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為天才少女:全美最傑出青年科學家,15歲登時代封面

2020-12-23 澎湃新聞

原創 Cheryl 精英說

這個時代,屬於塑造世界的人。

近92年來,美國《時代》雜誌每年都會選出一個年度風雲人物(Person of the Year),登上雜誌封面的無不是在各自領域攪動風雲的大人物。

去年當選的是年僅16歲的瑞典氣候少女——格蕾塔·桑伯格(Greta Thunberg),成為歷來最年輕的年度人物。

圖片來源自Google

而今年,長江後浪推前浪,像桑伯格一樣年少有為的少年們紛紛展露頭角,《時代》雜誌也首次開闢了「年度風雲兒童」(Kid of the Year)子榜單,以表彰「美國最年輕一代冉冉升起的領導者」。

委員會從5000名年齡在8至16歲之間的候選人之中選出了5名決賽入圍者。

最終,來自美國科羅拉多州15歲的印度裔高中女生吉坦賈莉·拉奧(Gitanjali Rao)成功當選,成為歷史上首位「年度孩子」,並登上了《時代》周刊的封面。

Sharif Hamza for TIME

年僅15歲就能獲此成就,連《時代》周刊特約編輯安吉麗娜·朱莉(Angelina Jolie)都驚嘆不已,稱讚她「天分出眾、慷慨無私」。

事實上,這樣一位少女科學家,確實配得上外界如此多的讚譽和關注。

她曾研究 AI 和納米碳管等科學工具,並將有關研究積極運用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改善網絡暴力和水汙染問題。

更憑藉自己的發現創造,榮獲全美「最傑出青年科學家獎項「,入選了「福布斯30歲以下精英榜」,並三次登上TEDx演講臺......

圖片來源自Google

「12歲發明 Tethys ,

開啟少年科學家之路」

2005年11月24日,拉奧出生於科州丹佛,父母都是工程師,早些年從印度移民到美國。

出生在這樣的高知家庭,拉奧的父母對於家庭教育也有著自己獨到的理解。他們並不要求拉奧去做些什麼,而是著力於保護她的好奇心和探索心,鼓勵她關心社會。

而拉奧之所以走上小小科學家的道路,還要從幾年前發生在美國的水危機說起......

圖片來源自Google

2014年4月,美國密西根州弗林特市為了節省開支,改變了原有的自來水取水線路,從鄰近的大城市底特律的供水體系轉換到附近的弗林特河。結果不幸的是,水管中的鉛滲入水中,嚴重汙染了水資源。

次年10年,「水危機」爆發,當地10萬居民的生活用水受到影響。

許多居民陸續出現了皮疹、脫髮、癲癇等症狀,至少8000名兒童鉛中毒,被診斷出貧血症…

圖片來源自Google

當時年僅10歲的拉奧,第一次意識到水資源對於人類生活有多麼重要:「我非常震驚,我想做點什麼改變這一現狀。」

回到家,拉奧看到爸爸媽媽正在使用複雜的儀器檢測自來水中的含鉛量,她突然想到,能否找到一種簡單的方法來幫助檢測水中的汙染物?這個儀器一定要足夠便宜且精準,以便第三世界國家的人們使用。

圖片來源自Google

於是,她開始著手研究碳奈米管感測技術,並與3M科技公司的一名科學家合作,成功發明了一款名叫 Tethys (希臘神話中淡水女神的名字)的設備,能夠快速監測飲用水中的鉛含量。

