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技術對老齡化人有什麼幫助

2020-12-22 電子發燒友

人工智慧技術對老齡化人有什麼幫助

人工智慧實驗室 發表於 2020-12-18 13:49:22

  人工智慧已經慢慢滲透在了人們日常生活中,但是往往了解的都是一些很炫酷的功能,比如說人臉識別,虛擬人工智慧助手,搜尋引擎等等。

  但是不得不提到的是老齡化是全世界範圍內的一個難題,據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達2.41億,預計到2050年前後,老年人口將達到峰值4.87億,佔總人口的34.9%。我國進入了急速老齡化的階段,養老的需求亟待解決。

  那麼人工智慧技術是否有望解決這個問題呢?

  1.人工智慧替代部分醫護人員的工作

  隨著AI的增長,與其結合的硬軟體技術會陸續進入到各種護理單位。在日本等國家,養老院已經在使用各種AI驅動的工具, 包括機器人,各種傳感器和一些軟體,以彌補熟練護理人員的短缺。這些技術將有可能為護理行業帶來巨大的便利,從員工和衛生工作者到居民和家庭成員。

  機器人護理工是不知疲憊,且能組織一定量的活動,這對於工作非常繁忙的醫護人員是一個巨大的幫助。

  2 新的數據收集和分析技術

  新的數據收集和分析技術將使護理員和老人家人更輕鬆地收集老人的數據,而帶有語音識別功能的智能軟體將使他們在日常工作中變得更有效率。使用AI的傳感器和其他健康設備將使醫療保健專業人員更好地了解老人的健康狀況,而數據收集的增加將使他們能夠做出更準確的診斷。

  跌倒是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受傷害死亡的首位原因。據相關數據統計,65歲以上老人30%曾有跌倒經歷,80歲以上老人40%至50%曾有跌倒經歷。

  特別是無人看護的老人,如果跌到後無人發現,老人也無法主動求援,很容易造成悲劇。

  幸運的是,現在已經有公司在研究如何利用AI進行老年人跌倒的檢測以及報警,甚至是老年人跌倒的提前預測。

  第一種方案,穿戴式設備,這種設備可以事實的分析老年人的體態變化,可以準確的分析出老年人是否處在穩定或者不穩定狀態,但是這種方法的弊端是穿戴不方便。

  第二種方案,通過雷達感應系統,可以生成對於老人的3D圖像,這種老人不用穿戴任何設備,同樣可以有精確的預測,但是缺點也有,那就是私密性大大降低,試想你的全部行動都能被檢測到。以色列初創公司Vayyar就是其中之一,他們就開發出了類似的產品。

  上圖的室內場景中,雷達將部署在牆邊,老人無需穿戴任何設備,即可完成檢測,但這種方法的弊端也在於會受到其他物體的影響,比如同樣可以發出電磁波的物品。

  3 老人痴呆分析與提前預測

  阿爾茨海默氏病,也俗稱老年痴呆,是全世界痴呆症的主要原因。65歲及以上的人中有十分之一的人患有阿爾茨海默氏症。

  研究人員已經開發了一種基於人工智慧的計算機算法,該算法可以結合使用腦磁共振成像,進行認知障礙等測試以及年齡和性別數據,來準確預測和診斷阿爾茨海默氏病的風險。

  這項工具的意義無疑是巨大的,該成果的主要作者Vijaya B. Kolachalama博士提到,「如果我們擁有準確的工具來預測阿爾茨海默氏病的風險,並且這些工具易於使用,並且可以使用常規數據(例如腦部MRI掃描),那麼它們就有可能協助臨床實踐」。

 

  根據2015年,世界阿爾茲海默報告的數據,我國的患者是最多的,當然這與我國的人口基數大很有關係,這就更加凸顯了新的診斷對於這類型疾病提前預測的好處是巨大的,如果可以提前發現並作出對應的處理,這類型疾病就能很大程度的減緩。

  總結:

  人工智慧的發展將幫助於老人的健康,此外,工作人員將變得更加高效和滿意,醫療保健專業人員將對居民的健康狀況有更好的了解。

  AI可以提供的這些好處是巨大的,但這只是冰山一角。隨著對AI的研究與開發的不斷發展,它們所提供的技術和收益將不斷提高。
責任編輯:YYX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什麼能夠幫助我們在人工智慧倫理領域前行?能夠採取的行動有哪些?
    在人工智慧倫理研究中,主流的看法是既然讓人工智慧決策已經不可避免,應該將倫理嵌入人工智慧技術之中,以便增加人工智慧決策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這種嵌入,也稱為「道德算法」。在道德算法的實現路徑上,人們已經考慮了三種進路:自上而下進路、自下而上進路和某些混合式進路。
  • 陳俊龍:未來的人工智慧技術該何去何從
    「若要說當下哪種技術最火最熱,我想非人工智慧技術莫屬了吧。雖然當下人工智慧技術發展還處於早期階段,但小到我們手機使用程序,大到航空航天等都離不開人工智慧技術。人工智慧向傳統行業滲透 需要多管齊下在推廣的同時,如何更好的幫助人工智慧向各大傳統產業進行滲透一直是困擾業界的一大難題。對此,陳教授告訴記者:當下人工智慧技術主要應用集中在人臉識別、語音識別這兩大領域並且都應用到了神經網絡技術。
  • 人工智慧技術運用與司法創新
    人工智慧技術應用下的司法審判現代化,就是網際網路、雲計算、大數據在司法審判中的深度應用,就是推進數據共享,最終實現司法人工智慧系統的創新和構建。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推動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 淘寶直播在衝刺最複雜的人工智慧技術!
    在傳統技術裡,複製一個人的聲音,一般需要好幾個月,但是顯然不適合淘寶直播這種大規模應用的領域。阿里根據自己的人工智慧技術優勢,可以通過錄製一個人20到100句話,在半小時的時間裡,就可複製一個人90%的聲音,這樣,每個主播只需花半小時,就可讓虛擬主播複製自己的聲音。
  • 打擊網絡霸凌,人工智慧技術有話說!
    佛羅裡達大西洋大學(Florida Atlantic University)對高中生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83%曾遭受網絡霸凌的人也曾在現實生活中受到欺凌。學校通常會對學區隱瞞這些事件。除非造成人身傷害,否則警方在幫助逮捕和起訴欺凌者方面往往無能為力。
  • 高中信息技術《利用人工智慧技術加工信息》答辯
    【參考答案】機器視覺,指紋識別,人臉識別,視網膜識別,虹膜識別,掌紋識別,專家系統,自動規劃,智能搜索,定理證明,博弈機器(如:AlphaGo、深藍),自動程序設計,智能控制,機器人學,語言和圖像理解,遺傳編程等。4.採用的是什麼導入方法,這樣設置的好處是什麼?
  • 人工智慧技術開發人員應遵循的7條道德準則
    用人工智慧技術創建的解決方案是無法想像的。但是,人工智慧系統有可能發展到可以完全自主地在幾秒鐘內做出複雜決策的地步。這種進步的陰暗面是,AI技術將獲得完全的自主權,超越人類的決定,並可能對人類造成傷害。如果不檢查這項技術,在人工智慧系統變壞的電影中,如《終結者》、《 Wall-E,2001年:太空漫遊》和《復仇者聯盟:奧創紀元》等電影中演示的場景可能成為現實。
  • 從人工到智能 ——初識人工智慧訓練師
    人工智慧中的自然語言處理,語音識別、機器學習等技術,為領域中的文本客服和語音客服帶來了全新的改變。人機結合的模式可以解放客服的勞動力,使人工客服從以往單一、重複的服務,向更有價值的服務轉型。機器智能解決客服服務中可複製的重複勞動部分,人工坐席可以提供個性化、多樣化、更應該由人工解決的高質量服務。
  • 微軟以人工智慧技術取代美國、英國MSN員工
    包含西雅圖時報與衛報在內新聞媒體報導指出,微軟決定在6月30日解聘多名在旗下MSN網站負責新聞篩選、編輯工作的約聘員工,主因在於目前人工智慧技術日趨成熟,將可取代部分藉由傳統人力完成工作。依照報導指稱,目前受到影響的約聘員工人數,在美國總計達50人,而英國地區則會有27人受到影響,其他地區是否也會有類似調整則還無法確認。不過,目前編制內的全職員工並不會邵到此波調整影響。而就微軟後續對外聲明,強調此次調整是內部重新調整的一個環節,同時也澄清此次調整與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沒有關聯。
  • 碼垛機器人是人工智慧技術發展的代表性應用
    碼垛機器人人工智慧主要是研究、開發用於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系統的一門新的技術科學。智能碼垛機器人是專門用於碼放物品的機器人,廣泛應用於食品、化工、肥料、糧食、飲料、冶金、耐火材料等領域。在我國,碼垛這一高強度的工作主要靠人工操作,「機器換人」的需求非常迫切。因此,智能碼垛機器人的推廣應用也是加速製造業發展的重要舉措。
  • 智能核保vs人工核保各自是什麼意思?智能核保怎麼操作的?
    買過保險的朋友應該都清楚,在投保的時候會有一個健康告知環節,健康告知通過之後才能順利投保。如果身體有問題想要買保險的話,需要進行核保,根據核保結論決定你是否可以購買保險。核保的話有智能核保和人工核保,它們分別是什麼意思?智能核保的話要怎麼操作?有此困惑的朋友趕緊來看看。
