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創新的一般方法論,本質就是排列組合?

2021-01-09 GameRes遊資網

本文系用戶投稿

引言

之前說過未來想成功只靠改進可能已經不行,必須要創新,那麼今天就聊聊創新的一般方法論。

很多人都聽過「創新的本質就是排列組合」,但怎麼個排列組合法?用什麼材料來排列組合?這些材料又是如何產生的?

這些問題是排列組合的前提,也就是創新的前提。創新必須有系統的方法,不能靠隨機的「靈感」,不然想不出來是不是就不做了?

開始創新前必須要確定自己對要創新的領域有足夠的了解,即了解這個領域的基本原理、流程。

不過一般都會在自己熟悉的領域做創新,所以省略不講,但是要記得不能忽略這個前提。

創新的步驟可以分為三步,就是拆解、拆分和排列組合。

拆解是理清脈絡,找到分類的方法,或者說找到正確的問題;拆解是按拆解的分類進一步細化顆粒度;排列組合則是把「顆粒」重新整合成整體,甚至可以用其他物種的「顆粒」來組合。

開始討論創新三步驟之前需要先說清楚幾個概念。

什麼是方法論

之前的文章討論過什麼是方法論,現在又有了新的理解。

方法論是尋找目標和路徑的方法,方法則是「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手段。

方法論解決的是尋找目標和規劃路徑的問題,方法負責解決具體問題。

但是方法論和方法是個相對概念,不是絕對概念。

比如「規劃數值」是整個遊戲的方法,它解決的是遊戲的數值問題。

但對數值策劃來說,「如何規劃數值」就是方法論。數值策劃需要找到「規劃數值」的目標和路徑,而「數值設計」就是具體的方法。

以後再聽到別人說「方法論」,就能分別出到底是方法還是方法論了。

創新和改進

什麼是創新,什麼是改進呢?之前說過創新必須創造新的價值,但改進也有新的價值啊?

今天給創新加一個新的條件,也是熊彼得說的「創新必須是革命性的」。

再快的馬車也跑不過汽車,改進就是設計更快的馬車,創新就是造汽車。

創造出的新事物,在機制上與原事物有本質的不同,才能叫創新。這又涉及之前講的對「本質」的定義,可以參考之前的文章。

拆解和拆分

拆解是找到事物間的本質區別,是掌握事物內在運行機制的過程;拆分是按既定分類把事物分成幾份。

拿遊戲舉例,拆解就是找到遊戲成功的根本原因,可能有一堆原因影響成功率,但決定它能不能成的關鍵只有一個,即必要不充分條件。

比如《劍與遠徵》的成功可以歸因於戰鬥體系,這也是《刀塔傳奇》的成功關鍵。拆分是把遊戲分解成主線關卡、競技場、世界BOSS、公會、卡牌養成、技能設計等。

用拆分的方式看遊戲,你無法判斷是哪個功能導致的成功,就算你照搬大部分玩法也做不成,因為成功是系統性的結果。

拆解是動態的,拆分是靜態的;拆解是系統的,拆分是局部的。

講完這幾個概念,下面開始詳細討論創新三板斧:拆解、拆分和排列組合。

創新三板斧

經過大量閱讀和思考之後,不斷結合、聚變其他領域的知識,形成新的想法,再逐漸簡化凝實,就變成了極簡的「套路」。

接下來介紹一下這個套路怎麼用。

拆解

拆解決定了分類的範圍、方式。即它必須劃定符合MECE原則的範圍,還要符合使用者的價值。

用牛舉例,動物學家更關心整個牛的運動機制、形態結構、生活習性、進化等,如果按牛肉、骨頭、下水等這樣的分類就沒有意義。

所以動物學家一定會尋找對自己有價值的分類方式,這個價值就是建立動物相關的知識體系。

所以他們建立了「界門綱目科屬種」的分類方式,每個級別都有自己的鮮明特徵。

遊戲行業發展得時間不長,現有的分類方式不一定是最優的。再加上每個人都需要建立自己的方法論,可以自行尋找最適合自己的方式。

後文我會介紹我自己的分類方式,給大家做個參考。

拆分

下圖是肉商或吃貨按肉、骨頭、內臟等等的分類已經做好拆解,只需要把肉按部位分類,這個過程就是拆分。

這個拆分過程不會影響我們觀察牛的方式,也不會讓我們對牛有新的認知,再怎麼分它們還是牛肉。(不過倒是對牛肉有了新的認知)

