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15位藥企高管離職,包括GSK、吉利德等企業

2020-12-27 騰訊網

2020年8月,醫藥領域多位高管離職,不乏有葛蘭素史克、吉利德、步長製藥等企業。據不完全統計,共有至少15位高管在8月離職。

王虹離任葛蘭素史克

8月31日下午,葛蘭素史克向中國區員工宣布,GSK副總裁、呼吸業務部負責人王虹因個人原因已決定離職,31日為最後一個工作日。此時距王虹接任這個職位僅不到八個月,GSK中國同時宣布,在新的呼吸業務部負責人任命之前,將由GSK副總裁、中國處方藥及疫苗總經理齊欣全面代管呼吸業務部。

吉利德中國區總經理羅永慶離職

8月19日,吉利德全球商業運營官Johanna Mercier在公司內部郵件裡向大家宣布,全球副總裁、中國區總經理羅永慶先生Rogers Luo決定離開吉利德尋求外部發展。他在吉利德的最後工作日為9月10日。

步長製藥公司監事王美辭職

8月11日晚間,步長製藥發布公告稱,王美女士由於個人原因申請辭去公司監事職務。辭職後將不在公司擔任任何職務。

魚躍醫療副總裁趙春生辭職

8月10日,魚躍醫療公告顯示,董事會於當日收到公司副總裁(副總經理)趙春生先生書面辭職報告,趙春生先生因個人原因請求辭去所任公司副總裁(副總經理)職務。

除此外,精華製藥朱春林、楊小軍,信邦製藥董事Xiang Li、徐琪,景峰醫藥人力資源總監張軍國,輔正藥業董事長/總經理孫繼林,北京利德曼董事長林霖,通化東寶副總經理韓鳳軍,黃山膠囊獨立董事張敏,七丹藥業監事張有生,南京醫藥董事韓冬等均在8月離職。

健康時報曾統計發現,2020年7月有至少16家藥企22位高管離職,涉及新天藥業、恆瑞醫藥、君實生物、現代製藥等藥企,而8月份高管「離職潮」仍未停止。

中國醫院協會全國合理用藥監測辦公室孫忠實曾告訴健康時報記者,「藥企的戰略、人員調整隻會越來越頻繁。中國醫藥行業轉型升級也在加速,各藥企只有及時調整適應新的變化,才能生存和發展。」

