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傳志:任正非就是我心目中的大雞,他的膽量和氣魄我是不具備的

2020-12-16 騰訊網

柳傳志有一個著名的大雞理論,大概意思是動物園裡有三種動物——雞、火雞、鴕鳥,三者相遇之時難免相互端詳一下,比比個頭大小。

如果是兩隻雞相遇,雙方的心裡想的是這樣:「你比我要小」。如果是一隻雞與一隻火雞相遇,火雞會認為自己比雞大得多,而雞則會認為,咱們的個頭差不了多少。如果是一隻雞與一隻鴕鳥相遇,雞一般都會承認對方的個頭確實比自己大。

他在給接班人楊元慶的信中這樣寫道,你真的只有把自己鍛鍊成火雞那麼大,小雞才肯承認你比他大。當你真像鴕鳥那麼大時,小雞才會心服。只有贏得這種「心服」,才具備了在同代人中做核心的條件。

那在柳傳志心中,任正非就是大雞,他從心底裡佩服任正非。在一次採訪中他這樣說道:「任正非就是我心目中的大雞,他目標高遠,堅定不移,敢於投入所有資源向最難的路發起衝擊,用自己的品牌去打開全球市場,以技術引導市場是很難的,這樣膽量和氣魄我是不具備的,聯想的風格是走十裡就安營紮寨,穩紮穩打。我是打心底裡佩服任正非。」

任正非和柳傳志都是1944年出生,都當過兵,都是新中國第一代企業家的傑出代表。但他們的企業華為和聯想走了兩條截然不同的路線,華為是以技術為驅動,走了最險最難的一條路。而聯想走的是貿工技路線,以市場為驅動,穩紮穩打。

兩個不同的選擇是和兩個創始人的出身經歷以及性格有直接關係。柳傳志的父親柳谷書是中國專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柳谷書成為第一任總經理,父親對於聯想在香港業務的開展幫助非常大。家在王府井附近的柳傳志從小家境優越,成長的經歷比較順利,柳傳志從小的演講能力和組織煽動能力很強,喜歡參加各種活動。

西安軍事電子工程學院畢業以後進入中科院,進入中科院的前幾年並不如意,因為搞技術研發不是柳傳志的興趣和特長,1984年在中科院傳達室創辦聯想,柳傳志成為負責人,他的組織管理的天賦終於有了用武之地,幾年後他帶領聯想成為中國電腦的霸主。他在聯想最看重的還是人力資源和營銷,對於技術研發,他的理解就是買西方現成的技術。所以有了後來聯想收購IBM電腦部。

而任正非生在一個小山村,父母就是普通的鄉村教師,從小家裡窮得連飯都吃不飽,父親對任正非的教育就是無論何時都不能放下對知識的渴求。所以從小任正非就養成了刻苦學習愛鑽研的習慣,他上大學是自學了電子計算機、數位技術、自動控制等專業技術,接著學習了許多邏輯、哲學,他還自學了三門外語。

畢業後進入軍隊也是科研尖兵,他研製成功我國第一臺高精度計量標準儀器——空氣壓力天平,為我國儀表工業填補了一項空白。所以後來華為極為重視技術,和任正非的經歷和性格有直接的關係。

聯想和華為兩條不同的路線沒有誰對誰錯之分,但時間長了,掌握核心技術的華為後勁十足,成為了中國科技企業的擔當和門面。而聯想現在的市場空間越來越小,原來發展不錯的手機業務被競爭對手打的落花流水,核心業務個人電腦也讓華為一步步的蠶食。

從長遠來看,掌握自主核心科技是非常重要的,倒買倒賣的二道販子很難真正長久地做大。

兩個人不同的性格也造就了不同的行事風格,柳傳誌喜歡社交,創建了泰山會,中國俱樂部,經常出現在各大媒體,贏在中國、對話欄目都能看到他的身影,而任正非就顯得極為低調,很少參加圈子,也拒絕各種採訪。性格決定命運,企業家的性格也決定在企業的命運。