圖片來源自Google

Tethys 不僅小巧便捷,而且操作簡單。

只需要將裝置下方插上一次性濾片,並在水中放置5秒後取出,就可以通過藍牙設備在手機上查詢到水質的信息。

圖片來源自Google

2017年,拉奧憑藉這項發明在 Discovery Education 與 3M 科技公司聯合舉辦的「青年科學家挑戰賽」中脫穎而出,一舉奪冠。

2018年9月,美國環保署為表彰拉奧發明「特提斯」對環保事業做出的貢獻,向她頒發了「總統青年環保獎」。

這項意義重大的發明,也幫助她在福布斯 「30歲以下」榜單中獲得一席之地。

圖片來源自Google

不過,這只是小姑娘向「科學家」衝鋒的第一步,牛刀小試便聲名大噪,但她並不想就此止步。

拉奧所在的城市,青少年自殺率非常高,而她在查閱資料後了解到,其中大部分的自殺事件都與「網絡霸凌」有關。

為了創造一個安全溫和的網絡對話環境,讓青少年可以保護好自己,她著手開發了一款名為「Kindly(友好)」的手機應用軟體。

圖片來源自Google

青少年用戶在安裝完這款軟體之後,如果編輯發送帶有暴力語言傾向的言論,軟體就會彈出窗口,予以提醒,用戶可以自由選擇修改發言,或是按照原樣發送。

拉奧表示,這款軟體的目的並不是單純的懲罰孩子,還是給他們「停下來思想」的時間。有時候暴力語言只是一時衝動,冷靜下來反思不當的言論,可以讓他們及時糾正自己的錯誤行為。

「兒童更願意在自己的不斷犯錯中認識世界,而不願意接受別人的說教。」

圖片來源自Google

也正因為拉奧站在了兒童的立場上思考問題,這款軟體得到了許多同齡人的認同:這款軟體不像監視,更像是一次成長和學習的機會。

「再小的事,

都會為世界帶來不同」

事實上,拉奧一直嘗試運用科技的力量,幫助解決水汙染問題、青少年網絡霸凌,以及新冠疫情防護等社會議題,並且,她鼓勵和號召來自世界各地的青少年一同參與這場獨屬於未來的社會變革。

戴著自己設計的3D列印口罩

在接受《時代》雜誌採訪的時候,拉奧表示,自己看起來可能並不像是位典型的科學家,畢竟電視上的科學家通常都是「上了年紀的白人男子」:「對我來說,這很奇怪,就像人們根據他們的性別、年齡、膚色被分配了不同的角色一樣。」

她希望可以以己為例,激勵更多的年輕人努力追求:「如果我能夠做到,你就可以做到,任何人都可以做到。」

圖片來源自Google

她和多所鄉村偏遠學校、世界各地的博物館、科學院、各種青少年組織合作,比如上海國際青少年科技博覽會、英國皇家工程院等,一起創辦「創新研討會」,指導和鼓勵其他孩子勇敢表達自己的奇思妙想,努力追尋內心的遠大志向。

截止到目前,她已經指導了超過3萬名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建立了一個極其龐大的青少年創新社群。

她自信地說:「任何人都可以成為創新者,任何人都可以做科學。」

圖片來源自Google

這些在外界看來十分「浩大」的工程,對拉奧而言並不是壓力,而是一種樂趣,因為她對自己喜歡做的事和不需要做的事情分得十分清晰。

除了科學,拉奧的愛好十分廣泛。

她喜歡鋼琴、印度古典舞蹈、唱歌、遊泳、擊劍,以及烘焙,學習演奏古典音樂快8年時間,最近還研究起了低音吉他和單簧管。

拉奧的鋼琴演奏獲得過許多獎項,她經常在當地的生活中心演奏,並和志願者們一起組織表演。

圖片來源自Google

因為弟弟安努的到來,她發現嬰兒眼中的世界充滿奇妙,和大人的世界截然不同。

於是,9歲的拉奧將弟弟的古靈精怪一一記錄下來,並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書,名為《嬰兒弟弟的奇思怪想》(Baby Brother Wonders),在PBS全國寫作比賽中獲得了二等獎。

圖片來源自Google

雖然生活非常忙碌,但她並不為此感到煩惱:

