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崛起勢正勁:湖南篇」舉株洲全市之力打造的中國動力谷現在...

2020-12-22 大河網

大河網訊(記者 臧小景)「打造動力谷,我們可謂放手一搏,舉全市之力,匯聚全球資源。」株洲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毛騰飛說。9月21日,大河網記者跟隨「中部崛起勢正勁」網絡主題活動湖南站採訪團走進株洲中國動力谷,深入了解該企業如何在危機中育新機。

內與外:雙循環中再出發

成功斬獲青島138臺新能源客車訂單,通過線上方式成功「雲驗車」驗收紐西蘭133臺新能源客車。9月16日,中國動力谷內新能源汽車的龍頭企業中車時代電動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雙喜臨門」。

一內一外,好消息印證著中國動力谷大中小型企業兩條腿走路的努力和成績。在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戰略的全新指引下,嗅覺敏銳的株洲企業,正積極參與國內循環的生態構建。

向內拓展,企業在與國內龐大內需市場的互動中,火花漸增,於不確定中有確定——

在國外市場不斷攻城略地的中車株機,今年來正在加速國內市場的擴張,探索先進軌道交通裝備在更多場景下的應用可能。8月底,頗具開篇意義的全球首列應用於機場捷運系統、可自動駕駛的儲能式有軌電車正式下線,將於明年運行於昆明長水國際機場,連接起該機場T1航站樓和新建的S1衛星廳。

繼高鐵、地鐵列車之後,中車株洲所的核心系統和部件,又不斷「跳動」在其他裝備「胸腔」。國產首艘裝載「中國芯」的近海豪華遊輪「大灣區一號」,完成首套自主研製系統裝車的搗固車,其上,無不有著中車株洲所跨界進發的豪邁身影。

對外合作,企業在開放中進取,擴大「朋友圈」——

9月,外形酷似「野牛」的多流制電力機車在中車株機下線。這是該公司按照歐盟鐵路互聯互通技術規範研製的高端綠色牽引裝備,可滿足多種供電制式,將承擔歐洲幹線鐵路貨運的重任。

8月27日,湖南博潤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無塵無菌車間,兩條生產線開足馬力生產,一片片口罩快速產出。作為一家生產心臟支架配件、去年底落戶雲龍示範區的高科技醫療企業,博潤醫療交出了一份優秀的進出口「成績單」:今年1月至7月進出口額達522萬美元,進出口業績成功實現了「破零」。

數據顯示,1月至7月,全市通用設備製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增長分別達到了30.9%、29.6%,73家企業實現進出口業績破零,64家企業進出口額實現倍增。「內外兼修」中,株洲的雙循環血脈持續打造。

舊與新:脫胎換骨重展旗

在中國動力谷「3+5+2」的產業體系中,作為傳統產業的服飾與陶瓷,也在緊跟時代的「時尚」中,越做越強。

今年以來,接入直播帶貨新渠道的株洲,再次展現其領跑全國的實力。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株洲在全國率先有組織地發起抖音直播帶貨,推出超級蘆淞服飾節等活動,服飾產業抖音流量位居全國前三,一批抖音達人相繼湧現。從今年3月入駐抖音開播,株洲抖音達人「衣哥」,至今粉絲已超過1394萬,還曾在抖音奇妙好物節中獲得全國超級總榜第一名。

渠道的更新,折射的是定位的轉型。

8月底,在2020年湖南—長三角經貿合作洽談周活動中,株洲走進杭州,以一場服飾產業推介會,展示這座城市重塑產業特質、升級品牌之路的堅強決心和時代宏願。

作為中南地區最大的服裝市場群,曾經,這裡以市場流通為主,如今,蘆淞服飾正在加速科技相結合,進行渠道和流程再造:即將於年底投入使用的設計師共享服務平臺,將面向全國設計師,培育引進原創設計師品牌;整合正在打造的品牌運營供應鏈共享基地,將以訂單共享等方式,重構生產流程……蘆淞服飾群,正力爭成為具有輻射能力的服飾產業源頭。

9月中旬,陶瓷產業鏈區塊鏈平臺建設技術交流會在醴陵舉行,一眾專家與企業,共商陶瓷鏈建設,籌劃基於區塊鏈技術和大數據基礎,構建陶瓷產業服務生態,以實現產業環節的溯源管理,以及陶瓷產業上鏈、交易上鏈、品牌上鏈,賦能傳統產業。

這幾年,在「機器換人」不斷加快的步伐中,株洲陶瓷企業自動化、智能化替代率平均達到70%,在全國陶瓷主產區位居前列。在產業集群內,已成功開發出液態沉積堆積型陶瓷3D列印設備、彩色及彩色漸變陶瓷3D列印用瓷泥原料,更全面向陶瓷新材料、高端藝術品、文創文旅、品牌化等方向延伸產業鏈條,培育產業競爭新優勢。

