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秘籍」從入門到提高這裡全都有!

2020-12-11 恬恬話養生

太極拳古時又稱十三勢,勢者,趨勢也。如洪水之就下,勢不可擋,如高山之圓石其勢強勁。總之敵背我順謂之得勢(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粘之意)!掌握太極十三勢,就走上了「太極拳」從入門到提高的大道正途。

太極拳,處處反映陰陽,體現手的方位與腰的五行的轉化。太極十三勢,上肢是八卦,即方位,四正四隅。腰是五行,體現與步。合稱為十三勢,又稱八門五步。 八門五步十三勢為太極拳的原生態。

勢法者,順勢,變勢借力而打人,如張弓射箭,勢不可擋。交手重在用勢,主要以勢法擊人而不是靠拳打腳踢。在蓄髮之間,通過一松一緊之變化即可將對方擊出。此為太極拳之根本,否則失之毫釐,謬以千裡!徒勞無功!

太極行功詩云:「進退神速、虛實莫測、身似猿猴、手如運球,猶太極渾圓一體也」。

極拳在身法中正自然的基礎上,上肢由「中指領勁」起,墜肘沉肩,通過小指領,大指合,或大指領,小指合而形成纏絲勁。下肢在松胯屈膝的基礎上,通過松、沉(或微踩地)、轉(轉腰)和松(松踝、松胯)、提(提膝,支撐隨之膝有上提意)、合(合髕骨)而形成下肢的纏絲勁。

太極拳套路無論老架、新架,大架、小架,無論哪一派,太極拳最主要的就是練成一個運動體系.形成以下丹田為核心,全身協調配合的一個整體,身法要求之松肩墜肘,含胸塌腰立身中正等,其尺度皆是貫通丹田!

以丹田為核心,一動全動,節節貫串,丹田與全身的關係是一而二,二而一的關係!當形成此運動體系時,日練一日,功進一層,否則就不能產生養生健身、技擊攻防實效!

至於身法高一點,低一點,直一點,彎一點都不是最主要的!鬆緊緊松剛柔用,一吸到兩腎,一呼到四梢,腰如車軸,公轉自轉相隨相生。兩腳帶勾勁,以形成周身合力。

太極十三勢在手法上為掤、捋、擠、按、採、挒、 肘、靠八法。

掤要撐(全身關節皆有掤撐之意以對拉而拔長,一蓄一發如張弓射箭!(動之如張弓,靜之弓不存!)關節背面彎曲的部位有內撐的意念,也就是關節背面不要軟!),形於手臂,如水之結冰,其勢由下向上向外向四面八方膨脹,但擊人時力點要清晰!堋要撐要圓而沉,但主於向前上,其意以拔敵根(即所謂打敵後腳跟之意)。使來力不能進至我之胸前中線。

搭手即為掤,手向上,身向下,臀向下,則膝有上提之意,手不掛力而能活。但來力通過乍肘而不能作用到我的胸部。掤勁在蓋房子中如同地基又如框架,承重牆,不可須臾離。(掤勁義何解 如水負行舟 先實丹田氣 次要頂頭懸 全體彈簧力 開合一定間 任有千斤重 飄浮亦不難)

捋要輕,搭手隨掤勢轉腰即為捋(但右轉右不轉,左來轉,反之亦然!),如抱物而轉移,捋勁主於掌中,如引水流(敵)順溝走(我之雙手隨腰之勢 由肘定住位置,收肘而不收手,但其根在腳之虛實變化。一蹬一撐,配合轉腰可以完成。)捋勢用時順對方之勁稍加轉向,使敵不知而受我制也。捋勁與擠勁,採勁一般同時使用,效果更妙!又雲搭手捋開擠掌使,敵欲還招勢難逞!說明捋擠採挒連用之威力更大。捋分上下左右前後等捋法,總以順勢為妙。(捋勁義何解 引導使之前 順其來勢力 輕靈不丟頂 力儘自然空 丟擊任自然 重心自維持 莫為他人乘)