「我所做的一切都是我想做的事情。我喜歡研究我的發明,我喜歡卡塔克舞,我喜歡唱歌。即使有時很困難,我也會提醒自己,我在做我喜歡的事情。」

圖片來源自Google

就像父母期待得那樣,拉奧對這個世界始終懷抱著充分的好奇和熱情,並且大膽嘗試、勇敢實踐,除了天賦,這份勇氣和熱愛同樣值得我們思考:

「最重要的是,不需要有太大的壓力,我們只需要找到一件最感興趣的事,然後動手去解決它,它可以像如何更方便地撿垃圾那樣小,再小的事,都會為世界帶來不同。」

「新一代兒童,

喚醒嶄新的未來」

除了拉奧之外,《時代》雜誌還評選出了另外4位最終入選的兒童候選人,他們都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渴望運用自己的天賦和才能,為這個社會帶來一絲有益的改變。

來自加利福尼亞州聖何塞的泰勒·戈登(Tyler Gordon)今年14歲,患有先天性耳聾和口吃。他在10歲的時候發現了自己的繪畫天賦,以校長的肖像畫贏得了學校藝術比賽的第一名。

圖片來源自Google

從此繪畫成為了他對外表達的一種方式,不僅不再懼怕口吃,而且重拾自信、克服了對公開演講的恐懼。

2018年,他繪製了一幅NBA球星凱文·杜蘭特(Kevin Durant)的肖像,風靡一時,甚至引起了這位球員母親的注意,後者以300美元的價格將其買下,之後名人邀約不斷。

每周三,他都在Instagram上舉辦虛擬繪畫課程,教導其他孩子作畫,他希望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讓更多的孩子擺脫欺凌、找到自信。

圖片來源自Google

14歲的喬丹·裡夫斯(Jordan Reeves)來自密蘇裡州哥倫比亞市,她的左臂殘疾,手指缺失,但這種生理上的差異反而激發了她對設計的熱情。

在過去的4年時間裡,她為孩子們設計了3D可列印的假體,並諮詢了美泰(Mattel)等玩具公司,為四肢不便的兒童打造專屬的玩具。

還和母親共同創立了非營利性組織「生來正義」(Born Just Right),旨在為殘疾兒童提供更多的設計和STEM教育資源。

圖片來源自Google

她說:「許多殘疾兒童對世界擁有不同的看法,因為這個世界並不是為我們而生的。但我們同樣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是一件很酷的事情,相信自己非常重要。」

圖片來源自Google

10歲的貝倫·伍德亞德(Bellen Woodard)來自維吉尼亞州裡斯堡,她是世界上第一位「蠟筆活動慈善家」,設計了史上第一套反映不同膚色的 12 色蠟筆。

貝倫所在的班級裡只有她一位黑人學生,當同學問她借一支「皮膚顏色的蠟筆」時,她知道對方指的是「蜜桃色」的蠟筆,但卻陷入了思考:「蜜桃色是一種膚色,但這是唯一的一種嗎?不,不是。希望我的蜜桃色和褐色各不相同,可以匹配所有人,包括我、我的朋友和我的同學。每一個人。」

於是,她設計了一整套膚色蠟筆,如粉底顏色一般,各有不同,反映了膚色及族裔的多樣性,並成立了一家非營利組織 More Than Peach,向全國各地的學童捐贈了價值 4 萬多美元的「膚色蠟筆」和素描本。

現在,她的蠟筆已被送入維吉尼亞歷史文化博物館永久收藏。

圖片來源自Google

最後一位是來自德克薩斯州奧斯丁伊恩·麥肯納(Ian McKenna),今年16歲。上小學三年級的時候,他意外發現班級裡有四分之一的同學都飢不飽食。

而伊恩從小就和媽媽一起在自家後院裡種菜,每有多餘就送給周圍的鄰居。於是他突發奇想:如果每個學校都擁有這樣一個菜園,那麼有需要的孩子是不是就可以把食物帶回家呢?

