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日本航空公司背負2萬3千億負債,申請破產保護。
日本首相親自登門,請求78歲的稻盛和夫出山,拯救日本航空。
稻盛和夫是誰?日本的「經營之聖」,27歲創辦京都陶瓷株式會社,52歲創辦第二電信,這兩家公司都躋身世界500強。
當時,很多親近的人都反對稻盛和夫接受拯救日航的挑戰。擔心他落得個晚節不保的壞名聲。但是,最終他還是答應了政府的請求。
稻盛和夫只用了1年時間,就將日航扭虧為盈。2年零8個月之後,日航重新上市,登上世界五百強榜單,而且拿到了三個世界第一:盈利世界第一、準點率世界第一、服務世界第一。
稻盛和夫有一套非常獨特的人生哲學,他在《活法》中寫道:
「假如要問我成功的理由,理由就是這一點。就是說,我的才能或許有限,但我擁有雖然單純卻非常有力的指針——追求做人的的正確的準則。」
什麼是正確的準則?看完《活法》之後,我歸納了這三條:
一、正面的心態,才會產生好的人生結果
年輕時候的稻盛和夫,做什麼事情都不順利,畢業後的第一家公司瀕臨倒閉,薪水經常發不出來。他大學學的是石油專業,但這份工作卻是研究陶瓷材料。他常常滿腹牢騷、怨天尤人。在反覆的挫折中,他漸漸有了一種醒悟:所有的痛苦都是他的心態吸引來的。
最初的挫折來自十幾歲的時候。稻盛和夫的叔父得了肺結核,住在他家的偏房。他很害怕被傳染,每天經過叔父房間門口,都緊緊地捂住口鼻。
他的爸爸和哥哥的態度則完全相反。爸爸每天在叔父病床前伺候,盡心盡力。哥哥也認為「哪那麼容易就感染上」,完全沒在怕的。結果,爸爸和哥哥都沒事。只有稻盛和夫感染了。
稻盛和夫躺在病床上,心情糟糕透了。鄰居大嬸看他可憐,借了一本書給他看。是谷口雅春寫的《生命的實相》。在書裡,他看到醍醐灌頂的一句話:
「在我們的心中有吸引災難的磁石,我們生病是因為我們有一顆吸引病菌的脆弱的心。」
正因為恐懼,結果將恐懼的事引到自己身上。一顆消極思考的心,必然導致消極的結果。
想明白之後,他開始努力去想好的事情。積極治療,肺結核也慢慢痊癒。
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剛開始他一點也不喜歡,甚至想要辭職。但那時候日本經濟蕭條,辭職後很難找到工作。
既然沒有第二種選擇,那就好好專注在工作。他把鍋碗瓢盆都搬到公司,天天在實驗室做實驗,終於研究出一款全新的材料。公司因為他的發明,經營情況有了好轉。而他在公司積累的經驗,也成為他後來創辦公司的基礎。
「心不喚,則物不至。」這是稻盛和夫總結的人生準則。也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吸引力法則。
如果你不喜歡你的工作,每天上班如上墳,那麼你工作的結果肯定幹不好,得不到領導的賞識,也得不到升職加薪的機會。工作難度稍微超出你現在的水平,你的第一反應,就是拒絕。
越是這樣,你的工作就越糟糕。
相反,如果你改變自己的心態,一門心思去思考:怎麼幫上司解決問題,怎麼幫公司賺到更多錢,怎麼提高工作效率。
想賺到1萬塊,就要去想怎麼幫助公司賺到10萬的收入。想賺到10萬,就要去想怎麼賣幫助公司賺到100萬的收入。
當你的心態改變之後,行為才會改變,你的行為改變帶來良好的結果,最終你想要的升職加薪才會到來。
二、專注於一件事情,人生會有巨大的飛躍
稻盛和夫在《活法》中寫道:他不太欣賞才子。因為才子總是自視甚高,他們很不耐煩像烏龜那樣認真過好每一個今天,總是喜歡尋找捷徑。可惜,越是急功近利,越是駐足不前。
稻盛和夫創辦了京瓷公司之後,招了不少名校畢業的高材生。但他們往往呆不長久,因為他們認為京瓷公司是創業公司,沒什麼大前景。
結果留下來的,是那些頭腦不夠靈活的、平凡的、連跳槽都缺乏自信的普通人。過了十年、二十年,京瓷公司成長為世界五百強,那些堅持下來的普通人都成為各部門的領導,拿著百萬年薪。
究竟是什麼讓他們從平凡變成非凡呢?
稻盛和夫說:「是不厭其煩、默默專注於一件事情的力量。是拼命過好『今天』的力量,是將『今天』不斷持續的力量。換言之,將平凡變成非凡的就是這個『持續』。」
「持續」不等於「重複」,而是持續精進。昨天能把事情做到90分,今天就要做到91分。今天勝過昨天,明天勝過今天,哪怕是一個很小的環節,也要不斷地改良。
這樣的持續精進,就是加速成功的催化劑。
在今天這個急劇變化的時代,重複自己, 是沒有沒有出路的。
你還記得那個新聞嗎?唐山政府把各個路橋收費站取消了,收費站職工一夜之間全部失業,有一位職工大姐哭著說:「我今年36歲了,我的青春都交給收費了,我現在什麼都不會了。」
收費站工作就是典型的重複性工作。
人工智慧發展迅速,如果你一直在做重複性工作,總有一天會被人工智慧取代。到時候,你靠什麼養活自己?養活家人?
只有不斷精進,不斷學習,才會有出路。
三、磨鍊心志的「六項精進」
稻盛和夫認為,我們人生的目的在於提升心志。要怎麼提升呢?他提煉了「六項精進」:
1、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
有閒工夫發牢騷,不如前進一步,哪怕只是一步。
2、謙虛
「謙受益」是中國古話。意思是謙虛之心能夠召喚幸福,還能淨化靈魂。
3、天天反省
沒有自省的人生不值得過。「今天的工作還能不能做得更好?效率能不能更高?」人生因為反省,才有了進步。
4、感謝之心
活著就已經是幸福,有一份工作就已經是幸福。心理學表明,懂得感恩的人,活得更幸福。
5、要有一顆利他之心
心善積德,是有好報的。稻盛和夫信仰佛教,佛教講因果。種善因得善果。
6、不要有感性的煩惱
不要老是煩惱、焦躁,不要讓情緒支配自己。要全力以赴投入到工作之中。
稻盛和夫的智慧,一篇文章講不完,如果你想深入了解,建議你去讀一讀他最有名的《活法》。這本書濃縮了他80年的人生智慧。
如何賺錢,如何實現人生理想,如何為人處世,如何正確認識工作的價值,這些你最關心的問題都能在書裡找到答案。他的書寫得非常好懂,就像一位老爺爺坐在你身邊,給你講他的故事。
馬雲曾經三次登門拜訪稻盛和夫,他是這樣評價稻盛和夫的:「很多事情我最近才想清楚,但稻盛和夫先生早已想透徹了。」
有一句話說得好:你永遠賺不到你認知以外的錢。想要提升認知,建議你把這本書找來讀一讀。點擊下方連結可以購買,現在入手還可以享受滿49減5的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