丟失短少佔比高 如何確保快遞「最後一公裡」

2021-01-09 環球網

不經許可就籤收 丟失短少佔比高 賠償標準不統一

如何確保快遞的「最後一公裡」

史兆琨

沒有物流信息跟蹤、沒有專人保護,快遞的「最後一公裡」成為最易失聯的一段路。越來越多的商家,開始瞄上了社區快遞商業圈,由此也衍生出了智能快遞櫃等新型投遞方式。

「貨物一旦放進智能快遞櫃,物流跟蹤信息會提示『已籤收』,但實際上我並沒有當面籤收驗貨。」近日,住在北京市某小區的林某為此頗為困擾。

快件不經許可就籤收,「最後一公裡」成老大難

近日,林某無意中翻到手機裡數天前收到的一則短消息,內容顯示為一串六位數的綁定驗證碼。林某和同事交流後才確定是智能快遞代收櫃的驗證碼。迅速聯繫快遞員後,快遞員則拒絕再次派送:「你自己去小區南門附近取吧。」而林某居住的位置在小區北門附近。

在不少一線城市,像林某這樣的上班族往往會面臨這種難題:白天不在家,網購時收貨地址如何填?

數據顯示,在2016年全球約700億件的快遞量中,我國佔據300億件。但與此相伴而生的,是快遞行業正在面臨的「最後一公裡」發展瓶頸。

8月29日上午,中國消費者協會官網發布消息稱,自8月11日就《快遞暫行條例(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快遞新規)徵集意見以來,共收到修改意見292條。其中,快遞延誤、丟失、損毀、保價、籤收類問題意見佔27.1%,而位列第五的籤收問題,共22條意見,佔比7.5%。

家住北京市另一小區的孫某對林某的遭遇感同身受:「由於小區門口的便利店加入了某APP,可以代收快遞,我又經常在網上購物,有時快遞員會在沒有電話聯繫我的情況下直接將快遞放在便利店。」這會導致菜鳥驛站顯示籤收後,孫某才知情。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賈西津認為,每一次籤收都是一份契約。如果不經個人同意就改變投遞方式,等於單方修改了契約。收件人自己都不知道是誰幫忙籤收了快遞,這可能存在安全保障問題。「快遞員應先電話徵得客戶的同意,才能放到他們指定的代收點。最好在代領人領快遞時報出快件上標註的後四位電話,以保證領件安全無誤。」賈西津建議。

快遞丟失短少佔比高,應如何追責

據統計,2017年上半年,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173.2億件,同比增長30.7%;郵政業消費者申訴總量為70.6萬件,其中丟失短少佔18.3%。

記者採訪了解到,在經常使用智能快遞櫃的用戶中,有的用戶接到智能快遞櫃簡訊通知,稱快遞已經放入快遞櫃中。但在次日拿著取件碼掃碼後,系統卻提示快遞櫃發生故障,無法使用。該用戶立即撥打客服電話詢問情況並報修,客服回應稱,通過調取監控發現,該快遞櫃已經被另一家快遞公司的工作人員打開,並盜走了快遞,隨後還將快遞櫃設置為故障模式,致使快遞櫃無法打開。

而選擇委託小區門口便利店代收快遞的用戶也會有快遞丟失的情況發生,甚至還為此發生爭執,便利店認為自己也很無奈:「我們只是為了方便小區居民,代收快遞每件只收1元,如果為此還要賠償丟件的損失,有點得不償失。」

「網絡購物、快遞送達是一種涉及三方甚至更多方的合同行為。理論上來說,消費者購物時與網絡商家形成了合同關係,而快遞公司(快遞員)是受網絡商家委託履行貨物送達義務者。」浙江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客座研究員夏學民接受採訪時表示,從合同關係來看,只有購物者收到快遞包裹之時,才算合同關係履行完畢。那麼,即使包裹在快遞櫃內存放數日,如果消費者未收到簡訊通知或者未領取包裹,從法律上講,合同關係仍然未履行完畢。由此產生的丟失短少等後果,不應由購物者承擔,而應該由網絡商家及其委託的快遞公司承擔。

近日,公開徵求意見的快遞新規就明確規定:「因快件發生延誤、丟失、損毀或者內件短少而受到損害的,用戶可以要求該商標、商號或者快遞運單所屬企業賠償,也可以要求實際提供快遞服務的企業賠償。」

