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市區太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省級專項資金和項目管理實施...

2020-12-23 中國水網

  為進一步規範無錫市市區太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省級專項資金(以下簡稱「專項資金」)和項目管理,提高專項資金使用績效,近日,市財政局、市生態環境局修訂印發了《無錫市區太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省級專項資金和項目管理實施細則》(錫財規﹝2020﹞1號,以下簡稱「《實施細則》」),新的《實施細則》將於2021年1月1日起實施。

  近年來,市財政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按照中央、省、市關於太湖治理的決策部署,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創新環境經濟政策,全力做好太湖治理各項工作任務。

  2007-2019年,全市已累計投入太湖治理資金840億元,主要用於藍藻及水生植物處置及資源化利用、產業結構調整及工業汙染治理、汙水處理和垃圾處理處置、生態保護與恢復修復等工程項目,為無錫市太湖治理工作提供了重要保障和支撐。今年,在嚴峻藻情及特殊形勢的雙重考驗下,太湖無錫水域圓滿完成「兩個確保」目標任務,連續13年實現安全度夏。

  2020年5月27日,省財政廳、省生態環境廳修訂的《江蘇省太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專項資金管理辦法》正式實施,11月1日,《江蘇省省級財政專項資金管理辦法》也正式施行,而無錫市原《實施細則》(錫政辦發〔2018〕93號)在專項資金支持範圍、資金分配、資金使用和項目管理等方面與省辦法已不相適應。

  因此,市財政局、市生態環境局經充分醞釀、反覆修改完善,先後徵求各區人民政府、市級相關部門以及市相關國有企業的意見,並充分採納合法性審查意見,在經過集體審議並報市政府同意後,11月30日,新《實施細則》正式出臺。

  新《實施細則》共二十九條,包括總則、專項資金支持範圍、專項資金申報審核、專項資金分配、專項資金使用和項目管理、監督檢查與績效評價、附則等七章內容。此次修訂的主要內容包括:

  (一)相關部門和單位職責

  根據機構改革要求,明確專項資金由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太湖辦共同管理調整為由市生態環境局(市太湖辦)和市財政局共同管理。同時,明確了各相關部門和單位的職責。

  (二)專項資金支持範圍

  按照國家、省太湖治理方案及無錫市太湖治理工作任務,明確專項資金支持的項目包括工業汙染防治、城鄉生活汙染治理、農業面源汙染治理、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等,同時,明確專項資金可安排不超過總額的10%部分用於農村生活汙水處置工程、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工程、農業面源汙染治理工程和生態保護與修復工程的運行維護。

  (三)專項資金申報審核

  將專項資金支持項目由新申請和再次申請項目兩類,修改為新申請和延續項目兩類。明確項目申報材料內容,強調項目資金申報實行信用承諾制,同時明確項目審核要點等內容。

  (四)專項資金分配

  專項資金補助比例調整為根據當年專項資金年度項目投資指南的項目分級確定,補助比例不超過項目核定總投資的50%,其中,藍藻打撈、藻泥及淤泥資源化利用、農業廢棄物集中收集處理與服務體系項目補助比例不超過70%。專項資金分配與市相關部門(單位)和相關地區上年度目標任務考核結果、國省考斷面數量及水質情況等太湖治理工作績效掛鈎。

  (五)專項資金項目管理

  明確專項資金項目應按規定進行竣工驗收,未按有關規定及時組織竣工驗收的,將視情況調減專項資金分配額度。

  下一步,市財政局將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重要指示和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圍繞實現更高水平的「兩個確保」目標,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創新財政支持方式,提高資金使用績效,科學系統推進水汙染治理、水資源調配、水生態修復各項工作,努力把總書記「給太湖增添更多美麗色彩」的殷切希望變成現實模樣。