圖片來源自Google

如今,他的菜園項目(Giving Garden)已擴展到當地的 5 所學校,為奧斯丁的家庭及救濟機構提供了 2 萬多磅的有機產品,足夠供應 25000 頓飯。

疫情期間,伊恩在家裡烹飪了多達 100 頓飯,在周末分發飢餓的人,並開始提供在線教程和園藝熱線,他說:「飢餓並沒有停止,所以我也不會停止。」

圖片來源自Google

這一代兒童擁有著前所未有的全球化視野,同時也肩負著強烈的社會責任感,這股渴望改變世界的信念恰恰是引領他們面向未來、解決更多、更大的世界問題的第一步。

當拉奧得知自己當選為《時代》年度孩子的時候,她表示,自己為年輕一代能夠受到關注而感到十分感激和振奮。

「我真的很想成為自己的科學英雄。不只是我在創造什麼,還關乎我作為一個人的身份。我為解決問題而感到興奮,這就是為什麼我想成為科學超級英雄。」

圖片來源自Google

不可否認的是,這個世界的未來,正掌握在他們的手中。

作者:Cheryl,精英說90後作者,英國海歸,用心寫字。

Reference:

Time:Meet TIME's First-Ever Kid of the Year

Herstory:7 things you need to know about Gitanjali Rao, TIME Magazine's first-ever Kid of the Year

NPR:'Time' Names Its Kid Of The Year: Water-Testing Scientist Gitanjali Rao

少年商學院:《時代》周刊首次評選「年度兒童」,看看這位15歲少女科學家的開掛人生

News:Student scientist and inventor Gitanjali Rao is Time Magazine's first 'Kid of the Year'