對此,浙江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在上述規定之外建議增加規定:「有關企業應當實行首接首賠。」理由是由首先接到訴求的企業先行賠償,可以防止發生相互推諉。

據中國消費者協會統計,不少消費者建議應規定快遞從業人員的入職條件,提高準入門檻;對有不法行為的快遞從業人員應加大處罰力度,禁止其繼續或再度從事快遞業;對於停業告知應提前30日向社會公告,而非10日。

納入信用評定體系,細化明確賠償標準

記者隨機採訪了幾位有過快遞丟件經歷的用戶,有位用戶丟失的快遞價值85元,當聯繫上快遞員說明情況後,快遞員當機立斷地給出解決方案:「要不我和公司請示下,把這些錢給您轉過去,您就別投訴了。」

「我當時覺得快遞員也都不容易,而且轉帳後我在經濟上也沒什麼損失就同意了。」這位丟件的用戶告訴記者。

據了解,在快遞行業內部,已經有相關部門接到用戶投訴進行相關罰款的規定。有位快遞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公司總部規定,快件丟失被發件公司投訴一件罰款500元」。但這在快遞行業並未形成統一標準。

記者發現,下半年以來,國家有關部門對快遞行業出臺新規的力度逐漸加大,規定內容也越來越細化。據國家郵政局網站7月19日消息,國家郵政局近期研究起草《快遞行業信用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該暫行辦法規定,國務院郵政管理部門組織設立全國快遞行業信用評定委員會,將對快遞企業、從業人員信用進行周期性評定。快遞企業或者從業人員發生嚴重失信行為的,由快遞行業信用評定委員會直接將其列入快遞行業失信名單。對快遞從業人員來說,一年內被用戶有效申訴15次以上並被確認有責的以及違法扣留、倒賣、盜竊用戶快件等,屬於嚴重失信行為。

快遞丟件的責任界定趨於明朗後,對不少消費者來說,快遞丟件後如何賠付成為一個新的關注點。

5月1日起施行的《浙江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辦法》就對快遞丟件有了明確的賠償標準,在調解糾紛中更為實用。

該《辦法》規定,快遞企業在接收快遞物品時,事先要求消費者申報物品的實際價值;一旦快遞物品因經營者責任遺失或損毀,經營者應按照消費者事先申報的價值予以賠償;事先未申報價值但事後能確定實際價值的,按照實際價值賠償;事先未申報事後又無法確認實際價值的,由雙方協商確定賠償數額,協商不成的,由經營者按照所收取資費10倍的標準予以賠償,但最高額不超過800元。

「寄件人往往無法對快遞運輸方的過錯進行舉證,若按一般的舉證責任原則,快遞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無法得到有效保護。」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熊丙萬建議,除了出臺配套性的《快遞行業賠付標準》外,在快遞損害賠償侵權之訴中,應該實行舉證責任倒置,由更為了解快遞運輸情況的運輸方承擔舉證責任。