擠要橫,要有鑽勁,為佔位性進擊,先化而後擠,以腰擠為主,手擠為副,如同堋時以腰脊為軸向外(腰圈之外圍切線)走一個圓弧。再加上一個加速度。勁點在前臂外側,掤勁加螺旋向前向上或向下鑽則為擠,主要形於手背,如水之衝涮之力,使敵順我之意向外螺旋擠出。前擠之中有後撐之力,故擠勁有交叉外堋之意!故擠勁又被稱為堋勁的副勁。(擠勁義何解 用時有兩方 直接單純意 迎合一動中 間接反應力 如球撞壁還 又如錢投鼓 躍然擊鏗鏘)

按要腰攻,按勁分上下由腰帶動。下要潛,如水之下灌,又若水中按瓢,不翻不沉不跑方為合格;上要湧,如水之向上湧動,其勢不可擋。其勁要整!意即敵高我向上掀按,敵低我向下按。(按勁義何解 運用如水行 柔中寓剛強 急流勢難當 遇高則膨滿 逢窪向下潛 波浪有起伏 有孔無不入)

採要實,如水之落坡,突然向下行!又如果園摘果,其意在一瞬間。主要形於手指,或以掌根,以及肘、膝下採等。採勁用法意大於力,身形俱下,一採到底,主要以身形帶動下採,手掌不掛力。其理在槓桿之原理。主要用於採拿,擒拿,捋採等用法。(採勁義何解 如權之引衡 任爾力巨細 權後知輕重 轉移只四兩 千斤亦可平 若問理何在 槓桿之作用)

挒要驚,是來回勁,其意用在敵回掙時打反折勁,形於兩肱!如水衝堤遇阻反折回,突然改變方向而行。或者我捋時突然旋轉改變方向則為挒勁。此為搓擊。用挒勁時,在腰勁的帶動下,突然向左或右打橫勁。

(來勢兇猛挒手用,肘靠隨時任意行!(挒勁義何解 旋轉若飛輪 投物於其上 脫然擲丈尋 君不見漩渦 卷浪若螺紋 落葉墮其上 倏爾便沉淪)

肘要屈使,是部位勁,有遠拳近肘貼身靠之說。要求近而有力。如水之漩渦,上下左右皆可走,以得人為妙。(肘勁走連環,開花捶更兇,六勁融通後,運用始無窮。)六勁即擰裹,鑽翻,崩炸,螺旋,抖擻,驚彈!

靠要崩,含炸勁,以質量速度取勝。以貼身發靠方顯威力,如水在峽谷中穿行,敵一近我則靠發。以肩靠,胸靠,胯靠為主。(靠勁貼身用,意在肩胯胸,仔細維重心,失中徒無功!)

口訣云:靠勁義何解 其法分肩背 斜飛勢用肩 肩中還有背 一旦得機勢 轟然如搗碓 仔細維重心 失中徒無功。

雙手分輕重,下為重,上為輕,下為實,上為虛。

注意太極八法者,掤法為母,每動皆不離,八勢連用,單用效果不好,掤接捋,捋接擠,擠接按,按連採,採接挒,挒連肘靠,靠即身掤也。手掤時注意下塌外碾,注意肘墜,肩沉,膝掤而扣,兩足帶勾勁,胯松縮,襠圓,周身形成合力!

下肢五步者,進,退,顧,盼,定也。 在步法上為前進、後退左顧右盼中定(但其令由心出,由腰帶動,所謂腰為五行也)。

定也,中定也,兩腳一實一虛,一定一動也(相對而言)周身輕靈,得機得勢不雙重。步法隨時可變換方為靈活。(古語云:進退反側應機走,何怕敵人藝業精;敵人逼近來打我,閃開正中定橫中) 進退為一體,顧盼伴隨行。中定分陰陽。進退中有顧盼,顧盼中有進退,中間以中定相連!進則縮短間距 。退則加大間距,總之以我順人背為目的!八法融於五步,單用效果不好,五步含八法。也不可單用。否則攻防不能一體,於拳用處不大!

