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年高德劭的終身正教授帶你做生物醫學科研!

2021-02-28 京領新國際

想成為一名國際化創新型人才,能力固然重要,世界級人士的提攜指導同樣是必不可少的。我們耳熟能詳的知名科學家和成功企業家,往往都有一名點亮他們人生的導師:

楊振寧的導師是被譽為「氫彈之父」的愛德華·泰勒

牛頓的導師是劍橋大學副校長巴魯

諾獎得主馬斯金的導師是諾獎得主肯尼斯·埃羅

馬斯克的導師是加拿大彼得銀行高管尼克爾森

2016年,Cell雜誌就曾採訪和刊登了幾位世界知名科學家對「導師對學生有多重要」這個話題的討論。

連科學研究也證明了這一點。世界頂級科學雜誌《Nature》2019年的一篇論文「Early coauthorship with top scientists predicts success in academic careers」稱,

相比於那些早期學術生涯相似但沒有頂尖合作者的同齡人,與頂尖科學家合作發論文會給初級研究人員在學術生涯中帶來持久的競爭優勢。

京領藤校科研醫學健康類不僅邀請到了世界頂尖的哈佛大學終身正教授

還是癌症數據領域世界領軍人物——

喬凡尼·帕瑪強尼

Giovanni Parmigiani

哈佛大學生物統計學終身正教授

哈佛大學 Dana Farber 癌症研究所

人口科學副主任

擁有 7 項世界級專利

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會士

研究領域:

模型與軟體;精準醫療與基因數據;貝葉斯模型與計算

作為哈佛大學終身正教授,

Parmigiani教授將親自帶領中國青少年

完成項目!

項目主題

大數據分析與可視化——癌症基因大數據

適合方向:

對大數據分析、生物學或者醫學有強烈興趣,希望為全球健康醫療問題做出貢獻,想從事生物統計、基因研究、癌症研究、分子生物、公共衛生相關專業或研究的高中生或本科生。

項目成果:

1. 可視化編程項目

2. 項目報告

哈佛大學各學科以年高德劭的重量級教授壓軸奠定其領域地位,Parmigiani教授就是其中之一。他現任哈佛大學生物統計學終身正教授,Dana Farber癌症研究所人口科學副主任,在哈佛大學任教長達25年,在全美排名第2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任教長達23年,曾任哈佛大學癌症數據科學項目主任。

並且,教授所在的Dana Farber研究所是美國排名前5的癌症研究所,研究員中有2名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得主。

Parmigiani 教授目標尋找創新的方法來使用數據科學和數據技術來促進癌症的預防和早期發現,並從方法論上提高我們利用當今癌症中產生的大量複雜信息的利用率。

Parmigiani 教授在《Science》、《Nature》、《Biostatistics》、《Journal of Quality Technology》、《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等數十種知名期刊和書籍發表文章300 餘篇,寫作並出版三本書籍,教授擁有7項世界級專利,並帶領開發了Ask2me癌症DNA檢測軟體,BayesMendel癌症家庭遺傳預測軟體,以及多個Bioconductor Packages 等生物統計軟體應用。

谷歌學術的數據表明,Parmigiani教授的論文被引用超過4.1w次,在領域內排名世界第一

Parmigiani教授在領域內的論文引用量排名世界第一

他還是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等 7 所知名基金會的基金申請審稿人,MIT 出版社、Springer 施普林格、麥克米蘭等世界知名出版社審稿人,期刊《Source Code for Biology and Medicine》編委,系列書籍UseR!編輯,以及21個領域核心期刊的論文推薦人。

AAAS宣布任命Parmigiani教授為會士

他還致力於促進將數據科學用作促進學科領域和學術文化之間互動的通用線索,並熱衷於在跨學科環境中指導和培訓年輕科學家。

註:教授私人推薦信並非教授與項目合同中需要履行的義務。

直接撥打電話010-56269331

或者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

立即報名與哈佛大學終身正教授一起做科研

京領藤校科研(KingLead Advanced Research Program),是一個全球化、高端化、專業化的全球青少年科技教育和學術導師項目.

京領藤校科研由國內外傑出學者、世界知名公司高管以及資深教育專家共同發起,以哈佛大學、劍橋大學等世界頂尖大學現任終身正教授為主要師資團隊,面向大學生和K12階段,旨在推動國際化創新性人才培養,促進社會創新發展!

