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是「多聊茶」的第貳佰伍拾壹篇常規文章
多讀茶詩丨《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
同學們,上午好,我是助教粒粒。
有個好消息要告訴大家!多傑老師又要開新的欄目啦。
專欄名叫做:【多讀茶詩】。
在正文開始之前,先解釋一下新專欄名字的由來。
【多讀茶詩】,其實有兩層含義。
楊老師名字中有個「多」字,自然也就是由多傑老師幫大家解讀茶詩嘍。
與此同時,也希望同學們能在日常生活中多誦讀茶詩。將茶詩的學習,融入到日常的飲茶生活之中。
在我們抄寫茶詩的活動中,多傑老師就常建議大家,喝茶之前,先抄一首茶詩放在旁邊。
讓茶詩成為茶席的元素之一。欣賞茶湯的同時仿佛還能與古人對話。
這時,詩不在遠方,而在你的身旁!
茶詩,凝結著中國茶文化之美,應成為飲茶生活中的有機組成。
今天【多讀茶詩】第一次和大家見面。老師要賞析的是詩仙李白唯一的一首傳世茶詩:《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
先看看原文,再聽老師是如何解析的吧!
《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
餘聞荊州玉泉寺近清溪諸山,山洞往往有乳窟。窟中多玉泉交流,其中有白蝙蝠,大如鴉。按《仙經》,蝙蝠一名仙鼠,千歲之後,體白如雪,棲則倒懸。蓋飲乳水而長生也。其水邊處處有茗草羅生,枝葉如碧玉。唯玉泉真公常採而飲之,年八十餘歲,顏色如桃李。而此茗清香滑熟,異於他者,所以能還童振枯,扶人壽也。餘遊金陵,見宗僧中孚,示餘茶數十片,拳然重疊,其狀如手,號為仙人掌茶。蓋新出乎玉泉之山。曠古未覿。因持之見遺,兼贈詩。要餘答之,遂有此作。後之高僧大隱。知仙人掌茶發乎中孚禪子及青蓮居士李白也。
常聞玉泉山,山洞多乳窟。
仙鼠如白鴉,倒懸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
根柯灑芳津,採服潤肌骨。
叢老卷綠葉,枝枝相接連。
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
舉世未見之,其名定誰傳。
宗英乃禪伯,投贈有佳篇。
清鏡燭無鹽,顧慚西子妍。
朝坐有餘興,長吟播諸天。
這首茶詩的作者是李白,大唐朝赫赫有名的酒仙。
李白的確好飲酒,但其實也不見得就是詩人中酒量最好之人。
別人不提,就是跟杜甫比,李白也不一定能贏。
何以見得?
數據說話。
李白至今可查閱到的詩,大致有1500首左右。據郭沫若考證,其中內容涉及酒的約佔16%。誠然,李白的酒詩真是不少。
但是,也分跟誰比。
與李白起名的杜甫,傳世的詩在1400首左右,寫到酒的約佔20%。看著這麼多與酒相關的詩,誰能說杜甫老先生不貪杯呢?