進,如火上炎,遇風則穿行,即遇敵阻攔則繞行。左顧右盼而進。

退如水回流,順勢不亂行。退而顧盼左右,身形步法不亂,使敵攻擊不會湊效。

顧盼如水環繞,遇隙則發行不定。即隨勢前進或後退,上下相隨,左右皆可擊敵。

雙方交手,要隨時保持自身的平衡不失,設法破壞對手的平衡,發力時要勁走螺旋,使對方受力不均衡而摔倒。

雙足分虛實,支撐腿為實(為相對的定),另一條腿為虛(為相對的動)。運動時以腳趾領勁,松踝,堋膝(定),松胯,松腰,扣膝不亂擺扭,膝蓋腳尖同向。

眼法:在眼法上為左顧、右盼二法以及覆蓋法。是觀察敵情、地勢,以指揮肢體因敵變化的器官。左顧的同時應有右盼。反之,則右盼的同時也必須左顧。顧處是視力的集中點,是眼法的實處。盼處是除集中點外所及範圍,是眼的虛處。

身法:在身法上為中正一法(含縱橫高低進退反側技法)。負責帶動步手因敵變化。它的規律是動中的中正安舒,是全身的立體螺旋運動。轉身一般不超過45度,胸以下可以隨襠勁的下塌轉的略多於45度。當然在步法進退時,身法可以隨勢加大角度。身體旋轉時,肩部可一邊略高,一邊略低的傾斜,才能形成螺旋立體。但不可走得太過,使勁折斷。