相關焦點

  • 獨家| 柳傳志和任正非不同之處在哪裡?柳傳志親自回應:在這一點我...
    在這期長達4個小時的專訪錄製裡,柳傳志敞開心扉,說出了很多不為社會大眾所熟知的故事,比如,自己當年曾經因為差點辜負中科院重託而想過跳樓,還直言「當老闆是一件苦差事」、「每年都要經歷要死要活的抗爭」,而在《對話》節目組在現場給柳傳志準備的一個驚喜,更是讓柳傳志淚水漣漣……作為當年這期節目的幕後主創,現任央視《對話》欄目主編的宿琪對這次專訪印象深刻。
  • 母校讓捐款,任正非卻說:「我不能給你錢」,柳傳志點讚:做得對
    他很好奇,就問柳傳志,「今兒這是什麼活動啊」,柳傳志也不知道,回了句:「老任說來我就來了」。後來,任正非向大家說明了緣由,是請大家來幫忙想校訓的。大家聽了任正非與校長的故事,一下都特別興奮。一件事不在於錢在於理,不在於事,在於它的起源和發心。」想擬定一個好的校訓,還真不容易。任正非找來很多所著名學校的校訓,寫在紙上。他還給大家播了一段視頻,講的是都勻一中的歷史,然後讓大家集思廣益,反覆推敲,最後確定了都勻一中的校訓為6個字:立志、崇實、擔當!
  • 柳傳志對馮侖說,老任讓來我就來了!任正非要幹大事?
    馮侖剛要進門,看到柳傳志下車了。馮侖好奇地問柳總這到底什麼活動?柳傳志也不知道,只說"老任讓來我就來了"。"老任"自然就是任正非,馮侖和柳傳志等一幹大佬被老任一個電話叫到了這個院子裡,卻都不知道啥事兒。
  • 改變中國商業的1944年:柳傳志與任正非
    在這場慶功宴雲集了中國企業家的精華,馬雲、雷軍、俞敏洪、王健林等大佬級人物來到現場,為柳傳志搖旗吶喊。 作為晚生後輩,馬雲和雷軍直言不諱地將柳傳志奉為「教父」。馬雲強調:「中國有柳傳志,我們的柳傳志和聯想不亞於世界上任何一個了不起的企業家或任何企業家的教父,他就是我們中國企業界的財富。」
  • 政治家柳傳志 VS 革命者任正非
    外面的世界這麼亂,你不革命,就要被革命。聯想集團在一片罵聲當中走過了2015年。然後,虧損了。楊元慶迅速再次被輿論炸成了篩子。我想他已經習慣了。但其實,今天這個局面,來源於柳傳志的政治家基因。聯想靠它長大,正在因它而衰退。一幕幕狗血向我們撲面而來的時候,我們必須承認,這世界變化就是這麼快。一閉眼,一睜眼,錢沒了。
  • 馬雲、馬化騰、李彥宏、柳傳志、任正非的父親是這麼教孩子的
    這在如今叱吒商界的馬雲、馬化騰、李彥宏、柳傳志、任正非身上均有體現,他們的成長無一不受父親的薰陶,終而成為獨當一面的優秀企業家。母親曾惋惜地覺得對兒子說教已無用途,父親馬來法卻說:「那我就當把鐵鍬,一天一小鏟,儘量挖出他的閃光點,再用閃光點去填埋他的劣根吧!」  由於嚴重偏科,馬雲高考落榜,馬來法見他意志消沉,讓他蹬三輪給雜誌社送書,同時像一把鐵鍬,鏟鑿馬雲高考落榜的痛楚,他對馬雲說:「你每天踩20多公裡路來回都不累,為何不能重走一遍高考路?」
  • 我從柳傳志身上學到的三件事
    正聊著,柳傳志抬手一看表,臉色一變,說咱們快走,要遲到了,然後拿上外套就是一路小跑,一邊跑一邊還埋怨我:要遲到了都賴你。第二件事是關於利益。2015年聯想控股香港上市之前,柳傳志找我和其他幾個近些年跟他一直有溝通的記者交流。不可避免,又談到聯想改制的過程。這要說回聯想的歷史。
  • 柳傳志:「老兵」的最終戰役
    然而,這樣的魅力並非因為他獨具威嚴,相反,他對現場的每一個人都很和藹,臉上微微掛著笑容。柳傳誌喜歡把自己和同時代的任正非作比較,他說自己不像任正非,他缺乏硬漢風格,聯想也不像華為在技術投入上可以不計成本、一往無前。他和聯想所奉行的是一種柔性的文化,穩步走、留後路。「大柔非柔,至剛無剛」。
  • 母校找任正非,要求捐款100萬,他的一句話,讓校長頓時啞口無言
    任正非,作為華為創始人,一個中國商業史上無法繞開的名字,他被譽為教父級企業家,他用實際行動重新定義了中國企業家精神。他和他締造的企業一樣沉穩低調,歷經沉浮坎坷,卻最終披荊斬棘,登上了個人意志和時代的巔峰。
  • 壓不垮的任正非,打不死的華為,殺不死我的終將使我更加強大!
    其他天才雖然無數,但恐怕不容易打進史書去。75歲的任正十分低調,極少接受媒體採訪。但是,因為去年美國動用國家力量來對抗華為,使得任正非成了這一次貿易大戰裡面,中方的招牌人物。在人類商業史上這是第一次。面對美國的全面打壓,任正非和他創辦的華為迎難而上,書寫了商業史上的奇蹟。
