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村」假貨調查:躲避打假晚上營業 萬元大牌百元賣

2020-12-14 千龍網·中國首都網

來源標題:「外貿村」假貨調查:躲避打假晚上營業 萬元大牌百元賣

外貿村白天店門關閉、晚上營業燈火通明。圖為外貿村白天晚上對比圖。

一檔口掛著的樣衣,地上堆著打包好的黑袋子,上面貼著號碼或顧客暱稱。

輔料店裡成套的標。本版攝影 新京報記者 趙敏

桑園新村一處牆上貼滿檔口二維碼。

某微商相冊頁面裡的「大牌」。

每天傍晚5點到7點,是外貿村營業時間。

兩小時內,聚集在江蘇省常熟市莫城街道的兩千多家服裝檔口,運出成千上萬件「大牌」服裝。Nike、Adidas、Prada(普拉達)等「大牌」被塞進黑色包裝袋,交給等在門外的微商、網店老闆和實體店主。

隨後,這些三標齊全,價格不到正品價十分之一的假貨,被發往全國各地。

為躲避工商部門嚴查,店主們只拉開半扇捲簾門,線上下單、晚上運貨,一場「假貨」狂歡悄悄進行著。

面對猖獗的假貨產業鏈,近年來,常熟市監管部門對外貿村開展了越來越嚴厲的「打假」行動。

據當地通報,今年年初,常熟市公安局經偵大隊立案偵辦侵犯智慧財產權案件56起,涉案總金額高達1.8億元,搗毀假冒窩點70多個,抓獲犯罪嫌疑人57名,繳獲侵權假冒物品23萬餘件。

晚上營業的外貿村

多家服裝檔口賣「假大牌」 白天店門緊閉

外貿村的街道,被兩千多家服裝店包裹著。

一條約500米長的馬路穿村而過,路南女裝店扎堆,路北則是男裝聚集地。這裡多是獨棟樓房,除了一樓門面,逼仄的巷道裡也都開著服裝店。一個獨棟,可以擠進十多家服裝檔口。

外貿村坐落在常熟市莫城街道,由周邊幾個村子組成。這裡原是當地外貿服飾集散中心,因為熱銷外貿服裝,流傳出「外貿村」的叫法。

村西一扇牆上,掛著「外貿村歡迎您」和「服裝海洋,外貿一級貨源基地」的標語。然而近幾年,外貿村卻因熱銷「大牌假貨」而聞名,也曾多次被媒體曝光。

即使當地監管部門不斷打擊,但外貿村的假貨市場仍然猖獗。一名服裝店老闆向新京報記者透露,為了躲避檢查,如今外貿村的假貨檔口都改成「晚上營業」。

11月上旬,新京報記者在外貿村走訪發現,這裡聚集著兩千多家服裝店,然而白天的外貿村卻行人寥寥、店門緊閉。「這裡在白天就是一座死城。」一名做服裝生意的女士描述說,白天不開門的店鋪都在做「假貨」。

一家睡衣店老闆王秋說,兩三年前,這裡的營業時間還是早九晚五,「現在正好反過來了,因為以前不怎麼查假貨,現在查得嚴。」

傍晚5點之後,外貿村變得熱鬧起來。

這是另一番景象。不足兩米寬的街道上擠滿運貨的三輪車和摩託車,行人只能挨著店門口的臺階上走過,喇叭聲和呼喊聲混在一起。

這裡的店鋪和正常服裝店不一樣。有的檔口只掛出兩三排衣服當作樣品,更多的服裝店甚至沒有衣服,只有一堆堆打包好的黑色塑膠袋,上面貼著號碼或顧客暱稱。

這些店鋪的服裝都是「大牌」,少則幾十元一件,貴的幾百元一件。除了Nike、Adidas等運動品牌,還有Canada Goose(加拿大鵝)、Burberry(博柏利)等高端甚至奢侈品牌。

新京報記者在外貿村調查多日,隨機走訪了數十家服裝檔口發現,這些店均在售賣「假大牌」。多位店主告訴新京報記者,在外貿村絕大部分店鋪都在做假貨生意,粗略估計,規模已經超過兩千家。

