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的靈魂7問,句句讓人醍醐灌頂,勝讀10年書

2020-12-15 老夏分析師

1997年9月,稻盛和夫曾經在京都八幡的圓福寺出家,得僧名「大和」,尊該寺的西片擔雪法師為師,過了幾個月頭戴竹笠四處化緣的僧人生活。

外人對他的這一行為通常持不解的態度,稻盛自己卻認為,這段生涯對他擯棄利己之心,不斷磨練和淨化心靈至關重要。

日航是稻盛哲學的一次成功案例,但並非第一次。

在稻盛和夫一生中的幾次創辦企業和收購瀕臨破產企業的過程中,他明確地說,每次在做出重大舉動之前,為了確認自己的動機,會反覆自問:「是否動機至善,了無私心」、「自己這一舉動是否是譁眾取寵」、「是否有想要流芳百世的雜念」、「利他的動機是否純正」等等,而苦思企業經營方法反在其次。

稻盛的收購動機往往和外界猜測的他的企業戰略發展觀並無太大關係,而更多地與他在精神世界中的自我修煉和要求相關。

人生是複雜難測的,沒有幾個人能真正看得透。

面對社會和現實,我們難免會有彷徨、無奈和迷茫。

這時,單靠自己,往往很難解決所有的問題,而依據前人的人生經驗和智慧,則能少走不少彎路,而這些前人的忠告,很多是書本上學不到的。

稻盛先生的靈魂7問,醍醐灌頂,讀懂勝讀10年書!

一、第一問:作為人,何為正確?

每日精進人生,覺悟生命,不愧對靈魂,不枉來世上一遭!

二、第二問什麼是人生的真正意義?

在死亡到來之際,你今生創造的一切東西都必須留在現世。名譽、地位、財產,一切都只能放棄,只剩靈魂,靈魂開始新的旅行。這就是說,人從生到死這期間,怎樣把靈魂變得純潔,這才是人生的目的。

三、第三問:怎樣使人生變得美好?

人有命運,但算命卻沒有必要。與其佔卜,與其燒香拜佛,不如與人為善,為別人多做好事。只要這樣做,人生就能變得美好。

四、第四問:人的一生什麼最重要?

不管你多麼富有,多麼有名,死亡到來時,只有靈魂可以走向那個世界。這時候,你一生的辛苦,在多大程度上磨練了你的靈魂,淨化了你的靈魂,這才是最重要的。

五、第五問:那麼「死」又是什麼呢?

我相信人有肉體和靈魂。因此,所謂「死」,可以設想為:肉體留在現世,而靈魂朝另一個世界開始新的旅程。就是說肉體消滅了,而「我」卻以「靈魂」的形式永存。

六、第六問:如果把「死」看做靈魂開始新的徵程,那麼應該怎樣來迎接死亡呢?

沒有一個人因為主動要求降生現世、享受人生,才來到這世上。當我們意識到物、心的存在時,我們已經在父母的膝下享受了一段人生。靈魂降生人世,在「波瀾萬丈」的嚴酷的現世中經歷磨練,迎接死亡,然後新的靈魂又開始啟程。

七、第七問:為什麼越是磨難處越要精進人生?

真正塑造人格的並非天資和學歷,而是所經歷的挫折和苦難。為了提升心性、豐富心靈,就必須努力工作。我認為,只有這麼做,才能給自己的人生增光添彩。這一理念,正如稻盛和夫所推崇明王陽明先生所倡導的:越是磨難處,越是修心時。

一句話總結稻盛心法哲學精髓:人生不是一場物質的盛宴,而是一場精神的修煉!

稻盛和夫不斷追問、思考和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行動,成就了稻盛和夫先生波瀾壯闊的一生。

他由此向世人發出鄭重的囑託:只要憑著利他之心、感謝之心、謙虛之心、知足之心、強韌之心,堅持貫徹正道,時刻培養美好心根,積極實踐,沒有人不可以獲得自己想要的幸福。

稻盛和夫在在《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書中進一步明確他的人生哲學:

第一要有非常強烈的願望,所謂「心不喚物,物不至」。第二是要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第三是要要做的是形成清晰圖景,在頭腦裡反覆模擬演練。第四是要精益求精,常常詢問自己是否可以改進,有沒有更好的方法。

是稻盛和夫先生在87歲高齡時寫下的新作,是他一生集大成之作,也是他的封山之作!

