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術後 何時是關節康復的最佳時期

2021-01-19 中國數字科技館

很多骨折患者由於術後得不到及時和正確的康復指導和治療,往往遺留骨折部位臨近關節的功能障礙,導致關節粘連或僵硬,帶來終身的不便和痛苦。

由於很多醫院的體制問題,骨科術後的患者在住院期間通常接受不到早期的康復治療,出院時也得不到詳盡的康復指導。這裡為大家做一簡要的介紹。

術後4~6周:骨折康復的「蜜月期」

患者通常在術後4~6周回骨科門診複診。為什麼要4~6周,是因為經過這麼長的時間骨折部位基本都有一個初步的癒合。這個階段恰恰是骨折康復的「蜜月期」,患者應該密切配合康復治療,也就是跟康復「度蜜月」。

很遺憾,這個最佳時間患者基本在家度過了。由於缺乏專業的指導,加之受俗語「傷筋動骨一百天」的影響,多數患者是採取靜養、基本不動的做法。

這樣經過4~6周,當複診的時候肢體關節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活動度丟失、關節粘連。而此時大多數醫院的骨科醫生都會讓患者自行回家多活動活動多練習練習,至於詳盡的和專業的康復指導則無從談及。這是因為骨科醫生擅長的是手術而不是康復。多數情況下,患者這次複診後會被要求1~2月後再來骨科複診。

術後6周~3個月:骨折康復的「黃金期」

通常術後6周~3個月是骨折術後康復的「黃金期」,一方面骨折有了初步的癒合,另一方面此時的康復療效很顯著。然而,再次令人遺憾的是,大多數患者因為得不到骨科醫生的推薦,自己又缺乏這方面的常識,依然得不到康復科的專業治療。不可否認還是有一定數量的患者經過自身的鍛鍊可以基本恢復關節和肢體的功能,但同樣不可迴避的事實是,我們在門診看到不少因為關節周圍或者關節內骨折、複雜骨折的患者由於錯過康復的黃金期,最終留下了不可逆的後遺症。

術後3個月到術後半年,我們稱之為骨折康復的「晚期」,晚期不代表無計可施,此期康復治療依然有效,只是療效大打折扣,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跟關節粘連、僵硬作鬥爭,治療的手段也要比之前的「蜜月期」、「黃金期」複雜很多,需要依靠更多的專業人士的手法治療,以及關節鬆動術SPS支具的牽伸等方法來做最後的努力。經過3個月這樣密集高強度的康復治療,還是有機會最大可能地挽救已經喪失的關節功能。事實上能在術後3月及時來康復科接受專業治療的患者已經算幸運的了。

等到術後半年,患者才來尋求康復治療的話,通常醫生會建議患者直接去骨科接受微創或開放式的松解手術,術後再接受康復治療,因為此時的關節攣縮已經定型,保守治療收效甚微,再去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不值得,還是直接手術松解來的直接有效,當然術後更需要及時跟上康復,否則可能出現術後功能比術前的功能還差的悲劇。

最後再提醒一句,骨折術後何時來康復科就診?一般建議術後2~4周常規來康復科就診。一旦出現功能受限,應及時來康復科接受專業的康復治療。最好不要錯過術後3月的「黃金期」,至少在術後6月前來康復科治療,否則我們也回天乏力了。