逼真的假貨

「賣給微商、實體店等 跟正品比克數都一樣」

假貨,是外貿村公開的秘密。檔口老闆們也不避諱,還會向顧客介紹自己家的貨有多「逼真」。

肖佳在桑園新村有一間服裝檔口,他店裡掛著Champion、Nike、Adidas等運動品牌。「我們是1:1做的,能仿到什麼級別,就仿到什麼級別。不拿真品比較,看不出來是假的。」

高朗的店在範家巷北村,她店裡的衣服多為大牌女裝。「貼上拉夏貝爾的標,就是拉夏貝爾的。」交談中,她從櫃檯的角落裡掏出一個黑色袋子,拿出一件帶著標籤、吊牌的FILA(斐樂)衛衣,一件80元。「跟正品比,連克數都一樣,我們都當正品賣的。」

在外貿村,同一個品牌的假貨,也會因為質量好壞產生價格差異。

新京報記者在一家主營Canada Goose羽絨服的店裡看到,外觀一樣的三件羽絨服,卻標註著650元、550元、245元三個價格。老闆稱,每款充絨量、面料和工藝都不一樣,「650元價位的可以達到跟真品差不多的程度。」

不同質量的衣服,會被檔口老闆區別開來,分別賣到網店、實體店和微商。

上述羽絨服店老闆表示:「便宜貨網店做的比較多,質量好的要放在實體店賣。」河南的一家實體店從他家拿550元每件的羽絨服回去,在當地能賣到1000元以上的價格。

韓衛的檔口主賣運動品牌的假貨,實體店是他的大客戶。韓衛稱,自己的貨要銷往實體店,比如一些品牌折扣店。「(實體店賣假貨)要看當地能不能搞,具體怎麼賣,實體店自己處理。」

一條龍生意

萬元大牌百元拿貨 1元定製大牌三標

大牌、低價,是外貿村假貨市場最大的誘惑。

新京報記者走訪發現,這些所謂的「大牌」服裝原是沒有任何標籤的三無產品,檔口為了打開銷路,還會為顧客提供定製「三標」的一條龍服務。

所謂三標,就是品牌標、洗水標,以及寫著廠家信息和價格的合格證吊牌。在外貿村,掛上標牌後,一件官方售價近萬元的品牌衛衣,200元就能拿貨,甚至還配有專櫃手提袋。

臨近「雙11」,一家檔口老闆告訴記者,他們家三四個員工,每天配貨就要兩三個小時,「很多客戶是大網店,一次拿貨就是大幾千件。」

高朗家的店裡掛著幾件沒有標籤的大衣。向顧客介紹時,她稱每一件都是網紅款、明星同款,高朗說,這樣掛一天也沒人管,但安上牌子「就有風險」。但在高朗的微商相冊中,依然將品牌「拉夏貝爾」「Only」等寫在介紹中。她表示,現在查得嚴,店裡不掛標,但如果顧客需要可以定做。

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在桑園新村一條街道上,聚集著十幾家做服裝輔料的店鋪。11月13日,一家名店主告訴新京報記者,「雙11」前後工商查得緊,不敢做品牌標,「之前,這裡很多家店都是做牌子標的。」

他介紹記者去一公裡外的商海路,一處聚集著二十多家輔料店的街道。記者隨機走進一家輔料店,店老闆報價,「品牌標5000個起做,每個一毛到一毛五。最好是能有正品的標拿來,我們仿著做肯定給你能做到一模一樣。」

商海路附近的小商品市場也是服裝輔料店聚集區。一家沿街店鋪的老闆娘拿出一袋Champion的織標,稱「要的話可以直接拿走」。她隨後又取出一本帶有不同品牌的全套印標的樣品冊,包括Adidas、Puma(彪馬)、Dickies(迪凱斯)、New Balance(新百倫)、Nike等品牌。「一套完整的領標、水洗標、吊牌,1塊錢左右。」

隱秘的交易

線上微信下單 線下黑袋子運貨

面對猖獗的假貨產業鏈,常熟市監管部門對外貿村開展了愈發嚴厲的「打假」。

公開報導顯示,至少從2016年開始,常熟市執法部門就開始查處外貿村的假貨。2017年,常熟市先後出警100餘人次,搗毀8個製售假倉儲窩點,當場查獲假冒阿迪達斯、耐克等運動品牌,假冒巴寶莉、範思哲、普拉達等奢侈品牌服飾、箱包、手錶等飾品累計10萬餘件,涉案總金額2000餘萬元。

