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 者 王曉峰
通訊員 孫波 王岑
青山遠黛,近水含煙,一叢火紅的三角梅正熱烈盛放。這張「網紅」圖片是寧波市公安局扶貧專班民警於今年2月24日拍攝的,也是他們長途跋涉進駐貴州省黔西南州義龍新區雨樟鎮並嘎村的第一天。
山海相依,寧波市公安局扶貧專班民警就像這叢三角梅,在貴州大地上,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一人一案一冊,幫助當地村民脫貧致富。就在昨天,寧波市公安局與一家有實力的大型民營企業籤署合作協議,將啟動新能源機動車產業基地、康養旅遊產業、影視和網絡產業等一系列項目,為長期扶貧集聚人氣,為當地就業創業創造條件。
今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戰決勝之年。年初,在全面抗擊疫情的同時,市公安局根據公安部具體工作部署要求,抽調精幹警力,組建扶貧專班,來到了並嘎村。並嘎村是一個典型的少數民族村寨,在冊耕地4600多畝,村民近3000人。當地大多通過種植薏米和水稻維持生計,經濟結構單一,基礎建設條件差。
「入村之後,我們一直在考慮用什麼方法讓這個古老的村落發展起來?我們來的這批人優勢又在哪裡?」扶貧專班負責人王東說,他們7人來自公安各大警種,非常熟悉公安工作的「精髓」——辦案底數一定要清。
他們把這套方法用在了扶貧工作上,第一項工作就是逐戶走訪,了解村民生活困頓的實際原因和村子急需改善的基礎設施情況,將每個困難村民的情況製成文檔,然後有針對性地制定脫貧方案,並且一日一總結,一周一梳理,他們將這一做法稱之為「一人一案一冊」。
日夜奔波,用腳步丈量崎嶇山路,專班7人組用近一個月時間走訪了所有村民,對並嘎村的實際情況有了深入了解。
3月7日,專班將包括並嘎村貧困底數、人員情況、物產信息的資料傳回寧波。市公安局迅速召開黨委會議,研究商討脫貧對策。3月12日,市公安局相關負責人帶著首批4位寧波愛心企業家代表趕赴黔西南州,實地對接協調扶貧工作。3月19日第二批,3月26日第三批,4月2日第四批……如今,村子裡有了公共廁所,有了新的蓄水池,還有了娛樂設施,「瞎火」的路燈重新亮了起來,村衛生室也得到了擴建。
「村民有的去新辦的服裝廠上班了,有的『加盟』了寧波定向農產品銷售線,還有第一批30人去寧波當輔警了。」並嘎村村書記鄭洪說,僅寧波企業就招聘錄用了55名村民,其中包括困難人員35人。而更多的企業招工正在對接中,有了固定的單位、崗位和收入,對看天吃飯的村民來說,改變可謂翻天覆地。
在專班中,民警徐逸波和陳奕翔負責困難學生排摸與結對工作。「你不下去,不知道什麼叫家徒四壁,不會知道這麼小的孩子居然會成家裡的頂梁柱。」徐逸波說,並嘎村共有困難學生281名,其中特困學生25名。孩子們半工半讀,期望著知識改變命運。
將排查信息上報後,市公安局立即開啟了結對行動。涓涓愛心匯流成河,這是大海對山川的親切呼喚!截至目前,市公安局組織開展的一日捐,首次就募集到了30.9萬元善款,民警、輔警及職工還積極捐贈書籍2550冊、衣物3900件、書包500個。
據了解,公安部近日對在扶貧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浙江省寧波市公安局、貴州省黔西南州公安局進行了通報表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