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魯大師發布了2019年度手機晶片榜,毫無意外的,高通驍龍855 Plus以CPU總分163843、GPU總分184994,摘得本次桂冠,成為年度「牛角尖」獎的獲得者。
備受矚目的華為海思麒麟990 5G以晶片總分2萬左右之差,與第一名失之交臂,成為「榜眼」。聯發科的5G新晶片天璣1000L擠入排行,排在第八名,CPU加GPU總分略高過驍龍765G,更強版本的天璣1000還在量產的路上,值得期待。
5G時代的晶片爭奪戰
5G,無疑是今年的重中之重。高通、華為、聯發科、三星等摩拳擦掌,在5G的研發上投入巨大,使出渾身解數搶佔市場,推出新一代5G晶片。比如華為9月6日發布麒麟990 5G晶片,三星11月中旬發布了Exynos980,聯發科11月26日發布了天璣1000,高通12月3日發布了驍龍865和765/765G兩款5G移動平臺。
當然需要說明一下的是,由於驍龍865尚未有搭載的機型上市,所以不在本次魯大師年度晶片排行之列,因此就目前來看,截止2019年,晶片市場的第一的桂冠還是被驍龍855 Plus摘得。
高通驍龍855 Plus雖然只是一款過渡晶片,但很顯然整體性能仍具備優勢。工藝製程依然使用7nm,處理器的框架同樣是Kryo 485。只是處理器的CPU、GPU的頻率在原有的版本上進行了增強,並且支持外掛5G基帶晶片。高通驍龍855僅僅是一款為了應對5G手機的過渡型晶片,某個角度可以將驍龍855Plus看成是一款高體質的驍龍855晶片。如今驍龍865已經發布,到明年肯定又是一場「惡戰」。
華為方面則有搭載於華為Mate30系列的麒麟990 5G。採用達文西架構NPU,創新設計NPU大核+NPU微核架構,NPU大核針對大算力場景實現卓越性能與能效,業界首發NPU微核賦能超低功耗應用,充分發揮全新NPU架構的智慧算力。CPU方面,麒麟990採用2個大核+2個中核+4個小核的三檔能效架構,最高主頻可達2.86GHz。GPU搭載16核Mali-G76,全新系統級Smart Cache實現智能分流,有效節省帶寬,降低功耗。
許久不見動靜的聯發科終於在5G上有了大動作,發布了聯發科天璣1000。它率先採用了ARM Cortex-A77大核架構,而且為4大核+4 A55小核的8核心設計,A77大核全部達到2.6Ghz主頻,性能相比A76架構提升20%。當然,天璣1000採用了臺積電7nm工藝打造,雖然不是7納米 EUV,但也還算不錯了。但是有點可惜,截止2019年底,被搭載上市的版本只有閹割版的天璣1000L,天璣1000的本身實力沒有完全發揮出來,在魯大師年度排行上只剛剛達到第十名。
驍龍865或開啟2020年「戰場」
隨著高通驍龍865旗艦級5G晶片在美國的發布,5G晶片的重要玩家在年底前均已經亮出了底牌。這一切均發生在9月至12月的短短三個月內,在5G手機大規模商用前,5G晶片企業卯足了勁進行全面競賽。
2019 年開始全球通信商便加快了 5G 部署的腳步,外界普遍預期,2020 年將會是 5G 蓬勃發展的一年,不但可以加速用戶上網速度,也使得許多新的服務如車聯網、串流遊戲的發展性更加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