在書中,稻盛先生這樣寫道:人生由「心」開始,到「心」終結。

這就是我在八十多年的人生中證得的至上智慧,也是度過美好人生的究竟秘訣。

這樣一個心懷「利他心」老人的一生智慧,絕對值得我們用心品讀。

馬雲老師也特別佩服稻盛先生:

「我對稻盛先生一直很敬仰......很多事情是我最近一兩年才想清楚的,但是稻盛先生幾年前就已經想清楚了。」

稻盛和夫把他88年的人生智慧全部總結進《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這本新書中。

在這本封山之作裡,稻盛先生這樣寫道:人生由「心」開始,到「心」終結。這就是我在八十多年的人生中證得的至上智慧,也是度過美好人生的究竟秘訣。

相關焦點

  • 稻盛和夫:5條精選語錄,句句醍醐灌頂,決定命運的是這1點
    稻盛和夫:5條精選語錄,句句醍醐灌頂,決定命運的是這一點你也許對於商界不怎麼關心,但是你也許聽說過稻盛和夫這個名字。在他78歲的時候,日本航空岌岌可危,當時的首相急切地邀請稻盛和夫擔任日航的CEO,年歲已高的他並沒有推辭,而是選擇不要一分工錢,毅然決然地前往了這個面臨倒閉的公司,僅用了一年時間,日本航空就扭虧為盈,後來創造了日航經營歷史上的最高紀錄。
  • 稻盛和夫的靈魂修煉:真正左右人生的,是人的心靈與精神
    馬雲在2008年阿里巴巴香港上市之前,親自遠赴日本去向稻盛和夫取經。直至今日,稻盛和夫仍是馬雲心中的經營標杆。稻盛和夫在27歲時創辦了京都陶瓷株式會社,52歲又創辦了第二電信,這兩家公司都成為了世界500強企業。
  • 稻盛和夫88年的人生答案,精闢!
    而稻盛和夫他是少有的能夠把主題深化的商業領袖。稻盛和夫在27歲創立了京瓷,在十年後,就把京瓷發展成為世界五百強的公司;到了52歲的他又創辦了第二電器KDDI,並且在2007年,第二電器就進入世界500強。
  • 任正非:你不了解真正的稻盛和夫,我們趕不上他
    任正非:你不了解稻盛和夫!2014年,與華為總裁任正非先生的一次談話,管理專家王育琨對於稻盛哲學滔滔不絕的講起來,任正非立刻打斷他的話:「王老師,你不了解稻盛和夫!」如今稻盛和夫已經88歲的高齡,一生可以說都是傳奇。
  • 成年人崩潰就在一瞬間:撐不下去時,稻盛和夫這3句話,能幫到你
    柴靜在《看見》一書裡寫道:有些笑容的背後,是咬緊牙關的靈魂。當你撐不下去的時候,不妨學學稻盛和夫的處世哲學。稻盛和夫是日本的「經營四聖」之一,他創辦了兩家世界500強公司,還在78歲高齡時臨危受命,將瀕臨破產的日本航空公司起死回生,這件事也被稱為企業經營史上的奇蹟。人生難免會遇到一些困難和挫折,有的人會一蹶不振,有的人會越挫越勇。很顯然,稻盛和夫就是後者。
  • 稻盛和夫說,能做成事業的人,都是掌握了「完美主義」的人
    稻盛和夫年輕的時候,就把貫徹「完美主義」作為信條。他要求員工,不管多麼細微的工作都必須用心去做,投入百分之百的力量。在稻盛和夫的京瓷公司還是個小企業時候,他在會計方面有疑惑的地方,就向公司財務提出疑問。
  • 稻盛和夫:在職場這六種人是體制工作下混不開的人,只能拼命工作
    稻盛和夫是誰?創辦京都陶瓷和嗎第二電信,這兩家公司又都在他的有生之年進入世界500強,兩大事業皆以驚人的力道成長,他是日本四大「經營之聖」之一,他曾用三個月的時間拯救了危機重重的日本航空公司,創造了世界企業經營史上的奇蹟,他的經營哲學在中國受到無數頂級企業家的推崇……不僅如此,稻盛和夫還是一位作家,他的三部曲作品《活法》《幹法》《心法》暢銷不衰,而其中《幹法》一書就是稻盛和夫獻給職場人士的一部經典作品