編輯:王月明

相關焦點

  • 藥企人事變動依舊頻繁,吉利德、GSK、步長等企業高管接連辭職
    ◆◆ ◆ 2020年8月以來,醫藥領域高管離職潮依舊兇猛。其中不乏有葛蘭素史克、吉利德、步長製藥……據上市公司公告顯示,高管離職大多由於個人原因、工作變動、身體因素等。其中,個人原因佔多數。
  • 一年28位藥企掌門人離職,76%新冠患者出院半年仍有症狀
    除了疫情引發關注之外,醫藥產業轉型升級繼續加快,藥品退市、終止經營、藥企違規、高管離職消息頻出,審評審批制度改革深化和行業生態向創新轉變的趨勢盡顯。 愛爾眼科和艾芬醫生的爭論在年末爆出,依然持續;疫苗接種的大幕在歲初拉開,全民歡呼。
  • 美媒:吉利德科技公司高價收購乳腺癌藥企
    參考消息網9月15日報導美媒稱,美國吉利德科技公司9月13日說,將以210億美元(1美元約合6.78元人民幣)收購生物技術企業美國免疫醫學公司及其珍貴的乳腺癌藥物。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9月13日報導,該協議標誌著免疫醫學公司這家癌症藥物企業的價值。免疫醫學公司最近股價飆升,其市值約為100億美元。這意味著吉利德將以溢價的方式獲得該公司的所有權。
  • 螞蟻集團、格力、吉利德、亞馬遜、百事、貝寶等公司高管變動|2020...
    來源:全球企業動態一周企業高管變動要聞。8月7日,格力電器發布公告,因內部工作崗位調整,望靖東不再擔任該公司財務負責人職務。作為格力電器的老將,望靖東曾被外界視作董明珠的接班人之一。唯品會宣布CFO楊東皓將在11月份離職,目前正在尋找新的CFO接任者。同時,董事會已任命楊東皓為新的非執行董事,並隨其職位變更而生效。
  • 15家跨國藥企2019年收入曝光,5家企業兩位數增長,中國是重要貢獻者
    據健識局統計,2月10日以來,已有至少15家跨國藥企發布了2019年財報。輝瑞、羅氏、諾華名列前三,其中輝瑞的銷售額518億美元,羅氏495.9億美元,諾華474.5億美元。
  • 瑞得西韋 4 月揭盲在即,吉利德卻主動放棄孤兒藥資格,為什麼?
    本文作者:佑斌 3 月 25 日,吉利德發表聲明,要求美國 FDA 撤回瑞得西韋用於抗新冠病毒的「孤兒藥」資格認定。 因為罕見病患者數量少,藥企難以收回成本,不願過多投入到罕見病藥物的研究,為改變這種情況,美國 1983 年通過了《孤兒藥法案》,給予開發孤兒藥的企業諸多優惠政策,包括藥品審批加速、稅收優惠、更高的自由定價權、以及藥品上市後的 7 年市場獨佔期等。
  • 吉利德中國掌門人羅永慶確認將離職,9月10日後宣布新去向
    8月19日,有消息稱吉利德中國區總經理羅永慶即將在9月10日離職。8月19日下午,羅永慶向21世紀經濟報導確認將離開吉利德。 據悉,9月10日以後會有更完整的信息披露,也將宣布他的新去向。
  • 逆勢走高的吉利德,並不只有瑞徳西韋
    資本市場看好投資價值 從股價上看,吉利德股票在 2 月 5 日至 3 月 5 日的一個月內漲幅大於 10%,反觀全球股市則因擔心經濟放緩而陷入困境。抗病毒藥物 remdesivir (瑞德西韋)臨床試驗進展,一定程度上給吉利德帶來估值增長。
  • 全球225家藥企的薪酬公布
    而這種薪酬的增長十分廣泛,主要受小型生物製藥公司領導者的薪水大幅提高,以及大型製藥企業的健康收入增長所推動。此次調查結果取材於2019年230家製藥企業公布的年報,數據顯示,報告期內,225家製藥企業CEO的薪酬包括股票期權,獎金以及薪水,薪酬從最低的36.57萬美元,到最高的4563.5萬美元。中位數為480萬美元,平均數略低於700萬美元。
  • 抗毒傳奇吉利德
    醫藥界有一個關於藥企作死自己的故事: 有一家公司研發出了治療C肝效果絕佳的藥,別家的藥治癒率最高才80%左右,他家的藥接近100%。藥一上市就被瘋搶,這公司數錢數到手抽筋。
  • 吉利德或被英藥企巨頭收購,瑞德西韋療效仍存爭議
    疫情發生後,阿斯利康與牛津大學詹納研究所合作開始研發的腺病毒載體疫苗,5月28日時,該公司CEO曾稱,與牛津大學進行的新冠肺炎疫苗第一階段試驗的結果將很快公布。此外,6月4日《紐約時報》報導曾稱,美國方面已選擇五家公司作為最有可能的新冠疫苗候選生產方,其中便包括牛津大學和阿斯利康。
  • GE最高職位中國高管離任,O/K藥多員大將生變!外企離職裁員潮來了