京領藤校以哈佛大學、美國藤校、劍橋大學等世界頂尖大學現任終身正教授為主要師資團隊。

相關焦點

  • 他出身北大化學世家,是哈佛大學終身教授,當選美國三院院士
    來源|《科學新聞》、百度百科 ,化學加整理編輯 美國當地時間10月17日, 哈佛大學終身教授、謝曉亮, 他由此養成了深入思考問題的習慣, 「後來從事科研後體會到,科研中最重要的是想到別人想不到的地方。」他如是說。 大四的時候, 謝曉亮跟隨蔡生民教授做畢業論文。
  • 麥克阿瑟天才獎得主、哈佛大學雙學科正教授、三院院士莊小威
    她的父親莊禮賢和母親朱仁芝都是科大的教授。莊小威沒有上過幼兒園,直接上了科大附小二年級。兩位教授說:「我們從沒有給小威以特殊的教育,也從不強加給她額外的學習內容,我們要做的是尊重和引導她的愛好,讓她學得輕鬆,玩得快活。」初中時,莊小威曾獲得全國中學生數理化競賽第一名。後被推薦到北京景山學校上了半年中國科大預備班 。
  • 中國科大徐榭教授榮獲2020年昆比醫學物理終身成就獎
    2020年1月14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學院徐榭教授獲得美國醫學物理師協會(AAPM)2020年度的昆比醫學物理終身成就獎(Edith H.Quimby Award for Lifetime Achievement of others, or organizational leadership),此獎項頒獎儀式將於2020年7月在溫哥華召開的美國醫學物理師年會上進行。徐榭教授的獲獎內容包括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過去6年裡所完成的蒙特卡羅(Monte Carlo)輻射劑量領域的科研和研究生培養工作。
  • 徐榭教授榮獲2020年美國醫學物理師協會Quimby醫學物理終身成就獎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學院徐榭教授將於2020年7月在溫哥華召開的美國醫學物理師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hysicists in Medicine,AAPM)年會上接受2020年度的昆比(Edith H Quimby)醫學物理終身成就獎(Edith H.Quimby Award for Lifetime Achievement in Medical
  • 中國大學的終身教授為數不少,與美國終身教授有何不同?
    哈佛大學美國的終身教授美國是最早實行「終身教授」制度的國家之一,也是對終身教授保持崇高敬意的國家。所謂的終身教授,就是在受聘之後,聘請持續到退休或離世,不僅不會被學校解聘,也不會面臨教學、科研考核的壓力,同時還能享受學校給予的專項津貼。雖然美國的「終身教授」制度如今也面臨改革的需求,但至今為止,終身教授制度依然的推動美國大學發展,實現學術自由的重要一筆。
  • 屠呦呦獲哈佛大學醫學院華倫·阿爾波特獎
    阿爾波特獎2015年6月4日,哈佛大學醫學院官方網站公布2015年度華倫.阿爾波特基金會的授獎信息。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屠呦呦研究員因其在抗瘧領域的突出貢獻而榮獲此獎。同獲此獎的還有紐約醫學院從事抗瘧疫苗研究的露絲(Ruth S. Nussenzweig)和維克多(Victor Nussenzweig)兩位教授。
  • 中國天才加入美國國籍,32歲成哈佛終身教授,如今怎麼樣了?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美國的哈佛大學,它是歷史最悠久的一所高等院校,能夠考入哈佛大學的都不是一般人,在我們普通人眼裡這些人都是得到上天眷顧的天才,確實讓人十分的羨慕,如果能夠成為哈佛大學的教授,那麼這個人肯定是非常了不起的,就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個中國天才加入美國國籍之後,32歲的時候就成為了哈佛大學的終身教授
  • 人造人、改變記憶、細胞王國……中學生向哈佛教授提出一大串「燒...
    ……19日下午,重慶第二外國語學校請來了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哈佛大學終身教授華人科學家謝曉亮,面對這個科學界的大咖,中學生一點不怯場,拋出了許多前沿、燒腦的問題,讓謝曉亮有些始料不及。據了解,這學期二外啟動「優才計劃」,作為導師謝曉亮將從下學期開始,選拔兩名高中生跟他一起搞前沿科技。
  • 西湖大學教授遺傳學家許田:當生物醫學遇上人工智慧
    遺傳學家、西湖大學教授、耶魯大學教授許田,霍金弟子、劍橋大學理論物理學博士克里斯多福·加爾法德,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教授、國家863計劃專家組成員孫富春,貴州師範大學副校長謝曉堯等國內外一眾科技大咖一起論道AI,暢聊「未來的事」。會上,遺傳學家、西湖大學教授、美國耶魯大學兼職教授許田發表了《生命科學與人工智慧》的主題演講。
  • 北京大學與哈佛大學籤署合作研製全球首臺14T極高場人體磁共振系統...