原標題:《12歲成全美最傑出青年科學家,15歲登上時代封面,帶3萬孩子搞發明,看看天才少女的「開掛」人生!》

相關焦點

  • 她,15歲,全美最佳兒童,天才科學家!卻說:任何人都可以做到!
    最近,由美國《時代周刊》從5000名8到16歲的美國小孩中選出了15歲的女孩吉坦雅利·饒(Gitanjali Rao),被評為「2020年度兒童」。這次的評選,簡單來說就是美國的「後浪」評選,被評上的人,就是美國「後浪」中的「巨浪」。
  • 15歲登上《時代》封面,帶3萬孩子搞發明,驚豔世界的天才少女!
    近92年來,美國《時代》周刊每年都會評選出一個年度人物,馬丁路德金、鄧小平爺爺、愛因斯坦等名人都曾當選。今年,為了表彰「美國最年輕一代冉冉升起的領導者」,《時代》周刊決定評選出有史以來的第一個「年度孩子」。委員會從5000名年齡在8到16歲之間的提名者中,進行了一層層篩選。
  • 美國《時代》雜誌評選出年度最佳兒童,15歲少女科學家當選
    美國《時代》雜誌每年均會選出年度風雲人物,16歲的瑞典氣候少女貝裡上年當選成為2019年的風雲人物,成為史上最年輕的年度人物。而今年《時代》雜誌首次選出「年度風雲兒童」(Kid of the Year),由美國科羅拉多州15歲印度裔發明家拉奧(Gitanjali Rao)中選。
  • 江蘇天才少女:15歲被中大小班錄取,34歲時錯過諾貝爾獎
    一個女孩15歲時被錄取了中科院,並一路成為科學家。那麼,你真的想知道這個女孩是何方神聖?所以,海綿媽媽和你來談談這個傳說,關於她的傳奇故事。她是莊小威,是美國微觀社會出版的傑出科學家的獲獎者之一。15歲時,他被中大小班錄取,25歲時,他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29歲時,他被聘為哈佛大學的助理教授,他34歲時通過了榮獲「麥克阿瑟天才獎」,40歲當選為美國科學院院士從小到大,莊小威最大的夢想就是成為一個偉大的科學家。她天賦異稟,在很小的時候就表現出出色的才智和學習能力。
  • 00後天才少女成為我國最年輕科學家
    00後天才少女成為我國最年輕科學家。她就是談方琳,今年只有16歲,卻已經連續兩年蟬聯最年輕科學家,兩次受邀參加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她憑藉自己的聰明才智一舉攻破困擾了全球數學界多年的世界性難題-「斐波拉契數列與貝祖數的估計」,解決了貝祖數的最佳上界和下界的估計問題。
  • 15歲女孩檢測飲用水中鉛的含量,為何能登上《時代》雜誌封面?
    一個15歲的女孩登上了最新一期的《時代》雜誌封面。可以說,她是非常了不起的。我國能登上《時代》雜誌的名人不多,比如說楊振寧、姚明、劉翔。這個女孩叫吉坦嘉莉·饒,英文名:Gitanjali Rao。她之所以能登上《時代》雜誌封面,是因為她開發了一項可行動裝置,用來檢測飲用水中鉛的含量。
  • 中國15歲天才女孩,成為全球頂尖科學家,刷新世界對中國的認知
    不過在現實社會中,「天才少年」這個頭銜卻極少有人擁有,畢竟他們都是萬裡挑一的人物。像此前16歲就奪得中國詩詞大會總冠軍的武亦姝,就被冠以了天才少女的稱號。不過在我國的科學界,卻也有一位女孩被稱為了天才。她年紀輕輕就有了自己的研究領域,甚至還在自己的研究中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中國15歲天才女孩成全球頂級科學家,刷新世界對中國的認知!
  • 雲南體育達人榮膺全美十大華人傑出青年
    本報訊(記者 婁瑩) 近日,第十三屆「全美十大華人傑出青年」評選榜單在洛杉磯正式公布。來自我省西雙版納的體育達人杜天榜上有名,成為該獎項創立以來第一個獲此殊榮的雲南人。    「全美十大華人傑出青年」是全美第一個跨區域的傑出華人獎項評選活動,已經成為每年5月美國亞太裔傳統月期間、來自全美華人社區最令主流社會矚目的一項評選活動。
  • 「2020年度全美十大華人傑出青年」評選結果揭曉
    人民網華盛頓5月4日電(記者 吳樂珺)當地時間4日,第十三屆「全美華人十大傑出青年」評選榜單在洛杉磯正式公布。今年評選的主題是:「展望新的十年」,並特別增設了「全美傑出華人青年群體榮譽獎」,頒授給「全美華人青年醫護工作者」群體,以及「全美各大學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CSSA)」團隊。主辦單位表示,奮戰在救護新冠肺炎病毒患者第一線的全體華人醫護人員展現了無畏的氣概和高超的專業水準。
  • 美國15歲印裔少女獲《時代》周刊首屆「風雲兒童」稱號,憑什麼?
    12月4日,時代周刊發出最新一期。值得注意的是,時代周刊的封面是一名年僅15歲的少女——吉坦賈利·拉奧。《時代》周刊對拉奧的說明是一名「科學家和發明家」。這名15歲的來自美國科羅拉多州的印裔少女從5000多名競選兒童中脫穎而出,成為了《時代》周刊首屆「風雲兒童」稱號的獲得者。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小小的疑問:為什麼是她?小拉奧是一名對科學充滿激情的少女,並且真的是一名小發明家。