就像拆分牛肉一樣,拆得足夠細才能產生更高的價值。拆分就是為了第三步排列組合提供素材。

拆分需要儘量細緻,但也要細得有價值。

就像牛肉為什麼按部分拆分,而不是按長度拆分?因為不同部位的口感有區別,但不會每1釐米都有區別。

拆分的方式也在隨時代進步,我小時候牛肉可沒有這麼多分類,隨著商業化的大潮,為了更好的宣傳,差異化也越來越多。

有時候差異有,但沒多大。為了營造「我們不一樣」的感覺,會硬造一些差異。

有必要的時候可以用用,但不要騙自己。

排列組合

排列組合是創新的最後一步,難度最低但最費力氣的一步。我們需要把前一步拆分出來的材料重新排列組合,還可能需要用其他領域的素材添加或替換。

這一步需要平時大量收集素材,以便需要時快速檢索查找適用的素材。多玩遊戲、多了解其他領域的知識的目的就在這。

電影、廣告、動漫、經濟學、博弈論、物理學等等領域的素材都可能用的上,遊戲的包容性極強。

對職業化的設計者來說,靈機一動的創意根本不存在,即使表面上看都是靈機一動。

下面講講我是如何拆解遊戲,也是這三板斧的用法介紹。

遊戲中的創新

首先這三板斧是「路徑」,不是「目標」。

再次用馬車和汽車的例子,他們創新的目標是什麼?顯然是更快的速度。

那麼遊戲的創新目標是什麼呢?必然是遊戲的本質——情緒。

遊戲創新的目標就是激發更強烈的情緒。

不過情緒並不會像速度一樣越來越高,而是隨著時代發展,舊的方式無法激發同樣強度的情緒,需要創造新的方式激發。

總的來說,情緒的高度不會有多大變化。就像原始人看到飛碟跟看到汽車的震驚程度可能差不多。

但現代人看到汽車沒什麼感覺,看到飛碟肯定非常震驚。遊戲創新就是不斷創造「當時的飛碟」。

拆解遊戲的層次

我把遊戲拆解成幾個層次,最頂層就是遊戲創新的目標,也是遊戲的本質——情緒。

就像「速度」無法被創新一樣,情緒也是固定的,人類的情緒就幾種,可見的未來不會發生變化。

也正因如此,情緒才能被稱為「本質」。

這幾個層次創新的難度越往上越難,因為越接近本質。創新也可以認為是找到更接近本質的方式。

每個層次間層層遞進,互相影響,只為達成共同的目標——情緒。

情緒

這也可能是所有內容產業的本質。

人為什麼要消耗內容?就是因為內容能夠提供日常無法獲取的情緒價值。

大部分人找不到完美的伴侶,也不會生活在恐懼中,更不會天天打仗開疆拓土,所以各種內容就應運而生,滿足人類的所有情緒需求。

遊戲的作用也是如此,在不確定的現實世界中為玩家創造確定的「安全感」、「成長感」。在一成不變的環境中為玩家創造差異化的情緒價值。

大部分內容都只能提供情緒價值,很少能產生實際價值。

就像刷快手抖音是為了讓大腦高頻的感受「快樂」,刷得到、知乎是為了緩解自己的「成長焦慮」。再好的內容對大多數人來說肯定是看過就完了,真正能用它產生價值的肯定沒幾個。

