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青、霍去病被移出教材,究竟是何原因?專家的解釋令家長憤慨

2020-12-14 騰訊網

眾所周知,衛青、霍去病乃是漢朝的著名將領,他們多次抗擊匈奴,保衛邊疆安寧,使百姓不被騷擾,毫無疑問,此二人都是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然而,在2017年的統編本教材中,《匈奴的興起及與漢朝的和戰》一文卻被移出了教科書,衛青、霍去病的痕跡也被抹除得一乾二淨。家長不禁發出疑問,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二人與孩子「絕緣」?又是什麼原因,促使專家做此決定呢?

衛青是一個私生子,他的父親叫鄭季,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縣吏而已。因生活艱苦,衛青被母親送到鄭季家撫養,對於這個兒子,鄭季是不怎麼看重的,雖說他一手攬過了撫養的義務,但沒有盡到父親的責任。在鄭家,衛青只是一個「下人」罷了,鄭季讓他去放羊,幾個異姓兄弟欺負他,多年來,他受到了太多屈辱。長大一點後,衛青離開了鄭家,他回到了母親身邊,成為了平陽公主的騎奴。

建元二年,衛青的衛子夫被漢武帝看中,她不但進了皇宮,還在1年後懷上了孩子。於是,衛青也逐漸得到了漢武帝重用,有了一展才華的機會。公元前129年,匈奴興兵南下,漢武帝任命衛青為車騎將軍,讓他領軍抗擊匈奴。沒成想,衛青卻超額完成了任務,他不僅擊潰了匈奴,還將其祭天聖地龍城攻陷了。經此一役,衛青被封為關內侯,在軍中的地位扶搖直上。此後十餘年,衛青六徵匈奴,他率領大軍出塞一千多裡,把匈奴打得潰不成軍,接連敗退。漠北之戰過後,匈奴已失去了再戰之力,在衛青的兇猛攻勢下,他們只能向西北遷徙,不敢再靠近中原一步。

在抗擊匈奴這一塊,衛青的貢獻是毋庸置疑的,不過,他的外甥霍去病卻要更強一些。作為外戚,霍去病因衛子夫與衛青的關係,從小就得到了漢武帝的喜愛。公元前123年,霍去病被封為票姚校尉,第一次隨衛青出徵漠南,他便斬殺了2028名敵軍,俘虜了單于的叔父羅姑比,立下了赫赫戰功。之後5年,霍去病屢次出手,他不但滅掉了匈奴左賢王部,還將其打到了漠北,這便是所謂的「匈奴遠遁,而漠南無王庭」了。

然而,也許是天妒英才,霍去病在24歲那年便去世了,而衛青,也在11年後去世。作為歷史上有名的將領,衛青與霍去病的功勞應該被後人銘記,可是在專家看來,他們卻沒有被稱為「民族英雄」的資格。餘桂元(編輯之一)曾在《大綱》中提出一觀點,他認為抗擊匈奴只能算作國內民族之間的戰爭,並不是反抗外來的侵略,只有戚繼光、鄭成功的人才是民族英雄,而衛青、霍去病、嶽飛等人,不能擁有這個稱號。

餘桂元的一番話,引起了家長強烈不滿,衛青與霍去病二人乃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英雄人物,若是輕易移出教科書,會混淆學生對「英雄」二字的定義,並且漢朝成立時,匈奴並不是其中的一份子,將他們稱為「民族英雄」一點不為過。除此之外,用現在的眼光分析當年的形勢本就是一個錯誤,若他們不是英雄,誰又是英雄?於是,在社會輿論的壓力下,衛青、霍去病得以重返初中歷史教材,關於他們的歷史,又再一次呈現在世人面前。

