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教區 聖十字主教座堂

2021-02-17 默禱

坐標:40°36′29.28″N115°03′04.32″E

宣化主教座堂是天主教宣化教區的主教座堂,座落在中國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區牌樓西街51號。 

 【聖堂歷史】
1862年,法國遣使會的儒梅和梁儒望兩位神父,購得建堂基地。

1869年由樊國梁神父主持修建,直到1872年艾儒略接任宣化總堂神父後,完成教堂的工程。

1879年,都士良神父又擴建了該堂的偏翼。

1900年7月5日,教堂被義和團焚毀。

1904年,用庚子賠款1萬兩白銀重建宣化教堂。使用面積909平方米,可容納2000多人禮拜。
1927年,從北京教區分出宣化教區,轄口北十縣及張家口市橋東區。於是該堂成為主教座堂。宣化教區是第一個由中國主教管理的教區。首任主教是趙懷義。

1930年,在主教座堂東側,宣化、易縣、汾陽、洪洞、臨清五個教區聯合修建了一處中西合璧的三進四合院,興辦若瑟總修院。建築面積2881平方米。

1943年1月,若瑟總修院被解散,院址改為蒙疆自治政府的宣化省公署。

1944年夏,日本強佔大修院為宣化省公署所在地,大修院遷入主教府東院,命名為「聖家大修院」。

1945年9月2日,晉察冀八路軍佔領宣化,在此設立共產黨的第一個省政府(察哈爾省),1年後撤出。同年11月原「察哈爾民主政府」在大修院和主教府設立。

1954年聖家大修院全部拆散。

十年浩劫時聖堂內外破壞嚴重,並被用作水泥製品車間十多年。 

 十一屆三中會勝利召開後,1979年全國開始落實宗教政策。

1980年12月,宣化將大堂歸還了教會,部分教產得到了落實,按期付給租金,並給以部分賠償。

  宣化天主堂自1904年建成後,曾於1935年進行過一次大修。1980年歸還後的天主堂屋頂漏雨嚴重,石柱部分表面受損,祭臺蕩然無存。

1986年宣化區政府撥款8萬元,教會自籌資金16萬元,進行了全面恢復性工程。當時在已故本堂陳化育神父和張德正神父的的領導下,工程師趙惠、李武等精心設計,廣大教友義務勞動,這次修復工程恢復三個祭臺。聖母和若瑟祭臺以畫像代替雕像,兩塊主教墓碑修復後重新豎起。音樂樓用工字鋼架代替木架,最大的工程要算兩個鐘塔樓和人字山牆的復原工程,大堂內重新進行了粉刷彩繪,配齊了大堂內的全部跪凳。

1986年10月重新開放。

1993年被列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為慶祝宣化天主堂「光榮十字架大堂」建堂100周年慶典,迎接社會各界和海內外主內兄弟姊妹的蒞臨,王治海神父經多方籌款,綜合大家的意見,於2003年3月至7月對大堂進行了又一次大修。宣化天主堂經兩次修復之後,目前基本保持初建時的風貌。


【建築構造】
大堂坐北朝南,哥德式風格,脊高21米,建築面積810平米,鐘樓高33米。總體布局為十字架形,磚木青石結構。設計獨特,建築工藝精細考究,內部結構別致。全堂共有11座門同時可以進出。大堂正面有三個門。從大堂正門進入,有16根灰白石柱矗立在兩旁。內部是石拱構成的高大的穹頂。屋頂鐵猶如蒼穹,石柱到屋頂,全由四個石拱砌成,跨度6.3米,堂內頂棚呈弧形系由木板合成。從大門至祭臺欄杆進深37米,石柱中間的通道寬6米有餘,供教友頌經祈禱。欄杆裡面還有14米,供神父做彌撒行聖事。堂內北部設有祭臺三座,正面是正祭臺,東西兩旁設有聖母、若瑟祭臺兩座。祭臺下有欄杆。祭臺的東西兩側是更衣所,各設一門。


