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輔戰役,德軍俘虜了蘇聯60多萬人,這些俘虜最終命運如何?

2020-12-18 騰訊網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歐洲戰場上,蘇聯和德國是最主要的交戰方。當時的蘇聯和德國都是兵力強盛的國家,德國採用「閃電戰」的戰術,在早期重創蘇聯紅軍,佔領蘇聯的領土,要不是後來同盟國的支持,以及德國戰術出現問題,蘇聯極有可能被德國吞併。基輔會戰是雙方蘇德之間的一場大規模戰役,這場戰役也被稱為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保衛戰。在這場戰役中,德軍俘虜了蘇聯60多萬人,造成蘇聯方面兵力嚴重空缺,那麼這些俘虜的命運如何呢?

當時的德國已經算是極端種族主義分子,幾乎除了德意志民族之外,其他民族都是劣等民族,這其中以猶太民族遭到的迫害最為嚴重。在這場戰役中,被俘虜的蘇聯紅軍,如果是軍官、共產黨員、猶太人甚至就會被槍決。剩下的一部分前往波蘭當苦力,一部分去徒步去集中營。

這場戰役蘇聯方面的兵力大概有80萬人,最後逃出去的只有1.5萬人,可見蘇聯在這場戰役中受到的打擊有多大。在史達林的指揮下,這幾十萬大軍一直在死守,就算有高級將領提出保兵力,撤退守護莫斯科,暫時放棄基輔的建議。史達林依舊一意孤行,堅決要士兵死守住基輔,結果德軍來勢洶洶,兵力強盛,準備充分,最終較為輕鬆拿下基輔。在這場大型的包圍戰中,蘇聯有60多萬軍人被俘,德軍心狠手辣,絕不會按所謂的人道主義對待。

那些被送往戰俘營的蘇聯士兵,在10多天的時間內,要趕到400多公裡外的集中營。整個行軍途中,他們只有少量的食物,根本就不能果腹,有很多士兵在行軍過程中就被折磨死了。送往戰俘營之後,他們還是要從事大量的勞動,缺衣少食,德軍心情不好的時候就來一場大屠殺,被俘虜士兵的生存率極低,每天都有大量的士兵死去。

