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侵略者在臺灣實行殘酷的殖民統治

2020-12-22 中國臺灣網

荷蘭侵略者在臺灣實行殘酷的殖民統治

時間:2001-04-10 17:47   來源:

  荷蘭殖民主義者在臺灣的統治長達38年。在這38年中,他們採取軟硬兼施的手段進行殘酷統治。他們來到高山族聚居區,欺騙高山族首領說,他們只需要一張牛皮那麼大的土地。等高山族首領答應後,他們就把這張牛皮剪成細絲,一圈就圈去了幾百畝以至上千畝的土地,把土地上居住的高山族人民統統趕走,或者強迫他們成為殖民者的奴隸。
  荷蘭侵略者獨霸臺灣以後,對臺灣人實行更加殘酷的殖民統治。
  在經濟上,荷蘭殖民者不但以臺灣為基地,排斥西班牙、葡萄牙兩國競爭,獨佔對華貿易,而且將佔領區的土地全部據為己有,稱為「王田」,強迫當地農民耕種,並交納繁重的地租。高山族人民每年還要向荷蘭殖民者交納幾萬張鹿皮。荷蘭殖民者對臺灣人民徵收繁重的苛捐雜稅,如人頭稅,凡7歲以上者,不論男女,都得按月繳納;對以狩獵為生的高山族人徵收狩獵稅,用網捕獵者繳網稅,用陷阱捕獵者繳陷阱稅,後者按前者的五倍徵收;對沿海地區靠捕魚為生的漁民收漁稅,規定捕獲每一條魚都得用錢納稅,或者按總捕獲量繳納1/10的實物抵稅。此外,住房得繳厝稅,釀酒要繳酒稅,宰豬有宰豬稅,殺牛有殺牛稅,出售牛奶有牛奶稅,還有什麼港稅、關稅、礦稅和許許多多巧立名目的「特種稅」。殖民主義者把收繳上來的稅款除留下一部分給當地殖民軍使用外,其餘絕大部分都上繳荷蘭政府。臺灣各族人民每年的辛苦所得,都變成了白花花的銀子,一船船地運往荷蘭。
  在政治上,荷蘭殖民者侵佔臺灣以後,首先組織了殖民統治機構――「評議會」。該機構歸巴達維亞總部指揮,下設各級統治機構,對臺灣人民實行最殘暴、最野蠻的統治。他們為了控制臺灣人民,實行「結首』制度,即把數家和數十家居民編在一起,叫做一小結,指定一人為「結首」。分數十個小結為一大結,也指定一人為「結首」。殖民當局通過這些大小「結首」,對臺灣人民實行嚴密控制。又利用高山族人民的傳統習慣,通過「長老」來統治高山族人民。
  在軍事上,他們在臺駐紮軍隊,建立軍事據點。明天啟5年(1625)在一鯤(魚+身)(今臺南市安平鎮)修築起第一座城堡―臺灣城,荷蘭人稱之為熱蘭遮城,其後又在北線尾建築了熱蘭遮城堡,在魍港建築了弗裡辛根堡。清順治七年(1650),荷蘭東印度公司董事會決定:「熱蘭遮城堡,即使在太平時期,守軍也不得少於1200。」實際上,荷蘭守軍最多時曾達2000人。其中1/3以上的兵力駐守在臺灣城及其附近,另將近1000名士兵分別派到全島各地,以便加強控制。荷蘭殖民軍還經常到全島各地去巡邏,對臺灣人民的反抗採取十分兇殘的手段進行鎮壓。他們常常把一村一寨的人斬盡殺絕,把整個村寨放火燒成一片焦土。