《宣化古城近代天主教建築研究》楊豪中,孫躍傑
宣化天主教堂,它一度成為宣化城市近代史上的標誌性建築.宣化天主堂整體風格為法國哥特復興式樣,平面為拉丁十字式,入口設在南面,可容納2 000 多人禮拜.教堂的南立面有對稱的兩座鐘樓,鐘樓尖高27 m.塔身平面分四個部分,靠近基礎的部分呈方形,向上略有收分,之後又變為八角形,中部為圓形,在塔頂又變為八角形,並在每個邊都開細長窗以便採光、通風和傳聲.由於當地氣候多風沙,這些窗子裝有鐵質的百葉. 塔身沿立面方向,自下而上由外到內呈螺旋式開有小窗.鐘塔內原裝有一大一小兩口銅鐘.南立面原有三個入口,文革中毀壞,修復後僅存一門,四層線腳依次向內退形成縱深方向的透視感.門的上方是哥德式建築典型的尖券形玻璃花窗.大堂南面原設三門,現僅存一門. 從正門進入, 16根灰白石柱沿縱深方向將教堂分隔出中廳和側廊,石雕柱頭簡單大方,柱與柱之間由拱券連接,形成連續向前的動勢,直接導向堂內北部的祭壇.與聖壇正對著的南端是音樂樓,在禮拜或大型集會時供樂師團演奏.整個內部空間寬敞,從聖壇背後細長的玻璃窗投進的光線使得聖壇成為整個教堂最為明亮和璀璨的位置.宣化天主教堂總體結構為磚石木混合結構.石砌基礎,牆體用青磚砌築而成,砌法為一順一丁,是西式建築影響下國內廣泛流傳的結構方式. 外牆每開間均運用了扶壁柱,層層內收,受力穩定.內部中廳16根石柱,柱與柱之間發券,但屋頂結構並不完全按照西方哥德式教堂的骨架券結構,僅在拉丁十字平面十字相交的位置和聖壇位置採用發券,十字交叉位置形成帆拱.中廳則直接採用木屋架.這裡提到的發券也不同於西方中世紀石構教堂的發券形式,而是在該發券的位置用木構代替石構,骨架券之間再用木板搭接,形成穹頂,但這種拱券實際上並不起結構作用,是用木裝修模擬磚石結構的一種作法.中廳部位的木屋架做成拱架,從而與整體教堂內部空間相協調,形成拱頂,其上再架一層西式三角屋架,外掛瓦楞鐵皮.在裝修工藝方面,早期的磚牆大都是清水磚牆,之後刷一層顏色,有時也在清水磚牆的線腳中夾雜一些石質的線腳,某些轉角部位則用手砍磚做出抹角.宣化近代天主教晚期遺存則是基督教本土化的有力表現.當時外國人在中國的傳教事業舉步維艱,傳教士的外籍身份無法融入中國傳統社會.這些傳教士開始意識到建築對於傳教,不僅僅是純粹的建築或美術問題,更是可以利用的傳教方式,採用中國傳統的藝術表現手法可以表現出外國人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尊重和愛好,更易於為中國民眾所接受. 因此,傳教士們開始著華服,說華語,教堂修會也大量運用中國傳統建築元素. 建於1927年的主徒會,建築形式有意識的揉合進了中國傳統建築元素. 據記載1927 年10 月14日,趙懷義猝然去世,剛恆毅立即派程有猷至宣化任代理主教,1928 年4 月,程有猷被命為宣化代牧,7 月1日由剛恆毅祝聖,同時開始著手創立主徒會. 他們在宣化城外購得「背山面河、清正遠俗之地百畝,於是年秋季正式建成」.這是第一個中國人辦的中國式修會,房屋建築要求中國式、畫像要求中國式,堂內的祭壇和裝飾也採用中國廟宇式.主徒會專收中國籍人員入會,以發揚基督使徒傳教事業為宗旨,為缺乏傳教士的教區提供協助人員,編寫、翻譯和出版天主教書籍.具體特點為殿堂廡殿頂,鑲琉璃瓦,前有牌樓門,北立面從主殿向外伸出一個長方形體塊,它的屋頂與主殿相互獨立.整個建築體形複雜,高低錯落,類似中國傳統的廟宇,莊重穩定. 該建築於2005 年2 月被立為宣化區文物保護單位 .
【平面】

