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熟悉李安電影的人都知道,他的電影裡面不會有一個多餘的鏡頭。
而李安同時也是最會利用鏡頭表達隱藏意思的導演之一。
電影《色戒》裡面的幾場麻將戲裡,如果不仔細看的話,也許只能看出點熱鬧,看不出裡面的門道。
據說李安為了拍好幾場麻將戲,特意請了他很喜歡的女演員潘迪華來指導幾個女演員打麻將和在牌桌上的眼神戲。
難怪在看電影的時候,覺得牌桌上幾個女演員的眼神一瞧一撇當中都蘊藏有很多的意思。
先介紹一下幾個人物:
1、易太太,易公館的女主人,麻將桌的中心所在。
2、王佳芝,易先生的情婦,某種程度上來說也依附於易太太。
(這場麻將戲發生的時間是在易先生陪王佳芝買鴿子蛋鑽戒之前,王佳芝中場離席就是隨易先生去看鑽戒。電影把故事最後的劇情放在了開頭)
3、馬太太:易先生的曾情婦。(不仔細看的話,真的沒想到,我在後面會有解說)
丈夫比易先生官職低,地位上受易太太壓制。
4、太太:此次麻將局唯一一個認真打麻將,沒參與到「語言戰爭」之內的局外人。
說的話也都是只跟牌有關係。
跟易先生沒有情人關係,但因為丈夫官職比易先生低,忌憚著點易太太。
畫外音:梁太太:哎呀,三碰不如佯擋,白忙一場。來來來,搬風搬風。
麻將桌:馬太太(對梁太太):說到搬風,忘了恭喜你,梁先生升官了!
梁太太:啥子了不起的官呦,管大米嘚。
馬太太:現在連印度米託人都買不到,管糧食可比管金庫厲害。你聽易太太的就對了。
鋪墊結束,麻將局的勾心鬥角正式登場——易太太:聽我的,我可不是活菩薩。倒是你們老馬該聽聽我的,接個管運輸的,三天兩頭不在家,把你都放野了。
(這句話不僅點出了老馬有可能動作不老實,還暗示了馬太太:你野的那些事我都知道!
易太太作為官場大太太,對好多事好多人自然洞若觀火,自然對丈夫的小動作也了如指掌。
她這麼對馬太太說,是在提醒她:「你和我老公的事我都知道,但是你別太過火!」
誰知道馬太太跟易先生說過什麼呢?)
馬太太:我可沒閒哪!他家三親四戚每天來求事,走廊都睡滿了。給找差事不算,還要張羅他們吃喝,我這管後勤的還沒薪餉可拿。
(「天天張羅家裡的親戚吃喝」,說明我沒工夫出門,這是在為自己找「證人」和「證據」。但是馬太太也知道她和易先生的事瞞不過易太太,就說自己辛苦,搏了個同情分。)
易太太和馬太太第一回合結束,到此時作為電影的女主角王佳芝才算出場,還是易太太給「帶」出來的。易太太:人家麥太太弄不清楚了,以為汪裡頭的官,都是太太們牌桌上派的呢。
王佳芝:那可不就是嗎!
(王佳芝的這句話,像不像職場人微言輕的新人對領導們的回話?
王佳芝依附於易先生,心裡對易太太有忌憚也有尊敬,對她說的話自然百般討好。)
梁太太:這些日本人可沒想到哦,天皇頭上,也還有個天嘛!
(眾人笑)
易太太:來嗎,趁熱吃!
(聊到日本人,氣氛有點尷尬,因為在座的幾位官太太身為中國人,她們的的丈夫,都在為日本人做事。
於是易太太作為主人翁,緩解氣氛,張羅大家吃餛飩,王佳芝很聽話地端起了碗。)
梁太太:要不嘚,可不能再吃了,胖嘚······
(梁太太這句話沒說完,撇了一眼易太太,因為原著裡面易太太身體髮膚,屬於微胖體型。當著一個胖女人,而且是地位比你高的女人說怕胖,肯定是不合適的)
易太太:現在時興屯東西,我們沒有別的本事,就往身上囤吧。
(易太太替梁太太解圍,由此可見,梁太太倒從來沒得罪過易太太)
王佳芝:那現在屯什麼好呢?易太太?你知道小麥他是搞進口的,香港雖然淪陷了,船還是要停靠的呀!