2019年8月,常熟市市場監管局聯合公安機關,對常熟服裝城區域生產、倉儲、銷售等環節開展全鏈條執法整治行動。執法人員表示,隨著執法行動的深入開展,明目張胆在店鋪內銷售假冒名牌服裝的現象已基本杜絕。但不法商家的銷售方式轉戰為網絡化的銷售模式,生產、倉儲窩點也更加隱蔽分散。

在日漸嚴厲的打擊下,外貿村的假貨店主把交易變得更加隱秘。

即使在晚上營業時,有些服裝店的捲簾門也只拉起三分之一。多名店家對新京報記者表示,這裡都是賣假貨的,工商部門查得嚴,店門不敢全開。

新京報記者走訪發現,在外貿村,「掃碼」是最通用的攬客手段。檔口老闆不敢在店內擺假貨,於是都在門口掛上微信號和微商相冊APP的二維碼,客人掃碼就能看到店家上傳的產品信息和照片,然後挑選訂貨。

晚上外貿村開始營業的時候,就會有人拿著手機找人「掃碼」,每有一個人掃碼,他們就能從店家拿到兩塊錢的獎勵。甚至連路邊的小吃攤,也推出掃碼送烤腸、玉米的生意。

一名檔口老闆稱,為躲檢查,這裡的貨主已經很有「默契」。他們都會要求客戶在下午3點前下單,當天拿貨。店家提前在倉庫打包配貨,再把貨帶到在外貿村的店裡。外貿村的各個檔口在市場上承擔的角色不一,有的檔口自家有工廠,在賣貨的同時供貨給其他檔口。「工商抓是要人貨俱全的,我下午去拿貨,晚上都發走了,這咋查。」

夜幕降臨的時候,外貿村狹窄街道和巷子依舊擠滿了拿貨的人。他們在門口喊一聲號碼,接上檔口老闆扔出的黑袋子,迅速裝車運走。屬於他們的時間,只有晚上的兩個小時。

屢禁不止的「黑產」

年初70多個窩點被搗毀 入駐商場「洗白」

今年年初,常熟市開展了一次更強力度的打假行動。據當地通報,常熟市公安局經偵大隊立案偵辦侵犯智慧財產權案件56起,涉案總金額高達1.8億元,搗毀假冒窩點70多個,抓獲犯罪嫌疑人57名,繳獲侵權假冒物品23萬餘件。

但外貿村的假貨產業並沒有應聲而止。一名檔口老闆透露,除了外貿村的商販,還有不少人把假貨生意做到了附近的正規服裝城,「洗白」成為正品商。

11月初,新京報記者在上述商場走訪發現,不少檔口也在售賣各式各樣的「大牌服裝」。

兩年前,劉芳和很多店主一起,從桑園新村退了出來,在世界服裝中心四樓租下一間檔口,成為正品商。然而在她的微信相冊裡,展示了21922件商品,包括Moncler(盟可睞)、Descent(迪桑特)、Burberry(博柏利)等大牌。她也在外貿村拿貨,範家巷北村的停車場裡一輛寫著店名的三輪車成了他們每天放貨的「檔口」。

在外貿村做了多年「假大牌」的趙強對這種情況見怪不怪。他坦言,這幾年,有人擔心被查搬去商場,但也有很多人不斷湧進外貿村。

針對外貿村的假貨市場,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熊超表示,大牌假貨的製售涉及侵犯品牌的智慧財產權和商標權,制假售假方需要承擔相應的刑事或民事責任。

《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條規定,銷售明知是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銷售金額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銷售金額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熊超律師稱,即使法律上的處罰力度大,但在現實中,品牌方維權存在困難。「一般的品牌能力有限,不是每一次侵權行為都能發現並維權的。」

近日,新京報記者就假貨問題諮詢耐克、阿迪達斯、北面(The North Face)的官方熱線,三個品牌均表示沒有專門的假貨投訴渠道,只處理本品牌官方平臺售出的貨品,建議買到假貨的消費者撥打315投訴電話進行維權。

(文中王秋、肖佳、高朗、韓衛、劉芳、趙強為化名)