傳統產業重煥新生,新興產業也不遑多讓。

因國產自主安全電腦需求大增,今年湖南長城產量同比大幅增長。以湖南長城進駐為契機,株洲電子信息產業鏈上企業已超過300家,在全省信息產業格局中已位居第一梯隊。

特種電磁線、絕緣芳倫、X射線靶材、高品位石英礦精加工矽材料……這些在軌道交通、高端設備等重要應用領域急需的新材料,在株洲都有「根基」。株洲高分子新材料產業,僅去年底相關產業規模已近160億元,在全國名列前茅。

新興產業表現活躍,新興經濟領域體現出強大生機。上半年,全市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增加值增長6.6%,以風電為代表的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增長68%,均明顯高於全市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速,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長12.8%。

「靶向治療」企業生產經營的各種困難和問題,加速新經濟與傳統產業「大融合」,培育壯大新的增長點、增長極,中國動力谷積極擁抱變化、主動推動創新,於狂風驟雨中站穩腳跟。

雲與湖:智慧賦能勤耕「雲」

一個巴掌大的黑色藍光匣子,可以裝進超千部高清電影;一個56000平方米的焊裝車間,193臺智能焊接機器人掌控全局;一套基於5G的軌道工程調度安全信息化管理系統,身在株洲,也能運籌帷幄千裡之外的地鐵施工管理……

積極搶抓數字經濟發展機遇,株洲正在大力推動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與製造業融合發展,由原來的粗放式發展,向精細化管理升級,從原來企業內閉環的信息孤島,向全行業、全產業互聯的融通發展。

在這裡,有全省首個智能製造示範工廠北汽株洲分公司,已投入機器人630臺,是北汽集團產能最大、產品最豐富、工藝最先進、智造水平最高的自主品牌基地,也是國內最完整的數位化工廠之一,實現了CPS(信息物理系統)與工業網際網路的深度融合。

在這裡,中南地區最大數據存儲中心——中國移動湖南(株洲)大數據中心項目,首期已經正式投入運營,愛奇藝、阿里雲、華為、中南大學等國內知名視頻網站、企業、高校都已列入客戶名單,未來2年還將陸續進駐株洲政務雲、株洲雪亮警務雲、中移和包支付雲、芒果TV雲、騰訊視頻雲、湘雅醫療雲、咪咕閱讀雲、華南物流雲等。

在這裡,誕生了中車株洲所旗下時代電氣自主研發、基於5G通信技術的大容量數據轉儲系統,並在成都機務段成功應用,實現了車載數據的高速下載,直接推動軌道交通在全球率先邁入5G時代。

5G基建在這裡高速推進。作為中國移動在全國52個5G試點城市之一,株洲目前已建成5G基站1822個,開通1600餘個,城區重點區域及四縣主城區已實現全覆蓋,年前將基本實現全市所有工業企業的覆蓋,已吸引海爾軟體、豬八戒網、中國移動數據中心、華錄數據湖等一批重點企業在株落戶。

「上雲上平臺以後,企業就像插上了翅膀,得到了高速發展。」湖南銀和瓷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肖俊彥說。

目前,株洲已有2.3萬多家企業實現上雲,20482臺(套)設備實現互聯,培育5G應用場景100個、工業App 334個,發布首批5G典型應用場景12個,建成基礎性和示範性工業網際網路平臺13個、省級工業網際網路示範平臺5個,開放共享的工業網際網路應用生態加快構建。

