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簡述莎士比亞)

2020-12-18 幸運生活天使

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簡述莎士比亞)

《哈姆雷特》《奧賽羅》《李爾王》《麥克白》,自十九世紀始,它們是公認為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故事均取自歐洲的歷史傳說。四大悲劇表現人文主義理想與現實社會惡勢力之間的悲劇性衝突及理想的破滅。

一、《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是由英國劇作家威廉·莎士比亞創作於1599年至1602年間的一部悲劇作品,戲劇講述了叔叔克勞狄斯謀害了哈姆雷特的父親,篡取了王位,並娶了國王的遺孀喬特魯德;哈姆雷特王子因此為父王向叔叔復仇。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亞所有戲劇中篇幅最長的一部,也是莎士比亞最負盛名的劇本,具有深刻的悲劇意義、複雜的人物性格以及豐富完美的悲劇藝術手法,代表著整個西方文藝復興時期文學的最高成就。

二、《奧賽羅》

《奧賽羅》是大約於1603年所寫作的,《奧賽羅》主要取材於義大利小說家辛斯奧的故事集《寓言百篇》中的《威尼斯的摩爾人》。故事講述了一個嫉妒心很強的摩爾人,因為輕信部下的讒言,而將自己清白無辜的妻子殺害。

三、《李爾王》

《李爾王》故事來源於英國的一個古老傳說,故事本身大約發生在8世紀,故事講述了年事已高的國王李爾王退位後,被大女兒和二女兒趕到荒郊野外,成為法蘭西皇后的三女兒率軍救父,卻被殺死,李爾王傷心地死在她身旁。

莎士比亞在創作《李爾王》時,正值他藝術生涯的最高峰。他對人生和世界的看法更清晰、更透徹,更關注人性、道德和哲理的思辨。

四、《麥克白》

《麥克白》創作於1606年。《麥克白》的故事,大體上是根據古英格蘭史學家拉斐爾·霍林獻特的《蘇格蘭編年史》中的古老故事改編而成。《麥克白》講述了利慾薰心的國王和王后對權力的貪婪,最後被推翻的過程。

莎士比亞在早期創作中曾宣揚人文主義精神,肯定個性解放。但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社會矛盾日益尖銳,野心家、冒險家、暴發戶使社會風氣腐敗,拜物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已成為社會的毒瘤。對此,作為人文主義者的莎士比亞不可能不給予關注。在他後期的創作中,可看到他對極端個人主義的鞭笞。因此,莎士比亞寫《麥克白》有深刻的現實意義,他是借古喻今,針砭時弊,向人們展示個人慾望的無限膨脹和畸形發展必然導致罪惡、導致毀滅。

以上就是對莎士比亞四大悲劇的簡單介紹,那麼,在看完知識點之後,趁熱打鐵,練練手吧?

【例1·單選】下列不屬於莎士比亞四大悲劇的是( )

A.《第十二夜》

B.《哈姆雷特》

C.《李爾王》

D.《麥克白》

【答案】A

【解析】莎士比亞四大悲劇包括《哈姆雷特》《奧賽羅》《李爾王》《麥克白》,故事均取自歐洲的歷史傳說。四大悲劇表現人文主義理想與現實社會惡勢力之間的悲劇性衝突及理想的破滅。《第十二夜》這部作品以抒情的筆調,浪漫喜劇的形式,謳歌了人文主義對愛情和友誼的美好理想,表現了生活之美、愛情之美,不屬於莎士比亞的悲劇作品。