外貿村白天店門關閉、晚上營業燈火通明。圖為外貿村白天晚上對比圖。

一檔口掛著的樣衣,地上堆著打包好的黑袋子,上面貼著號碼或顧客暱稱。

輔料店裡成套的標。本版攝影 新京報記者 趙敏

桑園新村一處牆上貼滿檔口二維碼。

某微商相冊頁面裡的「大牌」。

每天傍晚5點到7點,是外貿村營業時間。

兩小時內,聚集在江蘇省常熟市莫城街道的兩千多家服裝檔口,運出成千上萬件「大牌」服裝。Nike、Adidas、Prada(普拉達)等「大牌」被塞進黑色包裝袋,交給等在門外的微商、網店老闆和實體店主。

隨後,這些三標齊全,價格不到正品價十分之一的假貨,被發往全國各地。

為躲避工商部門嚴查,店主們只拉開半扇捲簾門,線上下單、晚上運貨,一場「假貨」狂歡悄悄進行著。

面對猖獗的假貨產業鏈,近年來,常熟市監管部門對外貿村開展了越來越嚴厲的「打假」行動。

據當地通報,今年年初,常熟市公安局經偵大隊立案偵辦侵犯智慧財產權案件56起,涉案總金額高達1.8億元,搗毀假冒窩點70多個,抓獲犯罪嫌疑人57名,繳獲侵權假冒物品23萬餘件。

晚上營業的外貿村

多家服裝檔口賣「假大牌」 白天店門緊閉

外貿村的街道,被兩千多家服裝店包裹著。

一條約500米長的馬路穿村而過,路南女裝店扎堆,路北則是男裝聚集地。這裡多是獨棟樓房,除了一樓門面,逼仄的巷道裡也都開著服裝店。一個獨棟,可以擠進十多家服裝檔口。

外貿村坐落在常熟市莫城街道,由周邊幾個村子組成。這裡原是當地外貿服飾集散中心,因為熱銷外貿服裝,流傳出「外貿村」的叫法。

村西一扇牆上,掛著「外貿村歡迎您」和「服裝海洋,外貿一級貨源基地」的標語。然而近幾年,外貿村卻因熱銷「大牌假貨」而聞名,也曾多次被媒體曝光。

即使當地監管部門不斷打擊,但外貿村的假貨市場仍然猖獗。一名服裝店老闆向新京報記者透露,為了躲避檢查,如今外貿村的假貨檔口都改成「晚上營業」。

11月上旬,新京報記者在外貿村走訪發現,這裡聚集著兩千多家服裝店,然而白天的外貿村卻行人寥寥、店門緊閉。「這裡在白天就是一座死城。」一名做服裝生意的女士描述說,白天不開門的店鋪都在做「假貨」。

一家睡衣店老闆王秋說,兩三年前,這裡的營業時間還是早九晚五,「現在正好反過來了,因為以前不怎麼查假貨,現在查得嚴。」

傍晚5點之後,外貿村變得熱鬧起來。

這是另一番景象。不足兩米寬的街道上擠滿運貨的三輪車和摩託車,行人只能挨著店門口的臺階上走過,喇叭聲和呼喊聲混在一起。

這裡的店鋪和正常服裝店不一樣。有的檔口只掛出兩三排衣服當作樣品,更多的服裝店甚至沒有衣服,只有一堆堆打包好的黑色塑膠袋,上面貼著號碼或顧客暱稱。

這些店鋪的服裝都是「大牌」,少則幾十元一件,貴的幾百元一件。除了Nike、Adidas等運動品牌,還有Canada Goose(加拿大鵝)、Burberry(博柏利)等高端甚至奢侈品牌。

新京報記者在外貿村調查多日,隨機走訪了數十家服裝檔口發現,這些店均在售賣「假大牌」。多位店主告訴新京報記者,在外貿村絕大部分店鋪都在做假貨生意,粗略估計,規模已經超過兩千家。

逼真的假貨

「賣給微商、實體店等 跟正品比克數都一樣」

假貨,是外貿村公開的秘密。檔口老闆們也不避諱,還會向顧客介紹自己家的貨有多「逼真」。

肖佳在桑園新村有一間服裝檔口,他店裡掛著Champion、Nike、Adidas等運動品牌。「我們是1:1做的,能仿到什麼級別,就仿到什麼級別。不拿真品比較,看不出來是假的。」