中國動力谷,正以強勁脈動,在高質量發展中迎來新風景。

相關焦點

  • 株洲·中國動力谷:強鏈領跑,打造世界級先進位造業集群
    幾年過去,如今有權威媒體將中國動力谷與武漢光谷等並列為「中部五穀」。中國動力谷的產業特色與發展速度,已受到外界的高度認可。思路決定出路。而今的株洲,已擁有亞洲最大的電動汽車研製基地和硬質合金生產基地、全國最大的電力機車研製基地;全球首列虛擬軌道列車、全國首臺純電動智能客車、全國首列中低速磁浮列車在這裡驚豔亮相,為「復興號」高鐵、AG600大型水陸飛機等大國重器貢獻株洲力量……作為中部非省會地級城市,株洲大力推動三大動力產業鏈發展,向著打造中國動力之都的夢想堅定邁進。
  • 「半月談」株洲:「動力谷」勇立潮頭
    7月1日,我國首列商用磁浮3.0版列車正在湖南株洲做整車測試的準備,獻禮建黨99周年。株洲,這個肩負振興新中國工業重任的老工業基地,近年來不斷踐行高質量發展理念,壯士斷腕「破舊」「還綠」,審時度勢「立新」「求進」,對標美國矽谷,打造中國動力谷。株洲,這座正在崛起的世界產業創新城市,已經展開一場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產業集群蓄勢生長,產業創新勇立潮頭。
  • 「中部崛起勢正勁·江西篇」紅色江西 綠色崛起!一分鐘快看贛鄱...
    央視網消息:中部崛起勢正勁,贛鄱大地日日新。這裡是革命老區和紅色聖地,作為中國革命的搖籃、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誕生地、蘇維埃中央政府成立的地方、萬裡長徵的出發地,輝煌在歷史記憶間閃爍。紅色江西,綠色崛起,近年來江西省強化經濟生態良性互動,推動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江西在積極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等6項制度創新中走在全國前列,「一圈引領、兩軸驅動、三區協同」區域格局加快構建。
  • 中部崛起勢正勁:湖南篇①丨三一重工:智能製造為復工復產按下...
    圖片均由 星辰全媒體記者 胡偉男 攝)  星辰在線9月21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胡偉男 賀奕翔)9月20日上午,「中部崛起勢正勁」網絡主題活動第五站在湖南長沙正式啟動。來自中央、中部六省及省內的20多家網絡媒體記者組成的採訪團,在接下來3天時間裡將在長沙、株洲、湘潭等地,通過走企業、進園區等方式,現場感受湖南智能製造、數字經濟、生態環境治理和紅色旅遊等領域的魅力,為湖南高質量發展鼓與呼。  此行的第一站,採訪團走進了湖南長沙的工程機械龍頭企業三一集團的「18號廠房」。
  • 中國動力谷,構築「中國製造」新版圖
    中國動力谷核心區自主創新園南片區疫情的「封凍」,擋不住前進的腳步。「冰雪消融」後的生機,綠意愈濃。「危和機總是同生並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機。」習近平總書記的深刻判斷,為中國經濟化危為機把準了方向之脈,開出了辯證之方。
  • 中部崛起勢正勁:湖南篇|「獨角獸」興盛優選:讓社區電商進農村
    20號,「中部崛起勢正勁」網絡主題活動湖南採訪報導團走訪了湖南第一家估值超過10億美金的網際網路「獨角獸」企業興盛優選。興盛優選是誕生於長沙的社區電商平臺,依託芙蓉興盛等社區實體便利店,通過「預售+自提」的模式為用戶提供服務。
  • 中國動力谷,崛起數字新經濟
    來源:湖南日報■ 李永亮 譚小洋 李何露 譚 莉冬臨湘江,楓葉紅遍。株洲,一場國家級賽事、一場高端峰會,激發中國動力谷數字經濟的澎湃動能。12月14日,2020年全國工業APP和信息消費大賽暨數字經濟產業峰會在株洲舉行。
  • 中部崛起勢正勁:湖南篇|三一重工有個燈塔工廠,被稱為「最聰明的...
    新湖南客戶端·華聲在線記者 王銘俊 戴鉞 潮平岸闊風正勁,揚帆起航正逢時。9月20日,由中央網信辦組織的「中部崛起勢正勁」網絡主題活動來到湖南。記者第一站走進三一重工,看到了三一首個投入使用的燈塔工廠,這個面積約10萬平方米的廠房也被業界稱為「最聰明的廠房」。
  • 【三湘高歌新時代】株洲:小鎮躍升「動力谷」
    這裡誕生了新中國工業史上293項「第一」,催生出聞名中外的「中國動力谷」,成就動力研製領域新的「世界坐標」。 新中國成立之初,株洲還只是湘江邊一個不大起眼的小鎮。立市以來,株洲與新中國共成長,在時代浪潮中砥礪奮進,鑄就名副其實的工業之城、動力之都。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株洲成為全國經濟發展最成功的40個城市之一,入選「中國大陸最佳地級城市30強」,躋身「全國百強城市」。
  • 中國動力谷,崛起數字新經濟——株洲市發展數字經濟實現動能轉換觀察
    株洲,一場國家級賽事、一場高端峰會,激發中國動力谷數字經濟的澎湃動能。 12月14日,2020年全國工業APP和信息消費大賽暨數字經濟產業峰會在株洲舉行。 全國工業APP和全國信息消費大賽由國家工信部於2018年發起,前兩屆分別在上海、天津舉辦。 本屆大賽由國家工信部、湖南省人民政府主辦,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中心、湖南省工信廳、株洲市人民政府承辦。
  • 舉全市之力建設中國醫藥城 泰州打造全國領先的醫藥地標產業