  • 稻盛和夫:想出人頭地,並不在於知識多少,關鍵是這3個認知覺醒
    同樣的事情,不同認知的人所做的事情,會有截然不同的結果。因此,有時改變人生命運或者使你快速成長的,不是知識,智商,情商,而是你對思想的認知。認識到這一點,你才能突破生命的瓶頸。近來看了稻盛和夫的書,讀書時讀稻盛先生的書,覺得雞湯味很濃,現在再看,卻覺得簡直像是「武功秘笈」。作為一個武林高手,他做到了無招勝有招的高度,最重要的是,他給了我許多認知上的啟發。
  • 稻盛和夫的一生:讀3次書,絕境4次逢生,5次破命運天花板鑄傳奇
    朋友大哭失聲,稻盛和夫也意識到自己的不對,抱著朋友一起大哭。當天,朋友堅持把模件完成了。經過這件事,稻盛和夫事後突然醒悟過來:小時候的苦難、現在的困境固然可以磨礪人,但一定還有其他更重要的力量,可以助人更上一層!
  • 稻盛和夫:一個人能不能賺到大錢,主要看他有沒有這三種思維
    2010年,日本航空公司背負2萬3千億負債,申請破產保護。日本首相親自登門,請求78歲的稻盛和夫出山,拯救日本航空。稻盛和夫是誰?當時,很多親近的人都反對稻盛和夫接受拯救日航的挑戰。擔心他落得個晚節不保的壞名聲。但是,最終他還是答應了政府的請求。稻盛和夫只用了1年時間,就將日航扭虧為盈。2年零8個月之後,日航重新上市,登上世界五百強榜單,而且拿到了三個世界第一:盈利世界第一、準點率世界第一、服務世界第一。
  • 稻盛和夫(心)(成法)
    稻盛和夫(心)(成法)這是我看的稻盛和夫的第三本和第四本書由於這兩本書具體思想主旨都一樣我就一起我描述學習的體會心得。稻盛和夫的價值觀:也是哲學本質(作為人何為正確)以及極致的利他思維最初創辦企業是為了自己到後來學習反思,從利己到利他造福員工實現全體員工的物質生活和精神需求,到造福社會來經營企業,所以稻盛和夫能成為經營之神自己創建了兩個世界500強以及挽救後來的日航三個,稻盛和夫自己說就是用作為人何為正確,致良知, 敬天愛人,利他之心以及哲學來經營企業和來改變人生。
  • 稻盛和夫:記住這3句話,人生才更有價值,活得也透徹
    馬雲、季羨林、俞敏洪、郎鹹平等人也推崇稻盛和夫為經營大家和人生導師。稻盛和夫諸多作品,值得我們細細品讀和專研,他的文字令人醍醐灌頂,收穫頗豐,尤其對於25歲到50歲之間的人群,最為受用。本書是針對當下生活和事業,有著全新透徹的闡釋,如生活意義、職業選擇、工作態度、成功依據、應對逆境方法、人格魅力、心靈成長……等等凡事能夠細細品讀這本書籍的人,必定可以從中尋覓一方樂土,收穫不曾有的知識以及應對逆境的萬全之策。今天我則簡明闡釋此書中的三個小章節。
  • 一切始於心,終於心,靈魂導師之《稻盛和夫:一生的囑託》
    這是稻盛和夫先生的人生格言,也是本書《稻盛和夫:一生的囑託》的主旨。我們身處芸芸眾生,每天渾渾噩噩,忙忙碌碌,有誰能停下來尋找自己的心呢?稻盛和夫老先生不僅每日精進,而且終身踐行。2010年2月就任日本航空(JAL,現日本航空株式會社)會長,僅僅一年讓破產重建的日航扭虧為盈,並創造日航史上最高利潤紀錄。他還著有《活法》《幹法》《人為什麼活著》《提高心性,拓展經營》等書,用他的經營哲學影響著全世界的人。1984年創設國際獎項「京都獎」。此外,還志願擔任擁有104家分塾(海外48分塾)、聚集14000多位年輕經營者的盛和塾塾長,為培育經營人才傾注心血。