    「新冠」疫情已漸行漸遠,跨國外資藥企在中國面臨的挑戰卻並未解除。離職裁員潮背後,外資藥企的高管和員工正面臨全新的中國市場環境,被選擇,也需要做出選擇。而創新藥也不是一帆風順,首批帶領K藥、0藥商業化的經理人基本已悉數離開,更有加入本土藥企的高管「水土不服」,近期宣布離職。據上市公司公告,復星醫藥高級副總裁Hequn Yin因個人原因申請辭職,而此時距其2019年2月自輝瑞研發副總裁任上履新僅一年有餘。這些人事變動信息並非個例,外資藥企在中國的經理人和員工正在遭遇什麼?將會遭遇什麼?
  • 港交所高管巨震!16大名單走5位,羅力也要離職?上市科高管為何頻繁...
    不過,在港交所股價不斷創出新高之際,5月7日,港交所宣布李小加將於2021年10月底屆滿時不再重續集團行政總裁合約。而隨著李小加的離職,港交所前後多位重要高管宣布離職或在離職的路上,引發市場關注。上市科高管巨震,戴林瀚、史琳相繼離職1月,港交所前上市科主管戴林瀚離職。去年6月,港交所上市科前高管楊金隆捲入貪腐案被廉政公署及香港證監會聯合調查,6月23日廉政公署與港證監會展開名為「寒山」的聯合行動,出動80餘人,20張搜查令,搜2家券商,1家財經印刷公司,最終拘捕楊金隆。
  • 再曝高管離職 天際汽車要涼涼
    再加上2月底,原天際汽車董事、首席營銷官(CMO)向東平的離職,已經有三位營銷高管先後離職,這給天際汽車未來發展帶來不小的負面影響。不僅僅是多位高管離職,天際汽車還出現了欠薪、欠款,集中裁員的問題,據了解,天際汽車從4月底左右開始「集中裁員」,「整個天際汽車『裁員比例目前為10%』」,而在4月中旬,天際汽車「通知高級經理及以上人員只發原有工資的30%」,但「基層員工工資未受影響」。
  • 港交所高管巨震引猜測:16大高管走5位 上市科主管相繼離職
    不過,在港交所股價不斷創出新高之際,5月7日,港交所宣布李小加將於2021年10月底屆滿時不再重續集團行政總裁合約。而隨著李小加的離職,港交所前後多位重要高管宣布離職或在離職的路上,引發市場關注。上市科高管巨震,戴林瀚、史琳相繼離職1月,港交所前上市科主管戴林瀚離職。去年6月,港交所上市科前高管楊金隆捲入貪腐案被廉政公署及香港證監會聯合調查,6月23日廉政公署與港證監會展開名為「寒山」的聯合行動,出動80餘人,20張搜查令,搜2家券商,1家財經印刷公司,最終拘捕楊金隆。
  • 吉利德前全球副總羅永慶,出任創新藥企騰盛博藥總裁兼大中華區總經理
    億歐大健康消息,9月17日晚間,專注於肝、肺部等傳染病的創新藥跨國企業騰盛博藥宣布,任命羅永慶先生擔任總裁兼大中華區總經理,李安康先生擔任財務長。據悉,兩位高管均將在上海工作。 此前,吉利德曾傳出內部消息,該公司全球副總裁、中國區總經理羅永慶先生將於9月10日離開吉利德尋求外部發展。吉利德表示,在新任總經理到崗位之前,該公司全球洲際高級副總裁Jacopo Andreose會臨時負責中國團隊和業務。
  • 中外藥企2019年業績紛紛出爐,風口之上,2020年如何開端?
    A股藥企盈利多虧損少根據各家公布的年報來看,截至2月7日,在A股上市的藥企中,共193家醫藥生物企業披露業績預告。其中,預增和略增的共100家,預減和略減的有34家,預計首虧和扭虧企業分別均為24家。這其中盈利的企業主要有九安醫療、藍帆醫療、樂普醫療、智飛生物、長春高新、海思科、金域醫學等,這些企業去年的利潤增長都超過了50%。
  • 跨國企業高管內部創業再帶百億藥企上市,豪華基石投資者認購過半
    2019年11月,老牌跨國藥企百時美施貴寶更以740億美元(加上公司百億債券)完成了對新基的併購,這樁併購案也成為迄今為止全球醫藥史中金額第三大的併購案。而在新基獨特的全球創業經歷,也使得梅建明在2017年創業之初,便將布局全球市場作為德琪醫藥的核心目標和實踐。
  • 伊劍:吉利德公司的「黑科技」
    吉利德科學公司成立於1987年6月,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福斯特城,是美國一家以研究病毒為基礎的從事藥品開發和銷售的生物科技公司。2019年《財富》美國500強排名中,吉利德排在第139位,年營收221億美元,淨利潤55億美元。在全球排名前十的製藥企業中,吉利德是一家非常「獨特」的存在。
  • 我樂家居上半年淨利增130%背後:多位高管離職 經銷商渠道貢獻逾七...
    第一季度經營性現金流為負的陰影剛剛散去,又迎來多位高管的離職,以及外界對於公司股權激勵計劃、經銷商渠道發展模式的質疑。針對高管流失、新一期股權激勵計劃落地情況、經銷商渠道管理等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日致電我樂家居董秘辦並向其發去採訪函,但截至發稿尚未得到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