  • 中國壽險IT應用高峰論壇丨以人工智慧技術,重塑保險生態
    易道博識以合作夥伴身份參與本次會議並在會議現場設置了展位,向參展的嘉賓觀眾分享易道博識在保險行業的智能解決方案。在通常的購買健康保險流程中,都會對購買者病史進行審核,審核包括購買者之前的體檢資料以及指定醫院的體檢資料,通過這些資料分析,來判定購買者身體狀況。
  • 張家界航院在全國人工智慧應用技術技能大賽斬獲一等獎
    紅網時刻張家界12月3日訊(通訊員 餘洪偉)11月29日,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共同舉辦的2020年全國行業職業技能競賽——全國人工智慧應用技術技能大賽決賽在青島市落下帷幕。張家界航院教師餘洪偉和唐道湘,憑藉著過硬技術,斬獲無人機裝調檢修工(飛行器人工智慧技術應用)賽項職工組一等獎,經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核准後,將授予「全國技術能手」稱號,這也是湖南省參賽選手中唯一的一等獎獲得者,劉讓賢老師榮獲「優秀指導教練」,183551班葉博中、劉超凡榮獲該賽項學生組三等獎。頒獎現場。
  • 人工智慧技術軍民雙向轉化的內涵特徵、主要障礙和政策建議
    一人工智慧技術軍民雙向轉化的內涵特徵 (一)人工智慧技術軍民雙向轉化的內涵 人工智慧是指研究如何通過計算機模擬來實現人的學習、思考和規劃等智能思維和行為過程的技術科學,是一門綜合了多學科門類的交叉學科。
  • 2020年全國人工智慧應用技術技能大賽在青島落下帷幕
    /col/col46/index.html部門動態/col/col51/index.html 2020年全國人工智慧應用技術技能大賽在青島落下帷幕> 來源:寶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發布時間:2020-12-11 15:44 瀏覽次數: 2020年11月26日,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共同主辦的2020年全國行業職業技能競賽——全國人工智慧應用技術技能大賽決賽在山東省青島市拉開帷幕
  • 澳大利亞山火後,野生動物的生存狀況正在被人工智慧技術改善
    通過由人工智慧技術支持的野生動物洞察平臺Wildlife Insights,全國各地的研究人員可以上傳和分享傳感器相機照片,以便更清晰地了解澳大利亞野生動物在過去一年中遭受毀滅性森林大火後的應對情況。為什麼這件事如此重要? 對許多澳大利亞人來說,去年夏天那場火災的恐怖仍然歷歷在目。多達1900萬公頃的土地被燒毀,其中1260萬公頃主要是森林和灌木叢。
  • 科技助力疫情防控,智慧消防、人工智慧技術發揮著什麼作用?
    社區隔離人員防控意識不強:儘管新聞媒體、政府、企業、社區都在積極地宣傳隔離防控,但仍有部分居民抱有懷疑、僥倖心理,不積極配合社區工作,給社區疫情防控工作帶來不便。 人工監督模式成本高,工作效率低:社區、企業聯合志願者公益機構,對居家隔離人員定時定點定人監督,無法保證24小時全天候管理,存在管理紕漏和感染風險。
  • ...現狀分析 東亞成為下一個超老齡化地區 中國老齡化持續成為社會...
    老齡化成為全球國家面臨的重要民生問題之一,繼歐洲和北美洲後,東亞的較高老齡化速度將助推其成為下一個"重老齡化"地區。中國的65歲以上人口數量將約在2032年前後趕超10-25歲人群人口數量,同時養老金支出佔GDP比重將持續升高。
  • Sabre與谷歌共同開發行業首創的旅行人工智慧技術
    人閱讀 2020-10-23發布 來源:C114通信網 此項名為Sabre旅行人工智慧(Sabre Travel AITM)的技術融合了谷歌先進的人工智慧技術以及先進的機器學習功能,有助於客戶更快地交付高度相關的、能夠更好滿足當今旅行者需求的個性化內容,同時創造更多的收入和利潤增長機會。公司正在將Sabre旅行人工智慧整合至特定的現有產品組合之中,並計劃於2021年初將這些產品推向市場。
  • 安徽師範大學積極推動人工智慧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
    安青網訊 近日,安徽師範大學與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結合雙方在教育領域的深厚積累和在人工智慧相關技術領域的領先優勢,強強聯合、深化合作,籤署共建「智能教育研究院"合作協議。12月5日,在安徽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田家炳教育科學學院)承辦的第十九屆教育技術國際論壇(IFET2020)上,教育部高等學校教育技術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主任胡欽太,安徽師範大學副校長彭鳳蓮,中國人工智慧學會副理事長劉宏,教育部高等學校教育技術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李芒、吳敏、陳明選、楊九民,科大訊飛教育技術研究院院長劉邦奇,共同為安徽師範大學智能教育研究院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