  • 柳傳志卸任:我戰勝困難不計其數,這輩子太值
    2013年,他還經歷了一場輿論風波。那一次,他在企業家團體內部提出「在商言商」,迅速引起熱議,甚至出現了眾多質疑的聲音。在公眾心目中,他的中國企業家領袖的形象一下子變成了商人,「只是一個商人」。「我從來沒想過當什麼領袖。
  • 任正非:我這一輩子,最對不起的就是孩子
    據說,他為了小女兒,向來低調的他,破天荒同意媒體在名媛舞會上拍攝全家福的照片,和妻女一同出鏡。任正非是個工作狂,忙起來就忘記時間。他經常一忙就是十幾個小時,最忙的時候每天有16個小時待在辦公室裡。在談到教育子女、陪伴家人時,任正非直言:「這輩子很對不起小孩!」
  • 柳傳志語錄
    ——柳傳志有次和楊元慶談話2、我覺得張瑞敏、李東生、任正非等很多企業家在中國都是很了不起的人物。首先,不管結果如何,他們把完全不可救藥的企業,在當時非常困難的條件下做大做強,而且大都是國有的,為國家做事,這本身就是非常高尚的一種情操。其次,在激烈的競爭中,他們能夠獨樹一幟,比如張瑞敏在海外的做法,就是在樹立自己的品牌。這個過程中,他沒有選擇併購,而是自己去創建。
  • 對於挑戰,任正非從沒有害怕過
    任正非說自己是一個妥協派,能妥協就妥協,但對於對於挑戰,他也從沒有害怕過。當時任正非就告訴華為的「少壯派」,要為十年之後和美國在山頭上的遭遇做準備。如果一個老闆沒有冒險精神,骨子裡缺少一股子闖勁,那他幾乎不可能創出一番事業來。因為創業就是披荊斬棘的開拓,就是向前路的未知、不確定性、危險、打壓等困難挑戰。屢戰屢敗是常態,但你必須是屢敗屢戰。
  • 母校請任正非捐款,任卻請來柳傳志、陳東升等企業家,校長不吱聲
    萬通集團的創始人馮侖曾經評價任正非,「他是當今中國商業界唯一一位能夠立得住腳的企業家。」在當初馮侖和其他幾位知名的企業家,柳傳志,陳東升等等一同收到了任正非的邀請。當時的這一批企業家們還以為任正非召集他們來有什麼非常重大的事情。
  • 聯想不能成為更偉大公司,困於柳傳志「碗裡碗外」哲學
    柳傳志的名望被視為一個時代的象徵之一,超越了他所創辦的聯想本身;但從另一個角度看,柳傳志的成就也僅止於「創業教父」明星級代表人物,創辦人個人身上的基因,決定了一個企業未來的走向,聯想無法成為一家偉大的科技公司,本身就是一個莫大遺憾與悲哀!
  • 任正非創華為的啟示:創業者就是逆天改命,燒不死的鳥是鳳凰!
    也有人說是人才,或技術、產品和營銷等等,都有道理,但根據我自己的體會,熬過困難需要這些條件的參與,但這些不是最關鍵的。或者,這些都是「0」,前面還應該有個「1」才行。我認為,這個「1」就是老闆自己,是他的精神能量、精神力的強弱。
  • 「柳傳志時代」謝幕!他給我們留下了什麼?
    「總裁室開務虛會,布置全年業務,跟倪光南談的很不愉快,會開不下去,我已經頭疼到了沒法忍受,只能到海軍總院住院。」 柳傳志和倪光南的矛盾,也逐漸激化。 聯想奄奄一息,柳傳志也累進了醫院。「美尼爾症一發作就要死要活的。」
  • 媽媽每天給任正非塞玉米餅,助他考上大學,任正非:我最愧對她
    「我最愧疚的人就是自己的父母,特別是媽媽,我沒有好好照顧他們!」任正非曾經在採訪中動情地說。在任正非讀高中的時候,十七八歲的年紀長身體的時候,因為整天吃不飽,任正非每天都餓得暈頭轉向,導致他的成績也非常的不穩定,就像過山車一樣忽上忽下。為此,任正非經常感到焦慮煩躁,媽媽注意到了他情緒的低落,便對他說:「無事心不空,有事心不亂,大事心不畏,小事心不慢。
  • 母校校長找任正非捐款100萬被拒!任正非一句反問,讓其啞口無言
    但是華為之父任正非曾經在遇到這種事情時便做出了截然不同的方式,讓人不僅產生遐想!在2012年,任正非的母校貴州都勻一中 校長胡立軍找到任正非表示目前的資金不足,還缺100萬,想要任正非幫助一下學校。按理說,據任正非當時的成就還有與都勻一中的淵源來說,這個忙也不算什麼大事,但是任正非卻反問了胡立軍一個問題,讓他啞口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