脛腓骨骨折尤其是下三分之一段的骨折,是人體最典型的一個骨折部位。這個位置的骨折是人體最難癒合的一個部位。一般其它部位骨折術後有個兩三個月就可以正常走路活動了。但脛腓骨骨折這個時間,有可能骨痂都沒有長一點。面對漫長的康復期,聽聽康復師能給你些什麼建議吧。
為什麼脛腓骨骨折這 難癒合呢?
之所以難癒合,與這個位置打血液供應有關係,脛腓骨下三分之一段骨折破壞了局部的滋養血管,影響血液供應,所以很難癒合。臨床上甚至出現骨不癒合的情況。我們之前碰到過病人辛辛苦苦等了半年,居然一點骨痂沒有長,對病人的身體和精神打擊都很大。
術後康復怎麼做呢?
都說傷筋動骨一百天,這一百天可不是讓你休息靜養一百天,而是通過積極的功能康復,在這三個月儘量恢復各項功能,減少併發症和功能障礙。脛腓骨的骨痂雖然長的慢,但不代表我們不能做康復。積極的康復除了避免形成功能障礙和併發症,還可以促進骨痂的形成。縮短患者的康復周期,儘早回歸正常工作生活。
一,消腫
從術後開始,消腫就是我們的康復第一個任務。腫脹液體裡面含有消化酶,炎症致痛物質,長期滯留會逐漸纖維化,增生,肥厚,形成粘連,影響關節活動度。所以,如果不想你的關節粘連,那就要好好做好消除。你可以採用抬高肢體高於你的心臟經常這樣休息,促進淋巴回流。也可以通過踝泵練習促進肌肉泵血,避免形成血栓,促進下肢消腫。多種方法結合消腫效果更好。
1,抬高肢體高於心臟
平時活動多了,直立時間久了下肢腫脹,都可以採用這種方法抬起來休息半個小時或者一個小時,可以有效改善下肢腫脹。
2,踝泵練習
一天500~1000次,有空了就做做,注意做的時候膝蓋要伸直,繃直和勾腳到末端要保持3~5秒,全程均勻緩慢。適合術後一個月內的患者使用。
3,肌貼消腫
可以貼扎肌貼被動消腫,效果很好,但是不能天天貼,避免皮膚過敏,隔天使用。可以找康復師貼也可以自己學習局部消腫貼扎。
二,關節活動度練習
這個練習是我們康復的重點也是難點,這種類型的骨折最容易形成的就是踝關節的活動度受限。對於術後早期的病人,因為做了內固定,我們可以早期進行積極的踝關節屈伸活動。沒有形成骨痂之前,我們只是不能負重而已,不是不能進行關節活動。可以自己主動活動腳踝,也可以被動活動腳踝,找個帶子輔助活動踝關節。也可以找個水瓶進行滾壓足底,即可以放鬆肌肉也可以自己踝關節靈活性。當然,後期如果已經粘連了,骨痂如果形成了,就可以開始找個斜板進行壓腳,效果會更好一些。
1,被動輔助活動
可以找個帶子自己輔助發力進行關節屈伸活動。或者可以腳頂住牆,往前腳掌墊東西,促進勾腳。
2,滾網球練習
每個小時抽5~10分鐘練習。適合術後未能負重之前的康復。
3,壓斜板
適合後期骨痂形成可以負重厚的角度練習。一天兩次,一次半個小時。
三,肌肉力量練習
肌肉力量練習可以防止肌肉萎縮,促進肌肉收縮舒展避免形成血栓,促進血液循環新陳代謝,還可以起到消腫效果。力量練習處理腳踝周圍力量練習之外,身體其它部位的力量練習也要同時進行,人體是一個整體,全身血液循環新陳代謝加快了才有助於整體的恢復。
1,腳踝周圍肌肉力量練習
利用彈力帶就行各個方向抗阻練習,每個方向10~15次一組,進行3~4組。
2,足底肌肉力量練習
強化足底肌肉,10~15次一組,進行4~5組。
3,其它方向抬腿練習
每個方向15~20次一組,進行4~5組。
不同階段,康復的方法原則不同,脛腓骨股的骨痂生長緩慢,負重的練習要在三四個月後通過複查查看骨痂形成情況決定是否開始負重。
在未嫩個負重之前,患者應該積極控制腫脹,進行一些力量練習,重點是關節活動度練習。避免後期形成不可逆的功能障礙和併發症。
想了解更多骨科術後康復知識可以關注我或者私信我諮詢交流,更多健康科普分享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