假如內容真的能產生實際價值,其影響力會更久遠。就像當年的《魔獸世界》,它切實的影響了部分人的生活。

更有價值的是有很多經典內容成為了「國民性」的一部分,像四書五經、唐詩宋詞元曲等等,影響力必然極其深遠。

我有個猜想:國民性就是受到特定內容的刺激,能激起相同的情緒,進而產生接近的行為。

體驗

體驗就是不同節奏的情緒組合,每次印象深刻的體驗都是多種情緒的複雜、有機結合。

我們經常希望讓玩家體驗到愉悅、興奮、緊張等等情緒,最後組成一個豐富、值得回憶、願意反覆嘗試的遊戲。

體驗的種類就比情緒多很多,因為體驗是情緒的排列組合。

這一層次的創新目標是找到峰終體驗更好的情緒組合。體驗的「好壞」會隨時代變化,10年前好的設計跟10年後有很大差異。

所以,體驗只有經典,沒有最優。

核心玩法

核心玩法是指遊戲的單局、單次體驗,整個遊戲都是這種體驗的不斷反覆。即使是單次通關的遊戲,也會有一個核心玩法。

對大部分遊戲來說,核心玩法就是指整個戰鬥機制,沒有戰鬥的可以是玩法規則。

隨著養成的變化,體驗會有變化,但核心玩法的機制、規則本身不會變。

核心玩法的創新目標是創造不同種類的體驗。

目標規劃

即什麼時候花多長時間追求什麼,也是整個遊戲的節奏規劃。

數值遊戲由數值策劃規劃,玩法遊戲由系統策劃或關卡策劃規劃。

這一層的創新目標是讓核心玩法產生豐富的節奏變化,因為核心玩法本身只是個機制,不會變化。

體驗的變化是因為把數值以不同節奏輸入到機制中,通過機制的轉化輸出了不同節奏的體驗。

數值或操作就是在讓核心玩法輸出「體驗」的輸入信號。

系統結構

系統結構就是基於「目標規劃」設計的達到目標的路徑,數值本身就像血液,系統結構是血管,必須要有系統結構支持才能讓數值自由運行。

玩家不會去理解什麼是目標規劃,他們只會關心表層的系統目標,裝備去哪打、碎片去哪弄,一般玩家只會看到這一層。

所以系統結構需要清晰、簡潔,這樣才能給玩家明確的目標。

這一層的創新目標是把遊戲目標更清晰的傳遞給玩家。

世界觀包裝

這是整個遊戲的最表層。系統包裝、美術風格、音樂、音效、UI等,都屬於這一層。

這一層的創新目標是讓遊戲更能打動人。就像故事一定比道理更動人,這一層的目標也是把目標「具象化」。

這一切的包裝都是為了讓玩家在腦中建立形象具體的目標,然後奔著目標前行,一路穿山越嶺,獲得整個遊戲世界產出的情緒價值。

分解各層次

情緒

情緒的種類之前寫過,不再贅述。

不同科學家對情緒的分類有不同意見,大家也可以自行查找分析。

體驗

體驗的種類非常多,但我定義的體驗可能跟大家認為的有些不同。

我的體驗是指遊戲的整體體驗,例如Roguelike的重複體驗、SLG的戰略體驗、模擬經營的經營體驗、掛機的休閒體驗、卡牌的收集體驗等等。

這些體驗可以在很多遊戲類型裡出現,比如模擬經營可以跟三消結合,SLG可以跟卡牌結合等等。

核心玩法

核心玩法一定程度上可以認為就是遊戲類型,比如塔防、ARPG、三消、合成等。

就像「所有生意都值得被再做一遍」一樣,每種遊戲類型都值得再做一遍,因為隨時代發展,總是有更合適的產生好體驗的機制。

對大眾來說,遊戲的創新就是指核心玩法的創新,但對設計者來說不能這麼狹隘。

目標規劃

目標的種類比較難說,因為它是個光譜。就像光的顏色本來是漸變的,也就是可以有無數多種,現在的顏色只是人類刻意定義出來的。

我們可以設置無數多個層次和速度,但實際情況還是會根據需求定義出確定的個數。分解目標非常考驗遊戲感。

目標規劃有層次和速度兩個維度。層次就是有多少種不同類型的目標,速度就是多久能達到。「不同類型的目標」指對核心玩法的影響大小、難易程度等。

系統結構

系統結構的種類不多,我目前發現的有幾類:

純線性。數值目標簡單,系統結構也就不需要複雜,點對點直連即可。複雜結構。數值目標複雜,每個目標之間都互相影響、互相需求,玩家需要整體養成。目前大多數數值遊戲都是這類。核心-邊緣結構。核心玩法產出大部分數值,邊緣產出少量數值,但兩部分的投入差小於收益差 。

雖然大結構比較簡單,實際操作上一般會互相嵌套。

比如複雜結構的某個系統內部會有「核心-邊緣」結構:系統內核心養成點對應某玩法的核心產出,邊緣養成點對應邊緣產出,以此降低投入不同的玩家實力差。

世界觀包裝

這是變化最多最頻繁的層,分解出來就是各種題材。

可以參考之前的文章了解一下。

排列組合

拆解完六個層次,每個層次拆分成N個種類,這時候就可以排列組合了。

排列就是指按順序組合,比如你先有了世界觀,就從世界觀開始,推導其他層次;先有核心玩法,就從核心玩法推導其他層次;先有體驗目標,就從體驗推導其他層次。先有什麼就從哪裡開始。

組合就是每個層次內N個種類的結合,塔防可以是喪屍題材、快節奏數值,也可以是中世紀歐洲、慢節奏數值。組合的結果非常多,就不舉例了。

排列組合的素材可以是其他遊戲,也可以是科學。

比如博弈論對核心玩法設計有幫助;系統論對系統結構設計有幫助;電影、小說對世界觀設計有幫助;認知心理學對情緒、體驗有幫助。

做遊戲需要懂的東西非常多,思維也需要鍛鍊得足夠複雜,否則無法處理複雜結構的遊戲。

思維複雜度一定要超過要做的遊戲的複雜度,否則就會掌握不了。

說世界很簡單的人,不是大佬就是菜鳥。

總結

創新就是排列組合,有點像道家說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就是指情緒,以此為不變的根基,演化出體驗,核心玩法,目標規劃、系統結構、世界觀包裝。

這些層次組成豐富的萬物——遊戲。

那排列組合的本質又是什麼呢?其實就是模塊化思維。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西洋棋大師跟菜鳥有個區別是大師通過模塊記憶棋譜,所以大師能快速完整的還原棋譜。