易太太:吃!(打牌)西藥!上次的西藥不是很快就賣掉了?讓他幫你多進一點。
(王佳芝也趁機替梁太太解圍,順便向易太太打聽生意經,因為開頭都說了「聽易太太的準沒錯」。所以要吹捧她)
馬太太也拾起話頭,說:聽說,你們昨天去了蜀腴啊?
(注意,馬太太為什麼提起這個話題?因為昨天去吃蜀腴的是麥太太,她在暗諷請麥太太吃的是低級館子。)
易太太:去了,一幫子人,麥太太沒去過。
(到此刻才咂摸出一點意思,那就是在這個麻將局上,王佳芝是易太太的新寵,看王佳芝插不上話,就拿話題帶她,去吃蜀腴,也是因為麥太太沒去過才特意去的。)
王佳芝:一說我沒去,都笑。
易太太:香港蜀腴都開兩家了,四川師傅和香港師傅合不來,生意不好做,香港人也吃不慣辣的。
是不是,辣吧?昨天?
(如果單看臺詞,看不出這句「辣吧?昨天?」有什麼特殊意義,但是結合到當時易太太的語氣和眼神,能看出,易太太已經知道王佳芝做了易先生的情婦,而且昨天王佳芝和易先生在一起過,所以才有了這句意味深長的「辣把吧,昨天?」
王佳芝:真是辣,辣得我呀······
(這個時候馬太太撇了王佳芝一眼,王佳芝也回看了一眼馬太太。
馬太太的眼神裡說輕蔑和瞧不起,首先是王佳芝小商人的身份被馬太太瞧不起,再則是此刻易太太明顯拉攏王佳芝,讓馬受冷落的太太很不爽。
王佳芝的眼神裡,則是一種小心翼翼的自我保護和躲閃。她在這的目的都是為了易先生,而不得不為了接近易討好易太太,不想節外生枝。)
梁太太:馬太太昨天沒去啊?
(梁太太果然是沒看清也沒聽懂什麼情況,還問馬太太昨天是不是沒去)
易太太:她幾天沒來了。
馬太太:家裡忙,你這裡有人我就告假兩天。
(一是說家裡忙給自己留面子,二是說「你這裡有人」,指的就是王佳芝,意思是你跟前都有新人了,就不需要我了;三是「告假」這兩個字,真的意味深遠,意思是說來你易太太這裡就跟工作似的,不來還得告假,沒有自由。
由此可見,哪個太太做易先生情婦,易太太也會特意拉攏,但如果這個情婦做得有些過頭,易太太又會立刻打壓。以免威脅到她正房的位置。)
易太太:答應請客賴不掉的,躲起來了!
馬太太:那前幾天打電話是誰說沒空的?
易太太:那天不算,接麥太太去了,不信你問她!馬太太啊,專挑接你那天請客吃飯,她故意的!
(顯然易太太還沒有放過馬太太的意思,又是指責她不來是因為怕請客,又是說不赴你的約是為了王佳芝,就是不把馬太太放心上的意思。)
梁太太:唉,你帶的那個絲襪子還有吧?
王佳芝:呦,都送出去了,要不下回我多帶一些?
梁太太:要嘚要嘚。
(到此刻梁太太才算正眼瞧了王佳芝並主動跟她搭話,梁太太就算不了解她們三人的具體戰爭,此刻也明白了王佳芝是易太太喜歡的人)
易太太:現在的上海啊五窮六絕,肥皂牙膏都有黑市。以後你勤來來,來啦也有地方住,對吧!
(「來了也有地方住,對吧!」這句像問句又像陳述句的語調,又一次揭示了易太太知道易先生和王佳芝的事)
電影發展到這裡,幾個女人暗潮湧動的對話暫時告一段落,易先生登場,易先生的到來對梁太太來說倒無所謂,但對其他三個女人來說,同樣是戰場。
梁太太:我親戚託人從俄國人手裡買了一隻鑽戒···黃鑽哦,是個貴族賣出來的。
馬太太:俄國貴族滿大街上討煙屁股,當心買到假的!
易先生:你們今天上場早啊!
梁太太:(對易太太)呀,你這副牌可不小,易先生撐腰來啦!
此時的王佳芝有點分神,經梁太太提醒,才知道該她出牌了。
易太太:(對馬太太)你這隻好啊,你這隻幾克拉?三克拉的?
