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小丑》:一個社會邊緣人的自我救贖

2020-12-23 影視劇來電

小丑?很多人對於西方小丑的印象還停留在五顏六色的頭髮,白色的妝容,紅色的大鼻子,咧著嘴塗著鮮豔的口紅,穿著另類的衣服,用自己滑稽,誇張的肢體動作來逗人發笑?

亦或是DC漫畫中充滿了隨心所欲想像力的希斯·萊傑,作為DC漫畫創造出來的資深反派人物,希斯·萊傑在《黑暗騎士》中的神級即興表演成為觀眾至今讚嘆不已的表演,12年前《黑暗騎士》在紐約一經上映便成為了現象級級別的電影,諾蘭一戰成名,俗套的英雄故事因為小丑的加入而成為超級英雄的對立,不管是光明騎士還是黑暗騎士,或者就小丑而言,只不過是硬幣的一體兩面,要么正面,要麼反面,至於正反面應該如何界定那是觀眾所應該做的事情。

很多超級英雄都推出了自己的獨立電影,作為DC中的超級反派,早在之前的時候,小丑這個角色已經是在觀眾群體中奠定了深厚的基礎,隨著小丑的人氣和呼聲越來越高,所以《小丑》他來了,推出了第一部《小丑》獨立電影。曾經一度盛傳希斯·萊傑之後再無小丑,但是傑昆·菲尼克斯打破了這樣的「沉睡魔咒」。但是小丑想要從幕後走向臺前也是費了不少的波折。

夢想VS現實

亞瑟,是一名職業小丑。他的工作就是根據店家或者機構需求,通過逗別人笑來達到目的。比如琴行的促銷活動,又或者是在兒童福利院調節氣氛。當一如既往的在街邊開始招徠顧客的時候,卻被一旁的小混混搶劫,被小孩的人嘲弄,被同事排擠,因為丟失了廣告牌的亞瑟最終還是被老闆炒了魷魚。

逃不掉的麻煩,數不盡的帳單,兜裡比臉還乾淨的亞瑟,就像自由鬥士一樣I have a dream,亞瑟的夢想十分簡單,就是成為一個知名的脫口秀喜劇演員,為這個世界,為觀眾帶來歡笑。即使是說著蹩腳,低俗,幼稚的笑話,亞瑟也想讓觀眾沉浸在自己的歡樂之中,這就是小丑的夢想。

三重打擊

那麼亞瑟是如何一步步沉淪下去的?

醫生的輕視,亞瑟患有一種神經系統疾病,時不時就會沒來由的哈哈大笑,停也停不下來。心情越難過,笑聲會越加的強烈。即使社區醫生也只是按部就班地讓亞瑟繼續服藥而從不傾聽亞瑟的難過,只是例行公事的開不同的藥給他。但是對於亞瑟而言需要的是傾聽,需要的是傾聽邊緣人的聲音,而不是藥物依賴。

二重打擊

雖然經濟拮据,但是亞瑟從不放棄自己的夢想,就連坐公交車時遇到小男孩,他會想要用心的去逗樂他。但是母親的做法讓亞瑟傷透了心,無法表現出內心的失落,所做的只是無法抑制地大笑。社會的冷漠以母親的視角出發,映射在亞瑟身上的冷漠是對其精神上的第二重打擊。

三重打擊

在地鐵站中的這場戲份是對於亞瑟的第三種打擊,來自於社會邊緣人的無助,亞瑟在地鐵中因為看到小混混欺負別人,內心充滿了無能為力,只能通過笑聲來表達自己的悲哀。隨後小混混在地鐵中暴打亞瑟,亞瑟只能無助地躺在車廂中,忍受著拳打腳踢。

母親的欺騙

縱然外面的世界風吹雨打,家是最後的溫暖和美好,母親欺騙了亞瑟,隱瞞了亞瑟的身世,編制了一個美好的幻夢:亞瑟是託馬斯·韋恩(蝙蝠俠的爸爸)的私生子。但是當亞瑟滿心歡喜地想要得到一個答案的時候,知道真相的亞瑟崩潰了,同時也知道了母親對自己的做過的事情。

電影選擇了雙線敘事的結構,一條明線,一條暗線。整部電影分為兩個部分:幻想和現實。幻想和現實交織,閃回鏡頭將電影帶入幻想,寫實鏡頭將影片沉浸於臆想之中。這是一部冷色調電影,這就是遊走在現實和幻想之中的小丑。讓人發笑,讓人陰鬱。

開頭的時候採用了倒敘的剪輯手法,在電影的7分鐘的鏡頭,出現了4秒左右的閃回鏡頭,這4秒的閃回鏡頭連接的正是結尾。整部電影只有2分鐘的是寫實,剩下的全部都是以往發生的真實和幻想。這正是這部電影最有意思的地方,真真假假,虛虛實實,事實上亞瑟一直被關在阿卡姆精神病院。

當我竭力微笑的時候,全世界都在為我哭泣!

