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買了個什麼手機?」「我買了個錘子。」
錘子手機創始人羅永浩在公眾視野中消失沒多久時間,又在3月19日突然通過社交平臺宣布,他將正式進軍直播領域,開啟帶貨模式。
而在他的「宣言」中,一如既往的驕傲和自信:「如果你從沒在直播電商買過東西,那是因為你沒看過我們做的。」
甚至有網友在調侃,羅老師這次準備用「直播帶貨」的方式來「還帳」。
而無論他是否能夠在直播帶貨這個新媒體的流量新陣地中獲得成功,也不管他是不是真的可以藉此來還清債務,但無疑他的此次出現又引發了大量的討論。
「天價籤約」高達8000萬
就在3月23日,有媒體報導說羅永浩跟抖音達成了合作,據悉雙方的合作籤約價達到了6000萬。
然而沒過多久又有知名博主透露說羅永浩並非是以6000萬的價格籤約抖音,而是跟淘寶以8000萬的籤約價達成了正式合作。
不過這兩個「天價籤約」都沒能得到羅永浩及其團隊的正式回應。
而不管是抖音還是淘寶,都是在目前整個直播帶貨界比較出色的兩個平臺。
無論誰贏得了羅永浩,最終其實都算是羅永浩進軍直播帶貨圈子的第一步成功。
不僅如此,羅永浩在宣布自己要進軍直播之後,還引來了眾多知名品牌的合作意向。其實包括了小米、OPPO等手機品牌。
按照這種熱度下去,羅老師的這次「直播」宣言,第一場直播還沒開始就已經成功了一大半了。
這足以說明新媒體的市場活躍性以及活力依舊是極其充足的。
所以回想一下很多人都在說新媒體已經不再有優勢時,其實根本問題還是他們不能夠真正理解到新媒體的魅力所在。
如果把「新媒體」只是當成一種工具,那麼遲早會過時。
但要是把「新媒體思維」結合起來,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新媒體」。
眾多行業進軍直播帶貨
在羅老師宣布直播帶貨之前,其實已經有非常多的人已經開啟了直播帶貨的模式。
有賣水果的三農領域作者,通過直播的方式來銷售水果;有直播賣海鮮的、直播賣特色農副產品的……
在我們新媒體人之家的社群裡,還有一位老闆直播賣女性配飾用品。
而這位老闆曾經一直都是通過傳統經營模式來做業務的,全國開了接近500家直營專櫃。幾乎都是在各大商場裡。
受到疫情的影響,他們公司的業務幾乎很難開展下去,於是找到我希望能夠教他們做新媒體。
在了解完他們的產品以及相關經營情況之後,我直接就告訴他們從兩步開始做:
1、搭建新媒體矩陣,進行持續的價值內容傳播;
2、用兩種方式做直播帶貨,一是自己的人培養幾個來直播,二是通過和一些大V合作的方式來直播。
經過一段時間的培訓授課,以及相應的準備工作後,終於他們品牌的產品開始了新媒體經營的探索。
逐漸上手之後,訂單也越來越多。
再結合社群運營的方式,把從公域流量池引流而來的準客戶拉進私域流量池中來維護和經營。
加之現在疫情的影響逐漸降低,他們不管是線下還是線上的生意都開始逐步走向正軌。
有人說羅永浩做直播,是因為「欠債」,並調侃道:「一個男人,為了還債什麼都做得出來。」
實際上這個老闆如果不是因為受到疫情的影響,估計依然會沉浸在以往的成功經驗中無法真正邁出走新媒體經營的路。
如此看來,他的想法跟羅永浩做直播又有什麼區別呢?都是為了生存,都是為了在新媒體領域裡找到屬於自己的路。
新媒體活力依舊,你看到的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在我們新媒體人之家社群中,有非常多的新媒體小白。其中有很多人其實很早就想要做新媒體了。
只不過一方面自己沒有系統的學習渠道,另一方面也是自己曾認為新媒體快「過時」了。
特別是隨著年前5G的熱度影響,甚至很多人都在「斷言」說接下來這些「傳統」的新媒體即將被5G影響而沒有前景了。
但實際上在經過我們幾節課的學習之後,他們徹底改變了這種「狹隘」的觀點和看法。
因為新媒體根本不會受到5G的影響而過時,反而還有可能因為5G的助力,反而更加有前景。
這其中的根本核心並非新媒體工具或平臺,而是思維受到了限制。
他們看到的,可能不過只是冰山一角而已。如果不能夠打開思維,那麼最終只能是繼續「懊悔」。
就好像很多人在懊悔為什麼不在20年前就買幾套房子一樣的道理。
這個世界沒什麼是過時的,哪怕很多年前的「手工」,都能夠通過新媒體的宣傳成為一個「熱門」項目。
關鍵還是看你如何藉助新媒體的力量來給自己的助力,也還是看你是否能夠有新媒體思維來看待事物。
就在發文之前,都還有一位寶媽在跟我聊天,說是想要給自己的寶寶直播關於孩子「穿搭」方面的內容,然後通過這種方式來帶貨童裝。
先不管這種方式能不能成功,或者是否還有值得商榷的細節問題,單從她從一個啥都不會、啥也不懂的新媒體小白能夠思考到這種變現路徑,就說明她的思維已經打開了。
這就是我們新媒體人之家一直反覆在訓練大家的地方:打破定式思維。
新媒體活力依舊,要是你也想學習新媒體,想要加入到我們新媒體人之家,可以直接私信我,備註「新媒體人之家」。
我是知陽,期待你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