【西側面】


【南正面】


【背面】


【俯視圖】


【外觀】








































【夜景】







【內部】















【舊照】

暫且沒有找到年代較為久遠的老照片,這張的拍攝年代不是太遠,應該是上個世紀後半葉


下面兩張不確定是否為原來的第一座主教座堂建築,只是外觀與現在的很像,屬於同一種設計風格,有人說照片裡的教堂是位於山東兗州一帶,雖然正面山牆部位與原兗州主教座堂相似,但是鐘樓不像是山東常見的那種,而是宣化一帶較多的風格,正面的玻璃窗也和宣化主教座堂很像。






=======《全球基督宗教聖堂彙編——國內部分》=======

文章轉自 Ecclesiaes的新浪微博,略有更改,可點擊以下原文連結

相關焦點

  • 在中國教會的109座主教座堂
    主教座堂重慶聖若瑟主教座堂 Cathedral of St.Joseph鳳翔,陝西,中國  主教座堂汾陽汾陽主教座堂汾陽,山西,中國  主教座堂撫順聖若瑟主教座堂 Cathedral of St.廣州,廣東,中國  主教座堂貴陽聖若瑟主教座堂 Cathedral of St.
  • 中國的主教座堂列表(109座)
    主教座堂重慶聖若瑟主教座堂 Cathedral of St.Joseph鳳翔,陝西,中國  主教座堂汾陽汾陽主教座堂汾陽,山西,中國  主教座堂撫順聖若瑟主教座堂 Cathedral of St.廣州,廣東,中國  主教座堂貴陽聖若瑟主教座堂 Cathedral of St.
  • 中國天主教張家口(宣化教區)
    幾經周折,歷盡艱辛,克服重重困難後,於1918年6月9日在山東省兗州府主教座堂——天主聖神堂領受鐸品,成為一名天主教神父。晉鐸後馬上展開傳教工作,辛苦奔波十年後,加入聖言會,兩年後的1931年2月7日,虔發聖願,終生為聖言會士。1934年11月23日,任山東省陽穀監牧;1939年10月29日,由教宗庇護十二世,親自祝聖為主教;1940年12月於陽穀教區朝城縣創立了中華聖母傳教修女會。
  • 〔聖座新聞〕馬那瓜主教座堂遭襲擊:這是「仇視天主教會的行為」​
    馬那瓜主教座堂遭襲擊:這是「仇視天主教會的行為」一名男子在馬那瓜主教座堂縱火,燒毀了具有悠久歷史的十字苦像。(梵蒂岡新聞網)尼加拉瓜首都馬那瓜的主教座堂7月31日遭到破壞,馬那瓜教區總主教布雷內斯(Leopoldo José Brenes)樞機稱這是一項「恐怖行動」。據幾位目擊證人的說詞,一名頭戴風帽的男子向主教座堂內的基督寶血小堂投擲了一枚莫洛託夫手雷,從而引起火災,燒毀了一具有將近4個世紀歷史的十字苦像。
  • 另類的天主教堂——東京聖瑪利亞主教座堂
  • 聖約翰主教座堂(斯海爾託亨博斯),荷蘭最大的天主教堂
    聖約翰主教座堂(Sint-Janskathedraal),是斯海爾託亨博斯教區的主教座堂。教堂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1220年的羅曼式教堂,但今天的哥德式主體大部分建於14-16世紀。十字交叉部分是個大致方形的塔樓(63米高),不是非常多見。這個圖案我在寫海德堡的普羅維登斯教堂時研究過,叫普羅維登斯之眼(Eye of providence),也可理解為上帝之眼和全知之眼。在歐洲教堂經常能遇上舉行婚禮,這回又趕上了,唱詩班被他們包了。
  • 西班牙科爾多瓦主教座堂
    Para leer la versión en español deslice hasta abajo科爾多瓦聖母升天主教座堂
  • 2018樊楓新作 | 義大利米蘭主教座堂
