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李園妹為王后,李園亦貴用事,而恐春申君洩其語,陰養死士,欲殺春申君以滅口;國人頗有知之者。楚王病,朱英謂春申君曰:「世有無望之福,亦有無望之禍。今君處無望之世,事無望之主,安可以無無望之人乎!」
戰國的人對所處時代的看法是什麼?唯有這兩個字「無望」最為貼切。
何謂「無望」?
並不是沒有希望、絕望的意思,戰國雖然諸侯攻戰頻仍、戰爭不息,卻是大變革的時代,舊的秩序在動蕩中瓦解,新的秩序在萌芽形成,在動蕩與變革中,也孕育著無限的希望和機會,華夏民族擁有著青春期最為強烈也最為莽撞的無窮精力,對中下層的士人而言,獲得了前所未有的上升通道。
總之,這是一個充滿希望、充滿欲望、充滿活力的時代。
真正的絕望,在中國歷史上應該屬於明末,所有的黑暗在積累到頂點之後的爆發,天崩地裂、吞噬掉一切的希望和光,如同黑洞一般。在這個文明的青春期,絕望二字並不屬於她。
這裡的「無望」,是「無望而忽至」,大變革、大動蕩之下,一切的變動都倏忽其來、出乎意料。
國家的命運如此,一個西陲邊緣的蠻荒之國能一躍而起為七雄之首,而身居海濱一向強盛的齊國能被若燕攻伐到僅剩兩座城池。
個人的命運也是如此,妻不下杼、嫂不為炊的蘇秦,一夜之間掛配六國相印、無比煊赫;被打個半死、扔進廁所的張儀,能憑著一張舌頭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而孫臏忽然之間被曾經情同手足、同窗求學的龐涓陷害入獄、削去膝蓋成為殘廢,奇貨可居、權傾天下的呂不韋能忽然被稱自己「假父」的秦王滅門。
如此種種,不一而足,禍害災難不期而至,富貴機緣也倏忽而來,而身處其中的人也是無吉兇忽為,唯一的不變就是變,一切都是不可預料,一切都是「無望」,這就是個無望的時代,無望的時代也才孕育著無限的希望。
回到戰國四大君子之一的春申君,楚考烈王尚為太子在秦國為人質的時候,春申君策劃了楚考烈王逃回楚國繼位為王,而自己冒著生命危險留在秦國,立下了從龍之功,深受楚王的信任,在楚國權傾一時。
而對春申君來說,所有的權勢和地位都來自於對楚王的擁立之功,楚國王位一旦發生更迭,那麼自己的權勢和地位都會天翻地覆。而楚王沒有子嗣,這意味著新君必然從宗室中產生,自己作為權臣,必然成為新君眼中釘。
趙國人李園便以此遊說春申君,將妹妹獻給春申君,待懷孕之後再送給楚王,這樣「狸貓換太子」之法,春申君的兒子便可繼承王位,而春申君自己也可以權勢永葆。
只是春申君猜到了開頭,卻沒有猜到結尾,李園也想成為第二個春申君,而當朱英向其發出警告之時,春申君卻並不以為意,他完全沒有料到昔日獻上自己的妹妹以討好諂媚自己的李園,已經成為了虎視眈眈的捕獵者;楚考烈王死,李園埋伏死士刺客於宮門,待春申君進入後將其刺死,將其滅門而誅。
無望之世裡的無望之人,引來了一場無望之禍。
今天,多琢磨琢磨「無望」二字,不論處世還是為人,不論創業還是幹事,總是有益而無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