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傳志有一個著名的大雞理論,大概意思是動物園裡有三種動物——雞、火雞、鴕鳥,三者相遇之時難免相互端詳一下,比比個頭大小。
如果是兩隻雞相遇,雙方的心裡想的是這樣:「你比我要小」。如果是一隻雞與一隻火雞相遇,火雞會認為自己比雞大得多,而雞則會認為,咱們的個頭差不了多少。如果是一隻雞與一隻鴕鳥相遇,雞一般都會承認對方的個頭確實比自己大。
他在給接班人楊元慶的信中這樣寫道,你真的只有把自己鍛鍊成火雞那麼大,小雞才肯承認你比他大。當你真像鴕鳥那麼大時,小雞才會心服。只有贏得這種「心服」,才具備了在同代人中做核心的條件。
那在柳傳志心中,任正非就是大雞,他從心底裡佩服任正非。在一次採訪中他這樣說道:「任正非就是我心目中的大雞,他目標高遠,堅定不移,敢於投入所有資源向最難的路發起衝擊,用自己的品牌去打開全球市場,以技術引導市場是很難的,這樣膽量和氣魄我是不具備的,聯想的風格是走十裡就安營紮寨,穩紮穩打。我是打心底裡佩服任正非。」
任正非和柳傳志都是1944年出生,都當過兵,都是新中國第一代企業家的傑出代表。但他們的企業華為和聯想走了兩條截然不同的路線,華為是以技術為驅動,走了最險最難的一條路。而聯想走的是貿工技路線,以市場為驅動,穩紮穩打。
兩個不同的選擇是和兩個創始人的出身經歷以及性格有直接關係。柳傳志的父親柳谷書是中國專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柳谷書成為第一任總經理,父親對於聯想在香港業務的開展幫助非常大。家在王府井附近的柳傳志從小家境優越,成長的經歷比較順利,柳傳志從小的演講能力和組織煽動能力很強,喜歡參加各種活動。
西安軍事電子工程學院畢業以後進入中科院,進入中科院的前幾年並不如意,因為搞技術研發不是柳傳志的興趣和特長,1984年在中科院傳達室創辦聯想,柳傳志成為負責人,他的組織管理的天賦終於有了用武之地,幾年後他帶領聯想成為中國電腦的霸主。他在聯想最看重的還是人力資源和營銷,對於技術研發,他的理解就是買西方現成的技術。所以有了後來聯想收購IBM電腦部。
而任正非生在一個小山村,父母就是普通的鄉村教師,從小家裡窮得連飯都吃不飽,父親對任正非的教育就是無論何時都不能放下對知識的渴求。所以從小任正非就養成了刻苦學習愛鑽研的習慣,他上大學是自學了電子計算機、數位技術、自動控制等專業技術,接著學習了許多邏輯、哲學,他還自學了三門外語。
畢業後進入軍隊也是科研尖兵,他研製成功我國第一臺高精度計量標準儀器——空氣壓力天平,為我國儀表工業填補了一項空白。所以後來華為極為重視技術,和任正非的經歷和性格有直接的關係。
聯想和華為兩條不同的路線沒有誰對誰錯之分,但時間長了,掌握核心技術的華為後勁十足,成為了中國科技企業的擔當和門面。而聯想現在的市場空間越來越小,原來發展不錯的手機業務被競爭對手打的落花流水,核心業務個人電腦也讓華為一步步的蠶食。
從長遠來看,掌握自主核心科技是非常重要的,倒買倒賣的二道販子很難真正長久地做大。
兩個人不同的性格也造就了不同的行事風格,柳傳誌喜歡社交,創建了泰山會,中國俱樂部,經常出現在各大媒體,贏在中國、對話欄目都能看到他的身影,而任正非就顯得極為低調,很少參加圈子,也拒絕各種採訪。性格決定命運,企業家的性格也決定在企業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