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如何突破「快遞最後一公裡」?對於智能投遞箱你想說點啥?

2021-02-13 南寧1074交通臺

2月16日,南寧市政協十屆六次會議開幕。會議期間,有政協委員的提案關注起「快遞最後一公裡」,建議在全市小區內推廣普及智能快遞箱。這種智能快遞箱是否真能滿足市民收取快遞的需求?解決收取快遞件問題還有哪些辦法?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親,您有包裹放在快件箱,提取碼833xx。」家住北湖路的市民何小姐近日收到了這樣一條簡訊。她下班回家後來到小區樓下,通過輸入自己的手機號碼和提取碼,就從智能快遞箱中取出了自己的包裹。何小姐說,智能快遞箱確實在一定程度上令她網購更方便了。「快遞員來送快遞時如果我正好不在家,就可以讓快遞員直接放在快遞箱裡,我下班後再去取出來。」

何小姐還發現,這種外形長得很像超市儲物櫃的智能快遞箱,已經在她家附近的幾個小區裡陸續出現。使用時,快遞員經過相關註冊,只要刷一下快遞上的條形碼並輸入收件人的手機號碼,就可以把包裹放進快遞箱裡;收件人同時會收到密碼簡訊,再安排合適的時間憑密碼和手機號碼即可取件。

在建政小區,也設有這種智能快遞箱,這深得上班族潘女士的歡迎。潘女士喜歡網購,但平時工作忙,白天很少在家。智能快遞箱不僅能及時幫她收包裹,遇到有多個包裹時快遞員還會幫她整理好放在同一個箱子裡,這樣的服務非常人性化。

記者了解到,去年開始,南寧市陸續有100多個單位、小區設置了智能快遞箱,不少寫字樓和學校也都引進了這種快遞箱。廣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就與一家企業合作引進智能快遞箱,供學生存取包裹,當時該公司跟市內5家快遞公司達成了協議,平均每派一單就從快遞費中收取4-5角錢的快遞箱使用費,自助收件則是按照收件價格的50%向快遞公司收取費用,並不會向快遞員或學生收取額外費用。

智能快遞箱的出現,確實方便了不少喜歡網購的市民,但也有人對此表示擔憂:「不能當面籤收,萬一出現破損怎麼辦?」家住秀廂大道保利愛琴海小區的李女士告訴記者,該小區也開設有類似的智能快遞箱,但她卻很少使用。「包裹到了一般我要當面驗了才籤收,如果出現缺件、破損可以直接拒籤。」李女士說,儘管如今的網購就算是籤收了,發現問題也可以退換,但過程繁瑣不太方便。而且她始終擔心東西放在收件箱裡並不能保證絕對安全,萬一包裹丟失了追責說不清。

家住榮和中央公園小區的市民黎先生也對智能快遞箱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黎先生指出,快遞箱確實節省了不少人力和時間,但他同時也存在很多疑惑,比如若是貨到付款的包裹,快遞箱該怎麼處理?快遞箱裡的攝像頭能否作為追責的依據?萬一快遞箱出現故障造成包裹丟失怎麼辦?

「有一次我明明在家,卻收到一條快遞提取簡訊,快遞員都沒打電話問我在不在家,直接就放在箱子裡了。」說起智能快遞箱,家住半山麗園小區的唐先生坦言,雖然他遇到的情況不常見,但他還是擔心,隨著智能快遞箱的普及,會不會造成快遞服務質量的下降。

按照郵政管理部門的規定,如果快遞員將快遞件放在智能快遞箱內,必須提前徵得收件人的同意。但由於目前監管存在空白,這種快遞方式還有待規範。對此有政協委員建議,加強立法管理,重點強化快遞件安全、信息安全和用戶權益的保護,以避免快遞出現問題時,電商、快遞企業、快遞箱企業會相互推諉、扯皮,產生服務糾紛。

「數量有限也是一個問題。」市民何小姐表示,她們小區大約有2000戶住戶,但智能快遞箱的箱位不足100個,往往會出現箱子已被佔滿,投遞員無法投遞的情況。「還有大型包裹無法放入投遞箱,收件人遲遲不來取件佔用收件箱等問題。」何小姐建議,要想保證快遞箱的高效使用,就要明確快遞箱的存放時限,適當採取必要措施。

南寧市郵政分公司的相關工作人員也提出建議,可以藉助社會力量幫助市民更方便地領取包裹。比如可以利用報刊亭,把步行10分鐘能到達報刊亭的包裹存放在該報刊亭內,這樣收件人下樓買東西時就能順便取件。除了報刊亭,各類連鎖便利店也可以考慮作為自取點,方便收件人取件。

此外,有律師提醒,貴重的包裹還是選擇讓快遞公司送貨上門為好,否則出了問題很難處理。在使用智能快遞箱前,務必事先閱讀相關《使用協議》,如不接受當中的任何條款,最好不要使用,因為在實際使用後,就會視為已經了解並接受《協議》當中所有的條款。