相關焦點

  • 《斷魂小丑》剖析視角:殘忍的背後,邊緣人的黑化
    小丑的耍寶並沒有被眾人賞識,反而遭到排斥。莫妮卡與道恩回家途中經過一家公寓,道恩去上廁所途中被小丑打暈,噩夢開始,一個接一個被害者進入公寓,再也沒有走出來。加害者?被害者?小丑,沒有名字,沒有一句臺詞,甚至全篇電影中沒有發出一點聲音。自己的外貌形象被別人當成調侃的笑料,自己搞笑耍寶的回報是被趕出門,一個典型的邊緣人。
  • 心理學:你的愛人不愛你,最好的方式是「自我救贖」
    作者臥龍心術,燃夢文化董事長,創始人:專欄結合個體、微行為、社會、發展、情緒以及性格等一系列的心理學內容,同時附加方式和技巧,幫助男性、女性朋友認知另一半內心醜陋的一面,認知兩性情感的本質,幫助男性、女性朋友解析情侶
  • 小丑「封神」的前世今生 《小丑》彩蛋深度解析
    《小丑》無疑是今年最出彩的漫改電影之一,不僅豪取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還超越了《死侍2》成為了全球R級電影影史票房冠軍。近日劇組還為《小丑》報名了本屆奧斯卡多項競賽單元。
  • 小丑才是心理學大師,深度解析
    他們都是幅員遼闊的帝國疆域的締造者以及巔峰統治者,架構起一系列的社會體系,維持龐大帝國的統治。而其中,JOKER卻是凌駕於國王和王后的社會體系之上,超然的存在。在電影《蝙蝠俠:黑暗騎士》中,蝙蝠俠在逼問黑幫大佬關於小丑的下落時,大佬的回應是這樣的:你有原則,小丑沒有,所以沒人願意為你出賣他。
  • 《我要復仇》:當復仇成為邊緣人的唯一選擇,社會警鐘將被敲響
    三、復仇是唯一的救贖之道?《我要復仇》是一部披著復仇主題外衣的電影,裡面充斥著激烈的復仇行為和仇恨產生的荒誕離奇。當主人公們踏上復仇的不歸之路後,他們是否能找尋到失落的人生價值,完成自我的人生救贖呢?這也許才是導演最希望表達的電影內核。1、社會邊緣人的出路在哪裡?
  • 深度解析《小丑》你不知道的幕後故事
    ★成為超人的星星達人: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十月初,由華納和DC所獨立開發的《小丑》上映了,影片一出便登頂北美周末票房榜,更是在豆瓣等平臺獲得了9.5以上的評分,與漫威大多數角色的不同,《小丑》講述的是一個普通甚至是最底層的平凡人,他渴望著改變現狀
  • 豆瓣9.0神片《小丑》:懂得反抗,才能活出自我、找到自我價值
    可背後卻向小丑的老闆告狀,說小丑在工作表演中攜帶槍枝。小丑想為自己辯解,可老闆不聽,把他開除了。沒有了工作,他的人生走到了谷底。 拎著打包的袋子,小丑坐上地鐵打算回家。地鐵上有三個華爾精英正在調戲一個女人,小丑這時犯病了,他開始哈哈大笑。當他正想掏出自己的患病卡片說明時,這三個年輕人開始毆打他,沒有給他解釋的機會。
  • 橫掃全球票房 《小丑》入圍奧斯卡呼聲高
    《小丑》是史上首部取材漫畫角色而勇奪威尼斯影展金獅獎的電影,美國七年前發生槍擊案的槍手自稱小丑,美擔心電影黑暗的內容鼓吹暴力,然而業界與網上一片讚譽,認為《小丑》將直奔奧斯卡。 華納總經理黃輝接受《聯合晚報》專訪時認為:「不只是影帝演得好,電影也拍得緊湊、動人和揪心。影片對社會的刻畫貼切,貧窮邊緣人的掙扎,從谷底的反彈,精神的釋放,都生動刻畫。」
  • 看《綠裡奇蹟》中人性善與惡的碰撞:人性中的自我救贖
    根據弗洛伊德人性三論的觀點,即人性中存在自我、本我、超我。囚犯的自我救贖實際上是超我對於自我的一種約束。本我只是充當了自我和超我的一種平衡緩衝物。正所謂人之初、性本善。從一出生到咿呀落地,人便開始了自我的一種社會屬性,也開始了自我的救贖。根據聖經中的記載,人一出生便是代罪之身,因此要通過救贖使得自己擺脫苦海。
  • 《小丑》深度解析來了
    丟開DC現有的那些故事,丟開小丑和蝙蝠俠的恩怨糾葛,電影得以從頭開始審視人物本身。這次的小丑,不是惡人,是病人。 好了,去大街上攔一個影迷,問TA從四月開始最期待的電影是啥,十有八九是《小丑》。
  • 大家為什麼喜歡小丑,我找到了這幾個原因——《小丑》
