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市康復醫學會,科學出版社主辦的上海關節鬆動術論壇暨《關節鬆動術》新書發布會將於2018年6月30日至7月1日在上海體育學院交流中心舉行。
亞洲知名手法物理治療師、Maitland的弟子梁兆麟博士為這本書寫序,且論壇當天的開幕式將親自到場
本次論壇旨在傳播關節鬆動術的相關知識,以及和各位康復工作者分享不同的關節鬆動技術。因此論壇將舉行為期兩天的關節鬆動術講座,屆時我們將邀請《關節鬆動術》一書的部分編者為大家講解各個章節的內容,從關節的解剖到評定以及必要的關節鬆動手法。同時編者也會分享編書的心得和感想。
《關節鬆動術》由國內多位資深康復治療師根據其多年經驗結合國內外較新、較豐富的關節鬆動治療技術編寫而成。《關節鬆動術》共分12章,以圖文並茂的形式介紹了掌握關節鬆動術治療關節功能障礙所需要的基礎知識和實踐操作,包括功能解剖、物理檢查評估、關節鬆動術和循證實踐等,詳細闡述肩關節,肘關節,腕、手關節,髖關節,膝關節,踝足關節,顳頜關節,頸椎,胸椎和腰椎。是一本理論與臨床實踐相結合,循證與臨床經驗相結合,集科學性、實用性、可操作性於一體的參考書。
部分章節目錄
中國大陸第一本《關節鬆動術》專著有以下亮點:
亮點一、基於循證理念的物理治療模式
不管採用哪一種關節鬆動術,Maitland關節鬆動術、Kaltenborn關節鬆動術或者Mulligan的動態關節鬆動術來緩解患者疼痛、提高關節活動度等,物理治療師都應該具備循證醫學/實踐的理念,醫學科學基礎知識、物理檢查評估技能、以病人為中心、臨床思維能力、物理治療技能、康復科研能力、交流與溝通技能、職業價值、態度、群體健康和衛生系統等。這些部分組成了基於循證理念的物理治療模式。
一名物理治療師應該需具備的治療模式:基於循證理念的物理治療模式
亮點二、功能解剖
每個章節的第一部分,就是各個關節的功能解剖!!
亮點三、SOAP檢查評估模式
在康復治療教學和臨床康復中,培養康復治療專業知識和臨床康復技能是至關重要的。目前國際上最常用以問題為導向的醫學記錄方法,即SOAP (Subjective, Objective, Assessment, Plan),以培養康復治療專業人員的臨床思維能力、提高學生分析、判斷和解決臨床康復問題的能力。
SOAP包含4個方面:主觀資料(Subjective,S),客觀資料(Objective,O),評估(Assessment,A)和計劃(Plan,P)
1 主觀資料
主觀資料(Subjective,S) 主要是患者提供的資料,包括患者主訴,一般情況(例如年齡、職業等)、疾病發生發展情況、當前症狀、個人病史、家族病史等。主觀資料的獲得主要通過臨床問診,臨床問診實質是資料的搜集、思考、質疑並整合患者提供的相關信息以得出康複評估和治療方案的臨床推理過程。
舉例一:患者的年齡。許多疾病是與年齡呈相關性 的。例如,不同年齡導致腰痛疾病的種類不同:①小兒 和青少年導致腰痛常見疾病為先天性畸形、脊柱側彎 等。②中青年導致腰痛常見疾病為腰肌勞損、腰扭傷、 腰椎間盤突出症等。③老年導致腰痛常見疾病為腰椎骨 性關節炎、腰椎管狹窄、骨質疏鬆等。
2 客觀資料
客觀資料(Objective,O)是指康復醫務人員在康復 評估過程中所觀察的信息,即主要是通過視診發現患者 的功能障礙與所觀察的信息的相關性。檢查者在觀察患 者姿勢時,儘量明確以下問題:從前面看,鼻、胸骨劍 突和肚臍是否在一條直線上;從側面看,顳骨外緣、肩 峰、髂脊、膝關節和外踝稍前方是否在一條直線上;肢體上否存在畸形;肢體位置是否對等和平衡;是否存 在紅、腫、熱;患者對功能障礙的態度;患者是否願意 活動;患者活動時的表情等。
舉例一:肢體是否處於中立位:如從側面觀察腰椎, 腰椎呈現前凸,骨盆傾斜角增大,可能存在的肌肉失衡 為腰部伸展肌群和屈髖肌群變緊張,腹部肌群與伸髖肌 群變鬆弛。
3 評估
評估(Assessment,A)是為了排除或確診前面根據 主觀資料和客觀資料所做的初步診斷,故這些評估需要 系統地進行。若患者的病情是急性的,評估者需要細心。 康復醫務人員在為患者評估時,需遵循以下原則[25]:一 般先做健側的評估;先做主動活動評估,再做被動活動 評估,最後做等長抗阻評估;引起疼痛的活動最後檢查; 關節活動範圍受限的肢體,需仔細加壓以體驗最末端感 覺(End feel)等。同時也應注意在評估某個部位或關節 時,檢查者還需注意此部位或關節的損傷,是否會對完 整運動鏈上的其他關節所造成影響,以及是否發生代償 的變化等。
舉例:頸椎病患者的評估主要包含以下方面:①頸 椎的主動活動、被動活動和等長抗阻運動。②頸髓神經 節檢查(C5:屈肘肌群)。③頸椎的特殊檢查,如椎間孔 壓迫試驗、上肢張力試驗。④反射檢查,如Hoffmann 試驗。⑤日常生活能力評定(activies of daily living,ADL) 與功能性評估,如Barthel指數評定、頸椎功能障礙指數 (neck disability index)。