相關焦點

  • 國家郵政局:7月受理申訴17462件 快遞服務申訴佔比大
    用戶對快遞服務申訴的主要問題是快件損毀、快件丟失短少和投遞服務,分別佔申訴總量的30.4%、21.7%和17.9%。其中,環比增長明顯的是快件損毀問題。快遞服務申訴情況統計表快件損毀申訴中主要佔比是對企業賠償金額不滿,快件丟失短少申訴中主要佔比是對企業賠償金額不滿,投遞服務申訴中主要佔比是虛假籤收。用戶對快遞服務有效申訴1328件,環比增長50.4%,同比下降24.5%。
  • 遇到快遞問題:包裹丟失、破損、快遞公司不賠償怎麼處理
    但是快遞包裹在路上也會遇見一些問題,假如遇到了包裹丟失、破損、快遞公司不賠償怎麼處理?小編將會為大家進行安利!教大家怎么正確的處理快遞問題!各家快遞單背後的條款中一般會印有「若寄件人選擇保價,對非月結客戶在不超過運費7倍的限額內賠償託寄物的實際損失」類似的內容。也有快遞公司的賠償標準限額非常明確,「未保價快件丟失、損毀或短少的情況,按實際價值賠償,每票最高不超過1000元」,絕大多數為「所付郵費的3倍」。
  • 國家郵政局:7月受理申訴17462件 快遞服務申訴佔比大( / 1 )
    ,投遞服務申訴中主要佔比是未按名址面交,郵件丟失短少申訴中主要佔比是對企業賠償金額不滿。,快件丟失短少申訴中主要佔比是對企業賠償金額不滿,投遞服務申訴中主要佔比是虛假籤收。其中,環比增長明顯的是快件延誤和快件丟失短少問題。
  • 7月郵政快遞企業黑榜:德邦、TNT、順豐損毀申訴率排前三
    用戶對郵政服務申訴的主要問題是郵件延誤、投遞服務和郵件丟失短少,分別佔申訴總量的57.1%、22.8%和9.0%。其中,環比增長明顯的是郵件延誤問題。2。郵政服務有效申訴的主要問題是投遞服務、郵件延誤和郵件丟失短少,分別佔有效申訴總量的35.1%、27.0%和24.3%。其中,環比增長明顯的是郵件延誤問題。三、快遞服務申訴情況(一)快遞服務申訴總體情況1。
  • 快遞最後一公裡調查:他們的生意到底有多難?
    不止一位快遞員向熊出墨表達了相似的吐槽:「我們投櫃已經花了5毛錢,現在又問用戶要錢,太坑了」。 平日挺招人喜歡的生活好幫手,突然跨向群眾的對立面,事出反常必有妖,隨后豐巢高調宣布收購競對中郵速遞易的動作直接坐實:快遞最後一公裡將要變天。 問題來了,吃掉同行「壟斷」市場的驍勇善戰,能否促成生意場上的春風得意?向用戶伸手要錢,快遞最後一公裡的生意那麼好做嗎?
  • 【便民】如何突破「快遞最後一公裡」?對於智能投遞箱你想說點啥?
    會議期間,有政協委員的提案關注起「快遞最後一公裡」,建議在全市小區內推廣普及智能快遞箱。這種智能快遞箱是否真能滿足市民收取快遞的需求?解決收取快遞件問題還有哪些辦法?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親,您有包裹放在快件箱,提取碼833xx。」家住北湖路的市民何小姐近日收到了這樣一條簡訊。她下班回家後來到小區樓下,通過輸入自己的手機號碼和提取碼,就從智能快遞箱中取出了自己的包裹。
  • 每月1榜丨哪些地區哪些企業快遞服務申訴率高?
    申訴中涉及郵政服務問題的513件,佔總申訴量的2.9%,環比下降51.6%,同比增長52.2%;涉及快遞服務問題的17119件,佔總申訴量的97.1%,環比增長9.7%,同比下降
  • 快遞員:最後一公裡的「無聲暴裂」
    趙瑞虎和三十多個快遞員同事已經罷工十天了。韻達九鼎友新服務部的倉庫內,上萬件包裹堆積,高過人頭:大的、小的、長的、短的、橫的、豎的、紙盒、塑料的、紅的、灰的、藍的……在多天的高溫炙烤下,一股食物腐爛夾雜著塑料、灰塵的混合氣味,鑽過門縫,瀰漫到街上。
  • 【前沿】8月快遞紅黑榜,這幾家企業服務差
    涉及快遞服務問題的16639件,佔總申訴量的95.3%,環比增長46.8%,同比下降70.2%。 受理的申訴中有效申訴(確定企業責任的)為1365件,環比增長48.5%,同比下降31.4%。有效申訴中涉及快遞服務問題的1328件,佔有效申訴量的97.3%,環比增長50.4%,同比下降24.5%。
  • 中國快遞物流健康監測報告|11月最旺季快遞板塊整體走弱 「榜眼...
