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頭一回帶孩子在美麗的九峰山上體驗茶洋窯手工製作技藝,真是收穫頗多!」 5月24日,恰逢周末,位於延平區九峰山公園一覽江天景區的茶洋窯非遺館內,市民張女士正和朋友一道帶著孩子前來體驗茶洋窯手工製作技藝。活動現場,工作人員正手把手教授孩子們學習製作茶洋窯茶盞,並小心翼翼地將孩子們剛完成的「處女作」包裝好,準備送往窯廠燒制。
據了解,「茶洋窯製作技藝」作為第八批南平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近年來其獨特魅力正吸引多方關注。在茶洋窯非遺館,筆者看到前來參觀和體驗的遊客絡繹不絕。「挖掘、整理、提升、普及茶洋窯製作技藝,打造茶洋窯文化品牌,促進茶洋窯形成規模化和產業化,是我們當務之急的頭等大事。」茶洋窯非遺館創辦人、茶洋窯協會秘書長薛宇泓告訴筆者。
據薛宇泓介紹,茶洋窯古窯址位於延平區太平鎮的深山中,距今一千年多年,與建陽水吉窯、武夷山遇林窯等比肩齊名。它吸收和融合了建窯、吉州窯、景德鎮窯等省內外窯系的製作技藝和風格特徵,形成了自己濃鬱的地方特色風格。
「茶洋窯茶盞美觀大方,產品款式多樣,很具有觀賞和收藏價值!」市民王先生在參觀和聽取完工作人員的介紹後深有感觸,當即就讓工作人員為他打包了兩件茶洋窯盞品。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茶洋窯產品以生活日用器為主,涵蓋碗、盤、盞、碟、杯等。不僅在宋元時期風靡一時,而且借力海上絲綢之路,遠銷菲律賓、日韓等地,在福建陶瓷史、外銷瓷史乃至海外交通史上佔據重要的地位。
「茶洋窯可以說是我們延平的一張靚麗名片,我們正致力於挖掘和傳承老祖宗流傳下來的這一技藝,讓這張名片發光發亮!」薛宇泓表示。為此,2019年薛宇泓帶頭創辦茶洋窯非遺館,並選址落戶九峰山公園一覽江天景區,通過陳列各類茶洋窯古陶瓷標本、圖文展示、播放視頻短片、體驗手工製作盞品等方式宣傳普及茶洋窯文化,讓更多的延平人民直觀接近茶洋窯。現如今,一覽江天景區茶洋窯非遺館已成越來越多市民每日休閒、體驗的打卡之地。「我們希望藉此讓更多市民了解、認識、熱愛茶洋窯文化,並能成為茶洋窯文化的傳播者,讓茶洋窯走出福建,展露經典、再現輝煌。」薛宇泓如是說。
圖文/王家盛
製作:延平區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