編輯:徐冰冰

相關焦點

  • 太湖流域水環境明顯改善 「還太湖一盆清水」仍需努力
    圖說:藍藻水華多發頻發也是影響太湖水質的一大原因 羅水元 攝新民晚報訊(記者 羅水元)記者今天下午從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了解到,經過十多年綜合治理,太湖流域水環境已在流域經濟總量翻番、人口增加一千多萬的背景下得到明顯改善,太湖富營養化趨勢也得到了遏制
  • 鎮江市水環境綜合治理規劃項目實施方案公示
    六、績效目標   通過水環境規劃和專題研究,科學系統的策劃一批水環境治理項目,繪製出鎮江市城市水環境綜合治理「一張藍圖」,確保城市水生態環境質量全面提升。規劃應結合國家、流域或省市域及城市相關上位規劃,協調好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布局、實施年限及其相關經費籌措與城市國土空間規劃及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的關係,強調系統治理、生態治水、和諧治水,突出體現城市水環境治理與長江大保護均取得實效。   4、系統。
  • 無錫投近8000萬專項資金 48處文物已修復
    「8000萬元,一個基建項目也許就用完了,但對文保工作而言,卻能『喚醒』更多文物。」昨天,市文廣旅遊局文物處處長宋保舵指著眼前堆積成山的申報材料說。2018年初,《無錫市文物保護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啟動,市級財政投入近8000萬元用於市區文保單位的修繕。如何花小錢辦大事?又如何把關每一分錢?這些問題曾讓文物管理部門操心不已。
  • 雲南:劍湖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融資9.53億元
    近日,總投資15.53億元的劍川縣劍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PPP項目舉行項目融資貸款籤約儀式,農行將向該項目提供融資貸款9.53億元。
  • 【3月25日環保要聞】下達35億元中央投資治理重點流域水環境;浙江...
    【3月25日環保要聞】下達35億元中央投資治理重點流域水環境;浙江、內蒙古、甘肅發布2020重大項目名單 時間:2020-03-25 14:52
  • 中信環境技術胡家陽:工業園區綜合治理之「中信模式」
    9月18日,在「2020(第十二屆)上海水業熱點論壇」上,中信環境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信環境技術」)水務運營管理中心副總經理胡家陽以「中信環境技術工業園區『六位一體』綜合治理模式經驗」為主題,分享了中信環境技術在工業園區綜合治理方面的實踐與探索。
  • 江西建立完善流域生態補償機制 保障長江中下遊水生態安全
    (資料圖) 劉佔昆 攝2018年,為建立合理的生態補償機制,加強全省流域水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力度,江西省印發了《江西省流域生態補償辦法》(以下簡稱《補償辦法》),對境內鄱陽湖和贛江、撫河、信江、饒河、修河等,以及東江流域等實施生態補償,覆蓋全省的100個縣(市、區)。
  • 汾河水庫流域水環境汙染和生態補償機制探討
    本文通過建立生態補償方法和公示路線計算出汾河水庫上遊四縣為水環境治理應獲得經濟補償金額和保護生態環境應獲得的經濟補償費用。為政府決策提供技術依據,為提高庫區流域人民生活水平,人民自覺保護水庫飲用水水源起到積極的作用。
  • 德華生態與江蘇省環科院合作項目再度引媒體關注
    本月初,該項目作為「十二五」期間江蘇省環境科學研究院承擔的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太湖項目「園區化鄉鎮工業廢水富營養汙染物深度削減及資源化成套技術研究與工程示範課題」(2012AZ07101-003)中的重要成果之一,受到了《中國環境報》的特別報導。
  • 無錫太湖漁民「光榮退捕」,讓後代有魚吃!
    「太湖給了我們太多,退捕也算是我們對太湖的反哺,全家都很支持!」籤下退捕協議書的漁民殷才法臉上露出了開心的笑容。「想到退捕能讓太湖水更美,魚更多,我打心眼裡支持!」
  • 省級環保集團出馬!6大聯合體入圍26.32億南寧武鳴區水環境整治項目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日前,廣西政府採購網發布南寧市武鳴區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PPP項目資格預審通過結果公告。公告如下:廣西建通工程諮詢有限責任公司南寧市武鳴區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PPP 項目【項目編號:GXJTZ[2020]110002】資格預審通過結果公告廣西建通工程諮詢有限責任公司受南寧市武鳴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委託