  為了在精神上奴役臺灣人民,荷蘭侵略者還派遣大批傳教士進入臺灣,建立教堂,強迫臺灣人民做禮拜、學荷蘭文,進行奴化教育。這些傳教士和荷蘭官吏一樣作威作福,任意欺壓人民。
  從佔領臺灣的第四年起,荷蘭殖民主義者派出大批經過訓練的傳教士,到臺灣各地去傳教。過了幾年,又命傳教士在各地創辦小學,講授荷蘭文和基督教的新舊約全書(即聖經)。不肯入學的兒童,或用發給衣服和學習用品等物質引誘,或用對家長課以罰款的手段強迫。入學的兒童,因長期接受奴化教育和受宗教的麻醉,漸漸忘了自己是中國人,長大後甘心為荷蘭殖民主義者效力。荷蘭傳教士表面上幹的是傳教和辦學校的工作,暗地裡卻從事搜集政治經濟情報的間諜活動。他們常常被召去參加討論統治方針的會議,為殖民統治當局出謀劃策。他們還兼營商業,發放高利貸,收購鹿皮等,實際上他們是荷蘭殖民主義者統治臺灣各族人民的一支別動隊。
  荷蘭殖民主義者的另一種掠奪方式是進行壟斷性的貿易。他們用只能做一餐飯的麵粉,或只能做一件衣服的棉布,有時甚至只用一袋煙,就從高山族人民手中換取一麻袋米,一袋糖,或一對鹿角、一張鹿皮。然後將這些不等價交換得來的貨物,運銷中國大陸或日本。再從中國換走生絲、絲綢、茶葉、瓷器、藥材,從日本換走白銀。又把中國的貨物運到印度尼西亞、日本或荷蘭去銷售。然後把從印度尼西亞用低價收購來的香料、胡椒、麻布、木棉、錫、鉛等,轉銷到中國。這樣賤買貴賣,從中牟取暴利。更可惡的是他們還在印度尼西亞等地種植鴉片,運入中國,毒害中國人民。據荷蘭殖民機構東印度公司的帳目顯示,他們每年要從臺灣掠奪七八千擔糖,一二十萬張鹿皮,幾萬擔大米和其他許多土特產,他們的商業利潤高達100%-300%。
  荷蘭殖民主義者害怕臺灣各族人民聯合起來反抗殖民統治,就採用分而治之的陰謀手段。在高山族同胞聚居地區,他們任命各社依照舊有習慣選出來的頭人做長老,實行統治。在漢族同胞聚居的村寨,則以漢人為長老,實行統治。殖民主義者常常以送些禮品之類的小恩小惠收買長老,強迫他們為殖民統治服務,各地長老每年開會一次,凡忠誠於殖民統治的,給予獎勵,使之繼續留任;不忠誠的,課以沉重的罰款並且予以撤換。
  荷蘭侵略者對臺灣人民的反抗進行血腥鎮壓,對起義者殘暴蹂躪,嚴刑拷打,任意殺害,甚至施以「車裂」、「五馬分屍」等慘無人道的刑法,其殘暴行徑令人髮指。這在當時,就連荷蘭遠徵隊統帥宋克本人也不得不承認:「我們在中國沿岸的掠奪行為,激起了全中國的憤怒和反抗,把我們看成是謀殺者、暴君、海盜一樣。我們對付中國人的手段確實也是非常刻薄和殘酷的。」
  在荷蘭侵略者38年的殖民統治期間,臺灣人民的反抗鬥爭此起彼伏,一刻也沒有平息過,給殖民者以重大打擊,充分展現了臺灣人民反對外來侵略的高昂鬥志。