本文來自《家庭醫藥》

相關焦點

  • 骨折術後康復,錯過這3個時期就「晚」了!
    很多骨折患者由於術後得不到及時有效正確的功能鍛鍊和康復指導,臨近骨折部位的關節往往出現粘連僵硬,同側肢體肌肉廢用性萎縮,遺留不同程度的後遺症,導致生活不便及痛苦。因此,骨折術後康復訓練尤為重要,值得骨科、康復科醫師和患者的足夠重視。醫師的正確指導,患者持之以恆的康復訓練,使骨折術後的後遺症降到最低,恢復到最佳狀態。
  • 【骨折術後康復】四肢創傷性骨折怎麼康復效果好?
    四肢創傷性骨折的康復治療是在充分考慮確保骨折癒合的情況下,針對可能引起關節功能障礙的因素,例如腫脹、粘連、關節僵硬、肌肉萎縮等採取相應的物理治療、作業治療以及矯形器等手段,使肢體損傷部位恢復最大功能,以適應日常生活、工作的需要。
  • 股骨頸骨折術後康復訓練
    早期進行康復訓練可以儘快恢復其力學機能。 手術是較有效的治療手段,但由於老年人常伴有其他疾病,且機體臟器功能低下,手術的危險性很高,術後併發症多。併發症輕者延長住院時間,增加住院費用,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重者危及生命。因此,加強老年人股骨頸骨折患者的健康教育,特別是對其術後康復應進行指導。
  • 骨折術後應該怎樣康復?康復時間是多久?
    你一定要記住骨折術後的正確的康復指導和治療與骨折手術同樣重要,很多時候骨折術後的患者沒有進行專業的術後康復治療,往往會導致關節黏連和僵硬。你一定很想問骨折術後應該怎樣康復?康復時間是多久?下面顧連專家就為大家介紹骨折術後應該怎樣康復。
  • 開封骨折多久可以康復?骨折康復治療黃金時期是什麼時候
    所以我們出現骨折情況要想短時間內恢復要採用合適的方法進行治療,同時骨折術後還要抓住康復這裡黃金時期並積極做好康復訓練。那骨折康復治療黃金時期是什麼時候?骨折康復骨折康復訓練方法:(1)步行訓練如果我們條件允許的話,可以在專業康復師的指導下,再藉助平衡槓
  • 髕骨骨折術後康復指導
    髕骨骨折術後的康復鍛鍊是治療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節,甚至於某種程度上比手術本身更為重要,科學合理的鍛鍊可避免發生骨折廢用症候群,如患肢肌肉萎縮、關節僵硬、肢體畸形,這對髕骨骨折固定復位後患者極為重要。在這裡,我結合自己的經驗為患有總結了一套髕骨骨折術後的康復鍛鍊方法,希望能夠指導大家進行合理的功能鍛鍊。
  • 骨折術後康復,了解一下
    骨折術後康復,了解一下 2021-01-05 12: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脛骨平臺骨折術後的康復治療
    原創 陳恩超、李錦 上海新華醫院康復醫學科喜歡就關注我吧,訂閱更多最新消息新華科普脛骨平臺骨折術後的康復治療膝關節由股骨下端、脛骨上端和髕骨構成,是人體最大最複雜的關節。
  • 肩部骨折術後康復技術!
    肩關節是全身較為靈活的關節,關節活動度大,但穩定性較差。肩關節損傷包括:骨折、脫位、肩關節周圍韌帶損傷等。肩關節的穩定性需要靠韌帶與肌肉協同作用,而正常的關節活動度和肌肉力量是肩關節功能的雙基礎。因此對於肩部骨折術後患者,進行系統的康復治療就顯得非常的重要。   今天我們來主要介紹一下肩部骨折術後的康復鍛鍊方法!術後應注意用三角巾舒適體位懸吊保護,手術後即可以活動手指、腕關節,臥床時將患側手臂墊高,使手臂保持稍前屈,以減輕疼痛,不得負重,否則會影響組織癒合及功能恢復。
  • 【科普工作委員會】骨折術後康復
    【科普工作委員會】骨折術後康復 2021-01-08 17: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肱骨幹骨折術後康復