    當年《蝙蝠俠:黑暗騎士》上映後,除了克裡斯蒂安貝爾飾演的蝙蝠俠給大家留下深刻印象之外,希斯萊傑扮演的小丑更是風靡全球。以至於後來當他自殺後,全世界的影迷們都為他感覺到悲憤,且大家都認為這是一個深入角色不能自拔的真正的藝人。以上,這是一個大的輿論環境。因為希斯萊傑的小丑深入人心,以至於後來影迷們大都會說「希斯萊傑死後,再無小丑」。當然,打臉這一舉動在全球通用。
  • 小丑女友獨立電影《猛禽小隊和哈莉奎茵》深度點評!彩蛋勁爆
    這句話,可以說是這部電影的題眼,一直活在小丑光環下的小丑女哈莉奎茵,就像小丑的服侍,跟班,毫無地位的女友。而如何打破哈莉.奎茵這個名字原始的含義,就是這部影片要聊的事情。今天這期節目《猛禽小隊》的點評,會從影片製作,觀感,深入解析和彩蛋四方面去解說,不廢話我們開始吧。
  • 《小丑》摘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每個人心中都藏著一個小丑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小丑》摘得奧斯卡 男主角:每個人心中都藏著一個小丑 《小丑》主演華金菲尼克斯在第92屆奧斯卡上獲得了 男主角。 豆瓣評分8分,它講述了一個小人物的悲劇,像極了我們每個人。
  • 奧斯卡影帝小丑不為人知的那些事:死亡、救贖和愛
    ,但是他在《小丑》中的表演著實令人驚嘆。 他和身體虛弱的母親共同住在哥譚市的一個公寓裡。他患有精神疾病,需要靠看心理醫生和藥物來維持正常的生活。 可是他卻一直有個成為脫口秀演員的夢想,想要給更多人帶去歡笑,他也一直在為這個夢想努力。
  • 「影評」《麥路人》:美麗哀愁共存,社會邊緣人的掙扎求生記
    一群社會邊緣人看盡人情冷暖,彼此卻是最溫暖的依靠。社會邊緣人的奮力掙扎電影聚焦於社會邊緣人,刻畫工作難找、薪資受限、租金飛漲等社會問題,而這群夜宿在速食店的「麥路人」,靠一杯飲料換得一個位子,用辛苦工作的汗水擦拭生命的塵埃。
  • 拉片報名丨楊超導演帶你解析爆款影片《小丑》
    2019年的《小丑》毫無疑問是最讓我們吃驚的一部爆款。如果說《寄生蟲》的奧斯卡奪冠是韓國電影的孤注一擲,那麼《小丑》的火爆簡直堪稱翻天覆地。在這之前從未有一個,超級英雄系列電影能夠如此的票房、口碑、獎盃三豐收。演技,主題,剪輯,光影……這部片子有太多令人驚嘆的地方。然而,美人在骨不在皮,好電影也是如此。
  • 解析《心靈捕手》:當孩子陷「家暴」泥沼,該如何做到自我救贖
    這一份舊的體驗涉及到一個沉重而又再現實不過的主題——家庭暴力。《心靈捕手》這部影片的主人公威爾是麻省理工學院的一個清潔工。威爾是一個內心十分敏感也非常叛逆的問題少年,他周圍的人幾乎沒有一個能夠忍受他的臭脾氣。雖然威爾的社會身份是一個清潔工,但他同時也是一個在數學方面具有超人的天賦的天才少年。在這一點上,他同樣也做到了無人能出其左右。
  • 《小丑》中,男主亞瑟的笑讓人顫慄,每一次笑的越猛內心哭的越慘
    他的舉動是對政府部門的叫囂,在這個貧富差距懸殊的社會,他從沒被善良對待,他連一張底牌也沒有,他選擇不按遊戲規則來玩,他選擇了豁出去,他只希望他的死可以比他人生更值得,用他的方式被世人「看見」。其次,小丑從小的家庭環境就不好,遭受養父養母的虐待,得了很嚴重的心理疾病,也可以說他已經是一個瘋子了。但是母親的妄想症像一層紗布給這所有的一切帶上了偽裝。
  • 《肖申克的救贖》:實現自我救贖的兩個階段
    影片主要講述了一個名叫安迪的銀行家,被誣陷殺害了自己的妻子和情夫入獄,在戒備森嚴的監獄裡,耗費20年時間,利用一把小錘子,成功越獄的故事。安迪在肖申克監獄完成了自我救贖,成功越獄,重獲了自由,開始了新人生。他的故事告訴我們,實現救贖要經過身體救贖和靈魂救贖兩個階段。
  • 如果人生不幸福,該如何自我救贖?
    以小見大,通過賺錢來實現人生價值這件事,可以說明兩個道理,第一,追求俗事,也許不會讓你感到真正的幸福,但最起碼,有一個能夠接受的,沒有虛度光陰的理由,支撐著你思考與行為的價值,第二,類似於賺錢這樣的俗事,也許不會救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