  • 稻盛和夫患癌,捐出2家公司所有股份淨身出家,馬雲:我有過念頭
    人生不是一場物質的盛宴,而是一次靈魂的修煉,使它在謝幕之時比開幕之初更為高尚。不論你多麼富有,多麼有權勢,當生命結束之時,所有的一切都只能留在世界上,唯有靈魂跟著你走下一段旅程。---稻盛和夫稻盛和夫,日本傳奇企業家,從小家境貧寒,大學就讀於三流學院,27歲白手起家創辦了京瓷,花費10年將京瓷帶到了世界500強。52歲二次創業,嘗試未曾接觸過的行業,創辦了第二電信,並以驚人的速度飛快成長,成功邁入世界500強。
  • 稻盛和夫:人活著的意義,就是磨鍊靈魂,使之得以更加純粹通透
    不論你多麼富有,多麼有權勢,當生命結束之時,所有的一切都只能留在世界上,唯有靈魂跟著你走下一段旅程。物質極簡,精神通透,稻盛和夫是那種真正活明白了的人。稻盛和夫將自己的人生設定為80年,劃分為三個階段:一是從出生開始後的20年,是為踏上社會所作的準備期;二是接下來的40年,是為社會、為自我提升的工作期;三是最後的20年,是為死,也就是為靈魂的啟程做準備的時期。
  • 稻盛和夫:聰明的人,他一輩子都不會這樣做。學渣感嘆:理解晚了
    稻盛和夫的智慧當然可以供你參考。在研讀了稻盛和夫的很多書之後,我發現他曾經提到過,真正聰明的人一生中從不這樣做。很多學渣看完後感嘆:後悔理解晚了。最初,稻盛和夫也對自己的工作持消極態度,想離開公司。然而,他的家人阻止了他。那些想離開的人都離開了,只有稻盛和夫留下了。由於別無選擇,稻盛和夫只能極其認真地工作,但他沒有料到這個決定影響了他一生。
  • 心 稻盛和夫的一 生囑託
    《心  稻盛和夫的一 生囑託》  出版社: 人民郵電出版社  作者:[日]稻盛和夫  出版時間:2020年4月  內容簡介:  稻盛和夫不是生來就是經營之聖,他的人生是從日本鄉下一個被炸毀了的小作坊之家開始的。
  • 稻盛和夫為朋友兩肋插刀反被捅,第三人曝光真相後,他的反擊絕了
    03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會經歷各種讓人難以置信的事情,每件事情都會讓我們領悟出或多或少、或價值大小的道理。那麼針對摘柿子這件事,稻盛是怎麼反思的呢?稻盛和夫想的是,原來自己沒有換位思考。04這也是為什麼稻盛和夫能夠白手起家創辦兩家世界500強企業的原因。在稻盛先生42年的經營生涯中,他一手創造了兩家世界500強的企業,卻在退休時把個人股份全部捐獻給了員工,自己皈依佛門,轉而去追求至高財富——提煉心智。
  • 稻盛和夫:人開悟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我這輩子也只經歷過一次
    人在面臨死亡的時候,很多人是心懷遺憾的,畢竟生命到此永遠畫上句號,再也回不來了,此時才是真正的四大皆空。稻盛和夫卻說:人死後,肉體確實消亡了,但是靈魂卻永遠存續。人堅定了自己的信仰之後,即使現實死亡了,他的靈魂無非都開始了一段新的旅程,只不過換了一個地點和時空罷了。
  • 馬雲:我想60歲出家,但妻子不同意,稻盛和夫:癌症也不能阻止我
    在2014年的時候,馬雲第二次去拜訪稻盛和夫,說道:「您之前去寺廟做了一年的和尚,我其實在60歲的時候,也想,但我的妻子不同意。」稻盛和夫笑著回答道:「我們的想法一致,讓我很受感動。修行無論在什麼時候都在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