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包動力之王」孚能科技科創板IPO即將上會

2020-12-16 中國證券網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祁豆豆)3月20日晚間,上交所網站顯示,孚能科技更新上會稿,這意味公司科創板IPO上會已排上日程,即將於近期接受上市委審議。

  去年9月16日,孚能科技科創板IPO獲受理,成為第一家申報科創板的動力電池企業。經過三輪問詢後,公司高效進入上會階段。

  據悉,在動力電池市場,孚能科技以只做軟包三元而知名,並在這個細分領域做到了國內老大、全球領先。數據顯示,在軟包動力電池方面,公司的出貨量和裝機量2017年、2018年連續兩年排名均為國內第一、全球第三,被冠以「軟包動力之王」的稱號。

相關焦點

  • 「軟包王」上市!孚能科技距離「電池大王」有多遠?
    隨著孚能科技的上市,以及戴姆勒成為孚能科技的股東,動力電池行業雙寡頭的格局或生變。群雄逐鹿,半路「殺出」的孚能科技何以成為黑馬?上市之後,孚能科技距離成為「電池大王」還有多遠?科創板動力電池第一股誕生了!
  • 次新股研究之軟包王:孚能科技
    考慮到動力電池上遊產業鏈大多在亞洲,且美國工程師人力成本很高,等等眾多因素,使得王總思考回國創業的事宜,恰好江西省領導在美國考察項目時,十分看好這家公司的技術,最終促成了王瑀在2009年回國創業,來到贛州創辦了孚能科技(贛州)有限公司。
  • 孚能科技IPO新進展:即將於近期接受上市委審議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3月20日晚間,上交所網站顯示,孚能科技更新上會稿,這意味公司科創板IPO上會已排上日程,即將於近期接受上市委審議。2019年9月16日,孚能科技科創板IPO獲受理,成為第一家申報科創板的動力電池企業。經過三輪問詢後,公司高效進入上會階段。招股書顯示,孚能科技2016-2018年度分別實現歸母淨利潤734.36萬元、1826.13萬元、-7821.48萬元,2019年度公司預計實現淨利潤6921.48-1.16億元。
  • 孚能科技與戴姆勒傳「緋聞」,「科創板動力電池第一股」爭議再起
    5月21日,孚能科技在科創板註冊生效,即將上市。此後,外媒就傳出了戴姆勒集團有意參與孚能科技IPO的消息,只是目前該項投資尚未最終確定。然而,記者分析招股書後發現,頂著「科創板動力電池第一股」桂冠的孚能科技,背後或許並沒有表面看起來光鮮:財報數據不樂觀、極其依賴頭部客戶、與前研發總監對簿公堂……種種跡象表明,孚能科技的發展之路並非坦途。
  • 參股孚能科技IPO背後 戴姆勒「綁定」科創板動力電池第一股意欲何為?
    動力電池企業身價「水漲船高」,已成為車企搶奪的「香餑餑」。據了解,本次與戴姆勒傳出「緋聞」的孚能科技是第一家申報科創板的動力電池企業。在此之前,寧德時代(300750,SZ)、國軒高科(002074,SZ)等動力電池企業均已上市。戴姆勒對電池有強需要儘管戴姆勒與孚能科技能否最終「牽手」尚無定論,但傳聞背後卻耐人尋味。
  • 孚能科技過會,科創板迎來動力電池第一股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3月31日下午,上交所科創板上市審議結果顯示:孚能科技首發上市成功過會,成為科創板動力電池第一股。孚能科技主營業務包含鋰離子電池及模塊系統、電池模塊管理系統、充電系統等電動車儲能及管理系統的研發、生產、銷售,且是業內最早確立以三元化學體系及軟包動力電池結構為動力電池研發和產業化方向的企業之一,目前在國內三元軟包動力電池領域市佔率第一。
  • 孚能科技科創板IPO獲得戴姆勒大中華區投資有限公司戰略投資
    在即將於本月完成的科創板IPO環節中,戴姆勒大中華區投資有限公司將作為重要的戰略投資方參與其中。除戰略投資外,孚能科技與戴姆勒大中華還籤署了一項全面的商業合作協議,在未來十年為梅賽德斯-奔馳在全球推出的電動汽車新產品陣容提供電池。此次戰略投資和商業合作協議的籤署一方面將保障孚能科技對於梅賽德斯-奔馳在全球的動力電池供應,另一方面孚能科技可根據梅賽德斯-奔馳的需求規劃其世界各地生產基地的電池產能。
  • 「新能源電池」不好啃:孚能科技IPO在即 上半年預虧1.8億元
    作者:秋陽近日,新能源電池動力方案供應商孚能科技已步入申購階段,登陸科創板日期臨近。資料顯示,孚能科技主要研發的方向是新能源車用鋰離子動力電池等。招股書顯示,孚能科技此次IPO主要意在擴大產能並補充運營資金,預計募集約34億元資金,其中28億元用於年產8GWh的鋰離子動力電池項目,6億元用作運營補充資金。然而在公布的業績數據中,孚能科技表現卻並不好。近些年,孚能科技雖然營收逐年增長,但利潤水平卻並不穩定,如同過山車。
  • 孚能科技帶傷 IPO:新能源電池這塊肉沒那麼好啃
    但戴姆勒的不斷靠近也為孚能科技製造了一些隱患。除孚能科技外,戴姆勒還和寧德時代、比亞迪、億緯鋰能有比較緊密的合作關係,億緯鋰能和寧德時代比孚能科技更早進入了戴姆勒的電池供應商體系,而且寧德時代和億緯鋰能都可供應三元軟包電池,所以和孚能科技在供應戴姆勒上有最直接的競爭。
  • 孚能科技:會是下一個電池王者嗎