故本題正確答案為A項。

相關焦點

  • 2020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莎士比亞四大悲劇
    【導讀】寧夏華圖事業單位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20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莎士比亞四大悲劇,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   《哈姆雷特》《奧賽羅》《李爾王》《麥克白》,自十九世紀始,它們是公認為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故事均取自歐洲的歷史傳說。四大悲劇表現人文主義理想與現實社會惡勢力之間的悲劇性衝突及理想的破滅。
  • 莎士比亞四大喜劇四大悲劇
    恩格斯對莎士比亞的喜劇的評價很高,在一八七三年十二月十日致馬克思的信中指出:「單是《風流娘兒們》的第一幕就比全部德國文學包含著更多的生活氣息和現實性。單是那個蘭斯和他的狗克萊勃就比全部德國喜劇加在一起更具有價值。莎士比亞往往採取大刀闊斧的手法來急速收場,從而減少實際上相當無聊但又不可避免的廢話。」寫在這一時期的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1595)有喜劇的氣氛。
  • 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中國十大悲劇,你知道都是什麼嗎?看過幾部?
    說起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很多人都有一個誤解,那就是會以為《羅密歐與朱麗葉》是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之一,其實還真不是如此,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分別是《哈姆雷特》《麥克白斯》《李爾王》和《奧賽羅》,是沒有《羅密歐與朱麗葉》這部劇的,當然《羅密歐與朱麗葉》也是莎士比亞比較有名的一個劇,而且也是悲劇
  • 第五人格:已有麥克白和哈姆雷特,這是要湊齊莎士比亞四大悲劇?
    隨著求生者入殮師卡爾的演繹之星紫皮「哈姆雷特」海報的公布,細心的玩家們赫然發現一個「規律」,那就是官方似乎打算湊齊莎士比亞四大悲劇,到底是怎麼回事?01約瑟夫的藍皮——麥克白相信玩家們直到現在依然記得監管者約瑟夫的藍皮「麥克白」剛開始是作為春節活動獎勵物品而出場的,後來被玩家們吐槽「不吉利」而撤下,說大過年的,為什麼搞一個悲劇人物的時裝
  • 悲劇比喜劇更觸動人的靈魂,何為悲劇?莎士比亞:理想與現實矛盾
    當你遇到莎士比亞的悲劇作品,多讀幾遍就會「靈魂出竅」,因為這裡有戲劇的悲喜交融、時空自由、人物個性十足的特點。讀起來就像是作為旁白在指導戲劇的演出,卻觸不到任何人物的實體。有些人你看得到,卻無法真實的感觸,所以閱讀認知的人性與現實還有很大差距,而莎士比亞能把這些距離縮小。
  • 《JOJO》中唯一破除莎士比亞悲劇的二喬,卻是最讓人同情的角色
    ——莎士比亞作為英國在文藝復興時期最偉大的戲劇家、詩人,莎士比亞是人文主義文學的集大成者,同時也被很多人稱為「悲劇大師」。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聞名遐邇,對全世界的作者都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當然,也包括漫畫界。
  • 莎士比亞的黑歷史
    喬治三世曾說:「莎士比亞哪裡了不起了?還成為了倫敦的紅人,收入可觀原本以為日子會和和美美下去然而1596年11歲的長子哈姆奈特的病故給莎士比亞一個沉重的打擊不久後,莎士比亞開始著手創作響徹全球的四大悲劇《哈姆雷特》(Hamlet)《哈姆雷特》創作於1599年-1604年之間《哈姆雷特》
  • 莎士比亞詳細介紹
    莎士比亞(W. 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公元1564年4月23日生於英格蘭沃裡克郡斯特拉福鎮,1616年5月3日(儒略曆4月23日)病逝。英國文藝復興時期傑出的戲劇家和詩人,代表作有四大悲劇《哈姆雷特》《奧賽羅》《李爾王》《麥克白》,喜劇《威尼斯商人》等和一百多首十四行詩。
  • 說不盡的莎士比亞1—考研筆記48
    學無止境參考答題一:莎士比亞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巨人,是世界戲劇史上的泰鬥。馬克思稱他為人類最偉大的戲劇天才。他被認為是古往今來少數最偉大的作家之一。德國偉大的詩人歌德曾說過一句非常精彩的話:「說不盡的莎士比亞。」莎士比亞確實說不盡。
  • 《哈姆雷特》:莎士比亞四大封神之作,為何它能排名第一?