  • 綜合治理帶來多重效益——河北省開展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
    創新體制機制,多方籌集資金,加快生態環境修復近日,在赤城縣白河水系幹流白河岸邊,柳林屯村被雕花圍牆環繞,青堂瓦舍的民居整齊排列著。村內汙水處理、垃圾桶、公廁等設施一應俱全,環境優美。「村裡環境改善歸功於小流域綜合治理。」
  • 《2019年度鎮江市生態環境狀況公報》發布
    我市15個太湖流域考核斷面水質達標率100%,20個重點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100%,全面消除劣Ⅴ類水功能區,年度34個太湖流域水汙染防治項目全部按期完成年度建設目標。,爭取上級環保專項資金3.3億元,23家企業納入環境應急管控豁免名單。
  • 2019年投資額超20億的水環境治理項目
    中國水網不完全統計了2019年度投資額在20億以上的水環境治理項目,共計22個,總投資額累計約1131.19億(如有遺漏,歡迎補充)。投資額最大的項目是134.08億的廣東東莞市石馬河流域綜合治理EPC+O項目。
  • 湖南白石港水環境綜合治理PPP項目將於11月30日前...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奮戰一百天,消除黑臭水。湖南省白石港(湘江入口--學林路)水環境綜合治理PPP項目是中央環保督查及省、市重點項目,14號,記者從項目建設方了解到,目前,項目正在緊鑼密鼓建設中,預計11月30日前全部完工。
  • 水更清!看雲南「明珠」常亮常清
    ●要壓實責任,強化措施保障,超常規作業,齊心協力解決項目推進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達到進度、質量和實施效果相統一,同時要加大督查考核力度,嚴肅責任追究。●要嚴格按照玉溪市委要求,確保12月20日前,撫仙湖水環境保護治理「十三五」規劃項目完工率達90%以上,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試點項目完工率達100%。
  • 提升太湖控藻能力,保障河湖生態安全
    ,傍水而生,歷史和文化均與太湖水息息相關。為此,絕大多數連通太湖的河道都實施了閘控,切斷河湖自然水體交換。然而,這種水利控制也大大影響了太湖流域的水系連通性,損害了江南水鄉的河流生態健康。  通,還是不通?成了擺在太湖流域濱湖城市河道管理者面前的難題。
  • 宜興探索精準化流域治理新模式 上中下遊統籌實施區域治理
    抽水、清淤、填土……近日,宜興和橋鎮西鋤村港下組的700多畝魚塘全部退出。記者在現場看到,十多輛挖掘機正在抓緊作業,力爭要在本月底將其中493畝區域復耕為農田,發展循環農業。未來,農田退水會經過生態溝渠進入67畝的新建生態溼地,徹底消除水產養殖尾水影響的同時,實現農業面源汙染零排放。該工程區域位於入太湖河流殷村港上遊。
  • 資金的動態監督和滾動式管理是關鍵
    三個試點的推行對於發展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具有重要意義。  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試點強調源頭控制。城市絕大部分餐飲廢棄物是否得到妥善的處理、有效的回收、利用和處理是控制城市汙染源的關鍵,通過考核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總量是否達到預期目標,來實現動態監督和管理。  園區循環化改造試點相關方案體現了綜合治理的理念。
  • 海城市發改局積極申報項目資金爭取上級財力支持
    海城市發改局積極申報項目資金爭取上級財力支持 信息來源:海城市人民政府辦公室發布時間:2020-12-21瀏覽次數:次 按照國家關於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現代教育提升工程建設、託育服務設施建設、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政策投向、投資標準,市發改局積極溝通有關主管局、項目單位,調度、梳理、篩選具備可行性的項目,協調、指導和實施前期材料準備、項目入庫、向上申報等各個環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