  • 15歲就成為科學家,低調的天才女孩兒談方琳,為何婉拒央視採訪?
    引言提起科學家,我們都往往十分敬佩,但如今我們說到科學家,大多是在他們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以後,才能得出舉世震驚的研究成果。所以科學家的年齡階段大多都至少在30歲以上。所以若是讓我們舉例年輕的科學家,多少還是有些難度的。
  • 重慶外國語學校校友段欣辰當選「全美十大華人傑出青年」
    中國網5月9日訊 近日,由全美中華青年聯合會、美國華人公共外交促進會、英文《洛杉磯郵報》等機構聯合主辦的第十三屆「全美華人十大傑出青年」評選結果在洛杉磯正式公布。重慶外國語學校初2011屆、高2014屆校友段欣辰當選。
  • 西安交大錢學森班校友獲評全美華人十大傑出青年!曾是中考狀元
    5月初,第十三屆「全美華人十大傑出青年」評選榜單在洛杉磯正式公布。今年評選的主題是:「展望新的十年」,並特別增設了「全美傑出華人青年群體榮譽獎」,頒授給「全美華人青年醫護工作者」群體,以及「全美各大學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CSSA)」團隊。西安交通大學2009級錢學森班校友曹祥坤獲評「全美華人十大傑出青年」。
  • 法國16歲攀巖天才少女,從懸崖墜落殞命,曾被視為奧運希望
    這是一位對攀巖有著狂熱愛好的天才少女所發的動態。不曾想,這一條動態發出後,卻定格成了永恆。而這條動態的主人——曾斬獲世青賽冠軍的盧斯-杜埃迪,就這樣在16歲的花季悄然隕落,將她的整個生命奉獻給了她所熱愛的攀巖事業。
  • 雲南小夥榮膺全美十大華人傑出青年!雲南第一人!
    近日,第十三屆「全美十大華人傑出青年」評選榜單在洛杉磯正式公布。來自雲南西雙版納的留學生杜天榜上有名,成為該獎項創立以來,第一個獲此殊榮的雲南人。杜天因創辦中國留學生線上互助平臺——互聯幫以及位於西雙版納的「明天苑」項目而獲肯定。
  • 15歲中國天才女孩成全球頂尖科學家,刷新世界對中國的看法!
    俗話說「長江後浪推前浪」,在如今這個文化信息共享的時代,出現了許許多多的天才人物,如16歲的「詩詞才女」武亦姝,在央視的《中國詩詞大會》節目中,打敗眾多天才,脫穎而出,榮獲中國詩詞大會總冠軍,之後又以613分的高考成績考入清華大學;還如「少年科學家」談方琳,在15歲的時候就榮獲了「第33屆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創新比賽」一等獎和主席獎
  • 15歲成科學家,和44位諾貝爾獎得主交流,別人家的孩子有多可怕
    要成為科學家就得有被世人認可舉世矚目的成就,而然一個15歲的學生,怎麼就被稱為科學的呢?先看下她是怎麼出名的。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於10月29日在上海開幕,一群穿梭在會場的 「00後科學家」格外引人注目,他們與諸多諾貝爾獎、沃爾夫獎、拉斯克獎等獎項的獲獎者們面對面,掀起了一場科學薈萃的「頭腦風暴」。
  • 科學家發現大腦隱藏模式,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天才」
    時代和時間,從不以人的意志力為轉移。 它將各個領域裡的天才分散在世界各地,讓他們混跡在普通人群裡,經歷平凡的降生、學習、結婚生子、科學研究,以及死亡。 不誇張地說,我們正與許多偉大人物同處一個時代,卻很少在生活中注意到觀察到他們的存在。
  • 00後花滑天才少女,有望成耀眼新星,父親哈佛畢業,為頂級科學家
    2018年1月,16歲的朱易在全美花樣滑冰錦標賽上奪得青年組女單冠軍,還是稚嫩非常的她,就此受到了大眾的矚目與喜愛。2018年9月,花樣滑冰國家集訓隊主教練陳露,正為國家花滑隊尋找海外的華人選手,當時的朱易因為長相甜美且實力非凡,因而被一眼相中,自此接受國家專業培養。
  • 找到冠病潛在治療方法,14歲少女奪青年科學家獎!
    大多數14歲的青少年都會在空閒時間選擇打遊戲或是在利用社交媒體消磨時間,而來自德州弗裡斯科市的阿妮卡(Anika Chebrolu),卻忙於研究關於冠病的潛在療法。根據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新聞網(CBS News)報導,美國一名14歲少女阿妮卡透過電腦模擬,找到冠病的潛在療法,贏得2020年3M青年科學家挑戰賽,獲得2萬5000美金(約10萬4000令吉)獎金。她表示:「我從將近6.98億個分子的資料庫中,分離出一種先導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