足客戶的需求。
  • 參股孚能科技IPO背後 戴姆勒「綁定」科創板動力電池第一股意欲何為?
    據外媒報導,近日,戴姆勒集團計劃參投中國電動汽車電池製造商孚能科技的IPO項目,以確保穩定的電池供應。不過,該計劃目前尚未敲定,可能還會發生變化。動力電池企業身價「水漲船高」,已成為車企搶奪的「香餑餑」。據了解,本次與戴姆勒傳出「緋聞」的孚能科技是第一家申報科創板的動力電池企業。在此之前,寧德時代(300750,SZ)、國軒高科(002074,SZ)等動力電池企業均已上市。戴姆勒對電池有強需要儘管戴姆勒與孚能科技能否最終「牽手」尚無定論,但傳聞背後卻耐人尋味。
  • 次新股研究之軟包王:孚能科技
    2015年,孚能科技成為北汽新能源的合作夥伴,2016年開始大規模供貨。2018年,孚能科技贏得戴姆勒動力電池(奔馳)7年供貨大訂單。簡單總結,公司是一家一直在路上的科技型企業,2002-2010年,孚能科技完成了動力電池第一階段的技術開發;2010-2019年,孚能科技完成了動力電池技術的產業化,而今年上市成功,產業化以後的激烈競爭剛剛開始,下一個創業十年又開啟了。
  • 「軟包動力之王」孚能科技科創板IPO即將上會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祁豆豆)3月20日晚間,上交所網站顯示,孚能科技更新上會稿,這意味公司科創板IPO上會已排上日程,即將於近期接受上市委審議。  去年9月16日,孚能科技科創板IPO獲受理,成為第一家申報科創板的動力電池企業。
  • 孚能科技上市,涉嫌抽逃參股公司出資
    【環球網 記者 陳超】主營軟包電池的企業孚能科技一季度預計將出現收入大幅下降、產量減少及費用開支明顯增加的情況。孚能科技近日稱,這也將對全年經營業績情況產生一定負面影響。但這並未影響孚能科技科創板上市進程。3月31日,公司將接受上市委審議。
  • 戴姆勒9億元參與孚能科技IPO戰略配售
    (下稱「戴姆勒大中華」)出現在戰略投資者名單中,其繳款金額為9.045億元,最終獲得5.1億元的配售,預計未來將持有孚能科技約3%的股份。據披露,雙方合作協議的關鍵內容包括研發和商業化先進的高能量密度電池,並實現成本競爭力目標;技術重點是通過提高能量密度和減少充電時間以顯著增加續航裡程。該合同將保障奔馳電氣化戰略需要的電池供應,同時孚能科技的產能規劃也將獲得保障。
  • 孚能科技過會:今年科創板過會第10家 華泰聯合過2單
    中國經濟網北京4月1日訊 昨日,科創板股票上市委員會2020年第9次審議會議召開,審議結果顯示,同意孚能科技(贛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孚能科技」)首發上市。這是2020年第10家過會的科創板企業。   孚能科技本次發行的保薦機構是華泰聯合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保薦代表人是孔祥熙,嶽陽。
  • 孚能科技IPO新進展:即將於近期接受上市委審議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3月20日晚間,上交所網站顯示,孚能科技更新上會稿,這意味公司科創板IPO上會已排上日程,即將於近期接受上市委審議。2019年9月16日,孚能科技科創板IPO獲受理,成為第一家申報科創板的動力電池企業。經過三輪問詢後,公司高效進入上會階段。招股書顯示,孚能科技2016-2018年度分別實現歸母淨利潤734.36萬元、1826.13萬元、-7821.48萬元,2019年度公司預計實現淨利潤6921.48-1.16億元。
  • 孚能科技將為江鈴、國機智駿提供25萬套動力電池;寧德時代與普洛斯...
    02 孚能科技將為江鈴、國機智駿提供25萬套動力電池 孚能科技近日與江鈴集團新能源、國機智駿舉行全面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孚能科技將與江鈴集團新能源、國機智駿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共同助推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生態的構建與發展
  • 孚能科技IPO:被認定涉嫌抽逃出資欺詐性違法行為
    如此說來,孚能科技在招股書中披露實際出資3000萬元的信息是否也就涉嫌信披不準確、不真實呢?還是期待公司方面可以給出一個合理解釋。扣非淨利連續虧損,毛利率不及同行從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狀況來看,我國仍處於起步階段,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在汽車行業中的佔比依然偏低。
  • 孚能科技科創板IPO獲得戴姆勒大中華區投資有限公司戰略投資
    除戰略投資外,孚能科技與戴姆勒大中華還籤署了一項全面的商業合作協議,在未來十年為梅賽德斯-奔馳在全球推出的電動汽車新產品陣容提供電池。此次戰略投資和商業合作協議的籤署一方面將保障孚能科技對於梅賽德斯-奔馳在全球的動力電池供應,另一方面孚能科技可根據梅賽德斯-奔馳的需求規劃其世界各地生產基地的電池產能。
  • 智慧松德:孚能科技是超業精密非常重要的大客戶之一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7月6日訊,有投資者向智慧松德提問, 孚能科技馬上ipo了,並有奔馳作為戰略投資者投資了9個億,而智慧松德的子公司超業精密作為孚能科技的大客戶,孚能科技ipo以及引入強大戰略投資者,會不會對智慧松德(超業精密)業務推進有很大影響?
  • 入股中國電池企業 會成為外資車企的常規操作嗎?
    如果是按照這種節奏,戴姆勒在2022年之前在歐洲市場應該主要依靠LG化學、SKI等,孚能科技投產之後,應該也會從歐洲市場分一杯羹。按目前電池供應進度來看,孚能科技往後的主要供應商基本上就是戴姆勒、廣汽乘用車和北汽新能源了,長城汽車和廣汽新能源的供應關係基本上在2022年年底就結束了。
  • 戴姆勒宣布入股孚能科技 參與後者科創板ipo戰略配置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 7月3日,梅賽德斯-奔馳宣布,梅賽德斯-奔馳在通往碳中和出行的轉型之路上邁出重要一步,與中國動力電池電芯製造商孚能科技(贛州)有限公司(下稱:孚能科技)宣布深化戰略合作,併入股孚能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