相關焦點

  • 德軍進攻基輔俘虜蘇軍66萬人,是對還是錯?一打就是79天並不划算
    、基輔和莫斯科。然而,漸漸從慌亂中清醒過來的蘇軍,開始「寸土必爭」地頑強抗擊,儘管沒有什麼具體的防禦計劃,但奇蹟般地阻止了德軍的進攻,甚至差點活捉曼施坦因。而一心想要攻佔列寧格勒的德國元首,卻將目光轉向了基輔,這又是為什麼呢?列寧格勒不適合裝甲集群作戰。按理說,德軍首先攻佔列寧格勒是正確的。
  • 蘇軍的基輔之殤,數十萬蘇軍喋血基輔,慘遭德軍合圍殲滅
    一、基輔戰役的背景這裡首先為蘇軍辯解一下。其實雖然說蘇聯紅軍最終有將近七十萬的官兵投降,很多了解這段歷史和當時的其他國家特別是亞洲國家對他們感到不屑,認為他們是沒有勇氣的戰士。可是事實上這也正是亞洲國家和歐美國家的文化差異。
  • 二戰結束後,蘇聯把60萬日軍俘虜帶去了哪裡?如何處理的?
    導語:二戰結束後,蘇聯把60萬日軍俘虜帶去了哪裡?如何處理的?上個世紀30年代,以德國、日本和義大利為首的法西斯國家挑起了戰爭,戰火很快從亞洲地區、歐洲地區燃起,參戰國多、傷亡慘重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了。
  • 近百萬蘇軍全軍覆沒,基輔戰役為何成為二戰時最大的圍殲戰
    基輔戰役是蘇聯與德國在二戰前期發生的一次大型戰役,這場戰役蘇軍慘敗,大量有生力量被德軍殲滅,60多萬蘇軍被德軍俘虜。德軍也因為此戰的勝利,佔據了烏克蘭大片地區,並在蘇聯西南戰場佔據了主動權。有一種說法認為基輔戰役,是二戰時期眾多大型戰役當中最大的圍殲戰,據說這種說法是來自於希特勒。就單次戰役士兵和裝備損失的數量而言,基輔戰役並不是最多的。這次戰役勝利讓德軍新增能夠控制的區域,也不是最大的。但這一次戰役德軍的勝利對於蘇軍心理上和實力上的打擊,是非常巨大的。
  • 基輔1941:60餘萬俄國人被俘的戰爭慘案
    其中第34集團軍的5萬兵力損失了超過60%,83輛坦克被擊毀74輛,748門火炮只剩下了100多門。數萬兵力的第48集團軍在突圍後,只剩下了不到7000人。到了9月1日,該聯隊取得了1016架的驚人戰果,並有9人榮獲騎士勳章。其中呂佐夫少校的個人戰果甚至達到了89架之多。儘管蘇軍堅韌的士兵與一些新式武器比如T-34/76中型坦克,讓德軍一度很棘手。他們還在坦克總數上也是優勢。但蘇聯人的鮮血還是染紅了1941年的邊境。
  • 蘇聯出兵東北對關東軍作戰,20天擊斃8.3萬日軍,俘虜60.9萬!
    日本侵佔我國的東北後,利用當地的自然資源迅速壯大崛起,準備北上對蘇聯發動進攻。蘇聯的軍隊特別強大,根本不會任意由日本欺負自己,很快就決定出兵東北對日本作戰。從戰爭爆發到結束,蘇聯軍隊只用了短短20天的時間,就擊斃了8.3萬日軍,同時還俘虜了60.9萬日軍。這場戰鬥爆發於1945年8月,蘇聯的軍隊節節勝利。
  • 蘇德戰場的最後一戰,蘇聯傷亡14萬,俘虜德軍86萬人!
    像布拉格之戰就是在5月6號這天打響的,而且是整整持續了11天,這場戰爭也是蘇德戰場上的最後一戰,作為作戰的主要雙方,蘇軍這邊的作戰序列是烏克蘭的第1,、第4和第2方面軍,當時戰事已經是很明朗的了,蘇軍這邊已經是對捷克境內的德軍包圍住了,只是在等待最後的一次全殲。蘇軍這邊總兵力達200萬人,火炮30500門,坦克2000輛和戰機3000多架。
  • 70萬日軍被蘇聯俘虜,只活下來3萬人,日本兵:最怕蘇聯女護士
    70萬日軍被蘇聯俘虜,只活下來3萬人,日本兵:最怕蘇聯女護士 導語:第二次世界大戰作為人類歷史上的一場災難,據相關統計,先後共有61個國家捲入其中,更是有9000萬人因此而傷亡。大家都知道,我國同樣是此次戰爭的受害者之一,但也是勝利的一方。
  • 殲敵數十萬的基輔戰役,就德軍角度而言,是否是一個巨大的錯誤?
    在1941年7月-9月末,德國中央集團軍群和南方集團軍群在基輔地區合圍,並且消滅了蘇聯西南方面軍的有生力量。此戰蘇軍可謂損失慘重,戰死者多達19萬餘人,被俘者多達65萬餘人。而德軍的損失則十分輕微,僅僅付出了3萬餘人的代價。不過這場戰役花費的時間較長,讓德軍付出了近三個月的時間用來消滅基輔地區的蘇軍部隊。
  • 圖說:「第二次馬恩河戰役」德軍用俘虜坦克發起最後的攻勢
    德國將其稱之為「世界大戰」,暗示這次戰役如果成功將迫使協約國籤訂一系列有利於德國的和平條約。然而一天之後,進攻就被終止了。7月18日,法軍、英軍和美軍發起反擊,擊潰了進攻的德軍。8月6日,德軍甚至被遠遠反推到出發戰線之後。這次戰役,德軍損失16.8萬人,其中2.9萬人被俘。協約國方面損失約13.4萬人。
  • 作為蘇聯史上最慘烈的失敗,基輔戰役蘇聯究竟損失了多少?
