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一個人能不能賺到大錢,主要看他有沒有這三種思維

2020-12-23 埃及藍

2010年,日本航空公司背負2萬3千億負債,申請破產保護。

日本首相親自登門,請求78歲的稻盛和夫出山,拯救日本航空。

稻盛和夫是誰?日本的「經營之聖」,27歲創辦京都陶瓷株式會社,52歲創辦第二電信,這兩家公司都躋身世界500強。

當時,很多親近的人都反對稻盛和夫接受拯救日航的挑戰。擔心他落得個晚節不保的壞名聲。但是,最終他還是答應了政府的請求。

稻盛和夫只用了1年時間,就將日航扭虧為盈。2年零8個月之後,日航重新上市,登上世界五百強榜單,而且拿到了三個世界第一:盈利世界第一、準點率世界第一、服務世界第一。

稻盛和夫有一套非常獨特的人生哲學,他在《活法》中寫道:

「假如要問我成功的理由,理由就是這一點。就是說,我的才能或許有限,但我擁有雖然單純卻非常有力的指針——追求做人的的正確的準則。」

什麼是正確的準則?看完《活法》之後,我歸納了這三條:

一、正面的心態,才會產生好的人生結果

年輕時候的稻盛和夫,做什麼事情都不順利,畢業後的第一家公司瀕臨倒閉,薪水經常發不出來。他大學學的是石油專業,但這份工作卻是研究陶瓷材料。他常常滿腹牢騷、怨天尤人。在反覆的挫折中,他漸漸有了一種醒悟:所有的痛苦都是他的心態吸引來的。

最初的挫折來自十幾歲的時候。稻盛和夫的叔父得了肺結核,住在他家的偏房。他很害怕被傳染,每天經過叔父房間門口,都緊緊地捂住口鼻。

他的爸爸和哥哥的態度則完全相反。爸爸每天在叔父病床前伺候,盡心盡力。哥哥也認為「哪那麼容易就感染上」,完全沒在怕的。結果,爸爸和哥哥都沒事。只有稻盛和夫感染了。

稻盛和夫躺在病床上,心情糟糕透了。鄰居大嬸看他可憐,借了一本書給他看。是谷口雅春寫的《生命的實相》。在書裡,他看到醍醐灌頂的一句話:

「在我們的心中有吸引災難的磁石,我們生病是因為我們有一顆吸引病菌的脆弱的心。」

正因為恐懼,結果將恐懼的事引到自己身上。一顆消極思考的心,必然導致消極的結果。

想明白之後,他開始努力去想好的事情。積極治療,肺結核也慢慢痊癒。

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剛開始他一點也不喜歡,甚至想要辭職。但那時候日本經濟蕭條,辭職後很難找到工作。

既然沒有第二種選擇,那就好好專注在工作。他把鍋碗瓢盆都搬到公司,天天在實驗室做實驗,終於研究出一款全新的材料。公司因為他的發明,經營情況有了好轉。而他在公司積累的經驗,也成為他後來創辦公司的基礎。

「心不喚,則物不至。」這是稻盛和夫總結的人生準則。也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吸引力法則。

如果你不喜歡你的工作,每天上班如上墳,那麼你工作的結果肯定幹不好,得不到領導的賞識,也得不到升職加薪的機會。工作難度稍微超出你現在的水平,你的第一反應,就是拒絕。

越是這樣,你的工作就越糟糕。

相反,如果你改變自己的心態,一門心思去思考:怎麼幫上司解決問題,怎麼幫公司賺到更多錢,怎麼提高工作效率。

想賺到1萬塊,就要去想怎麼幫助公司賺到10萬的收入。想賺到10萬,就要去想怎麼賣幫助公司賺到100萬的收入。

當你的心態改變之後,行為才會改變,你的行為改變帶來良好的結果,最終你想要的升職加薪才會到來。

二、專注於一件事情,人生會有巨大的飛躍

稻盛和夫在《活法》中寫道:他不太欣賞才子。因為才子總是自視甚高,他們很不耐煩像烏龜那樣認真過好每一個今天,總是喜歡尋找捷徑。可惜,越是急功近利,越是駐足不前。

稻盛和夫創辦了京瓷公司之後,招了不少名校畢業的高材生。但他們往往呆不長久,因為他們認為京瓷公司是創業公司,沒什麼大前景。

結果留下來的,是那些頭腦不夠靈活的、平凡的、連跳槽都缺乏自信的普通人。過了十年、二十年,京瓷公司成長為世界五百強,那些堅持下來的普通人都成為各部門的領導,拿著百萬年薪。

究竟是什麼讓他們從平凡變成非凡呢?