    北京大學副校長龔旗煌為哈佛大學醫學院放射學教授、麻省總醫院馬蒂諾生物醫學成像中心主任、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布魯斯·羅森 (Bruce R. Rosen)頒發了北京大學客座教授聘書。今年5月,北大校長林建華率隊訪美,與哈佛大學校長Drew Faust進行會面,與麻省總醫院就臨床醫學、生物醫學成像、健康醫療大數據、大型科研平臺共享等領域的合作進行了廣泛交流,並籤署了合作備忘錄。此次聯合研製14T極高場人體磁共振系統是全球生物醫學成像領域的重要事件,也是「多模態跨尺度生物醫學成像設施」深圳基地的重要建設內容。
  • 天才物理學家尹希放棄國籍,入美國國籍成哈佛終身教授
    哈佛大學最年輕的教授 在哈佛大學學習期間,尹希主攻弦理論,量子引力中的黑洞熵、弦論中的超對稱束縛態等前沿領域。這些領域的研究學習十分艱難,但是憑藉本科期間練就的自律習慣,尹希依舊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2006年,尹希博士畢業,繼續在哈佛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
  • 【求學求職】華中農業大學生物醫學與健康學院2020年面向全球廣納...
    近年來,華中農業大學依託生物學等世界一流建設學科,著眼全球生命健康學術前沿和「健康中國」戰略,堅持「高起點、國際化」的發展思路,重點發展生物醫學前沿交叉學科,奮力建設特色鮮明世界一流大學。2016年12月,學校成立生物醫學中心,先後與湖北省腫瘤醫院、十堰市太和醫院等兩家知名三甲醫院建立戰略共建關係。
  • 中國曾經的物理「天才」,考上哈佛後成為終身教授,但至今仍未回國
    他從小生活在一個高學歷的家庭中,父母都是211大學---中國地質大學的高材生,當時的大學生含金量很高,所以尹希的父母從小就很重視對尹希的培養教育。在尹希1983年剛剛出生的時候,父母就對他寄予了厚望,為小尹希"量身定做"了一整套的培養計劃,包括什麼時候玩耍,什麼時候學習,父母一直認為孩子應該勞逸結合。
  • 哈佛著名學者:「醫學人文關懷」可借鑑中醫經驗
    王忠會     哈佛大學訪問團凱博文(Arthur Kleinman)教授27日在廣州出席健康沙龍。 唐貴江 攝   中新網廣州6月27日電 (記者 唐貴江)哈佛大學訪問團凱博文(Arthur Kleinman)教授27日在廣州出席健康沙龍,在與50多位健康學界的專家學者對話時,凱博文教授表示,當前醫學界特別關注的「醫學人文關懷」中,可借鑑中醫經驗,探索新型的健康服務模式。
  • 【峰嶺華人】尹希:最年輕的哈佛教授
    1983年12月出生的尹希,超越了他的學姐莊小威(87級少年班,34歲出任哈佛大學正教授),成為歷史上最年輕的哈佛大學華人正教授。尹希童年就表現出異於常人的天賦。小學跳級之後,9歲半的尹希考入北京八中智力超常實驗班(簡稱少兒班)。1996年,不到13歲的尹希以572分的高考成績成為中科大少年班最小的學生。
  • 四川大學華西口腔田衛東教授當選國際生物材料科學與工程學會聯合...
    近日,在舉行的第11次世界生物材料大會開幕式上,華西口腔醫學院田衛東教授當選國際生物材料科學與工程學會聯合會授予的「生物材料科學與工程Fellow」(FBSE, Fellow of Bio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 屠呦呦獲哈佛大學醫學院華倫·阿爾波特獎—新聞—科學網
    > 2015年6月4日,哈佛大學醫學院官方網站公布2015年度華倫.阿爾波特基金會的授獎信息。 屠呦呦教授是中國中醫科學院523工程的帶頭人,該項工程由中國政府設立,旨在尋找有效的抗瘧藥物。她和她的團隊對能退燒降溫的植物提取物進行了檢測,並確定了其中能夠抗擊瘧原蟲的有效成分。在發現該提取物能消除老鼠和猴子血液中的瘧原蟲後,屠呦呦教授和她的同事們不顧安危在自己身上做實驗,確保該藥有效安全。
  • 是啥讓咱河南閨女成為榮獲哈佛大學布拉瓦特尼克生命科學獎學金的...
    2020年,白雪霏從全美排名第一的哈佛大學商學院畢業,獲得MBA學位, 2020年7月,她又憑藉出色的科研實力和頗具前景的創業計劃成為哈佛大學2020-21年布拉瓦特尼克生命科學獎金(Blavatnik Fellowship in Life Science Entrepreneurship)的五位獲獎者之一,打破了該獎項設立以來華人獲獎者的空白。
  • 上海交通大學口腔醫學院舉辦「2020年中華口腔醫學會口腔生物醫學...
    2020年11月1日-11月2日,由中華口腔醫學會口腔醫學生物學專業委員會主辦,上海交通大學口腔醫學院和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承辦的「2020年中華口腔醫學會口腔生物醫學專業委員會第十次全國口腔生物醫學學術年會暨第六次全國口腔傑青優青論壇」在上海召開。
  • 細數美國頂尖醫學院,不止於有哈佛大學
    Harvard University 醫學院中的戰鬥機哈佛醫學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自1782年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醫學教育的創新和影響。對生物醫學研究感興趣的學生可以申請哈佛-麻省理工學院的健康科學與技術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