亮點四、脊柱和四肢關節的鬆動術
《關節鬆動術》書籍詳細闡述肩關節,肘關節,腕、手關節,髖關節,膝關節,踝足關節,顳頜關節,頸椎,胸椎和腰椎。
腰椎單側後向前鬆動
患者起始體位:俯臥位,雙手置於身體兩側,頭可以轉向側方。
治療師體位:如果脊柱左側後前向鬆動時,治療師站在患者左側。
操作手法:治療師將拇指置於患者後背,拇指互相指向,在棘突的左側施力。最好不要將一側拇指輔助另一側拇指施力,這會影響拇指指腹在受力的感覺。其它手指圍繞拇指伸展開並提供固定。(圖12-31)由於拇指肌腹較大,這對於感覺橫突會比較困難。然而,如果使用拇指指尖使用緩慢的壓力,大量的肌肉就可以深入到骨突。治療師將肩置於手上方,這樣就可以將軀幹的壓力通過胳膊傳遞到拇指。
作用:雙手可以用來操作這個技術,雙手的位置和棘突後前向的鬆動技術是一樣的。然而,使用雙手的缺點是壓力位置比較難定位,局部的不正常運動也比較難察覺。當感覺到節段間的肌肉痙攣時,這個技術具有較好的治療作用。在肌肉痙攣或疼痛的一側操作時,可以根據患者的反應調整操作的角度和級別。
向內側活動下頜骨(圖9-46)
方向:將下頜骨的髁突相對關節窩作水平向內的活動。
患者體位:仰臥平躺在枕頭上,頭向治療側關節對側方向旋轉,或者側睡,頭下墊枕頭。
治療師體位:治療師站在患者治療側,面對患者頭部。
治療師手擺放方法:雙側拇指指尖相對挨著放置在髁突,雙手其餘四肢放鬆放置周圍提供操作時治療師手的穩定性,拇指作垂直於髁突,在水平面向對側用力。
治療師鬆動術操作方法:通過拇指輕柔地用力做小範圍(第一級)的振動鬆動術,儘量避免產生不適。
治療作用:使患者放鬆下頜,緩解疼痛與因為疼痛產生的肌肉緊張,往不痛的方向操作鬆動術往往可以改善原本向對側操作產生的疼痛。
圖9-46向內側活動下頜骨
亮點五、循證實踐
《關節鬆動術》各個關節鬆動術最後部分都會附上國內外最新關節鬆動術的證據,以證實關節鬆動術在治療各個部分的作用。
例如腰椎部分的章節
2015年比利時Hidalgo和其同事在《J Manipulative PhysiolTher》期刊上,報導關節鬆動術對於改善非特異性腰痛患者疼痛和功能的臨床隨機對照試驗:將32名非特異性腰痛患者隨機分為關節鬆動術組和安慰劑組,對照組接受假的關節鬆動術,關節鬆動術組接受關節鬆動術治療,測試指標為疼痛、腰部功能障礙指數,結果發現,關節鬆動術組在改善腰痛患者的疼痛和腰部功能方面都顯著優於對照組。Kamel學者於2016年在《J Back MusculoskeletRehabil》期刊上,報導腰椎關節鬆動術在改善腰痛的療效:將45名腰痛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關節鬆動術組,對照組接受常規的物理治療和假的關節鬆動術,關節鬆動術組接受常規的物理治療和關節鬆動術治療,每周幹預3次,幹預4周。結果發現腰椎關節鬆動術在改善疼痛、腰椎功能方面明顯優於對照組。
一、具體論壇的內容和時間如下:
《關節鬆動術》上海場
第一天(6.30)
主題
主講人
8:30-11:30
開場儀式
關節鬆動術的主要流派
SOAP評定原則
循證物理治療模式
王雪強
茶歇/午休
13:30-
16:30
頸椎的功能解剖
頸椎的SOAP評估
頸椎的關節鬆動術
頸椎的循證實踐
病例分析
黃俊民
第二天(7.1)
8:30-11:30
胸椎功能解剖
胸椎的SOAP評估
胸椎的關節鬆動術
胸椎的循證實踐
病例分析
萬裡
顳下頜關節功能解剖
顳下頜關節的SOAP評估
顳下頜關節的關節鬆動術
顳下頜關節的循證實踐
病例分析
茶歇/午休
13:30-
16:30
腰椎的功能解剖
腰椎的SOAP評估
腰椎的關節鬆動術
腰椎的循證實踐
病例分析
楊欽傑
二、論壇註冊,報到地址:
1. 註冊報導費用:300元/人,包含正版《關節鬆動術》一本(正版原價118元)和午餐費用。
2. 論壇地址:上海體育學院學術交流中心
(上海市楊浦區清源環路588號)
3. 論壇時間:2018年6月30日至7月1日
4. 主辦單位:科學出版社,上海市康復醫學會
承辦單位:上海上體傷骨科醫院
三、報名方式:
論壇秘書:
胡浩宇,18262630227(同微信號),hhy123zjl@163.com
朱強 qiangzhi0529(微信號)
繳費方式
1.支付寶 18262630227(胡浩宇)
備註姓名及參加關節鬆動論壇
名額100個,先到先得
有意者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進群諮詢
講者簡介:
王雪強副教授