大部分領域都是如此,每個模塊都是一個「套路」,高手會根據情況快速判斷應該使用哪個模塊,能更高效、更準確的解決問題。

而且高手也會隨時更新模塊,用正反饋強化模塊,負反饋調整模塊。頂尖高手跟一般高手的區別就在拆解方式上。

模塊的拆解和拆分方式決定了是否抓住本質,能否以更高效的路徑觸達本質。

當然我還不是頂尖高手,還在探索的路上。

相關焦點

  • 用7個數字代表排列五遊戲組合7種類型,有利於選擇數字組合
    近來有朋友詢問,關於排列五(排列5)遊戲的數字選擇方法,以前一直沒時間整,最近因關在家裡,不能出門,因此,多了點時間,順便整理總結了一部分個,人認為有用的、排列五遊戲的數字選擇方法,希望對朋友玩排列五遊戲能有所幫助,其實,每個彩民都有自己喜歡的方法,只是因個人的選擇習慣不一樣了。
  • 【方法技巧】排列組合——最短路徑
    【方法技巧】排列組合0基礎——分步分類【方法技巧】你還分不清啥時候用A排列
  • 數學計數原理中複雜的排列組合問題解析
    高考對這部分的要求還是比較高的.考查兩個計數原理、排列、組合在解決實際問題上的應用.值得提醒地是:計數模型不一定是排列或組合.畫一畫,數一數,算一算,是基本的計數方法,不可廢棄.解決排列組合綜合性問題的一般過程如下:1.認真審題弄清要做什麼事2.怎樣做才能完成所要做的事,即採取分步還是分類,或是分步與分類同時進行,確定分多少步及多少類.3.確定每一步或每一類是排列問題(有序)還是組合(無序)問題,元素總數是多少及取出多少個元素.
  • 排列組合的基本計算公式、排列組合的威力
    今天講一下如何理解和記憶排列組合的基本計算公式,然後再解釋一下為什麼推薦用排列組合。排列的定義:從n個不同元素中任取m個,按一定順序排成一列,所有排列的個數記作:A(n,m)組合的定義:從n個不同元素中任取m個的組合數(順序無關)記作:C(n,m)A(n,m)=n(n-1)(n-2)…(n-m+1)C(n,m)=n(n-1)(n-2)…(n-m+1)÷(m!)
  • 數學排列組合難?學霸說:只需這7種方法,輕鬆搞定排列組合題!
    我們都應該是從小學就開始學排列組合的題的,只是小學的題目很簡單,用調換位置法和固定十位法來解答就可以,到了初中的時候,排列組合的題目是越來越難,需要同學們花費很多的時間去解題,但最後的答案可能還不會是正確的答案,這時候就需要同學們掌握正確地解題方法,才可以去既快速又正確地去解題。
  • 排列組合公式/排列組合計算公式
    分析 (1)①由於每人互通一封信,甲給乙的信與乙給甲的信是不同的兩封信,所以與順序有關是排列;②由於每兩人互握一次手,甲與乙握手,乙與甲握手是同一次握手,與順序無關,所以是組合問題.其他類似分析.  (1)①是排列問題,共用了 封信;②是組合問題,共需握手 (次).  (2)①是排列問題,共有 (種)不同的選法;②是組合問題,共有 種不同的選法.
  • 插板法在排列組合中的應用
    插板法在求解排列組合題目中有著重要的地位,但並不是所有排列組合問題都能夠用插板法。使用插板法進行求解,需要滿足兩個條件:1)進行排列的元素都是同質的,也就是說不存在任何差異,將一個元素放入第1組和將另一個元素放入第1組沒有任何差別;2)每個分組至少保證有一個元素。
  • 行測核心考點——排列組合
    加法原理與乘法原理加法原理:完成一件事情,需要劃分幾個類別,各類別中的方法可以獨立完成這件事情。當這種類別沒有重複、沒有遺漏時,完成這件事情的方法總數等於每一類方法數之和。例如,從甲地到乙地,乘船有3趟不同班次,飛機有5趟不同班次,公交車有2趟班次。則從甲地到乙地一共有3+5+2=10種方法。
  • 2020省考行測技巧:六種基本排列組合方法選取與公式速記
    近年,排列組合問題在各省(市)省考中出現的頻率逐漸增加,作為組合數學的分支,行測數學運算中相對獨立的一個知識點,它一直被認為是難度較高的,其實中公教育專家相信考生只要掌握了相應的題型和解題方法,分辨清楚題型,排列組合問題就能迎刃而解。
  • 數學家論數學——數學的本質
    Hankel,1839~1873,德國數學家、數學史家)在複數和超複數理論、函數論、數學史等方面皆有所貢獻.他修正了形式律的皮科克不變性,證明了任何超複數系都不能滿足全部普通算術定律,強調點集的測度性質,系統闡述了黎曼可積性準則,討論了函數的分類及各類函數的可積性,並提出構造以有理點為奇點函數的方法.漢克爾是著名的數學史家,其著作《近幾世紀數學的發展》、《古代與中世紀數學史》等享有盛名,受到數學史家康託爾
  • 坤鵬論:人的本質是什麼?我就是我的身體