高朗的店在範家巷北村,她店裡的衣服多為大牌女裝。「貼上拉夏貝爾的標,就是拉夏貝爾的。」交談中,她從櫃檯的角落裡掏出一個黑色袋子,拿出一件帶著標籤、吊牌的FILA(斐樂)衛衣,一件80元。「跟正品比,連克數都一樣,我們都當正品賣的。」

在外貿村,同一個品牌的假貨,也會因為質量好壞產生價格差異。

新京報記者在一家主營Canada Goose羽絨服的店裡看到,外觀一樣的三件羽絨服,卻標註著650元、550元、245元三個價格。老闆稱,每款充絨量、面料和工藝都不一樣,「650元價位的可以達到跟真品差不多的程度。」

不同質量的衣服,會被檔口老闆區別開來,分別賣到網店、實體店和微商。

上述羽絨服店老闆表示:「便宜貨網店做的比較多,質量好的要放在實體店賣。」河南的一家實體店從他家拿550元每件的羽絨服回去,在當地能賣到1000元以上的價格。

韓衛的檔口主賣運動品牌的假貨,實體店是他的大客戶。韓衛稱,自己的貨要銷往實體店,比如一些品牌折扣店。「(實體店賣假貨)要看當地能不能搞,具體怎麼賣,實體店自己處理。」

一條龍生意

萬元大牌百元拿貨 1元定製大牌三標

大牌、低價,是外貿村假貨市場最大的誘惑。

新京報記者走訪發現,這些所謂的「大牌」服裝原是沒有任何標籤的三無產品,檔口為了打開銷路,還會為顧客提供定製「三標」的一條龍服務。

所謂三標,就是品牌標、洗水標,以及寫著廠家信息和價格的合格證吊牌。在外貿村,掛上標牌後,一件官方售價近萬元的品牌衛衣,200元就能拿貨,甚至還配有專櫃手提袋。

臨近「雙11」,一家檔口老闆告訴記者,他們家三四個員工,每天配貨就要兩三個小時,「很多客戶是大網店,一次拿貨就是大幾千件。」

高朗家的店裡掛著幾件沒有標籤的大衣。向顧客介紹時,她稱每一件都是網紅款、明星同款,高朗說,這樣掛一天也沒人管,但安上牌子「就有風險」。但在高朗的微商相冊中,依然將品牌「拉夏貝爾」「Only」等寫在介紹中。她表示,現在查得嚴,店裡不掛標,但如果顧客需要可以定做。

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在桑園新村一條街道上,聚集著十幾家做服裝輔料的店鋪。11月13日,一家名店主告訴新京報記者,「雙11」前後工商查得緊,不敢做品牌標,「之前,這裡很多家店都是做牌子標的。」

他介紹記者去一公裡外的商海路,一處聚集著二十多家輔料店的街道。記者隨機走進一家輔料店,店老闆報價,「品牌標5000個起做,每個一毛到一毛五。最好是能有正品的標拿來,我們仿著做肯定給你能做到一模一樣。」

商海路附近的小商品市場也是服裝輔料店聚集區。一家沿街店鋪的老闆娘拿出一袋Champion的織標,稱「要的話可以直接拿走」。她隨後又取出一本帶有不同品牌的全套印標的樣品冊,包括Adidas、Puma(彪馬)、Dickies(迪凱斯)、New Balance(新百倫)、Nike等品牌。「一套完整的領標、水洗標、吊牌,1塊錢左右。」

隱秘的交易

線上微信下單 線下黑袋子運貨

面對猖獗的假貨產業鏈,常熟市監管部門對外貿村開展了愈發嚴厲的「打假」。

公開報導顯示,至少從2016年開始,常熟市執法部門就開始查處外貿村的假貨。2017年,常熟市先後出警100餘人次,搗毀8個製售假倉儲窩點,當場查獲假冒阿迪達斯、耐克等運動品牌,假冒巴寶莉、範思哲、普拉達等奢侈品牌服飾、箱包、手錶等飾品累計10萬餘件,涉案總金額2000餘萬元。

