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美國發生的警察跪殺黑人事件成功地讓正處於疫情肆虐中的人們得以轉移視線,使得種族歧視的話題又掀起新一波浪潮。
到了今時今日,這波浪潮正在不斷發酵,世界各地出現了呼籲「黑人同權」、「人人平等」的運動。
先不說他們喊的在不在理,就說在全世界疫情並沒有得到足夠控制的情況下,這些運動愛好者們可以置健康風險於不顧,義無反顧地聚集起來,是不是有點悲壯的感覺?
話又說回來,原本就只是某兩個個體之間的事情,硬是發展成種族間的問題。
在這個流量至上的年代,輿論製造者們也真是卯足了勁啊。
那麼,面對這種活動,我們應該參與一下麼?
追求平等?那就是破壞了公平
正如女權主義者宣揚「女性必須獨立」一樣,黑人平權主義者們也提出應該讓這些生活在亞、歐、美地區的黑人們享受到當地人同等的待遇。
他們都覺得這就是平等。
好吧,從結果看好像的確是平等了,可惜「平等」和「公平」向來不能兩全。
體育運動為什麼要用年齡、性別、體重等等來分組呢?
因為這樣才公平,才不會出現由於先天的客觀條件而產生一邊倒的情況,那樣對先天弱者並不公平。
可分了組,也就從側面證明了:人,生來就不平等,想要平等,就破壞了公平。
為說明這點,再打個貼近現實的比方:
同樣的兩家酒吧A和B,各方麵條件都不相上下,唯在老闆娘的樣貌上A有著絕對的優勢,憑著這一點,A的營業額遠比B要高;
而B為了提高競爭力,不得已增加了宣傳成本、降低了淨利潤,結果只能勉強支撐度日。
請問,這公平麼?又平等麼?
大家各憑實力經營,都沒有偷雞摸狗的勾當,這就是公平;
而由於先天條件的不平等,造成了結果的不平等。
這本無可厚非,可如果因為這種原因,B就大吵大鬧,要求顧客別以貌取店,要平等對待他們的話,未免太任性了。
回到黑人問題上,你吵著要得到跟別人一樣的待遇,那你本身的條件以及你的付出也跟別人一樣麼?
哪裡是為了平等?就是在爭取利益
從歷史中大大小小的運動可以看出,無論發起者的口號喊得是輕是響,無論口號中夾雜著正義還是王道,也無論支持者是多是少,歸根結底,都是在爭取利益。
這些利益原本並不見得是必需品,只不過別人有了,我也要有。
就拿這次黑人平權運動來說,他們的訴求與其說是「我們要平權」,不如說是「我們要提高待遇」,而且是「提高我們這些非本地裔的黑人的待遇,直到跟本地裔一樣」。恩,誰有見過在非洲呼籲黑人平權的麼?
這讓我想到了以前玩《大富翁》時的道具:均貧卡和均富卡,前者使用後能讓每個人的財富都變得和最窮的那人一樣,而後者能讓所有人的財富打渾後平均分配。
正常情況下,只有窮人才會去使用這兩張卡片,以此達到「人人平等」的效果——如果我不能像你那樣有錢,那就請你像我一樣窮。
均貧和均富
也許會有人說,這次運動也有不少白種人、黃種人參與,他們總不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吧?
對,的確有些人是為了自己心中的公平和公正,為了堅持自己的正義,為了「大家好才是真的好」這樣的理由,參與到運動中來。可如果詳細詢問他們到底想要一個什麼樣的世界,很少有人能說上七七八八,大多只能停留在「我就覺得應該人人平等」這種膚淺的理想主義層面。
更不用說有相當比例的人,或懷著湊熱鬧的心態,或被迫順從「政治正確」,嘴裡喊的和心裡想的並不是同一個調調。
現狀明顯矯枉過正了
「歧視」是一種極端行為,反對它本沒有錯,但這個度該怎麼掌握?現狀還好麼?
「政治正確」一詞就是在那些號稱自由民主的國家中誕生的。如果你不順著這個語境來說話,就會被扣上一頂「反人類」的帽子。
最明顯的莫過於影視、遊戲作品中,正派不能總是清一色的白種男人,反派更不能只有黑人。性別平等、人種平等、動物保護、環境保護等等因素影響著一部又一部作品,乃至有不少牽強附會的感覺。
這個大家應該很熟了
在這個大環境下,任何帶有「歧視」意味的行為都會被討伐,你也必須參與討伐,甚至連保持中立都不行。
那現在這種「政治正確」已經病態到什麼地步了呢?給大家舉個例子感受一下。
《哈利波特》的作者J·K·羅琳大家應該很熟悉了。
2019年底,在疫情還沒爆發的時候,英國全球發展中心的一名稅務研究員因為在推特上表示「轉性女非女」而遭到公司解僱。
之後J·K·羅琳關於這種解僱理由發表了質疑並表示支持這名稅務員,結果遭到了粉絲們的強烈不滿。
不少粉絲感到遭受了背叛,他們甚至否認《哈利波特》出自這樣一位帶有性別偏見的人之手。
在另一些複雜緣由的推波助瀾下,不少人寧願相信是美麗、強大又永不會背叛的虛擬偶像——初音未來寫下了《哈利波特》……
初音未來:我也不明白,你們說什麼就什麼吧
沒有維護天下的正義,那你就一定是邪惡那邊的,人人得而誅之……這也是極端主義者的危險想法。
再回到這次黑人平權運動。
有個叫《萬智牌》的集換式卡牌遊戲,其歷史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可說是《遊戲王》、《爐石傳說》等同類遊戲的鼻祖。
在這次運動越鬧越大之時,官方提出刪除遊戲內7張卡牌,理由是它們帶有種族歧視意味。
比如「召喚偏見」卡上的圖案讓人想到3K黨,「淨化時空」卡中有「摧毀所有黑色生物」的描述……
甚至前不久還聽說黑人牙膏有改名傾向的消息。
有時不得不佩服人類的自保意識
這些行徑似乎比常見的網絡暴力的破壞力要更大上百倍千倍,而且每個人似乎都可能被波及。
想要在湍流中保持靜止?別想了,不願隨波逐流的話只能一開始就不下水啊。
現在,你還會考慮參與這些運動的事麼?
如果有人想興奮地拉著我一起跑到國外去舉牌子,我只想對他說:
你可以胡鬧,但請別妨害他人,也別帶上我。
文/麻宮鼠
大齡二次元宅男
寵妻狂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