只是「李白鬥酒詩百篇」的美名在先,將杜甫這樣一個愛酒之人生生埋沒了。
李白的愛酒之名,不光埋沒了杜甫,也掩去了自己這首《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
以至於很多人都不知道,李白也寫過茶詩。
準確的說,這便是李白寫過唯一的一首茶詩。由於過於珍貴,愛茶之人讀時捨不得漏掉一個字。
因此這首茶詩,都是與前面的「詩序」一併誦讀。
當然,未讀到序之前,詩的題目就劇透出了相關內容。這是一首典型的「答贈」體茶詩。
李白收到了「僧中孚」送來的好茶,喝過之後寫詩感謝。
這種「答贈」體,至今保留在我們的朋友圈當中。
舉個例子,親朋好友寄來了土特產,你吃過之後感覺不錯,趕緊拍照發個朋友圈以表謝意。
其中像「答族侄僧中孚」這樣寫出具體名字,就相當於我們發朋友圈時不忘@一下對方。
古今千年,情理相通。
讀的是茶詩,品的是人情。
誰給李白送的茶呢?是他的本家族侄。此人本應姓李,但已出家為僧,法名叫做中孚。這便是所謂「族侄僧中孚」的由來。
我們與茶結緣,多是需要一位引路人。按現在的網絡用語,就叫帶我「入坑」的人。
我曾在班級裡發起過討論,請大家回憶一下:誰影響了你開始喝茶?答案有:父母、長輩、愛人、同事、室友……
總之,多是熟人。
後來,我又請同學列舉:有誰,是在你的影響下開始喝茶?答案有:父母、長輩、愛人、同事、室友……
你看,還是熟人。
由此可見,我們大都是被身邊人影響開始喝茶。
再通過自己的言行,影響著身邊人體會飲茶的樂趣。
李白,與我們的經歷一樣。給他茶的人,是親侄子。
給的什麼茶?題中、序中、詩中都反覆提及,為產於玉泉山的仙人掌茶。
請注意,這首茶詩不光是李白唯一傳世的茶詩。更重要的是,這也是中國文壇第一首歌詠名茶的茶詩。
中國名茶的稱謂構成,多是產地加品種。例如,西湖龍井、黃山毛峰、太平猴魁、都勻毛尖、福鼎白茶……前面是地名,後面是茶名。
這種「茶葉命名法」的確立,便可以上溯到這首茶詩中的「玉泉山仙人掌茶」。
如詩序中所說,仙人掌茶產於「荊州玉泉寺近清溪諸山」。
詩中一開始,便先著力描寫此茶生長的環境。此處「山洞多乳窟」,裡面還有「仙鼠如白鴉」。此等仙鼠,可以壽活千年,體白如雪。
這樣的描述,鏡頭感極強,馬上能把讀者引入情境當中。由此也可見玉泉山不是一般的山,還帶有幾分神秘色彩。
這茶生長在這種「仙境」當中,還沒喝就引發人無限的遐想。
詩的原文與序言可以結合來讀,從而互為映證。仙鼠為何可以壽活千年?
原來都是「飲乳水而長生也」。而仙人掌茶,就是生長在這樣能有延年益壽之功效的乳水之畔。
好山好水出好茶,本是大家都知道的話。但就是這俗語,偏偏讓李白給寫絕了。
李白,就是李白。寫酒聞名於世,寫茶也是高手。
這座玉泉山,位於當陽市城西二十裡外。明代陳仁錫《潛確居類書》記載:
「玉泉山,在當陽。泉色白而瑩,又曰珠泉。泉南為天台智者道場,即關帝遣鬼工所造。」
玉泉山不僅是三楚名山,更是一處佛教聖地。至今,這裡還保留著中國現存最高、最重的鐵塔——如來舍利塔。
相傳東漢建安年間,僧人普淨曾結廬於此,並在此點化三國時蜀漢名將關羽。
《三國演義》第七十七回「玉泉山關公顯聖,洛陽城曹操感神」,講的就是這個故事:
說關公陰魂不散,蕩蕩悠悠,直至一處,乃荊門州當陽縣一座山,名為玉泉山。山上有一老僧,法名普淨,原是汜水關鎮國寺中長老;後因雲遊天下,來到此處,見山明水秀,就此結草為庵,每日坐禪參道,身邊只有一小行者,化飯度日……於是關公恍然大悟,稽首皈依而去。後往往於玉泉山顯聖護民,鄉人感其德,就於山頂上建廟,四時致祭。
後人在寺中題還有一聯:
「赤面秉赤心,騎赤兔追風,馳驅時不忘赤帝;青燈觀青史,仗青龍偃月,隱微處不愧青天。」
李白雖是大才,怎奈沒讀過《三國演義》。餘生也晚,便將這段玉泉山軼事補錄,以增仙人掌茶之趣。
這款茶不光產地有故事,造型更具噱頭。
按詩中所寫「拳然重疊,其狀如手」,所以才「號為仙人掌茶」。
外觀如巴掌大小的茶,確實少見。連李白都表示「舉世未見之,其名定誰傳」。
賣相獨特,先聲奪人,也是此茶一大特色。
但「獨特」二字,也可以理解為「怪異」,甚至「不入流」。
北京人民廣播電臺有位主持人叫孫濤,第一次見我拿給他的壽眉時驚呼:這不是枯樹葉子嗎?真的能喝?
如今這款「其狀如手」的茶,已經被李白用茶詩美化。我想唐代很多人剛看到這種茶時,反應也與孫濤老師差不了多少吧?