    轉自:西安市中醫醫院 肱骨幹骨折導致橈神經損傷很常見,現針對本病並結合患者期望目標介紹具體康復治療方法。 肩
  • 脛腓骨骨折術後康復科普指南
    脛腓骨骨折尤其是下三分之一段的骨折,是人體最典型的一個骨折部位。這個位置的骨折是人體最難癒合的一個部位。一般其它部位骨折術後有個兩三個月就可以正常走路活動了。但脛腓骨骨折這個時間,有可能骨痂都沒有長一點。面對漫長的康復期,聽聽康復師能給你些什麼建議吧。
  • 骨折術後要靜養?請別忽略康復治療!
    骨折在生活中十分常見,多見於兒童或是老年人,在中青年人群中也時有發生。骨折對患者的正常生活影響很大,而骨折的治癒又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讓自己快點好起來」是每一位患者的心聲,那你知道骨折術後錯過康復的黃金期,會最終留下了不可逆的後遺症嗎?今天顧連專家就為大家分享骨折術後康復的常識,記得收藏。
  • 襄陽市中醫醫院為骨折術後患者進行康復訓練
    唐漢平為患者指導康復訓練。通訊員供圖原來26歲的小朱因左側尺橈骨遠端骨折,去年年底接受了尺橈骨內固定術,術後因新冠肺炎疫情,一直在家休息,未進行康復訓練,導致左手活動越來越差,腕關節、指關節疼痛,嚴重影響生活。解封後,小朱急忙來到襄陽市中醫醫院找骨科醫生複診。X線顯示骨折恢復良好,醫生建議小朱到康復科進行康復治療。
  • 脛骨平臺骨折術後該如何正確康復
    > 原創 科普工作委員會 中國康復醫學會康復科普脛骨平臺骨折術後該如何正確康復孫成偉 王姍姍 劉曉楠 杜青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
  • 傷筋動骨一百天≠靜養一百天 骨折後及時進行康復治療有必要
    先進的醫學理念講究「動靜結合」,上海市第二康復醫院康復治療部常務副主任汪伍表示,骨折術後一般需要休養,但不主張靜養,如果純粹靜養,躺在床上不動,就有可能出現關節僵硬、肌肉萎縮、肌力下降、骨質疏鬆等一系列的問題。骨折治療的三大原則是復位、固定和功能鍛鍊。功能鍛鍊即康復治療,在不影響固定的情況下,儘快地恢復患肢肌肉、肌腱、韌帶、關節囊等軟組織的舒縮活動。
  • 肩部骨折能恢復嗎?術後康復治療攻略了解一下
    肩關節是全身較為靈活的關節,關節活動度大,但穩定性較差。肩關節損傷包括:骨折、脫位、肩關節周圍韌帶損傷等。肩關節的穩定性需要靠韌帶與肌肉協同作用,而正常的關節活動度和肌肉力量是肩關節功能的雙基礎。片面追求某一方面功能恢復不但無法達到良好效果,更可能造成其他問題或功能障礙。
  • 膝關節軟骨損傷術後康復
    隨著對關節軟骨結構和功能的深入了解,關節軟骨修復術後的康復得以持續發展。關節軟骨的損傷機制包括直接創傷、間接撞擊負荷或膝關節扭轉負荷。膝關節的軟骨損傷會降低活動性,通常會導致運動時疼痛,最終發展為關節畸形和持續疼痛。
  • 踝關節骨折術後多長時間能鍛鍊?康復訓練應該這麼做
    走、跑、跳等基本活動均需要踝關節的輔助,但由於踝關節特殊的解剖生理結構特點,當關節作蹠屈運動時,滑車較窄的後部進入關節窩內,踝關節鬆動且易做側方運動,關節損傷極易出現,輕者多為扭傷,重者可能骨折。無論是何種損傷,一定的康復鍛鍊有利於患處的恢復。
  • 深度融合 惠及百姓|密雲院區康復科開展首例骨折術後康復治療
    2020年12月11日,在北大醫院康復科副主任醫師謝斌、主管技師魏星的指導下,密雲院區康復科開展了首例骨折及關節置換術後康復治療。患者為右肱骨幹骨折術後四個月、左髖關節置換術後兩個月,右肩關節活動受限,步行能力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