相關焦點

  • 丟失短少佔比高 如何確保快遞「最後一公裡」
    不經許可就籤收 丟失短少佔比高 賠償標準不統一如何確保快遞的「最後一公裡」史兆琨沒有物流信息跟蹤、沒有專人保護,快遞的「最後一公裡」成為最易失聯的一段路。越來越多的商家,開始瞄上了社區快遞商業圈,由此也衍生出了智能快遞櫃等新型投遞方式。
  • 快遞最後一公裡為何難?行業陷價格戰影響末端網絡穩定性
    網購的20斤大米快遞小哥不打電話就直接放在快遞櫃,買來的生鮮水果沒看到簡訊提示在驛站放了幾天後直接壞了……熱愛網購的你是否有過類似的經歷?近日,多名消費者向中新經緯記者表示,已多次遇到快遞員在未經同意的情況下即將物品寄放至快遞櫃的情形。
  • 點我達:即時物流最後一公裡的領跑者
    「你有一份驚喜麻煩查收一下」「你的餐品到了,祝你用餐愉快」…… 即時物流配送使得同城當日達、一小時內配送貨等成為現實。即時物流的「提出者」點我達近日公布,點我達已有400多萬人次眾包騎手,2019年平臺新增註冊騎手120萬人次。過去一年,點我達騎手人均日裡程達到77公裡,相當於每天繞西湖跑5圈。 點我達如何實現騎手與訂單的雙增量?
  • 【便民服務】湖北棗陽:郵政+新e站,補齊城鄉互通「最後一公裡」
    「小蔡,今天下這麼大的雨,你還是過來啦,你們郵政局真是風雨無阻呀!」
  • 快遞最後一公裡進入混戰模式 快寶網絡賦能末端助力流量變現
    2019年,全國快遞業務量突破630億件。作為世界上發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寄遞市場,中國每年超過100億件的快遞包裹增量,催生了多樣化的「最後一公裡」派送模式。在末端流量的帶動下,近年來在全國各地迅速生根發芽的快寶驛站,成為快遞末端服務平臺的典型代表,它不僅為包裹提供了安全可靠的存放空間,也為更多人提供了創業就業的平臺。
  • 德邦快遞怎麼樣?解決大快件「最後一公裡」痛點
    快遞被存放在驛站和快遞櫃仿佛已成為日常。近日,就有網友表示快遞公司不送貨上樓,「快遞公司上樓搞什麼二分法那就是耍流氓!」該網友情緒激動:「本來覺得小件快遞自己下樓取就不麻煩快遞員了,也沒什麼。但現在,大件快遞也直接不送了,並且快遞員振振有詞說要收取快遞費。
  • 快遞最後一公裡調查:他們的生意到底有多難?
    不止一位快遞員向熊出墨表達了相似的吐槽:「我們投櫃已經花了5毛錢,現在又問用戶要錢,太坑了」。 平日挺招人喜歡的生活好幫手,突然跨向群眾的對立面,事出反常必有妖,隨后豐巢高調宣布收購競對中郵速遞易的動作直接坐實:快遞最後一公裡將要變天。 問題來了,吃掉同行「壟斷」市場的驍勇善戰,能否促成生意場上的春風得意?向用戶伸手要錢,快遞最後一公裡的生意那麼好做嗎?
  • 關於快遞菜鳥驛站、摩西管家等代取點
    菜鳥驛站的成立初衷是打通快遞最後一公裡的難題,最後一公裡是什麼意思,這是一直在困擾快遞企業的夢魘,所謂最後一公裡就是快遞到達末端派送網點後,從末端網點到客戶手中的這「一公裡」路程,可能一些離城市比較遠的鄉村更有體會,城市中心的人接收快遞都會很方便,而鄉村就比較麻煩,多數需要到當地鎮上去自提,路程比較遠,也很不方便,但無奈快遞又不會因為幾個快件而給你派送到村口。
  • 快遞三輪車該不該禁行?安全與便民又該如何兼顧?看看臺灣、德國、法國、日本如何管理
    因部分快遞車無牌照及生產許可證,非法改裝,在運送快遞的時候,逆行、闖紅燈等違規現象頻頻發生,違反了道路交通的有關法則,另外電動三輪車作為目前環保、裝貨量大、行駛便利的配送貨物交通工具,是目前快遞、外賣等行業人員配送的重要交通工具。於是人們便開始討論一件事情:快遞三輪車該不該禁行?安全與便民又該如何兼顧? 時間先回到2015年10月15日,網上開始熱論騎馬送快遞的照片。
  • 疫情當前,富力物業暖心服務社區最後一公裡
    值此關鍵時期,富力物業除了持續積極地開展各式防疫工作,為園區築起堅固的安全防線,更增設了暖心驛站、社區生鮮配送渠道、業主代買服務等,與自有網際網路智慧平臺——「自在社區」相結合,解決業主們社區便民服務「最後一公裡」的難題,從而滿足業主疫情下的生活需求。
  • 日日順樂農攜手驛加易共建農村智慧驛站 打造「最後100米」便民...
    雙方將依託日日順樂農村級觸點網絡,以「智慧驛站」觸點平臺為起點,在快遞收發、物流網絡建設、農產品上行、便民服務等領域展開合作,共建三農場景服務平臺,打造「最後100米」便民生活圈,助力村民美好生活實現。