生活中,絕不能以貌取人。
選茶時,應避免以貌取茶。
那怎麼去判斷一款茶的好壞?
喝!
關於這款茶的味道,李白在詩序中用了「清香滑熟」四個字。妙哉!美矣!
得是多麼好喝的茶湯,才讓李白這樣文藝的人誇出這四個字呢?很難想像!又只能靠想像了!
可就怎麼聽著都不太像形容綠茶。倒是年份白茶,用這四個字最為貼切。於是乎,我現在一喝年份壽眉,就總想起李白這句。
茶詩,大可活學活用嘛!
最後,詩中還涉及了茶與健康的話題。據說有一位「玉泉真公常採而飲之」,結果「年八十餘歲,顏色如桃李」。
這裡的「顏色」,是顏面之色的簡稱,也就是生活中俗稱的臉色。常喝仙人掌茶氣色紅潤,能有「還童振枯」之功能。
李白告訴我們,喝茶別看廣告,要看療效。
賣相奇特,口味雋永,還能還童振枯,這便是一款好茶了。
茶詩末尾,有「清鏡燭無鹽,顧慚西子妍」一句,為全詩的金句。
無茶字而言茶事,算是對茶葉「外觀」與「內涵」二者關係的最好詮釋。
所謂「無鹽」者,姓鍾離名春,是春秋時出了名的醜女。別看貌醜,可心靈美,因此為後世傳頌。
傳統評書裡有一部《醜娘娘》,講的就是她的故事。因是齊國無鹽邑人,所以詩中常以「無鹽」稱之。
這個「燭」字,當動詞「洞察」解釋。
也就是說,能如明鏡般洞察事物,發現無鹽式的美好。這種掩蓋在醜陋外表下的美好,會讓西施都為之慚愧。
習茶之人,應常懷「明鏡」之心,發現「無鹽」式的佳茗。
說了半天,現如今我們還能喝到仙人掌茶嗎?
可以。
1981年仙人掌茶加工工藝得以「恢復」。李太白筆下的名茶,再次問世定然轟動茶界。
新版仙人掌茶,先後榮獲首屆「鄂茶杯」金獎,「中茶杯」全國名優茶評比特定獎。後又被評為「湖北名茶」。
2009年,仙人掌茶蒸青製作技藝被列為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地方為拉動經濟,深挖一些歷史名茶,這事可以理解。但如今的仙人掌茶,在傳承斷裂千年後才得以恢復。
那麼此茶,是否就與當年李白喝過的一般無二呢?我想,誰也不敢保證吧?
與其說是恢復傳統,倒不如講是借屍還魂了。
湖北茶界的朋友熱情,曾幾次寄來仙人掌茶。但我皆轉贈他人,自己從未喝過。
我倒不是不屑喝,而是不敢喝。
還是讓這款茶,就留在李白的這首詩中吧。
編輯:粒粒
校對:齊航
設計:靜平
楊多傑,「多聊茶」創始人,歷史文獻學碩士,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歷代茶學文獻及茶文化教學。「中華茶人聯誼會」特約茶文化講師,多家電視及廣播節目撰稿人、顧問及常駐嘉賓
出版作品:《北京秘境》、《北京秘境2》、《北京深處-地鐵沿線的75個塵封秘境》、《茶經新解》
曾在《世界博覽》、《時尚旅遊》、《精品購物指南》、《中國國家旅遊》、《中華遺產》、《旅行家》、《社區》、《Timeout》等雜誌撰寫歷史文化類專欄文章
微信公號:多聊茶
新浪微博:@楊多傑 @多聊茶
人 人 講:【楊多傑的多聊茶】直播間
廣播電臺:北京文藝臺FM87.6 《吃喝玩樂大搜索》周二嘉賓
本公眾號所有文字、音頻、視頻及聲明過的圖片著作權均歸作者所有
除已籤約的機構和平臺外,不接受其他任何形式的轉載、改編、引用
文中部分圖片來源自網絡
課後討論
這首茶詩中,你最喜歡哪一句?
多聊茶四班招募開啟中,加入方式如下:
1.加課程助理微信號:lusenyy;
2.發送您購買的喜馬拉雅、人人講或圖書截圖;
3.加入班級後按照群內須知交流學習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