    《哈姆雷特》不僅是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之首,同時也被奉為世界悲劇的神作。它取材於丹麥傳說,講述了一個丹麥王子為父報仇的故事。通過描繪一個復仇王子在困境中的掙扎,莎士比亞展示了人性的本質特徵。而劇中那位名叫哈姆雷特的王子,也與以往悲劇中的英雄形象有所不同。在與命運和惡勢力的搏鬥中,他始終都沒有訴諸於神靈或權威。
  • 作品介紹與導讀——威廉·莎士比亞《哈姆雷特》
    今天我就來聊聊威廉·莎士比亞《哈姆雷特》作者介紹威廉·莎士比亞(1564年4月23日—1616年4月23日)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戲劇家和詩人。他出生於英國愛汶河畔斯特拉斯福鎮的一個小商人家庭。1587 年間,莎士比亞離開家鄉到了倫敦,最初曾為戲院看守馬匹和做些別院的雜務 ,後來成為演員。開始時只扮演。
  • 「藝壇雙巨頭」莎士比亞&古諾合作國寶級歌劇《羅密歐與朱麗葉》
    來源於:黃河票務官網從古至今,描寫生死離別的愛情悲劇就十分地受大眾的歡迎。中國古代的知名愛情故事《梁祝》、《孔雀東南飛》等,英國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朱麗葉》等,均是描寫男女愛情的悲劇著作。正是因為十分受大家的歡迎,因此這類作品的影視化、表演化的概率也很高。
  • 說不盡的莎士比亞3——考研筆記50
    問題:試論「說不盡的莎士比亞」。莎士比亞的歷史劇取材於英國史實,表達了人文主義的政治歷史觀。創作歷史劇,對民眾進行政治啟蒙教育和愛國駕馭,是莎士比亞對英國社會現實的回應。當時正值英國國民沉浸在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的高漲情緒之中,莎士比亞創作歷史劇,希望讓世人認識到社會存在隱患,所以他總是以人文主義思想來剪裁歷史,予以創造性再現。
  • 這大概是入門莎士比亞戲劇最快最簡單的方式了!
    以下內容來源於漫畫家Mya Gosling的網站,她也是莎士比亞的小迷妹,用漫畫的形式描述了莎翁的諸多作品。 三格漫畫讀懂莎士比亞 四大悲劇
  • 莎士比亞對英語發展的影響
    但除了在文學方面的貢獻之外,莎士比亞也對英語的發展演變產生了十分重要的影響。 (2)莎士比亞為英語增添了許多新詞。莎士比亞是迄今為止詞彙量最大的英語作家,他的作品吸收了難以計數的外來詞,其中有許多是第一次進入書面英語的外來詞。莎士比亞是許多英語單詞的創始人,通過他的作品,這些單詞得以保存並延續使用至今。
  • 莎士比亞名言
    —— 莎士比亞多聽,少說,接受每一個人的責難,但是保留你的最後裁決。—— 莎士比亞不良的習慣會隨時阻礙你走向成名、獲利和享樂的路上去。—— 莎士比亞青春是一個短暫的美夢,當你醒來時,它早已消失無蹤。—-莎士比亞母羊要是聽不見她自己小羊的啼聲,她決不會回答一頭小牛的叫喊。—莎士比亞醜惡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兒女那樣可怕。
  • 英語詩歌賞析——威廉·莎士比亞的《Sonnet 18》
    作為英國舉世聞名的詩人和戲劇家的威廉·莎士比亞,在他的創作生涯中,留下了許多不朽的著作,如眾所周知的四大悲劇《哈姆雷特》(Hamlet)、《奧賽羅》(Othello)、《李爾王》(King Lear)、《麥克白》(Macbeth)以及四大喜劇《仲夏夜之夢》(A Midsummer Night's Dream)、《威尼斯商人》(The Merchant of Venice)、
  • 莎士比亞作品為什麼到今天還有生命力
    今年是英國大文豪莎士比亞逝世400周年,一些國家以不同形式舉行了紀念活動。莎士比亞生活的時代已經遠去,可是,今天我們為什麼還要讀莎士比亞?莎士比亞與文藝復興精神又有著怎樣的關係?我的演講將主要圍繞這兩方面展開。
  • 莎士比亞,英國文學史上最傑出的戲劇家
    威廉·莎士比亞,也被稱為「雅芳的吟遊詩人」,通常被稱為英國的民族詩人,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劇作家。莎士比亞的作品在全世界都很有名,但他的個人生活卻籠罩在神秘之中。威廉莎士比亞威廉·莎士比亞是一位英國劇作家,演員和詩人,也被稱為「雅芳的吟遊詩人」,經常被稱為英國的民族詩人。
  • 拉什迪 同一天去世的莎士比亞和塞萬提斯
    好比說,網絡上草草搜索的結果「顯示」,弗朗西斯·培根不僅創作了莎士比亞的作品,還寫了《堂吉訶德》。(我最喜歡的瘋癲癲的莎士比亞理論是,他的戲劇不是他寫的,而是另一個同名人士寫的。)而塞萬提斯在世時就受人質疑,某個匿名為阿隆索·費南德斯·德·阿維拉內達的人(其身份也未得到確認)發表了《堂吉訶德》的偽續集,逼得塞萬提斯本人出馬寫了第二部,書中的人物都知道這個抄襲者阿維拉內達,並且對他很不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