相關焦點

  • 《狼牙山五壯士》被課本移除,明星編入教材,專家的理由令人憤慨
    《狼牙山五壯士》是我們許多人都學過的一課,它曾經是我們語文教材當中必修的內容。不過,最近這篇課文被傳出將要被教材刪除,同時教材還引進了不少現代明星的事跡放入教材。對此許多人表示不理解,但是專家卻給出了自己的解釋,希望平息憤怒,不過解釋之後,大家更加憤慨了。
  • 《狼牙山五壯士》被移出課本,明星編入教材,專家的解釋令人憤慨
    時至和平年代,我國的課本中有許多英雄故事,例如「狼牙山五壯士」就曾出現在我們的教科書中,五位壯士的故事令人感動,不過如今五壯士卻被移出了課本,而將明星們編入教材,由此專家還給了我們一個解釋,但是他們的解釋讓人憤慨。狼牙山五壯士分別為馬寶玉、葛振林、宋學義、胡德林、胡福才。
  • 古有嶽飛屈原,今有救火英雄賴寧,都被移出教材?理由挺「服眾」
    如今的80後90後,都是聽著英雄故事長大的,古有精忠報國的嶽飛,抵抗匈奴的衛青和霍去病,今有救火小英雄賴寧,他們的精神和價值一代又一代傳承,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熱血青年,但是你知道嗎?有一些我們耳熟能詳的歷史人物,卻被移出了教科書,這又是為什麼呢?
  • 大漢的衛青與霍去病
    衛青帶著的幾乎都是漢朝將領,部隊穩紮穩打不脫離補給線,但是霍去病麾下則有大量的遊牧民族將領,部隊建制和作戰風格也與遊牧民族相似,喜歡摒棄補給長途奔襲。衛青體恤士卒,士兵們沒喝上水自己絕對不喝,而霍去病則是「996」式的壓榨,在長途奔襲中不恤體力,士卒多有飢餓傷病。衛青重視基礎福利和撫恤,霍去病則不吝於對戰功給予巨額獎勵。
  • 衛青、霍去病:大漢璀璨雙子星的輝煌與落寞
    正如宋代史學家黃震所言:凡看衛霍傳,須合李廣看。衛霍深入二千裡,聲振華夷,今看其傳,不值一錢。李廣每戰輒北,困躓終身,今看其傳,英風如在。史氏抑揚予奪之妙,豈常手可望哉?筆者認為,明代史官陳仁錫的評價是非常公正的:太史公極不滿武帝開邊生事,恩幸濫寵,而衛霍二將卻正坐此,故篇中屢有微言。
  • 衛青和霍去病誰更厲害
    這說明在潛意識裡我們認為衛青和霍去病的軍事水平是處於同一水平線上的,兩人都是大破匈奴的功臣良將。 漢武帝也是這麼認為。 《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載:「乃益置大司馬位,大將軍、驃騎將軍皆為大司馬。定令,令驃騎將軍秩祿與大將軍等。」
  • 霍去病和衛青之死│297
    衛青心胸開闊,並沒有怪罪李敢的行為,將這件事壓了下來,沒有聲張,更沒有懲罰李敢。但是這事被霍去病聽到後,霍去病不幹了,衛青是自己的舅舅啊。於是,霍去病趁著漢武帝組織大家在甘泉宮狩獵之時,一箭將李敢射死。因為漢武帝非常寵信霍去病,所以包庇了霍去病的罪責,沒有懲罰他,而是以李敢被大鹿撞死的藉口,將這件事糊弄了過去。
  • 李敢打傷衛青,霍去病射死李敢,漢武帝不管不問,這一切因為什麼
    在《史記》中記載這件事的時候,說霍去病在漢武帝那裡得寵,因此漢武帝為霍去病隱瞞了這件事,對外說李敢是被鹿撞死的。但是,這件事牽扯麵很大,可以說牽扯到了每一個衛氏外戚集團的成員。那麼這件事到底真相是什麼呢?一、事件的起因李廣之死。這個整個事件的起因是由於李廣的死。李敢認為,李廣的死應該歸咎於衛青。那麼,我們看看,衛青究竟對李廣做了些什麼?
  • 衛青是大將軍,把部下全部精兵給了霍去病,57年後發現衛青真高明
    人臣奉法遵職而已,何與招士!」——《漢書·傳·衛青霍去病傳 》這是《漢書》中大將軍衛青的一段自白。而就在衛青建功立業的時候,他的外甥霍去病也開始嶄露頭角。公元前123年,霍去病跟隨舅舅衛青出徵,霍去病僅僅攜帶八百人,就奇襲了匈奴大營,俘虜匈奴單于的叔父和相國,一戰成名。公元前119年,衛青和霍去病指揮了漠北之戰,霍去病再次展現了自己的軍事才能,他長途奔襲,又一次擊潰匈奴王廷,封狼居胥。
  • 衛青霍去病是漢武帝的左膀右臂,漢武帝更喜歡哪一個呢
    漢武帝徵戰匈奴主要得益於衛青和霍去病,他們兩個可謂是漢武帝的左膀右臂,那麼在他們兩個之中漢武帝更喜歡哪一個呢?你們知道嗎?我認為漢武帝更喜歡霍去病原因如下:第一:霍去病的性格和漢武帝很像。我們都知道漢武帝是霍去病的姨夫,從小跟衛子夫進宮,有氣魄,敢作敢為。喜歡騎馬射箭,又有雄心壯志,很受漢武帝的喜歡。