    然後,朝向事物本身,捕捉它們的本質。我們總說,做事要從本質入手,那樣才不會背道而馳,不會成了緣木求魚,跑錯了方向,用錯了方法。《懸置的方法有哪些?》、《懸置求空,追求正確的開始》告訴我們,只要利用現象學的方法,就可以將纏繞於事物之外的層層遮蔽之物抽絲剝繭,最終「看」到事物本身——本質。至此,現象學的學習和分享就告一段落了,希望它已經成為大家哲學學習的新起點。今天,坤鵬論再介紹現象學領域的兩位著名哲學家以及他們的觀點、理論與成就。
  • 關於排列組合的知識以及解題小技巧
    11.「16 字方針」是解決排列組合問題的基本規律,即: 分類相加,分步相乘,有序排列,無序組合,。12.「24 個技巧」是迅速解決排列組合的捷徑 五.排列組合中的1沒有理解兩個基本原理出錯排列組合問題基於兩個基本計數原理,即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故理解「分類用加、分步用乘」是解決排列組合問題的前提.
  • 排列與組合公式的原理
    排列公式其實很簡單,就是不重複、有順序的抽取,利用了分步乘法計數原理即可得到計算公式。從m個元素中隨機抽取n次、不放回抽取,其中n不超過m,那麼根據分步乘法計數原理,可知所有可能的情況的種類數量為用另一種更簡便的公式表示為上式即為排列公式,表示從m個元素中隨機抽取n個進行排列的可能種類數。那麼當m=n時,排列公式變成我們把上式為全排列公式。
  • 《數學提高》排列組合c怎麼算 公式是什麼
    排列有兩種定義,但計算方法只有一種,凡是符合這兩種定義的都用這種方法計算。定義的前提條件是m≦n,m與n均為自然數。
  • gre數學部分排列組合概念和基本公式
    gre數學部分排列組合的內容也是經常會考到的,考生如果想拿到這類題型的分數,必須要先掌握gre數學部分排列組合概念和基本公式。下面我們就給大家簡單地介紹一下相關知識。  排列(permutation)組合(combination)  (一)概念  1.排列與組合的區別:  將一個事件內的元素的順序調換,如果這個事件不變,那麼是組合問題;如果這個事件改變,那麼是排列問題。  排列問題要考慮位置關係,組合問題不需要考慮位置關係。
  • 搞定一個高中數學題型:排列組合24種解題方法,一學就會
    排列組合是高考數學中相對獨立的內容,對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有較高要求,學生普遍反映難學。再者,排列組合思想在生活中也常應用。比如乘車規劃,彩票概率等,所以學好這些知識是非常有用的。兩個基本原理是排列和組合的基礎(1)加法原理:做一件事,完成它可以有n類辦法,在第一類辦法中有m1種不同的方法,在第二類辦法中有m2種不同的方法,……,在第n類辦法中有mn種不同的方法,那麼完成這件事共有N=m1+m2+m3+…+mn種不同方法.
  • 2021國考行測技巧:排列組合其實沒有那麼難
    在行測考試中,排列組合問題經常出現,大多數學生對於這類題目總是望而生畏,但其實如果了解了其中的相應邏輯關係,很多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在排列組合問題中,有一類隔板模型的題目,如果能夠掌握題目特徵和對應的公式,問題就可以順其自然地解決了。下面,中公教育就和大家一起來學習一下。
  • 速解排列組合問題——插空法!
    排列組合問題一直是行測考試中的一個熱點,同時亦是一個難點。其實,對於排列組合問題有很多求解的方法,比如捆綁法、優限法、插空法、間接法、隔板模型、錯位重排等,而插空法是這些方法中相對容易理解且好用的方法。接下來就由江蘇公務員考試網小編帶領大家一起來學習插空法,從而讓大家不再畏懼排列組合問題。
  • 北京事業單位數量關係:淺析排列組合基礎知識_北京中公教育
    數量關係一直是考生較為頭疼的內容,其難度較高,尤其是排列組合問題。對於排列組合問題,其難度較高的主要原因是其基本知識獨立,研究的思路或者方法跟我們之前所學的有很大的差別,所以理解起來會有一定的難度,對於這一部分大家一定要學精學透,才可以真正解決相關類型的題目。一、含義排列組合,主要是用來計算方法數或情況數。簡單而言,就是計數。
  • 高考數學:排列組合的21種解題策略 助你快速提分,趕快收藏!
    排列組合問題是高考的必考題,它聯繫實際生動有趣,但題型多樣,思路靈活,不易掌握,實踐證明,掌握題型和解題方法,識別模式,熟練運用,是解決排列組合應用題的有效途徑;下面就談一談排列組合應用題的解題策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