    這個蛋糕如此之大,無論海外,還是國內的競爭對手都虎視眈眈。孚能科技就是其中之一。 動力電池分為圓柱電池、方形電池和軟包電池三種。 那麼,國內軟包電池的滲透率就沒有道理一直這麼低。 當然這個不能僅靠感性的猜測。 實際上,從數據來看,隨著技術進步,軟包電池的成組效率在提升,與方形電池的成本差距在縮小。這為滲透率提升奠定了基礎。 孚能科技主營三元軟包動力電池的電芯、模組和電池包。
  • 戴姆勒宣布入股孚能科技 參與後者科創板ipo戰略配置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 7月3日,梅賽德斯-奔馳宣布,梅賽德斯-奔馳在通往碳中和出行的轉型之路上邁出重要一步,與中國動力電池電芯製造商孚能科技(贛州)有限公司(下稱:孚能科技)宣布深化戰略合作,併入股孚能科技。
  • 孚能科技與吉利科技將合建動力電池生產廠,合計產能不少於120GWh
    來源:吉利科技集團 12月25日,孚能科技發布公告稱,公司與吉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吉利科技」)籤訂戰略合作協議,孚能科技與吉利科技將設立合資公司建設動力電池生產工廠
  • 奔馳入股科創板上市 孚能科技「乘風破浪」
    孚能科技董事長王 對此表示,上述合作「展現了孚能科技領先的電池技術實力和全球角色的重要性」,其此後也在網上投資者交流會上表示,孚能科技將把握全球動力電池市場快速增長的機遇,「發展成為全球領先的動力電池企業」。
  • 科創板動力電池第一股逆勢走弱 孚能科技緣何隱憂重重
    近期鋰電池板塊走持續走強的背景下,軟包龍頭孚能科技的股價表現卻逆向而行。背後則是公司深陷虧損陰影、核心技術待完善、過度依賴大客戶等一系列待解的難題《投資者網》周淼近期,在新能源汽車板塊持續升溫的態勢下,鋰電池板塊整體走勢也較強,但仍有些頭部企業走勢萎靡,比如孚能科技(贛州)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孚能科技」,688567.SH)。
  • 科創板「電池一哥」牽手「準整車第一股」!這一路線或迎來發展機遇
    吉利科技和其控股的子公司及吉利商用車集團承諾在同等條件下優先採購公司或合資公司生產的動力電池,每年採購量不低於其需求量的80%,採購價格不高於同類產品的市場售價;孚能科技承諾同等條件下將優先滿足吉利科技和其控股的子公司及吉利商用車集團的採購需求。
  • 神州細胞、孚能科技「叩門」科創板 兩公司合計募資54億元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祁豆豆)9月16日晚間,上交所受理北京神州細胞生物技術集團股份公司(簡稱「神州細胞」)、孚能科技(贛州)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孚能科技」)2家公司科創板上市申請,2家公司擬合計募資54.19億元。至此,科創板已受理企業達到155家。
  • 孚能科技王瑀:相比整車,電池更大的應用在能源物聯網
    而孚能科技參與這個項目的時間較晚,原本已經失去了先發優勢,最終孚能科技能夠成功拿下這個項目,當然離不開其強有力的產品滿足客戶的需求。就在上個月,7月17日,孚能科技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成為科創板新能源車用鋰離子動力電池第一股(股票代碼:688567),同時也是中國新能源車用軟包鋰離子動力電池第一股。
  • 戴姆勒9億元參與孚能科技IPO戰略配售
    (下稱「戴姆勒大中華」)出現在戰略投資者名單中,其繳款金額為9.045億元,最終獲得5.1億元的配售,預計未來將持有孚能科技約3%的股份。該合同將保障奔馳電氣化戰略需要的電池供應,同時孚能科技的產能規劃也將獲得保障。為了能夠滿足奔馳德國工廠日益增長的需求,孚能科技將在沃爾芬(Bitterfeld-Wolfen)建電池工廠。這也符合孚能科技早就擬定的全球布局戰略。
  • 戴姆勒擬參投孚能科技IPO項目 以穩定電池供應來源
    5月26日,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戴姆勒公司擬參與中國動力電池製造商——孚能科技正在進行的IPO項目,以確保公司在擴大電動汽車生產的同時有穩定的電池供應來源。2019年10月,戴姆勒旗下品牌梅賽德斯-奔馳宣布與孚能科技建立可持續發展合作夥伴關係,後者計劃在德國投資6億歐元建設動力電池生產基地,以幫助奔馳提高電動汽車產量。而孚能科技的上市計劃自2019年也已開始。2019年6月12日,孚能科技向江西省證監局申報,申請在上交所科創板上市;9月16日,申請獲得受理。此後經過三輪問詢,於2020年3月進入上會階段。
  • 江西兩家獨角獸企業分別亮相上交所主板和科創板
    科創板動力電池第一股即將誕生 2020年5月20日,證監會發布消息稱,近日,按法定程序同意以下企業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註冊:上海君實生物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孚能科技(贛州)股份有限公司。上述企業及其承銷商將分別與上海證券交易所協商確定發行日程,並陸續刊登招股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