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型冠狀病毒可以通過氣溶膠傳播的消息備受公眾關注,甚至出現「空氣中處處都帶毒」「開窗通風病毒會從樓下飄到樓上」等傳言,引發不少擔憂。今日,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專業組組長、呼吸與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曾祥伯解釋,氣溶膠傳播在本質上就是一種呼吸道傳播方式,並不罕見,由於公眾對這個專業名詞相對陌生,因此會產生擔憂。
「氣溶膠傳播其實並不可怕,它需要有足夠的濃度和活性才會引起傳播。現有的防控措施已經考慮到氣溶膠傳播的可能,公眾在預防氣溶膠傳播時與預防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採取的手段是一樣的,正確佩戴口罩、勤洗手、少出門和少聚集即可。」他提醒道。
氣溶膠粘附病毒感染人體,需要有足夠的活性和數量
曾祥伯進一步解釋,氣溶膠是指空氣中所有含水分的微小顆粒,包括我們肉眼可見的霧、霾、水蒸氣,還有我們肉眼看不到的一些微小顆粒。例如,在天氣晴好時我們可透過一束陽光看到有一些顆粒飛舞,這就是氣溶膠的一種。人體頭髮絲的直徑是60微米左右,而氣溶膠的大小在0.1到100微米之間。
所謂氣溶膠傳播,是指病毒粘附到這些氣溶膠顆粒上,通過呼吸道進入人體肺部進而發生感染的傳播方式,它在本質上就是一種呼吸道傳播方式,並不罕見。
他介紹,目前,並沒有完全明確新型冠狀病毒是否有氣溶膠傳播這個途徑,但即便是可通過氣溶膠傳播,大家也不必過度恐慌。曾祥伯指出氣溶膠傳播的兩大弱點:
第一,病毒離開細胞以後,它的存留時間很短,而且活性下降,即便氣溶膠攜帶了少許病毒,但是它的活性不強,而且目前並沒有發現氣溶膠裡有活的病毒的證據。第二,病毒通過氣溶膠傳播得有個前提,就是需要有足夠數量的病毒,而這種情況僅會發生在較密閉或狹小的環境中,比如長時間待在公共運輸環境裡、久處於電梯中或者聚集性發病的區域。
目前,新型冠狀病毒最主要的傳播途徑還是近距離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因此,要絕對注意避開近距離說話、咳嗽、打噴嚏,正確佩戴口罩。
資料圖 王金輝 製圖
樓上樓下有確診患者,沒必要擔心氣溶膠飄進家
樓上樓下有確診患者,病毒會不會隨著氣溶膠飄進家,從而被感染?曾祥伯認為,這種擔心是沒有必要的。氣溶膠如果通過患者所處環境的窗戶「飄」出來,會在開放的環境中迅速被稀釋,濃度顯著降低,這時如果氣溶膠真攜帶有病毒,活力也會相應減弱,被人體吸入的概率與劑量都大幅度減少,不足以對樓上樓下進行相互傳播。因此勤開窗通風,保持空氣的新鮮和流通非常重要。
但他強調,勤開窗通風同樣有個前提,就是要明確自己所處的小區、樓棟周圍並不是聚集性發病區域,否則,就要儘量減少開窗。
曾祥伯還提醒,在無大量攜帶病毒的氣溶膠產生的場所,開啟中央空調時仍然要注意開窗通風;在有確診患者、疑似患者密度大的醫院,或者人群密度大的超市等場所,不要使用中央空調;而在小汽車等狹小空間裡有兩人或者兩人以上者建議開窗通風。
延伸閱讀:
聚集性疫情83%是以家庭為單位,小區裡有確診病例,生活還安全嗎?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今日舉行新聞發布會。針對聚集性疫情,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介紹,所謂聚集性病例,是指在一個相對小的單位裡出現兩個以上的病例。對全國近千例聚集性病例的分析發現,其中83%是以家庭為單位的,另外還有常見的一些場所,包括醫療機構、學校、商場、工廠等。
聚集性病例的特點,首先是從嬰幼兒到老人,範圍比較廣。據統計,聚集性病例中,有一代的大概佔到22%,有兩代病人的佔到64%,也有個別的會出現三代甚至四代。
聚集性病例的形成,通常是首例病人有在湖北的居住旅遊史,由於家人生活接觸或者照顧病人,加上聚餐等,引發二代傳播。而三代四代的發生,主要是第一代的病例臨床特徵不明顯,防範意識不強引發的。
目前的聚集性疫情,表明防治措施效果比較得力,沒有再大範圍擴散。
如何防範聚集性疫情?首先要認識聚集性病例發生的場所和背景,如果家裡有病人或者照顧病人,一定要做好防護,家庭居室要注意通風,個人要注意衛生防護,戴口罩,洗手,儘量避免參加聚會聚餐。乘車一定要做好防護措施。
北京共發生73起聚集性疫情,小區裡有確診病例,生活還安全嗎?