編輯:system

相關焦點

  • 日本侵佔臺灣後,是如何進行殖民統治的?
    一是明末時,西班牙佔據北臺灣,荷蘭侵入南臺灣,後荷蘭殖民者驅逐西班牙人,從1624年(明天啟)到1661年(清順治),荷蘭盤踞臺灣37年,由民族英雄鄭成功收復。1895年甲午戰爭後,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清朝已無力於海防,被迫同日本籤訂《馬關條約》,除賠款2億兩白銀,還將臺灣及澎湖列島割讓。
  • 略談明末清初荷蘭對中國臺灣的侵略
    最早,1624年,荷蘭開始侵略中國臺灣。屬於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荷蘭殖民者為建立與中國、日本貿易的據點,開始侵入南臺灣,時間長達38年。在其中,1626年至1642年,西班牙殖民者也曾侵佔北臺灣,後被荷蘭人驅逐。荷蘭殖民者盤踞臺灣38年,在今臺南市修築熱蘭遮城和普羅民遮城作為殖民統治的中心,做了很多壞事。
  • 荷蘭在臺灣的殖民統治,引起了哪些人的反抗?他們做了什麼?
    在荷蘭殖民者血腥統治的三十八年裡,臺灣各族人民的反抗鬥爭,此伏彼起,連續不斷規模也越來越大。順治九年(1652 年)終於爆發了由郭懷一領導的大規模的武裝起義。郭懷一,漢族人,原是鄭芝龍的部屬,長期在臺灣南部居住他「因憤荷人之虐,思殲滅之」,與其同伴一起計劃於八月十五日中秋之夜,以自己「大結首」的身份,邀請荷蘭駐臺長官及普羅文查城的荷蘭官吏來賞月,一舉加以殲滅,然後以送長官入城為名,賺開城門,驅逐荷人。可惜這一計劃被漢奸告密出賣了,郭便決定提前起義。
  • 荷蘭殖民者統治臺灣的兩件法寶:結首制和基督教
    荷蘭殖民者為了鞏固它對臺灣的統治,在全島各險要地方建築城堡和兵站。荷蘭殖民者在臺灣駐軍一千二百人至二千二百人,三分之一以上的兵力駐紮在熱蘭遮城附近,其餘的軍隊分駐在各個行政區。當時臺灣全島被劃分為七個行政區荷蘭殖民者在政治上主要利用當地各族「長老」實行間接統治。
  • 50年的殖民統治,日本在臺灣幹了什麼?
    1895年侵略臺灣的日本軍艦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也是臺灣擺脫日本殖民統治回歸祖國60周年。50年的殖民統治,使臺灣人民遭受了比祖國內地更深重的苦難,臺灣人民的抗日鬥爭在中國人民反抗外敵入侵的歷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了解了這段歷史的真相,那些鼓吹日本殖民統治優越的論調也就不攻自破了。
  • 臺北中山堂:見證臺灣從被侵略者佔領到回歸祖國
    臺北中山堂的由來和變遷,見證了臺灣從被侵略者佔領到回歸祖國懷抱的不平凡歷史,因而被賦予了特殊的意義。近日,記者在研究臺灣抗日史的當地文史作家張健豐、鍾志正的陪同下,走訪了臺北中山堂,探尋那「不可被湮沒」的故事。據史料記載,中山堂原址上曾是1889年建成的清朝臺灣布政使司衙門。1895年,清政府因甲午戰敗被迫籤訂《馬關條約》,將臺灣和澎湖列島割讓日本。
  • 日本統治臺灣50年幹了些什麼?直到抗日結束寶島才回歸
    在日本人的重兵圍剿之下,劉永福的軍隊失敗,不得不退出臺灣。從1895年6月到10月,不畏強暴的臺灣軍民前僕後繼,奮勇殺敵,在面對強大日軍的時候,臺灣人民十分的頑強,導致日本的親王和大將紛紛戰死在臺灣島上。在日本人佔領臺灣之後,日本的臺灣總督府成立。他們的行政規劃和日本的本土是一樣的,有州,郡,縣,市等。維持日本人在臺灣的統治最主要的是警察。當時的日本警察在臺灣有著毛2W人,數量十分的龐大。
  • 臺灣是何時淪為荷蘭殖民地,又是何時收復的?
    1622年,荷蘭專門經營亞洲殖民地貿易的東印度公司企圖在我國東南沿海建立貿易據點,以打開對華貿易的大門。4月,荷蘭出動艦船遠徵中國,在進攻澳門失敗後,艦隊轉向澎湖,並在7月登陸並佔據了澎湖。1624年,明軍出兵收復了澎湖,荷蘭人轉而撤離到臺灣。
  • 清代史:民族英雄鄭成功,收復臺灣,驅趕荷蘭侵略者
    在海上,除了不斷與清軍周旋外,鄭成功還把目光瞄準了臺灣。臺灣自古就是中國的領土,但是到了明朝末年,由於政治腐敗,國防力量的日漸虛弱,西班牙、荷蘭等殖民者便乘虛而入。明天啟四年(1624),荷蘭殖民者侵入臺灣,佔領了臺灣南部的赤嵌;兩年後,西班牙殖民者侵佔了臺灣北部的基隆。再後來,荷蘭人趕走了西班牙人,獨佔了臺灣。