2019年8月,常熟市市場監管局聯合公安機關,對常熟服裝城區域生產、倉儲、銷售等環節開展全鏈條執法整治行動。執法人員表示,隨著執法行動的深入開展,明目張胆在店鋪內銷售假冒名牌服裝的現象已基本杜絕。但不法商家的銷售方式轉戰為網絡化的銷售模式,生產、倉儲窩點也更加隱蔽分散。

在日漸嚴厲的打擊下,外貿村的假貨店主把交易變得更加隱秘。

即使在晚上營業時,有些服裝店的捲簾門也只拉起三分之一。多名店家對新京報記者表示,這裡都是賣假貨的,工商部門查得嚴,店門不敢全開。

新京報記者走訪發現,在外貿村,「掃碼」是最通用的攬客手段。檔口老闆不敢在店內擺假貨,於是都在門口掛上微信號和微商相冊APP的二維碼,客人掃碼就能看到店家上傳的產品信息和照片,然後挑選訂貨。

晚上外貿村開始營業的時候,就會有人拿著手機找人「掃碼」,每有一個人掃碼,他們就能從店家拿到兩塊錢的獎勵。甚至連路邊的小吃攤,也推出掃碼送烤腸、玉米的生意。

一名檔口老闆稱,為躲檢查,這裡的貨主已經很有「默契」。他們都會要求客戶在下午3點前下單,當天拿貨。店家提前在倉庫打包配貨,再把貨帶到在外貿村的店裡。外貿村的各個檔口在市場上承擔的角色不一,有的檔口自家有工廠,在賣貨的同時供貨給其他檔口。「工商抓是要人貨俱全的,我下午去拿貨,晚上都發走了,這咋查。」

夜幕降臨的時候,外貿村狹窄街道和巷子依舊擠滿了拿貨的人。他們在門口喊一聲號碼,接上檔口老闆扔出的黑袋子,迅速裝車運走。屬於他們的時間,只有晚上的兩個小時。

屢禁不止的「黑產」

年初70多個窩點被搗毀 入駐商場「洗白」

今年年初,常熟市開展了一次更強力度的打假行動。據當地通報,常熟市公安局經偵大隊立案偵辦侵犯智慧財產權案件56起,涉案總金額高達1.8億元,搗毀假冒窩點70多個,抓獲犯罪嫌疑人57名,繳獲侵權假冒物品23萬餘件。

但外貿村的假貨產業並沒有應聲而止。一名檔口老闆透露,除了外貿村的商販,還有不少人把假貨生意做到了附近的正規服裝城,「洗白」成為正品商。

11月初,新京報記者在上述商場走訪發現,不少檔口也在售賣各式各樣的「大牌服裝」。

兩年前,劉芳和很多店主一起,從桑園新村退了出來,在世界服裝中心四樓租下一間檔口,成為正品商。然而在她的微信相冊裡,展示了21922件商品,包括Moncler(盟可睞)、Descent(迪桑特)、Burberry(博柏利)等大牌。她也在外貿村拿貨,範家巷北村的停車場裡一輛寫著店名的三輪車成了他們每天放貨的「檔口」。

在外貿村做了多年「假大牌」的趙強對這種情況見怪不怪。他坦言,這幾年,有人擔心被查搬去商場,但也有很多人不斷湧進外貿村。

針對外貿村的假貨市場,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熊超表示,大牌假貨的製售涉及侵犯品牌的智慧財產權和商標權,制假售假方需要承擔相應的刑事或民事責任。

《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條規定,銷售明知是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銷售金額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銷售金額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熊超律師稱,即使法律上的處罰力度大,但在現實中,品牌方維權存在困難。「一般的品牌能力有限,不是每一次侵權行為都能發現並維權的。」

近日,新京報記者就假貨問題諮詢耐克、阿迪達斯、北面(The North Face)的官方熱線,三個品牌均表示沒有專門的假貨投訴渠道,只處理本品牌官方平臺售出的貨品,建議買到假貨的消費者撥打315投訴電話進行維權。

(文中王秋、肖佳、高朗、韓衛、劉芳、趙強為化名)

