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則《老漢堅持喝晨尿養生》的媒體報導引發熱議。
喝晨尿能養生嗎?近日,記者就此採訪了海口多家醫院專家。海南省中醫院泌尿外科主任醫師郭曉峰表示,「喝尿養生」根本沒有任何科學依據。直接喝尿不僅對人沒什麼好處,還可能受到尿素、尿酸、肌酐等代謝產物和細菌的毒害,不可盲聽盲從。
尿液含大量代謝廢物 直接飲用易中毒
曾有媒體報導,一些相信「喝尿養生」「尿療法」的人群對尿的神奇作用深信不疑。有些人除了喝尿,還會用尿洗臉、洗頭。
郭曉峰就此表示,尿液是由腎臟產生的代謝廢物,是人體不再需要的物質。飲尿是飲用人體自身的廢棄物,只會給肝臟、腸胃及血液循環增加負擔。
「如果人體內的毒素沒有經尿液排出,我們就會得尿毒症。如果人體的泌尿系統受到感染,尿中會含有細菌,長期飲用更會對身體造成損害。」郭曉峰說。
據介紹,西醫認為尿液是代謝廢物,其中約有5%為含氮廢物,大部分是尿素,會散發類似氨水的氣味,其餘95%的成分是水。尿液成分複雜,除了水、含氮廢物外,還含有尿酸、肌酐等成分。如果人處於病理狀態下,其尿液中還會含有糖、蛋白、紅細胞、白細胞、酮體等成分。由於尿裡含有代謝廢物以及一些毒素,所以直接喝尿不僅沒有什麼好處,還可能受到代謝產物的毒害。
「目前,有些西藥會利用尿液製作。例如,烏司他丁針劑是從健康成年男性新鮮尿液中分離純化出來的一種糖蛋白,臨床可用於急性胰腺炎、急性循環衰竭的治療。但是,這些藥物是通過提煉、純化製作出來的,不等同於直接飲尿。」郭曉峰提醒,網絡上傳言「尿液可以使骨骼強壯、治甲亢、治胃病、美發美容」等說法,沒有任何理論、臨床以及實驗依據。
「喝尿養生」「尿治病」沒有科學依據
一些「喝尿養生族」「尿療族」,認為古代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葛洪《肘後方》都有尿液治病的療法記載,因此喝尿是有理論依據的。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對尿的應用範圍也有闡述,認為童尿有活血、化瘀等功效。
據了解,在我國缺醫少藥的年代,民間確實曾用童子尿作為藥引,用於治療跌打損傷,起到活血化瘀等作用,一般的用法是煎藥時、服用藥丸時,將童子尿當成水用。現代中醫在傳承古代中醫醫學的過程中,也有取精華去糟粕的過程。童子尿這類土方子,無從證實其功效,因此現代中醫已不再使用。
「成人飲自己的尿來養生、治病的做法,沒有任何科學依據。」據海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中醫科副主任醫師袁勇介紹,在民間,尿被當作一種偏方,主要用於外敷治療跌打損傷,目前有一種中藥「人中白」,是用人尿自然沉結的固體物經炮製而成。外用此藥調敷在患處,可以治療跌打損傷等外傷。
採訪中,記者調查發現,「喝尿養生族」「尿療族」中,很多人患有類風溼、胃病、腎病或其他慢性病。他們對常規治療的效果不滿意,於是將希望寄托在了並沒有醫學根據的尿療上。
心理學家認為尿療後的一些所謂「神奇」效果或只是來自於患者的心理安慰,臨床上稱為「安慰劑效應」。患者首先在心理上接受尿療這一觀點後,很可能會精神放鬆,心情愉悅,病情自然會得到緩解,但長期接受「尿療」,各種不良反應和嚴重危害一定會顯現。
有病及時就醫,切勿迷信「尿療法」
那麼,為何「尿療法」會受到部分人熱捧?有關專家認為,一方面,一些沒有醫學常識的人群求醫心切,希望能藉助所謂的「神力」為自己除病消災;另一方面,也源於某些違法機構無良炒作。
記者調查發現,「尿療者」中有一些是中老年人。因為孤寂和身體狀況不佳,他們容易變得脆弱、敏感。當子女不在身邊或無暇照顧時,他們缺乏情感慰藉、正確指導,容易誤入「偽養生」的歧途。
「隨著身體各項機能逐漸衰退,病痛增多,老人對晚年生活的不確定感以及對死亡的恐懼感會增強。這個時候,他們會特別迷信各種『神奇』的療法以求身體健康。」袁勇說,喝尿養生屬於『偽養生』方法,大家一定要注意辨別。身體不適要及時到正規醫院就醫,切勿相信這些所謂的民間養生偏方而耽誤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