稻盛和夫說:「是不厭其煩、默默專注於一件事情的力量。是拼命過好『今天』的力量,是將『今天』不斷持續的力量。換言之,將平凡變成非凡的就是這個『持續』。」

「持續」不等於「重複」,而是持續精進。昨天能把事情做到90分,今天就要做到91分。今天勝過昨天,明天勝過今天,哪怕是一個很小的環節,也要不斷地改良。

這樣的持續精進,就是加速成功的催化劑。

在今天這個急劇變化的時代,重複自己, 是沒有沒有出路的。

你還記得那個新聞嗎?唐山政府把各個路橋收費站取消了,收費站職工一夜之間全部失業,有一位職工大姐哭著說:「我今年36歲了,我的青春都交給收費了,我現在什麼都不會了。」

收費站工作就是典型的重複性工作。

人工智慧發展迅速,如果你一直在做重複性工作,總有一天會被人工智慧取代。到時候,你靠什麼養活自己?養活家人?

只有不斷精進,不斷學習,才會有出路。

三、磨鍊心志的「六項精進」

稻盛和夫認為,我們人生的目的在於提升心志。要怎麼提升呢?他提煉了「六項精進」:

1、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

有閒工夫發牢騷,不如前進一步,哪怕只是一步。

2、謙虛

「謙受益」是中國古話。意思是謙虛之心能夠召喚幸福,還能淨化靈魂。

3、天天反省

沒有自省的人生不值得過。「今天的工作還能不能做得更好?效率能不能更高?」人生因為反省,才有了進步。

4、感謝之心

活著就已經是幸福,有一份工作就已經是幸福。心理學表明,懂得感恩的人,活得更幸福。

5、要有一顆利他之心

心善積德,是有好報的。稻盛和夫信仰佛教,佛教講因果。種善因得善果。

6、不要有感性的煩惱

不要老是煩惱、焦躁,不要讓情緒支配自己。要全力以赴投入到工作之中。

稻盛和夫的智慧,一篇文章講不完,如果你想深入了解,建議你去讀一讀他最有名的《活法》。這本書濃縮了他80年的人生智慧。

如何賺錢,如何實現人生理想,如何為人處世,如何正確認識工作的價值,這些你最關心的問題都能在書裡找到答案。他的書寫得非常好懂,就像一位老爺爺坐在你身邊,給你講他的故事。

馬雲曾經三次登門拜訪稻盛和夫,他是這樣評價稻盛和夫的:「很多事情我最近才想清楚,但稻盛和夫先生早已想透徹了。」

有一句話說得好:你永遠賺不到你認知以外的錢。想要提升認知,建議你把這本書找來讀一讀。點擊下方連結可以購買,現在入手還可以享受滿49減5的優惠:

相關焦點

  • 稻盛和夫:判斷一個人能賺多少錢,主要看這三個特徵,十有八準
    很多人都非常崇拜稻盛和夫,馬雲曾三赴日本請叫稻盛和夫的經營哲學,我們普通人如何提高自己的能力呢?又是如何知道自己能賺多少錢呢?以稻盛和夫創業的這麼多經驗來看,一個人能賺多少錢,主要看這三個特徵。二、持續的努力稻盛和夫剛開始創立京瓷的時候,接到一筆來自IBM的大單,利潤十分豐厚,但是要求多到讓人難以置信,剛開始公司做了許多次產品,都被退回來。技術人員都要接近崩潰了。稻盛和夫過來問他,是否努力到了極致,努力到連神靈都來幫助他的地步?
  • 稻盛和夫:一個人要想成事,主要看他有沒有在做「4件事」
    一個人要想成事,主要看他有沒有學會做「4件事」01敢於走別人沒有走過的路京瓷集團從最初的創業到現在已經經歷了半個多世紀了,從最初的新型陶瓷,到太陽能發電系統,到行動電話複印機,甚至是通訊行業、賓館事業,京瓷集團涉及的領域也越來越寬。京瓷所取得的成就,不是因為稻盛和夫掌握了各個行業的技術,而是他每天都堅持著進行創造性的工作,而這堅持就是半個世紀。
  • 稻盛和夫:為什麼我不看好聰明人?沒有這兩點,你的能力一文不值
    稻盛和夫:為什麼我不看好聰明人?沒有這兩點,你的能力一文不值也許很多企業老闆都希望能夠招到聰明機靈的員工,因為這種人反應快,做事麻利,用著也很順心。但創立了京瓷和KDDI兩家世界500強公司,並被稱為「日本經營之聖」的稻盛和夫,卻說:「我不看好聰明人。因為他們自以為是,急功近利,凡事喜歡找捷徑,缺乏拼搏精神。」
  • 稻盛和夫:一個人要想賺錢,需要放下「三樣東西」,早懂早受益!
    稻盛和夫的經營、人生和成功哲學一直備受推崇,也是男人成大器的一個榜樣,所以,要想有所成就,要想賺錢,那麼,一定要讀一下稻盛和夫的智慧,我最近正在看了稻盛和夫的書籍後,受益匪淺,以下結合稻盛和夫的智慧,跟大家分享一下,稻盛和夫的忠告:一個人要想賺錢,需要放下「三樣東西」,早懂早受益。1、自私稻盛和夫認為,一個人要想賺錢,就要先放下自私。
  • 稻盛和夫:一個人開始變富之前會有這3個特徵,但很多人都忽視了
    眾所周知,一個人的人生有了目標才會有前進的動力。反之,沒有目標的人生就像無頭蒼蠅四處打轉。想必變富是多數人夢寐以求的人生目標,畢竟在這物慾橫流,處處都需要用錢的生存環境中,錢雖然不是萬能的,但是沒錢卻是萬萬不能的。小到柴米油鹽,大到衣食住行。或許有些人會覺得做人不能太物質,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不想讓生活變得更好。
  • 稻盛和夫:判斷一個人能賺多少錢,主要看三個特徵,十有八準
    稻盛和夫是航空業門外漢,但他只用了一年時間,就將日航扭虧為盈。三年時間,破產重組的日航重新上市,登上世界五百強榜單,而且拿到了三個世界第一:盈利世界第一、準點率世界第一、服務世界第一。稻盛和夫有一套非常獨特的人生哲學,他在《活法》中寫道:「假如要問我成功的理由,理由就是這一點。
  • 稻盛和夫的告誡:從普通到卓越,需要具備3點思維
    稻盛和夫出生在農村,從小家裡很窮,也只上了一個三本,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了,但他卻憑藉自己的努力,成為日本企業界神一樣的教父,一生創辦了兩家世界500強企業,京瓷和KDDI,又在78歲高齡拯救瀕臨破產的日航,只花了1年,便讓日航盈利110億人民幣。
  • 洛克菲勒給兒子的3條建議:想賺大錢,有3種思維,比勤奮更重要
    你有沒有這樣的感受,自己已經非常努力了,就像老黃牛一樣勤奮,但掙的錢卻只夠溫飽。這其實,是很多普通人的困局。當一個人長期待在熟悉的圈子裡,思維就容易固化,也很容易陷入焦慮。如果你去問肯講真話的有錢人,會發現他根本不是靠勤奮發財的。
  • 稻盛和夫:一個人發財前,多半會出現3個徵兆,佔一點就恭喜了
    稻盛和夫今天是萬人敬仰的成功企業家了,但是他的出生平凡,甚至低於平均水平,他生於日本鹿兒島一個底層人家,父母小學都沒畢業,全家靠微薄的收入度日。然而這樣一個資質平平,沒錢沒背景的人卻在27歲創立了京瓷,在52歲創立了KDDI,兩家企業都做進了世界500強,稻盛和夫也成為了窮人翻身的典範。那麼稻盛和夫究竟有什麼秘訣,能在逆境中化繭成蝶呢?
  • 稻盛和夫:想走出困境,並不在於你多拼命,而在於這三種心
    當面臨困境時,很多人都想改變現狀,但是,無論怎樣努力,還是不能跳出這一局,不能破局。在這些中,最關鍵的一點是心。簡單地說,就是我們所繼承的那種「心」。近來我讀過稻盛和夫的書,在讀的早期,總覺得玄之又玄,但經過幾年的苦讀,再讀一讀稻盛和夫的書,的確是深受啟迪。