上海上體傷骨科醫院康復科主任,上海體育學院運動康復學系碩士生導師,研究領域為運動康復,國家體育總局乒羽中心特聘講師(主講運動損傷與康復)。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省部級課題2項,廳局級課題1項,榮獲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揚帆計劃資助,擔任《中華臨床醫師雜誌》特約編輯,《中國康復醫學雜誌》審稿專家,《NeuralRegeneration Research》青年編委,《PLOSONE》、《EuropeanJournal of Physical and Rehabilitation Medicine》、《Archives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World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等SCI雜誌的特約審稿專家,中國康復醫學會疼痛康復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康復醫學會康復治療專業委員會物理學組委員,上海市醫學會運動醫學專科分會第十屆委員會運動康復學組副組長,上海市康復醫學會理事,上海市康復醫學會康復治療師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兼秘書。近5年發表國內外論文60餘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19篇;國家專利2項;2017年,以第一完成人獲得中國康復醫學會科學技術獎二等獎、上海康復醫學科技獎二等獎;2014年,以第三完成人獲得過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上海市教學成果獎特等獎,以第二完成人獲得上海康復醫學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萬裡教授
江蘇省人民醫院康復醫學中心本部康復治療部主任,美國、德國、馬來西亞、韓國訪問學者,從事骨關節疾病的康複評定與治療及殘疾運動員醫學與功能分級工作23年,擅長肌骨疼痛、關節與骨創傷圍手術期、運動損傷、脊柱病、神經系統疾病的康複評定與治療,尤其擅長運動康復治療。
學會任職:
1、中國康復醫學雜誌 編委
2、中華物理醫學與康複雜志 審稿專家
3、中國康復醫學會康復治療專委會 委員
4、中國帕運委會分級委員會 常委
5、中國帕運委會醫學與科學部 A級分級師
6、江蘇省康復醫學會肌肉骨骼康復專委會 副主任委員
7、江蘇省康復醫學會康復治療專業委員會 副主任委員
8、江蘇省運動醫療學會運動康復學組 副主任委員
9、江蘇省體育科學學會運動醫學與康復分會 常委
10、江蘇省體育局全民健身講師團 特聘專家
11、江蘇省殘疾人體育協會 常委
12、江蘇省保健養生業協會運動康復專委會 主任委員
13、江蘇省衛計委治療師規培考試委員會 專家
14、南京市康復醫學會理事會 理事
15、南京市體育局全民健身講師團 特聘專家
16、世界健康促進會(南京中醫藥大學) 常委
學術:
1、第一主編專著6部,副主編6部
2、參編專著10餘部
3、參譯專著3部
4、以第一作者發表於SCI論著1篇
5、以第一作者及通信作者發表於國家級核心刊物論著30餘篇
黃俊民MS,PT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康復醫院康復治療專業指導教授
河北省人民醫院客座教授
山東省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客座教授
瑞慈亞太骨科運動醫學與康復中心特聘PT顧問
MTC醫療性貼扎國際認證講師
UPTA聯合物理治療師協會會員教育部審定講師師資認證辦法工作小組委員/評鑑委員醫療機構設置標準物理治療組委員
Grimsby 脊柱矯正手法認證:澳洲 Manual Concepts英國 Laurie Hartman , 澳洲 Peter Gibbons 麥肯基AB課程: 美國 Mckenzie’s Institute 神經鬆動術認證:澳洲DavidButler Mulligun 認證:澳洲 Manual Concepts
Body Weapon運動康復中心創始人 金牌講師
範帥,碩士研究生畢業,主管治療師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康復醫學科,擅長運動損傷、肌骨創傷術後康復,關節粘黏攣縮,顳下頜關節紊亂的康復治療。近5年發表國內外論文10篇(SCI論文2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5篇。連續3年在全國物理醫學與康復學學術會議交流臨床研究經歷。2017年獲得「最佳臨床進修帶教老師」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