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if you
據環球網援引日媒新聞,因日本防務省連續8年軍費支出持續上漲,本年度的防務經費已經嚴重不足。為此,本月26日日本防務省將首次舉辦「退役裝備拍賣會」,屆時日本副首相麻生太郎以及防衛大臣河野太郎兩位高官都將親自出席。
據悉,此次日本方面拿出的拍品有以下幾種:剛剛退役的日本「山雪」號訓練艦的操縱輪、飛行員使用過的頭盔以及氧氣面罩等,總共將有30多種拍品。然而關於此次拍賣的期望價格,河野太郎表示,只希望這些錢能湊夠一架F-35隱身戰機。
難道日本真的窮到這種地步了?要知道,2020年日本防衛省拿到的預算折合人民幣後約為3200億,這一數據也已實現八年連續性增長,日本現在落魄到賣裝備,錢真的不夠花了?出於對鄰國軍費好奇的態度,不妨搜集一些公開信息,看看日本把巨額軍費砸在哪些項目上,以至於今天到了這種境地。
公開數據顯示,日本從美國進口的F-35戰機,一架約為6.6億人民幣,其實日本把相當一部分錢都砸在了這個項目上。去年,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和川普經過磋商,雙方敲定一筆105架F-35戰機的購買合同,川普稱,要讓日本保持在美國盟友中擁有最大的F-35機群。F-35的作戰性能不在這裡多說,單說這筆訂單的價格就近700億,而且這可是裸機價格,按照美國戰機的維護標準,日本每年還要花費一大筆錢在F-35上。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3月26日,日本已經在三澤基地部署了首個全F-35A實戰部隊,目前已經有13架飛機在役,未來這支裝備降配備的數量將達到42架。另外日本還在「出雲」級準航母上進行了一定投入,未來的這艘準航母將搭載F-35B戰鬥機,屆時將成為一艘實質意義上的航空母艦。即便F-35已經被爆出多如牛毛般的缺點,但以一個理性的角度來看,必須要意識到它的存在將帶來哪些明面和潛在的改變。
海外項目是日本近年來又一項主要支出。根據公開數據顯示,日本近年來越來越不滿足於本土軍隊的建設,開始向海外基地和軍購項目上逐漸傾斜。比如日本在2016年就開始了自衛隊海外派遣工作,最顯著的代表就是日本在吉布地修建了半永久性軍事基地,他們也在執行維和、巡邏等國際任務,可以說日本現在在不遺餘力地刷存在感。
這說明,安倍政府事實上是很有野心的,它非常希望逐漸擺脫對美國的軍事依賴,擁有與經濟實力所配套的軍事力量。
今年,日本還投入了一部分100億日元的預算在新型戰機上,他們計劃研發一款屬於本國的「未來隱身戰機」,這再一次證實了日本脫離美國的決心。總之,日本野心不小,不過短期來看,它仍實力不足,後勁也不夠強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