    泰州要建設的中國醫藥城包括了泰州全市域,而醫藥高新區是中國醫藥城的核心區,其目的是要集中資源、集中力量發展醫藥產業,形成以醫藥高新區為龍頭、各市區各有側重、全市域競相發展的醫藥產業格局。 全會指出,即將過去的2020年,面對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泰州大興實幹之風,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交出一份厚重提氣的成績單。
  • 株洲:擁抱數字新時代 打造動力新高地
    創新,正在加速改變中國的面貌;創新,正是動力株洲的城市屬性。這裡是湖南東部、湘江之濱,一座火車拖來的城市在新發展理念的引領下銳意創新、砥礪奮進,實現了從老工業基地到中國動力谷的華麗轉型,成為中國製造新版圖上的一張亮麗名片。
  • 舉全市之力建設中國醫藥城
    舉全市之力建設中國醫藥城——四論貫徹落實市委五屆十一次全會精神總書記在這次視察江蘇時,賦予了江蘇「爭當表率、爭做示範、走在前列」的重大使命。在全市上下開啟新徵程的重要時刻,市委五屆十一次全會再次全面部署中國醫藥城的發展,提出「舉全市之力建設中國醫藥城,打造全國領先的地標產業」,正是市委堅決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講話指示精神的重要舉措和實際行動,必將開啟中國醫藥城建設的新徵程。經過十五年的接續奮鬥,中國醫藥城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在全國乃至全球都具有了一定的影響力,為在新的歷史起點開啟新徵程奠定了堅實基礎。
  • 大公報:株洲三大產業共創「中國動力谷」
    作為老工業城市的典型代表,株洲擁有良好的工業基礎,同時也面臨環保、產能升級的壓力。在經濟新常態下,當地以打造「中國動力谷」為標誌,開啟了轉型升級之路。2013年9月,株洲基於自身的動力產業優勢,提出建立株洲高新區,在區內打造「中國動力谷」的構想:以最先進的摩託車牽引引擎、最強大的航空動力引擎和最環保的汽車動力引擎為核心助推器,著力打造以中國軌道交通城、中南地區通用航空城、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城「三城」為支撐的「中國動力谷」和未來的「世界動力谷」。
  • 「株洲「十三五」」貨暢其流財源盛
    「中車株機物流基地作為株洲·動力谷的第一個鐵路口岸,為株洲乃至湖南的產品出口增加了一條快速通道,助力株洲製造走出去,成為全市開放型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市商務和糧食局口岸管理科科長黃杰成說。株洲是繼長沙、懷化後,湖南第三個開通直達歐洲的鐵路貨運班列的城市。
  • 湖南株洲新媒體服飾產業學院揭牌了!
    12月22日上午,位於小巨蛋匯通金港湖南株洲新媒體服飾產業學院揭牌儀式隆重舉行, 「今天,我們與有40年服飾職教辦學歷史的株洲市職工大學一起攜手,成立全省第一家專門以服飾命名的湖南株洲新媒體服飾產業學院,並籤約揭牌株洲市職工大學服飾產教融合基地,這是我們落實「三高四新」戰略、推進「一谷三區」建設的重要舉措,是深化產教融合的典範之作,也是株洲服飾產業發展史上的又一重要裡程碑,必將有效滿足服飾企業對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為打造服飾產業先進位造業集群提供強大人才支撐
  • 舉全市之力打造一屆圓滿盛會
    舉全市之力打造一屆圓滿盛會 2020-12-11 14: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踐行新發展理念的株洲「辯證法」》|「破」與「立」開拓株洲高...
    記者深入園區、企業,試圖解鎖工業株洲轉型發展的奧秘。從今天起,本臺播出系列報導《踐行新發展理念的株洲「辯證法」》,請看第一篇《「破」與「立」開拓株洲高質量發展新路徑》。在攸縣高新區的工業園區裡,眼前這片乾淨整潔、具有「現代範」的工廠是湖南昊華生物公司新基地。3年前,「老昊華」因為產能落後、汙染難治理等問題,被列為清水塘地區首批重點搬遷改造的企業之一。
  • 一座老工業城市的蝶變:連續5年,株洲8項工作獲國務院表揚激勵_湖南...
    從「高消耗、高排放、高汙染」到「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的理念之變,從傳統重化工產業為主到中國動力谷「3+5+2」現代產業體系的產業之變,從「不理解、不配合」到「問不倒、難不住、信得過」的作風之變,從「氣味常刺鼻,天空霧蒙蒙」到「披上生態綠,迎來株洲藍」的環境之變……這座老工業城市,用無數這樣的「變化」作答,交出一份真抓實幹、轉型發展的株洲答卷。
  • 湖南株洲新媒體服飾產業學院揭牌成立
    紅網時刻株洲12月25日訊(通訊員 譚延喜 餘紅)日前,蘆淞區湖南株洲新媒體服飾產業學院揭牌儀式舉行,株洲市委副書記、市委黨校(市行政學院)校(院)長王洪斌,原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職業教育協會會長楊宋虎,市委副秘書長蔣峰,蘆淞區區委書記王建勇,市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吳安浩,市職教園管理辦黨組書記、主任譚偉生,市科協黨組書記張文,以及市發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