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動物,有不同叫聲,漢語裡有雞鳴、犬吠、虎哮、狼嚎、獅吼、龍吟等一大批詞語,用於區別不同動物的叫聲,而不是簡單的一律稱「叫」。漢語裡也有「風瀟瀟、雨瑟瑟」一類詞語描繪自然界的不同聲音。
同樣是描述人的笑聲,漢語裡有「笑哈哈、笑呵呵、笑嘻嘻、笑盈盈」,當然這裡除了聲音,還有情貌。
這一切似乎說明人類對聲音特別敏感。醫學家稱,人類的聽覺功能最為強悍:一個人離開世界時,最後失去的功能才是聽覺。
最能說明問題的是各種語裡都有豐富的擬聲詞。
擬聲詞(onomatopoeia)也稱為象聲詞、摹聲詞、狀聲詞,就是指摹擬人或自然聲音的詞。
很有意思的是,不同的語言有不同的擬聲詞。同樣是自然界的聲音,不同語言有不同的「擬聲」。例如,蜜蜂的叫聲,漢語裡是「嗡嗡翁」,日語裡卻是「嘣嘣嘣」。
此前,鋒標發過一篇文章千萬當心:「笑聲」洩露了你的隱私,主要聊了笑聲中那些不為人知的秘密,今天,鋒標君與您聊聊各語言中除笑聲以外的有趣的擬聲詞們,看看哪家更形象,更好聽。
在發音上,由於不同民族對同一聲音的聽覺感知和聲音模仿有其相似性,一些擬聲詞跨越了語音的障礙,幾乎相同。
漢語與日語
漢語:鳥叫——啾啾 日語:ちゅんちゅん——啾啾,鳥叫聲
漢語:烏鴉——嘎嘎 日語:かーかー——嘎嘎,烏鴉叫
漢語:小雞——嘰嘰 日語:ぴょぴょ——嘰嘰,小雞叫
漢語:雞鳴聲——喔喔 日語:こけこっこー——喔喔喔,雞鳴聲
漢語:狗吠——汪汪 日語:わんわん——汪汪
漢語:牛聲——哞哞 日語:もーもー——哞哞
漢語:貓叫——喵喵 日語:にゃーにゃー——喵喵
漢語:羊叫——咩咩 日語:めーめー——羊咩咩聲
漢語:老鼠叫——吱吱 日語:ちゅーちゅー——老鼠吱吱聲
漢語與法語
漢語:母雞 ——咯咯 法語:caquete——咯咯
漢語:鴿子——咕咕 法語: roucouler——咕咕
漢語:烏鴉 ——呱呱 法語:croasser——呱呱
漢語:貓叫——喵喵 法語:miauler——喵喵
漢語與英語
漢語:狗——汪汪 英語:wow——汪汪
漢語:貓——喵喵 英語:meow ——喵喵
漢語:牛——哞哞 英語: moo ——哞哞
漢語:青蛙——咕咕 英語:croak——咕咕
漢語:母雞——咯咯 英語:cackle——咯咯
但是,受發音條件和發音特點的制約,各種語言發音都相同的擬聲詞其實很少,我們所說的相同也只是聲音聽上去相似而已。
所以,擬聲詞,每個國家還真不一樣。
例如,蜜蜂發出的聲音,在漢語中用「嗡嗡嗡」表示,但在日語中,發音更接近「嘣嘣嘣」(ぶんぶん——嘣嘣嘣)
作為擬聲詞大戶的日語,它們一些關於動物擬聲詞的發音和我們漢語認知的的動物聲音相去甚遠。比如下面一組。
ぴーひょろろ(啁啁)——老鷹的叫聲
ひひーん(咴兒咴兒)——,馬兒嘶鳴
みんみん(音同minmin)——蟬鳴聲
法語的擬聲詞多用在動物身上。法語形容豬的叫聲才不是漢語的「哼哼」,法語的豬是「嚯咿嚯咿」(groin)叫的。法語中摹擬動物的擬聲詞也和漢語相差甚遠。
比如這一組
公雞 chanter [∫ãte]
鴨子 cancaner [kɑ̃kane]
狗 aboyer [abwaje]
老虎 feuler [føle]
牛 meugler [møgle]
羊 bêler [bεle]
馬 hennir ['εnir]
撒些慄子:
哭泣時的聲音
英語——wah
日語——shikushiku
法語——ouin
漢語——嚶嚶、嗚嗚
煎東西發出的聲音
英語——sizzle
韓語——jigeul
漢語——滋滋
思考時發出的聲音
英語——hmmm
日語——eeto
中文——嗯嗯
爆炸聲
英語——kaboom
日語——dokan
漢語——砰
風吹過的聲音
英語——whoosh
法語——fuuuu
漢語——呼呼
關於擬聲詞大家還有什麼有趣的發現,歡迎留言告訴鋒標君,鋒標君期待您的分享!
圖片來源:百度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