相關焦點

  • 太極拳何以獨步武林?這裡有它的絕世秘籍
    (圖:新華網)300多年前,太極拳發源於河南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村落陳家溝;300年後,太極從陳氏一族的「獨得之秘」,衍變為流派眾多、傳播海內外的知名拳法,乃至如今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太極拳,它的「絕世秘籍」是什麼?
  • 太極拳秘籍在何處?
    絕大多數人都認為太極拳原理蘊藏在易經、道德經、太極、陰陽、五行、八卦之中。其實太極拳原理只跟牛頓力學有關。太極拳力學原理才是真正的太極拳原理。王宗嶽《太極拳論》清晰的描述了太極拳技擊推手規律「無過不及」、「捨己從人」、「隨曲就伸」、「人剛我柔」、「我順人背」、「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進之則愈長長、退之則愈促、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總之一句話:順勢而為。
  • 太極拳水平提高的小秘訣—以點帶面
    前幾天和拳友討論如何練太極拳,以及如何提高太極拳水平的問題。我認為:太極拳就是要經常練,經常實驗,有了體悟,就可以以點帶面,逐漸懂勁。但不必每家的拳都練,不必每種器械都練,畢竟:「入門引路需口授,功夫無息法自修」。有朋友問:以點帶面可以舉個例子嗎?我說:昨晚有學生過來重新學拳,複習了攔擦衣、六封四閉。
  • 太極拳入門、重點和注意事項,初學者必讀!
    過去有「傻三年、悟三年、練三年」之說,即便是有天賦、有明師的高手胚子,也是「三年一小成,十年一大成」。三年,是基本可以掌握全部技術,十年是自己訪師尋友,歷練提高,使拳與道合、拳與性合的過程。現在,經過太極拳明師們的提煉,提升了訓練程序的效率,可以免去「傻練」的過程,一般人三個月就可以掌握一個梗概,具備一定的功力。但是「悟」和「練」這兩個環節是別人無法代替的。
  • 河南這座祠堂 有罕見的太極拳實戰秘籍 是全球太極拳習練者朝聖地
    穿過碑廊,就到了拳譜堂。堂前矗立著一座高達6米、由2000公斤黃銅鑄造的太極拳始祖陳王廷銅像。 在銅像身後有兩塊青石碑,分別刻著「武」、「德」二字,其中的「武」字由魏晉著名書法家、有「書聖」之稱的王羲之所書,「德」字由宋代大文豪蘇軾所書。
  • 收藏於民間的幾近失傳的武林秘籍,武術和拳法秘籍150本
    甚至連各種諸如地趟拳,醉拳等一些特殊體質的人士訓練技法都有,格鬥部位從頭到腳到手指都開發出來了,技法從踢打摔拿到摔跤柔術都包含了,冷兵器從長到短從硬到軟都涵蓋了。世界上除了中國武術,沒有任何一種格鬥術有中國武術這麼全面和專業,這就是博大跟精深。
  • 太極拳之路的更替
    相信許多學員對於老師教學,都有過這樣的疑問:「為什麼以前讓我那樣練,現在又讓我這樣練?」。亦或是許多愛好者苦苦追尋太極拳的「秘訣」——無論是外形要求,還是內功心法。這些源於我們的理解方式——太極拳一定有一套至高無上的真理,練拳過程就是讓自身與真理越來越接近。今天,我們不妨換一種眼光來看待太極拳的練習過程,也許能解開以上疑惑。
  • 初學著學太極拳須掌握的入門技巧
    技擊是每個習武之人的目標,練技擊不僅有實戰的作用,對身體保健功效也很突出。又好象是種果樹,不可能今天下種,明天就發芽,後天就結果,必須得幾年如一日的澆水施肥,修枝剪葉,但是樹長成之後,你就可以年年享受甜美的果實了。太極拳從開始訓練到基本掌握,需要一個過程。過去有「傻三年、悟三年、練三年」之說,即便是有天賦、有明師的高手胚子,也是「三年一小成,十年一大成」。
  • 為什麼你的太極拳練不出功夫,發力沒有威力,秘訣都在這裡告訴你
    在我們所有的課程體系當中,設置有初級練習者入門需要學習的內源堂系統站樁功夫,站樁入門,這是練習所有武術的第一步,只有第一步邁好了你才能站得穩,走得穩,下面請了解系統站樁功課程(裡面有專欄免費介紹視頻)。
  • 放鬆 太極拳入門的第一步(壹)
    從這首歌訣中可以看出,太極拳的功夫分層是根據陰陽的平衡關係來判定的,從一陰九陽的入門階段,到五陰五陽的爐火純青。想把握好陰陽的平衡,逐步提升自己的功夫,放鬆是非常重要的一環。放鬆,讓太極拳的剛柔並濟和松活彈抖更加明顯,也和其他拳種區別開來。
  • 《紙上談乒》業餘桌球零基礎快速入門秘籍
    最近很多朋友看過胖子的視頻後私信胖子,問零基礎能不能快速入門桌球運動,今天胖子給大家帶來福利乾貨!國家隊隊員都一定練過的兩個基本技巧!零基礎快速入門秘籍送給各位剛剛對桌球運動產生興趣的朋友!當然對於很多已經入門的球友也會有很大幫助!兩個小方法教大家快速入門:第一個:顛球!