  • 財富溯源之貨幣之荷蘭東印度公司
    荷蘭東印度公司成立於1602年3月20日,因十八世紀荷蘭與英國之間的戰爭不斷,兩國在1780-1784年間的戰爭,導致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經濟出現危機,於1799年12月31日關閉。公司擁有組建僱傭軍、發行貨幣,與其他國家訂立條約,對殖民地地實行殖民與統治的權力,本質上是披著貿易外衣實為掠奪和殖民的半政府商業組織。
  • KANO是一部美化日本殖民臺灣的電影?
    KANO是講運動成長的電影,發生在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的臺灣。該片由馬志翔導演,魏德聖監製。據說開始幾天的票房成績還不錯。    有影評人撰文,指這部電影是透過一個勵志運動故事,「帶領」臺灣社會去重新認識日本殖民歷史的一個側面。
  • 荷蘭為何對臺灣「情有獨鍾」?
    荷蘭為何不惜得罪中國大陸要去為「臺獨」站臺?究其原因恐怕和他曾經的殖民者經歷有關。      荷蘭,位於歐洲西北部,是一個風景秀麗、經濟富裕的發達國家。作為一個只有4.18萬平方公裡的彈丸小國,當年的荷蘭可是風光一時,在世界各地到處殖民,曾霸佔我國臺灣長達三十餘年。
  • 臺灣高山族同胞痛批《臺灣論》歪曲抗日史實
    新華網臺北3月1日電(記者陳斌華範麗青)美化日本對臺灣殖民統治的漫畫書《臺灣論》激起臺灣各界民眾的義憤。今天台灣數位高山族知識分子召開記者會,駁斥小林善紀的《臺灣論》歪曲原住民抗日史實,企圖藉此書重溫帝國主義舊夢,並譴責少數臺灣人附合美化日本殖民統治的言論。
  • 《紐約》:大航海、殖民與戰爭,荷蘭統治下的紐約早期歷史
    同時,字裡行間又不乏幽默諷刺,用詼諧的筆觸講述了在三位荷蘭總督統治時期,這片土地上所發生的的故事。荷蘭殖民者的到來  1492年,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後,歐洲殖民者紛紛到海外建立殖民據點,從此開啟了人類歷史上極為黑暗又極為重要的一段歷史時期——大航海時代。
  • 簡述日本侵佔臺灣的50年
    明朝末年時,西班牙人佔據北臺灣,荷蘭侵入南臺灣,之後荷蘭殖民者驅逐西班牙殖民者,從1624年(明天啟)到1661年(清順治),荷蘭盤踞臺灣37年,而後由民族英雄鄭成功擊退荷蘭殖民者。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福建水師提督施琅率師於澎湖海域殲滅明鄭軍主力,收復臺灣,統一了全國領土。
  • 用粗布和煙就可以佔領臺灣?荷蘭殖民者為何如此自信?
    萬曆三十年(1602年),由經營馬來群島貿易的幾家公司組成聯合東印度公司,荷蘭給予它航運和貿易的壟斷權,並允許其擁有武裝和宣戰、媾和以及佔領土地、建築炮臺等特權。這樣,東印度公司成為荷蘭對外實行殖民侵略的機構。
  • 日本殖民臺灣50年,留下了近百萬後裔,蔣介石為此做了哪些措施?
    期間,日本侵略者靠著先進的武器,打敗了腐朽無能的清政府,還在戰鬥結束之後,強行逼迫清政府籤署馬關條約。在籤署條約的時候,日本獅子大開口直接找清政府索要了幾億兩白銀,還試圖侵佔中國的遼東半島和臺灣。後來因為其他國家的幹涉,清政府收回了遼東半島的主權,但是臺灣這個寶島,卻淪落到日本人手裡,成為一塊殖民地。
  • 中國寶島臺灣—赤嵌樓普通紀念幣
    早期的漢人稱荷蘭人為紅毛,所以也把赤崁樓叫做紅毛樓,或稱番仔樓;目前赤崁樓列為國家一級古蹟,也是臺南代表性的名勝。赤崁樓的文物與建築歷經荷蘭、明鄭及滿清時代,初建於公元1650年,其建材據說皆由荷蘭人自海外運來,稱為普羅民遮城,系荷蘭人在漢人起義抗荷的郭懷一事件後所興建的。
  • 小小的荷蘭為何能霸佔我國臺灣三十餘年
    文/寂寞的紅酒荷蘭,位於歐洲西北部,是一個風景秀麗、經濟富裕的發達國家。作為一個只有4.18萬平方公裡的彈丸小國,當年的荷蘭可是風光一時,在世界各地到處殖民,曾霸佔我國臺灣長達三十餘年。很多人不禁感到奇怪,小小的荷蘭為何能霸佔我國臺灣三十餘年?
  • 日帝國主義殖民統治和抗日民族解放鬥爭
    日帝國主義殖民統治和抗日民族解放鬥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