    今日為各位朋友分享樊楓2018年新作《義大利米蘭主教座堂【作品分享】(可點擊圖片放大查閱)義大利米蘭主教座堂  紙本水墨  35×27cm  2018年歐洲城市看得到傳統文化和現代生活的聯繫。用水墨表達是充滿寫意的,和油畫不同。西方人在清代用油畫來表現他們眼裡的中國,和當時的中國畫,體現出來的感覺完全不同。
  • 特別報導 西安教區聖方濟各主教座堂300周年慶典
    歡迎訂閱 亞洲真理Radio[慶典片段]天主教西安教區聖方濟各主教座堂(詠117:24)蒙召來赴此盛宴的人是有福的,在主的恩寵內,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天主教西安教區聖方濟各主教座堂三00周年慶典圓滿結束!
  • 尼加拉瓜首都主教座堂遭襲擊,教宗為尼國人民祈禱
    在尼加拉瓜首都馬那瓜主教座堂7月31日遭到縱火襲擊後,教宗方濟各向馬那瓜總教區布雷內斯樞機致親筆信,表達對尼加拉瓜信友的關懷。 尼加拉瓜首都主教座堂於7月31日在遭一名蒙面男子縱火襲擊,布雷內斯樞機稱該襲擊行動為「無恥的行為,一個恐怖的行動」。
  • 珍藏於義大利一主教座堂的聖若望保祿二世的聖髑被盜
    珍藏於義大利一主教座堂的聖若望保祿二世的聖髑被盜裝有沃依蒂瓦教宗血液的小瓶在義大利斯波萊託主教座堂被竊,博爾卡多總主教稱此行動「嚴重傷害很多人的情感和虔敬心」。(梵蒂岡新聞網)珍存在義大利斯波萊託主教座堂十字架小聖堂的聖若望保祿二世的聖髑於9月23日被盜。
  • 2ch:日本大學生在德國科隆主教座堂塗鴉 事後發推特炫耀
    > 【バカッター】 神奈川大學の學生、世界遺産のケルン大聖堂に落書き Twitterで自慢し発覚【推特傻逼】神奈川大學的學生在世界遺產科隆主教座堂塗鴉
  • 北京教區 | 西什庫主教座堂晉鐸典禮(含視頻)
    北京教區陳聚龍、閆獻恩、潘海靜、賈男男四位執事晉鐸典禮在西什庫主教座堂如期舉行。此次慶典大禮彌撒有北京教區李山主教主禮,教區秘書長兼北堂本堂甄雪斌神父,北京天主教教務委員會副主席韓文生神父輔禮。同臺共祭的有105位神父。參禮的還有來自若瑟修女院的四十多位修女,以及來自修院的眾多修生。
  • 【海濤法師西班牙朝聖之旅】哥多華 參觀柯爾多瓦主教座堂 2019-6-12
    日期:12/06/19地點:西班牙 哥多華參觀柯爾多瓦主教座堂
  • 2018年巴盟教區各堂區聖周及復活節禮儀時間
    2017年陝壩聖多明我主教座堂 聖周及復活節禮儀安排早上7:00彌撒3月29日 聖周星期四:早上7:30  聖油彌撒;今天也被稱為「司鐸日」,是耶穌建立聖秩聖事、聖體聖事的紀念日,神父(司鐸)都要到主教座堂參與聖油彌撒,並重宣司鐸聖願。
  • 聖雅各伯年:上主之家向所有人開放
    聖地牙哥·德孔波斯特拉的總主教巴裡奧於去年12月31日開啟了聖地牙哥主教座堂的聖門。他表示,「聖地牙哥上主之家的門向所有人開放」。
  • 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殿
    聖伯多祿大殿(拉丁語:Basilica Sancti Petri;義大利語:Basilica di San Pietro in Vaticano;俗譯聖彼得大教堂)是位於梵蒂岡的天主教宗座聖殿,建於1506年至1626年,為天主教會重要的象徵之一[ 2 ]。
  • 歷經六百年建成|布拉格聖維特主教座堂詳解(一)
    在布拉格城堡中最高大醒目的建築便是聖維特主教座堂,全稱聖維特、聖瓦茨拉夫和聖阿達爾貝特主教座堂。它是羅馬天主教布拉格總教區的主教座堂,也是捷克最大和最重要的天主教堂,以前捷克王室的加冕禮都在此舉行,很多君王、主教等死後也安葬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