  • 太極拳的訓練體系,都有哪些內容?
    ,拳架的練習從最初級的入門階段一直貫穿到「階及神明」的最高級階段。比如陳式太極拳善打,善拿,進攻性強,利用自身的強大功力打擊對方。由此拳中多含有打擊、騰跳動作,身架低,有很強的進攻意識。楊式拳架大方舒展,善發放,即化即發,乾淨利落。吳式拳架重柔化,講究化得一乾二淨,再行發放。因此,楊、吳兩家拳架攻擊意識隱含於內,行拳緩慢,要求用心體察自身和周圍的變化,以把握全局。拳架的學習根據不同的師承而不盡相同。
  • 太極拳最難是什麼?
    無論你在哪個城市,身邊都有越來越多的天道內勁太極拳練習者,人生有天道內勁太極拳相伴,時刻都是美好時光,處處都是樂土!天道內勁太極拳原創文章(必看)天道免費功法教學錄像:練太極拳最難就是什麼?——入門!或者說一切都是為了入門。何為入門?——拳經有云:懂勁入門。
  • 有多少人誤解太極拳,就會有數以百倍的人呼喚真正的太極拳
    人們的成長過程中,不僅會有許多生活經歷、生產經營上的困難需要面對和解決,還會經歷許多的困惑,學會分辨許多真偽和誘惑。人的成長的過程也是思想認識提高的過程。以太極拳為例,長期以來,太極拳已經成為眾多人群健身的首選。近期又被許多媒體和個人所熱炒的有關太極拳話題,吸引著人們的眼球,也喚起著人們的思考。
  • 多年收集號稱「武有八極定乾坤」的剛猛至極的八極拳武林秘籍85本
    補充一句,直到今天我都覺得只是剛剛入門,比我厲害的大有人在,我的水準放在孟村那種地方可能會被虐出翔。。。中國武術現在面臨的最大的問題我覺得是吹牛的太厲害,過去的武術應該真的是傷人的技術,但是社會發展到現在傷人是要吃官司的,所以我覺得傳統武術有保留的必要性,但是還是要兼習散打,競技擂臺武術才是讓武術經久不衰的道路,我朋友有位師父說的就很在理了「有矛盾上法院,切勿與人動手」這是什麼?
  • 太極拳第二十三講 從太極拳推手到太極拳散手
    上一篇文章引起了一些爭議,有網友說:「我寫的一些拳理不切實際,太極拳應用應該有太極拳的特色,如後發先至、捨己從人,以柔克剛等等」。雖然觀點可笑,卻也代表了大部分學者對太極拳的認知。對太極推手的研究和訓練都要以實戰為目的,通過推手檢驗太極拳的知己和知彼功夫,提高近身搏鬥的能力。而絕非推手即為實戰。太極拳拳架為體,技擊為用,太極拳推手是體用的過度階段。
  • 十年來收藏於民間的古代各類象棋殘局棋譜、象棋秘籍157本
    理由很簡單,殘局子少,定勢多,比如說單車破單缺相,單缺士,如何在某種特定的情況下破士象全,馬必破單士之類,馬破不了象等,作為初學者,首先要從這些定勢走起,然後慢慢提高。還有就是殘局相對來說考慮範圍要小一些,需要謀劃的東西不多,非常適合初學者對象棋有一個初步的印象和感知。學殘局可以買本殘局大全,自己走一走。然後學開局是因為開局有定勢,這個定勢要比殘局的定勢複雜一些。
  • 太極拳何以獨步武林?其傳播的不是暴力,而是文化
    (圖:新華網)300多年前,太極拳發源於河南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村落陳家溝;300年後,太極從陳氏一族的「獨得之秘」,衍變為流派眾多、傳播海內外的知名拳法,乃至如今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太極拳,它的「絕世秘籍」是什麼?
  • 太極拳與佛法同修之秘(上)
    , 而且佛家的思想精華亦在其中, 這裡重點談談在太極拳中傳承的佛家禪淨密萬法歸一性命雙修無上法門, 是真正的大乘菩薩行。由於特殊的機緣,餘自幼受教於多位太極拳前輩, 他們都有非常高深的佛學修養,把佛法精神貫徹到生話全部,但若非一定的機緣不會輕易談論佛法,只有修行達到相當程度的人,方能略窺其佛法修持的形跡,所謂「醫治不死病,佛度有緣人」。能夠見到此文的讀者, 皆以多世宿緣故,而慧根深者自有妙應。
  • 練習太極拳究竟對我們日常有什麼幫助呢?仔細品品
    現在生活壓力越來越大,所以現代人普遍存在亞健康的狀態,或多或少都會有存在。特別是對即將步入中年老年的朋友們。俗話說生命在於運動,練習太極拳就是一個不錯的運動項目。他可以驅除病痛,強身健體,提高身體素質,提高免疫力。因為太極拳強調呼吸開合,要求順其自然,融入自然(也許我國古代醫學家們發明出來的養生術也借鑑了太極拳不少內容)。以內養外,達到收放自如的狀態。借用中醫上講的,氣沉丹田,我們在練習太極拳的時候,也要運氣,讓氣吸入肺部,然後運用意念,一直下沉到丹田的位置,將身體內氣血運行的通道全部打開。於是感覺到身體陰陽平衡,神清氣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