  • 第1087期 《湖北日報》頭版聚焦我省普遍服務:將郵政網絡布設全省100%的行政村,湖北郵政打通快遞下鄉「最後一公裡」
    湖北郵政——打通快遞下鄉「最後一公裡」》為題,報導我省郵政普遍服務工作。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鶴峯縣,位於恩施州東南部,被譽為「中國茶葉之鄉」。  快遞配送至城鎮裡不能進村,一度成為影響當地農產品出山、工業品下鄉的「堵點」。現在情況如何?
  • 順豐也瞄向了代收點業務,快遞企業爭相布局「最後100米」市場
    其實,在順豐之前,其他第三方快遞企業已經開始率先布局快遞最後100米末端服務網點,只不過隨著順豐的加入,行業內的競爭將愈發激烈。資料顯示,驛收發的運營主體為深圳驛加易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9年5月,由順豐創興投資100%控股,最終受益人為順豐控股董事長王衛。
  • 郵政專員上門替你辦政務!廣州黃埔區推出郵政「政務便民服務點」
    如何更便捷地將政策和服務紅利送達企業和群眾?近日,該區推出「政務流動窗口上門辦」和「郵政網點就近辦」服務新模式,區內10個郵政所掛牌「政務服務便民點」,用「政務+郵政"打通企業和群眾辦事「最後一米」。近日,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推出「政務流動窗口上門辦」和「郵政網點就近辦」服務新模式,區內10個郵政所掛牌「政務服務便民點」,用「政務+郵政"打通企業和群眾辦事「最後一米」。
  • 最後一公裡?不!這家企業說該解決的是「中途數公裡」
    新冠疫情在全球範圍內彰顯出了物流和快遞交付基礎設施的重要性和局限性。在因各種原因而基礎設施不完善的偏遠地區、受災地區等,快遞如何快速交付一直是一個難題。但是,就在其他快遞企業(如亞馬遜、Wing等)致力於用無人機解決「最後一公裡」時,一家初創公司卻決定另闢蹊徑,致力於加快「中途數公裡」的投遞速度。
  • 快遞員:最後一公裡的「無聲暴裂」
    (二)循環傍晚六點,一兩百平米的倉庫幾乎送空了,兩三平米、建材版搭起的辦公室還亮著白熾燈。許靜來回掃視著兩臺電腦屏幕,在監控視頻裡尋找丟失的快件。今年9月,她剛剛加盟中通,成為南京江寧區泰邦物流園內網點的負責人。對於盈利前景,她報有期待:「不賺錢我們也不會在這裡『玩』。」
  • 突破行業難點痛點 打通跨境物流「最後一公裡」
    快速、精準、門對門的物流服務不僅解決了跨境電商企業最頭疼的「最後一公裡」問題,也提升了消費者的跨境購物體驗。而在國內快遞「大佬」們紛紛布局海外之前,有些物流企業已搶佔先機,在這個領域耕耘多年,杭州的佳成國際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之一。
  • 中國電信翼支付上線「抗疫專區」打通便民最後一公裡
    為了滿足大眾居家生活需要,中國電信翼支付上線「抗擊疫情專區」,並推出商戶手續費減免政策,讓公眾既可以隨時了解疫情動態做好防控,又能足不出戶享受到便民服務,滿足防疫階段的生活需求。疫情專區包括24小時不間斷為用戶展現的疫情地圖、疫情數據以及疫情實時播報等疫情動態,還包括疫情同乘查詢、疫情闢謠以及智能諮詢專欄。
  • 菜鳥的最後一公裡難題
    導語:如何打造末端驛站的規模效應?如何加強末端收件能力是菜鳥在「最後一公裡」要面臨的兩大問題。文|韓驍 Dolphin海豚智庫(ID:haitunzhiku )在2020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菜鳥官宣菜鳥裹裹寄件用戶超過2億人。
  • 菜鳥驛站取代快遞櫃的趨勢明顯,誰才是最後一公裡的終極方案?
    而智能快遞櫃的出現,就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快遞員無需等待,只需把每個快遞投放到快遞櫃就可以收工,效率大大提高。對於收件人來說,再也不用炒菜剛半熟就要火急火燎地下樓拿快遞了。同時,因為佔地面積小,且無需人工成本,曾經被認為是解決快遞「最後一公裡」難題的最佳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