相關焦點

  • "外貿村"假貨調查:躲避打假晚上營業 萬元大牌百元賣
    (原標題:「外貿村」假貨調查:躲避打假晚上營業 萬元大牌百元賣)
  • 常熟「外貿村」假貨調查:為躲檢查晚上營業,萬元大牌百元兜售
    晚上營業的外貿村 多家服裝檔口售賣「假大牌」 2020年11月上旬,新京報記者在外貿村走訪發現,這裡聚集著兩千多家服裝店,然而白天的外貿村卻行人寥寥、店門緊閉。「這裡在白天就是一座死城。」
  • 「外貿村」裡外觀一樣的三件「大鵝」,批發價相差一倍多
    隨後,這些三標齊全,價格不到正品價十分之一的假貨,被發往全國各地。為了躲避工商部門的嚴查,店主們只拉開半扇捲簾門,線上下單、晚上運貨,一場「假貨」狂歡悄悄進行。即使當地監管部門不斷打擊,但外貿村的假貨市場仍然猖獗。一名服裝店老闆向新京報記者透露,為了躲避檢查,如今外貿村的假貨檔口都改成「晚上營業」。2020年11月上旬,新京報記者在外貿村走訪發現,這裡聚集著兩千多家服裝店,然而白天的外貿村卻行人寥寥、店門緊閉。「這裡在白天就是一座死城。」
  • 常熟「外貿村」:六七千元一件的「加拿大鵝」,這裡只賣245元
    900美元折合人民幣將近6000元一件,遇上黑五打折,最便宜也需要5000多元,更貴的則要上萬元。有意思的是,這隻鵝在正式進入中國市場之前,中國人早就穿上了假加拿大鵝。常熟「外貿村」的假貨生意經誰也說不清楚,到底是誰第一個發現了加拿大鵝的商機。
  • 掐住假貨銷售的七寸,避免淪為治理窪地
    我們的生活中總是免不了假貨的侵擾,「天下無假」的願景, 在無處不在的假貨衝擊下變得遙不可及,連退求其次的「天下少假」,也能感受到現實帶來的寒意。據新京報報導,近日,有媒體對江蘇常熟「外貿村」的假貨進行了調查。每天傍晚五點到七點,是「外貿村」的營業時間。
  • 王海談打假直播電商:打假就要利益驅動!賣假貨比打假更掙錢!
    職業打假人王海談打假直播電商:賣假貨比打假更掙錢!王海表示,針對辛巴帶貨燕窩造假的維權,目前還在收集消費者證據,羅永浩代言的漱口水宣傳視頻涉及虛假宣傳,羅永浩作為代言人是失職的!王海說,證據容易滅失也是現在電商、直播帶貨打假的一個痛點,平臺有責任為消費者保留這些資料。王海表示,打假人的最大困難是人們對職業打假的偏見,單純從賺錢的角度,還是賣假貨掙錢!!很多人說,王海打假動機不純,還不是為了賺錢?他都說了,打假一定是利益驅動的!沒錢賺肯定沒人做!
  • 職業打假三十年:買200萬假貨賺400萬,辛巴賣燕窩被盯上
    撰文 | 仉澤翔 編輯 | 周路平 快手一哥還是遇上了打假一哥。 2020年11月19日,沉寂許久的王海盯上了東北老鐵辛巴。作為快手一哥,一向高調浮誇的辛巴,終於遇到了麻煩,他在直播間賣的燕窩被質疑是糖水。
  • 職業打假人灰色暴利:我等你賣假貨等太久了
    近日,直播界掀起了一股打假熱潮,一時之間風聲鶴唳。先是快手頭部主播辛巴,被職業打假人王海指出其直播賣出的燕窩,含量極低、成本不足1元、與「糖水」無異。再是抖音頭部主播羅永浩,被王海控訴其在直播間銷售的一款進口漱口水,涉嫌虛假廣告宣傳。
  • 糖水當燕窩賣?中國打假第一人阻擊辛巴,25年打假鮮有敗局
    辛巴燕窩事件不斷引發熱議,其中,職業打假人王海一鳴驚人。王海日前發布的檢驗報告顯示,辛巴燕窩的蔗糖含量為4.8%,而成分表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為5%,「證實本品為糖水」。王大海坦言,若進價4.2元,欺騙消費者說賠錢賣,貼錢賣屬於欺詐。
  • 直播賣假貨,羅永浩道歉了!還報案了
    這次是因為他直播賣的貨是假貨,而且他還承認了……15日晚間,#羅永浩承認所售羊毛衫為假貨#衝上微博熱搜。根據此前11月28日的直播截圖,該羊毛衫售價79.9元。如果羅永浩按照三倍賠付的話,即便以2萬名消費者來計算,老羅也要先行墊付480萬元。那麼,問題來了。羅永浩不是剛剛因為欠債不還而被限高嗎?