    基輔戰役是歷史上最大的包圍戰,也是蘇聯歷史上最慘烈的失敗,希特勒稱其為:「最成功的戰役。」但我們換一個角度,基輔戰役其實是」蘇聯歷史上最慘烈的勝利」,或者說是「最偉大的失敗」!究其原因其實都是因為基輔戰役的慘烈最大限度的為保衛莫斯科提供了便利,接下我們來看看具體情況。
  • 波蘭戰役兩天後,蘇聯仍按兵不動,德軍司令部:只沿鐵路線進攻
    很多德軍高級將領都很疑惑,蘇聯出兵這是要打誰?原來,在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中,關於共同瓜分波蘭劃分東歐勢力範圍的秘密條款,對外界是嚴格保密的。一直到德國戰敗,二戰結束,國際法庭在審判德國高級將領時才得知這個秘密,而蘇聯方面一直拒絕承認在波蘭戰役爆發時,絕大多數的德軍將領都不知道這個秘密條款。
  • 日本人為何害怕俄羅斯人?蘇聯當初對待俘虜的做法,讓日本人畏懼
    儘管韓國和中國等眾多受害國都給予了日本右翼勢力猛烈的抨擊,但那些日本人卻絲毫不以為意,反而還不斷歪曲歷史真相,抹黑中韓兩國。由此可見,日本對中韓等國家是毫不畏懼的,但有意思的是,他們卻唯獨對俄羅斯人異常畏懼。那麼,日本人為何害怕俄羅斯人呢?知道原因後中國人都稱讚蘇聯人做得對!
  • 如果德軍反敗為勝,打贏了史達林格勒戰役,蘇聯會滅亡嗎?
    眾所周知,史達林格勒戰役是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德軍最精銳的第6集團軍灰飛煙滅,整個蘇德戰場的形勢發生了逆轉。不過對於史達林格勒戰役的失敗,德軍方面顯然有很多人並不服氣,德國名將曼施坦因就是其中的典型例子。在回憶錄中,曼施坦因指出史達林格勒戰役德軍完全有反敗為勝的方法。
  • 蘇聯史上最大慘敗——基輔戰役,印證了史達林初期戰略的失誤?
    基輔戰役是史達林的一次重大戰略失敗德國軍隊從8月7號開始包圍基輔,在9月16號形成合圍之勢,在這個時候蘇軍西南戰區總司令布瓊尼元帥為了保存實力,決定違背史達林的計劃進行全面撤退。然而史達林卻讓他頂住。不過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當時德軍的進攻太過於兇猛,應該避其鋒芒,拉長戰線,消耗德軍。當時就連朱可夫也不認同史達林的觀點。
  •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經典的戰役是哪些?我國入選戰役令人想不到
    最終,中國以傷亡40萬左右的代價,擊斃擊傷25.7萬日軍,大大消耗了日寇的有生力量。據了解,「武漢會戰」是抗日戰爭中戰略防禦階段規模最大、殲敵最多、時間最長的一次戰役。雖然武漢還是淪陷了,但日軍企圖速戰速決,逼迫國民政府屈服,從而結束戰爭的美夢沒有實現。自此,我國抗日戰爭進入戰略相持階段。
  • 為什麼二戰中蘇聯死傷那麼多人
    一、蘇聯是個多民族國家,但是蘇聯的民族政策卻是高壓政策。所以當時德軍進攻的時候,蘇聯的少數民族大多是拿著麵包和鹽歡迎德軍,但是德軍黨衛軍過來之後,按照希特勒的種族政策進行清洗,給德意志的日耳曼人騰出生存空間。
  • 1942年德米揚斯克戰役蘇聯紅軍25萬包圍德軍12萬最終反被德軍殲滅
    當時蘇軍參與包圍進攻的兵力如下西北方面軍:第11,34集團軍,加裡寧方面軍:第3,4突擊集團軍總兵力約23多萬人,裝備坦克300多輛,火炮1000多門,德米揚斯克戰役當時屬于勒熱夫戰役的一部分,在勒熱夫戰役中讀者可能比較熟悉的是莫德爾的第9集團軍,而當時第9集團軍之所以認為是勒熱夫戰役的主力部隊的原因,是當時第9集團位於蘇軍進攻端正面,而第16集團軍則是在德米揚斯克地區擔任側翼掩護
  • 德軍在莫斯科,為何寧願被活活凍死,也不去搶蘇聯人的衣服?
    在莫斯科戰役打響之後,由於莫斯科進入了冬天,所以德軍出現了大面積的死傷情況,那麼德軍為什麼寧願在寒冷的天氣裡面活活凍死,也不把蘇聯人的衣服搶來穿呢?其中的原因主要有兩點。首先我們要知道,德軍並不是不願意去搶奪蘇聯人的衣服,而是他們根本沒辦法搶到。在德軍的鐵騎踏進莫斯科之前,史達林就發布了一項「焦土政策」。
  • 打廢一個集團軍,德軍為何就兵敗蘇聯了?看這之前德軍經歷了什麼
    150萬眾,最終將主要以第六集團軍為首的德軍淹沒。南方集團軍群,(集中了100萬德軍精銳,和20萬機動部隊,包括史達林格勒戰役中被全殲的第六集團軍。) 二、元首的迷夢破滅 蘇聯的領導人們,在戰爭開始的時候就做了一個非常正確的決定,便是宣布國家進入戰爭總動員,也就是總體戰。而這一點,明顯納粹德國的戰略決策要遲緩得多,一直到1943年史達林格勒戰役敗北之後,才宣布國家進入總體戰,這點不能不說是致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