  • 霍去病、衛青——甥舅聯手抗擊匈奴的絕代雙驕
    衛青、霍去病作為抗擊匈奴,保疆衛國的英雄人物家喻戶曉,名聲鵲起,是中國歷史總也繞不開的重要人物。衛青(?—前106年),字仲卿,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市)人。青少時艱難,《史記》載:「青壯,為侯家騎」(侯家騎,即騎奴,古時王宮貴族的童騎),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春,衛青的三姐衛子夫成為漢武帝的夫人,衛青升為建章監、侍中,後又被任命為太中大夫,俸祿千石,掌管朝政議論。
  • 驍勇善戰的衛青霍去病繳獲百萬匹戰馬 為何只有三萬匹入塞?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驍勇善戰的衛青霍去病繳獲百萬匹戰馬 為何只有三萬匹入塞? 衛青霍去病北徵匈奴,被寫《史記》的司馬遷指責為得不償失,班固撰寫《漢書》的時候,也採納了司馬遷的說法:衛霍兩軍出徵,去的時候有十四萬匹戰馬,卻只回來了不到三萬,這買賣虧大了!
  • 衛青、霍去病舅甥二人,是如何把彪悍的匈奴攆到「貝加爾湖的」?
    霍去病 衛青、霍去病這對「帝國雙璧」,在接下來的漠北之戰中,更是徹底打垮匈奴單于伊稚斜。 漢朝西進反擊匈奴 他自己率領精兵疾進尋找匈奴主力決戰,令李廣、趙食其從東路迂迴策應。
  • 李廣戰績不如衛青霍去病,為什麼後世文人多「捧李廣」「踩衛霍」?
    比如漢武帝時代多次痛打匈奴,上演「漠北大捷」與「封狼居胥」神跡的衛青霍去病舅甥,儘管在戰爭史裡早已封神,卻在歷代詩詞裡長期「遇冷」。就連衛青戎馬生涯裡「直搗龍城」的輝煌,也被唐朝大詩人王昌齡大筆一揮,「移植」到李廣身上。唐朝大詩人王維更有名句「衛青不敗由天幸,李廣無功緣數奇」——你衛青霍去病能打又怎麼樣?不過就是命好,比人家李廣差遠了。
  • 同樣是大將軍,為何司馬遷獨愛李廣,對衛青和霍去病不予理睬呢?
    《史記》記載了從黃帝時期到漢武帝時期,共計三千多年的歷史,它的歷史地位我們不用多說,但是我們研究歷史久了,其實會發現,所有的歷史都是後人記錄的,也就不可避免的會摻雜一些個人的情感和看法,司馬遷對李廣的評價很高,但是卻死活看不上衛青霍去病,這是為什麼呢?
  • 司馬遷為啥總看衛青霍去病不順眼:你們兩個私生子,憑啥這麼有出息!
    司馬遷在史記中對衛青和霍去病有偏見,在他們的正傳中橫挑鼻子豎挑眼,在佞幸列傳中還專門提了一句「衛青、霍去病亦以外戚貴幸,然頗用材能自進」
  • 最強私通母女:母親的私生子叫衛青,女兒的私生子叫霍去病
    若要評選出一個中國古代名將排行榜,長平侯衛青和冠軍侯霍去病必將赫然在列。
  • 揭秘霍去病死因:絕對是個陰謀!
    以上三種說法都經不住推敲:首先,史書中從未見霍去病身體有何不適的記載,而且與霍去病同一時期的史學家司馬遷關於此事的記載也頗值得玩味。他在《史記》中只用了一個「卒」字來寫霍去病之死,卻詳細記載了漢武帝為霍去病舉行盛大葬禮的全過程。以其寫史的態度,這只能解釋為他根本就不知道霍去病的死因,也就是說官方有意隱瞞或者封鎖了消息。
  • 霍去病墓香火鼎盛,衛青墓荒涼無比,但衛青的七大戰功不容忽視!
    1956年在霍去病墓前設置茂陵文物保管所。1961年霍去病墓成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79年茂陵文物管理所晉升為茂陵博物館。現在的霍去病茂陵博物館面積達5841平方米,遊客不斷,且門票是每人80元。反觀衛青墓,和霍去病墓一牆之隔,就是一個沒有被開發的荒山,面積還沒有個籃球場大,裡面的土堆不到20米高,5分鐘就轉玩了。
  • 為什麼國家要把衛青、霍去病等人從歷史書刪除?看完才明白其用意
    2017年秋季,投入使用的統編初中歷史教科書,將衛青與霍去病這兩位民族英雄完全刪除,在網絡上引起軒然大波。到底是出於什麼原因將他們刪除呢? 在人教版《歷史》教科書中,關於漢朝和匈奴的戰爭全部被刪除了,以前一直被稱為民族英雄的衛青和霍去病,也消失在教科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