馬太太:我這隻好麼?我還嫌它樣子老了,過時了呢,這兩天正準備拿去改。
(馬太太說自己鑽戒的時候,眼神在看著易先生。很明顯這枚鑽戒是易先生送給她的。
「樣子老了,過時了」說的不是鑽戒,是在暗諷對易先生來說已經老了的易太太。「這兩天準備拿去改」其實是說給易先生聽的,「我過兩天有時間,到時候你可以約我。」
當著易太太的面跟易先生調情,難怪易太太要打壓她。)
易太太:前兩天品芬(一種上門服務的銷售)來過,手頭倒是有隻五克拉的,大是大,光頭還不及你這個。
梁太太:那你不打電話告訴我?
易太太:我也是匆匆忙忙摟了一眼!品芬的有些東西倒是外頭沒有的,(對易先生)上次那隻火油鑽,不肯買給我,現在值多少錢了?
易先生:你那隻火油鑽十幾克拉,又不是鴿子蛋。鑽石也是石頭嗎,戴在手上,牌都打不動了。
易太太:真是的,不給我買還要聽你說這個。
(易太太是在責怪易先生給情人買鑽戒,不給自己買嗎?不是的,兩人多年夫妻,都知道如何做好明面上的夫妻,易太太知道易先生只是在外面玩,易先生也知道易太太並非真的在意一隻鑽戒。)
鏡頭回到牌桌上。
梁太太:呀!胡了!五門齊白板!
馬太太:哎呀,我都聽糊塗了,都怪易先生,說帶鑽戒打不動牌。
易太太:專門來攪局的!
梁太太:謝謝易先生啦!
馬太太:不行,要讓易先生請客吃飯!
易先生:那沒問題,你們喜歡去哪裡?
梁太太:(小聲說)哎,蜀腴!
(梁太太不敢正面跟易先生提要求,只能跟易太太小聲說)
易太太:西藥吧!
馬太太:不去蜀腴,挑家貴的!
(嫌蜀腴便宜,印證了前面暗示帶王佳芝去吃蜀腴不上檯面的意思,而且說得那麼大聲,明顯她在易先生面前沒什麼顧忌,兩人關係不一般。)
此時易先生跟王佳芝有了視線的對接,王佳芝在這場鑽戒和吃飯選館子的對話上一句話也插不上。
原著裡對王佳芝的心理有過描寫——牌桌上的確是戒指展覽會,佳芝想:有她沒有鑽戒,戴來戴去這隻翡翠的,早知不戴了,叫人見笑——正眼都看不得她。
這才有了王佳芝為了符合情人的特徵,找易先生要鑽戒的情節。
此時接到易先生的暗示,才說:該死,我這記性,我三點鐘還約了人要見面的,全忘得一乾二淨了。
易太太:那不行,哪有這樣的,早點又不說,太缺德了!
王佳芝:我還有事情要跟人談的,全忘了!怎麼辦?要不···要不易先生你先替我打著,我馬上回來?
梁太太:人家手氣剛好起來,真是的!
易先生:今天不行,還有事,改天陪你們打通宵。
易太太:這麥太太,最壞了!
(易太太知道王佳芝此刻說出去是幹什麼,但是丈夫正是喜歡她的時候,易太太也不能多說什麼,反而有點小女生之間爽約之後的護短的責怪,當然也是看在易先生的面子上。
此時的梁太太只是抱怨麻將搭子突然離席,而馬太太的眼神就很意味深長了,有種戲謔,像是在說:還裝呢?你出去幹嘛我不知道嗎?這麼拙劣的藉口和演技也想騙得了我們?)
王佳芝:是小麥的一筆錢,已經放了好幾年了,好不容易答應收回來一部分。
易太太:哎,去請廖太太吧!沈媽,打個電話請廖太太過來。(衝王佳芝)要請客的哦!
自此,第一場麻將戲結束,王佳芝離席赴易先生的約,前去買「鴿子蛋」鑽戒。
不僅揭示了眾多的人物關係,展現了每個人物的性格特點,也為後來易先生帶王佳芝買鑽戒做了鋪墊。
很多人迷戀語言的藝術,因為說出的話也許只是真實意圖的冰山一角。
每個人都不會無緣無故地說出一句話,肯定有一系列的背景、鋪墊、故事做底。
也許是說給自己聽,更多時候是說給跟自己有利益關係或者親密關係的那個人聽。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一句話、幾個字,一張牌,幾個人,就能湊成一個甚至幾個修羅場。
感謝李安給我們帶來的視覺盛聽,更感謝能讓我們意識到中國這麼優秀的語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