  • 稻盛和夫:一個人開始變富,往往會出現這3個徵兆,看看你有嗎
    但是沒有人會突然的變富有,一個人在變富之前都會出現一些徵兆,如果我們能讓這些徵兆延續下去,不就可以真正變富有了嗎?那如何知道由窮變富的徵兆呢?窮人翻身的典範——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可以為我們解答這個問題。稻盛和夫認為,一個人開始變富,往往會出現這3個徵兆,不妨看看自己有沒有,如果有一個就說明你有變富的潛質,務必要好好抓住!
  • 稻盛和夫:不想一直窮下去,牢記三種「富人思維」,將來有望翻身
    說起這個話題,稻盛和夫最有發言權。稻盛和夫是日本四大經營之聖裡目前唯一還在世的一位,他也是世界公認的經營大師。稻盛和夫出生於普通家庭,父母都是小學畢業,他的能力也並非多麼突出,27歲白手起家創立京瓷,52歲重操舊業建立KDDI,兩家企業都進入了世界500強,世界絕無僅有。
  • 稻盛和夫:一個人再摳門,這3種錢也要捨得花,人生將迎來轉機
    花錢誰都會,但要將錢花得有價值,不是很多人都能辦到。窮人不捨得花錢,有錢人不懂得「花錢」,這也是一種悲哀。稻盛和夫是日本的著名企業家,他不贊同「不捨得」花錢這個觀點,認為一個人再摳門,有3種錢一定要捨得花,人生將迎來轉機。
  • 稻盛和夫給年輕人的忠告:世界上這2種人賺不了大錢,不要深交
    」但稻盛和夫卻說:「埋頭工作,就能去除雜念,觸及真理,成就自我。」為什麼這世上會有那麼多「鹹魚」呢?根本原因就是:想得太多,做得太少。一會兒看著別人升職加薪,心裡嫉妒得要死;一會兒看著別人出生富裕家庭,哀嘆自己怎麼沒那麼好命;一會兒又覺得,公司太差,工資太低,同事和上司都很差勁;一會兒,又覺得討厭自己的工作,羨慕那些做著有趣工作的人……雜念若是太多,自然就沒心思去想工作的事情,不認真工作又怎麼能賺大錢呢,難道還真等著「天上掉餡餅」?
  • 稻盛和夫《活法》一書讀後感
    是有正負之分的,對社會有用、促進社會進步的思維方式就是正確的思想方式,而不利於社會進步,不利於社會和諧穩定的思維方式,比如黑幫、法西斯、軍國主義,那就是負數的,而負數和後面的相乘得到的結果也是負數,你的熱情再高,能力再強,思維方式錯了你的人生也是錯的,必將失敗,比如法西斯的戰敗。而什麼又是正確的思維方式呢?
  • 稻盛和夫:判斷一個人將來是否有出息,就看他有沒有做好這2件事
    我們都聽過一句老話:3歲看老,7歲看大。一個人將來有沒有出息,其實從平常的行為處事就能看得出來。稻盛和夫憑藉自己多年的人生經驗總結出兩點,他認為做到這2件事的人,將來才會有大出息!你與誰為伍世界第一個億萬富翁洛克菲勒曾對自己的兒子說過:一個人的個性與野心,同與什麼樣的人交往有關。想要了解一個人,從了解他的朋友開始。我們都有著自己的圈子,只有三觀相似,性格相投的人才會成為一個圈子裡的人。
  • 經營之聖稻盛和夫:真正的生意高手,都懂這3條哲學,看懂賺大錢
    我們的首富、阿里帝國的創始人的馬雲三度請教學習稻盛和夫,科技商業巨頭、「身價讓全世界感到害怕」的任正非說:「我們比不上稻盛和夫」追著他學經營……著名學者季羨林曾評價:「據我七八十年來的觀察,既是企業家又是哲學家,一身而二任的人,簡直如鳳毛麟角。有之,自稻盛和夫先生始!」以下就分享稻盛和夫的3條經營哲學!
  • 日本經營之神稻盛和夫,人生工作就是個方程式,任正非:比不上他
    稻盛和夫體悟到了超越現實的想像力和創造力產生的真實過程。他知道追求盡善盡美的強度,決定了一個人和一個公司的前景。一次,一個跟他同時大學畢業的同學在京瓷公司領軍做一個新產品的研發,他和他的團隊歷經幾個月的艱辛,克服重重困難,終於拿出了完全符合客戶要求的產品。
  • 稻盛和夫:記住這3句話,人生才更有價值,活得也透徹
    如果中途沒有達到目的人們常常就會洩氣,與其中途就要作廢不如一開始就不要建立』自打京都陶瓷成立後,稻盛和夫從未有做過比較長遠的經營計劃,最長的計劃也只有1年。因為更長遠的未來,沒有誰能夠預料,但是一年之內的情況,稻盛和夫基本都能大致看清楚,不至於太離譜。
  • 88歲的稻盛和夫:一個人能否有大成就,就看他是否具有這3「心」
    超越常人的磨難讓稻盛和夫悟出許多人生哲學,形成了自己對「心」的研究。稻盛和夫認為,一切始於心,而終於心。一個人能否成就,主要看他有沒有這3「心」。第二顆「心」:利他之心稻盛和夫曾說:「我的一切成功都歸結為利他之心」。人的本性都是趨利避害甚至是自私的,為什麼稻盛和夫可以用「利他之心」取得成功呢?他認為「利他之心」和創造萬物的「宇宙之心」是相同的東西,希望一切都朝向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