    此外,快遞服務申訴量環比增長極為明顯,投遞服務和快件丟失短少問題突出。「雙11」導致快遞業務量激增可能是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之一。在國家郵政局對企業申訴處理工作質量的綜合評價中,我們注意到,11月份11家企業申訴處理工作綜合指數低於平均數。
  • 菜鳥的最後一公裡難題
    導語:如何打造末端驛站的規模效應?如何加強末端收件能力是菜鳥在「最後一公裡」要面臨的兩大問題。文|韓驍 Dolphin海豚智庫(ID:haitunzhiku )在2020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菜鳥官宣菜鳥裹裹寄件用戶超過2億人。
  • 最後一公裡?不!這家企業說該解決的是「中途數公裡」
    新冠疫情在全球範圍內彰顯出了物流和快遞交付基礎設施的重要性和局限性。在因各種原因而基礎設施不完善的偏遠地區、受災地區等,快遞如何快速交付一直是一個難題。但是,就在其他快遞企業(如亞馬遜、Wing等)致力於用無人機解決「最後一公裡」時,一家初創公司卻決定另闢蹊徑,致力於加快「中途數公裡」的投遞速度。
  • 星亞太國際物流——最後一公裡配送是什麼意思?
    最後一公裡配送是指通過電子商務途徑購物之後,購買的物品到達配送點以後,通過分揀,用運輸工具將貨物運送到顧客手中,實現門到門的服務,配送的最後一公裡並不是真正的一公裡配送,是指配送中心最後的階段,將貨物運送到顧客手中,距離也是不一樣的,俗稱最後一公裡配送,這個環節是物流的末端,跟顧客接觸的環節
  • 「雙十一」快件丟失怎麼辦?向客服反映無果可向郵政管理部門申訴!
    今年"雙十一",我市的快件處理量再創新高。"『雙十一』期間物流壓力大,工作人員難免會有疏忽之處。如果物流信息顯示已籤收,但實際上並未收到,該如何處理?"面對"雙十一"期間的物流壓力,有市民難免提出了以上疑問。為此,記者向市郵政管理局的工作人員了解情況。
  • 快遞最後一公裡為何難?行業陷價格戰影響末端網絡穩定性
    網購的20斤大米快遞小哥不打電話就直接放在快遞櫃,買來的生鮮水果沒看到簡訊提示在驛站放了幾天後直接壞了……熱愛網購的你是否有過類似的經歷?近日,多名消費者向中新經緯記者表示,已多次遇到快遞員在未經同意的情況下即將物品寄放至快遞櫃的情形。
  • 四年公裡數破百萬,乘龍快遞車如何實現
    早在2013年,乘龍汽車針對處在快速上升期的快遞業需求,推出了一款9.6米前四後四全封閉廂式貨車。這款專門為快遞物流量身打造的,具有安全、可靠、省油、高效特點的快遞物流車,在實際運行中是否實現了對客戶的承諾?
  • 快遞存放10天沒人送 濟南韻達快遞一服務部積壓上萬包裹
    「我們也打了韻達客服電話,還聯繫了韻達快遞小哥。他們透露說,負責給該片區送快遞的小哥有辭職的,所以才壓了一倉庫的貨沒及時送出去。」王先生說,附近一快遞驛站也很長時間沒有收到韻達快遞了,有的居民等不及,還自行前往龍鼎服務部尋找包裹。
  • 郵政快遞包裹丟失,補償如何來算?
    劉鳳說,自己是在潯陽路郵政支局郵寄的包裹,寄出半個月後,她得知包裹丟失。市民劉鳳:護膚品就是1200元,那些衣服七七八八加在一起大概2000元左右 。我覺得這是郵局的事情,這是郵局的責任。工作人員表示,劉鳳購買的是PH開頭的普通包裹,也沒有進行保價,如果出現了丟失、損毀或者內件短少他們原則上按郵費三倍進行賠償,不過,他們也承認了快遞行業相關法規與消費者權益相關法規存在一定的衝突,他們會後期協商補償事宜。對於此事我們《九江零距離》也將繼續關注。
  • 【提醒】女子快遞物品丟失,全家瞬間變「黑戶」!這些東西禁止快遞
    但你有沒有想過,萬一快遞中途不慎丟失了物品,那後果對某些寄件人而言,可能還真承受不起……  據廣東廣播電視臺《今日關注》5月15日報導,廣州市民雷女士報料,說她早前用快遞從廣西將身份證戶口簿等證件寄來廣州,誰知快遞卻被陌生人籤收了,裡面的重要證件統統丟失。
  • 德邦快遞怎麼樣?解決大快件「最後一公裡」痛點
    快遞被存放在驛站和快遞櫃仿佛已成為日常。近日,就有網友表示快遞公司不送貨上樓,「快遞公司上樓搞什麼二分法那就是耍流氓!」該網友情緒激動:「本來覺得小件快遞自己下樓取就不麻煩快遞員了,也沒什麼。但現在,大件快遞也直接不送了,並且快遞員振振有詞說要收取快遞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