  • 南京售假團夥直播賣貨,大牌口紅進價5元,3天賣出130萬元口紅!
    原價300多的口紅,只需要49.9近日,在江蘇省南京市,警方搗毀了一個售賣假冒商品的團夥,這個團夥進購假貨,通過直播帶貨的方式,在短短3天內,就已經將1.5萬支假冒的「大牌」口紅賣出。這個售假團夥的順利被搗毀,主要是當時的一名受害者的舉報。
  • 商場大牌特賣會多是假貨?工廠直銷2折買就上當,警方已出動打假
    商場裡的特賣會、快閃店,下次看到請繞道,因為那裡買的衣服,可能都是假貨!近日,江蘇常州警方摧毀了一夥以「工廠直銷」的名義,在各大商場中開設特賣會等形式,進行高仿、假冒服飾售賣的犯罪團夥。還在犯罪嫌疑人窩點查處了一大批「Champion」「阿迪達斯」「耐克」等知名品牌的假冒服飾,涉案金額超過上千萬元。據警方透露,這其中的貓膩其實很簡單,就是嫌疑人這邊會把偽造好的合格證和要售賣的服飾一起打包好,發給各個商場。然後由商場導購在每天開售前把合格證貼到商標牌後面就行了,而正規的正品衣服則是在出廠前由廠家貼好合格證在進行出廠。
  • 質疑辛巴的消費者被粉絲咒罵,職業打假人王海成英雄,誰的悲哀?
    可是王海並不是一般的消費者,他是有著長久打假經驗的職業打假人,手下的打假公司就有四家。 很快,王海經過專業檢測機構發現,辛巴直播中所謂的「燕窩絲」其實是一種化學合成的凝膠絲,也就是說辛巴售賣的燕窩根本不含燕窩成分,整個商品的成本只要2.5元,廠家賣4.2元,辛巴賣17.2元,利潤之大讓人嘆為觀止。
  • 質疑辛巴的消費者被網暴,職業打假人王海成英雄,或許是一種悲哀
    可是王海並不是一般的消費者,他是有著長久打假經驗的職業打假人,手下的打假公司就有四家。很快,王海經過專業檢測機構發現,辛巴直播中所謂的「燕窩絲」其實是一種化學合成的凝膠絲,也就是說辛巴售賣的燕窩根本不含燕窩成分,整個商品的成本只要2.5元,廠家賣4.2元,辛巴賣17.2元,利潤之大讓人嘆為觀止。
  • 打假人王海遇到硬茬?羅永浩遇假貨風波,處理方式比辛巴高明太多
    雖說最近出現了一些主播被查出直播間賣假貨,但是如今直播帶貨已經成為大趨勢,不能因噎廢食,消費者有需求,自然要去消費,因此不能杜絕消費者購物,只能從主播以及供貨源頭開始整治才可以解決問題。
  • 賣假貨的處罰標準是怎麼規定的
    賣假貨只要被國家相關單位發現,或者被公民舉報,情況屬實的話,按照銷售金額將進行處罰,那麼賣假貨的處罰標準是怎麼樣的呢?下面四川履正律師事務所小編為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歡迎大家閱讀!《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3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500元的,為500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 網紅帶貨假貨不斷,打假人是該出來「維護正義」了!
    但是也有很多人為了賺錢而賣假貨,欺騙消費者。甚至是越來越無法無天,大網紅小網紅都在紛紛賣起了假貨。對於網紅這種經濟形勢平臺管制能力十分有限,可以說得上是法外之地。因此有很多網紅就開始逍遙,自在的賣起了假貨。而打假人就是賣假貨網紅們的天敵。如著名的王海就是職業打假人。他打假辛巴假燕窩實錘,讓很多人認清了辛巴的真面目。只是遺憾的是,或許是王海最近流量太大,打假樹敵太多。他自己的公司也被查出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