2月10日消息,「目前北京市一共發生73起聚集性疫情,其中66起屬於家庭聚集性疫情,佔90%左右。」
2月10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市疾控中心主任醫師吳疆介紹說,目前家庭聚集性疫情涉及197例確診患者。這說明需要居家進行醫學觀察的對象沒有落實好的相關措施。
吳疆說,目前北京市對需要進行醫學觀察的對象,主要採取集中醫學觀察。在這種情況下,被觀察對象可以在專業人員指導下嚴格按照防控措施的要求,減少接觸機會,減少感染機會。
小區裡有確診病例,生活還安全嗎?
吳疆表示,小區裡面一旦有病例,相關工作人員會排查密切接觸者,對小區進行終末期消毒。
目前,北京市疾控中心已經發布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間病例所在小區居民防控指引。發現確診病例並隔離後,疾控機構會在病例離開後,對病例住所進行徹底消毒。小區物業部門(自然村村委會)會在疾控機構的指導下做好小區公共區域的清潔消毒。
小區裡的人員,其中在無防護狀態下與病例有共同居住、學習、工作等近距離接觸的人員,會被通知為密切接觸者進行居家或集中隔離醫學觀察。
小區的其他居民注意保持良好個人衛生,勤洗手,堅持在這些情況下按照六步法洗手或使用免洗手消毒劑:外出回家後;準備食物前;清理垃圾後;接觸口、眼、鼻前後;照顧老人、兒童、病患前後;拆快遞後;進食前;如廁後或懷疑手髒時。
儘量減少鄰裡串門,減少與他人密切接觸。做好居室通風換氣,每日2-3次,每次不少於30分鐘。保持環境衛生,採取溼式清潔。乘坐廂式電梯應佩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保持手衛生。
不隨地吐痰,打噴嚏或咳嗽時用手肘或紙巾遮住,不用手接觸口、眼、鼻。口鼻分泌物或吐痰時用紙巾包好,棄置於垃圾箱內。
儘量避免聚會聚餐,進入人員密集場所或乘坐公共運輸工具時,務必佩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與他人儘量保持一定距離。
平衡膳食均衡營養,適度運動,充分休息,保持心態平和、心情放鬆。食物加工時,生、熟分開,禽肉蛋魚要充分煮熟後食用。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提示,目前尚無證據顯示貓狗等寵物會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但依然建議與寵物接觸後按照六步洗手法洗手,保持手衛生。如出現發熱、乾咳等症狀,應佩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前往發熱門診及時就診。
有人確診未住院,可以舉報嗎?
有人已經確診為新冠肺炎,卻沒有住院治療,是不是可以舉報?
北京市衛健委新聞發言人高小俊表示,目前本市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均按要求在醫療機構進行診斷和治療,定點醫院收治床位數量充足,可做到應收盡收。
高小俊說,請市民注意區分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觸者。密切接觸者不需要住院治療,但需要進行隔離醫學觀察。市民如有疑問可撥打12345進行舉報或聯繫轄區衛生健康部門和公安部門。
來源:綜合長沙晚報、北京日報客戶端 長安街知事微信公眾號
流程編輯:TF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