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賦》燕太子丹的悲哀:明知友誼難續,卻需以此為賣點

2020-12-23 情歌晚唱

親愛的們,點擊右上角「關注」,共享一段文字的旅程。

01

縱觀燕國太子姬丹的一生,只能用悲慘來形容。

他身為燕國太子,年少時卻被父王送入趙國為質子,終日飽受趙國子弟的欺侮。待到成年,再次被父王送到秦國為質子。在秦國,他以為與少年時的好友嬴政相逢能皆大歡喜。然而,事情並不是他想像中的樣子。

20年未見,身為燕國質子的太子丹,在秦國並沒有得到秦王嬴政的善待。在秦國為質子時期,他對嬴政的反感日盛,他要求回國,嬴政也不允許,並說烏頭白馬長角這樣的話。

意思是等鳥鴉變白,馬的長上長出角,和我們常說的太陽從西邊出來是一個意思,就是——不可能。

太子丹最後是逃回燕國的。接著,就是我們中學課本上讀過的「圖窮匕首見」的荊軻刺秦王的故事。故事的背後主謀,正是太子丹。

02

在最近播出的《大秦賦》中,大致展現了歷史上太子丹的人生軌跡,不同的是,劇本描寫的嬴政,沒有史記中寫的那麼沒有人情味,那麼絕情。

《大秦賦》中,太子丹少年時和嬴政同在趙國。當時,姬丹是太子了,而嬴政的父親嬴異人只是一個不受秦國喜愛,前途未卜的秦王孫,更別說嬴政這個重孫了。

他們在趙國都是質子,同樣被趙國子弟欺負。所以,太子丹與嬴政同為弱勢,抱團取暖,與趙國太子趙佾及弟趙偃成了死對頭。

太子丹因為身份的原因,應該是比嬴政的日子好過一些。嬴政曾說,在趙國時,太子丹有什麼好吃的,自己吃一口,剩下的會留給嬴政。

所以,作為少年玩伴,他們確是有過一段真心相待的友誼的。

可是,少年時真誠的感情,能友誼地久天長,護你一生嗎?

顯然不行。

因為,人心會隨著外部所處環境的變化而改變。

03

太子丹與嬴政從趙國分別後,有兩次前往秦國,而他與嬴政的感情,並沒有隨著見面次數多變好,而是一次比一次更糟糕。

分別多年,太子丹與嬴政第一次見面,是他到秦國,想請秦國出兵和燕國一起攻趙。基以對少年時代建立起的友誼的信心,那時的太子丹信心滿滿,主動向他的父王提出,願意前往秦國,向秦國請求聯合攻趙。

果然,好友相見,甚是開懷。還未親政的少年嬴政,尚未有大權在握的霸氣,此時的他,多少還是顧念與太子丹往昔感情的。

嬴政滿口答應了姬丹的請求,他交待了呂不韋後,便動身外出視察,臨行前,他再三讓太子丹放心,說聯燕攻趙之事已定。

可大權在握的呂不韋並不想為了燕國大動幹戈。

呂不韋派甘羅出使趙國,靠嘴功就拿回了幾座城池。

那邊,燕國因為對太子丹此行太有信心,發兵趙國,卻遲遲不見秦國出兵的消息。燕國本弱,貿然攻趙,損失慘重。

太子丹吃了一個啞巴虧,急怒攻心。他認為這是嬴政有意玩耍自己,於憤怒中匆匆回國,途中他與嬴政相遇,對不明究裡的贏政出言不遜,兩人就此心生齟齬。

太子丹第一次入秦,與嬴政不歡而散。

04

又過了幾年,太子丹人到中年,他還是太子丹,他的父王很是長壽,可燕國依然弱小,終日惶惶不可終日。

秦趙結盟之事傳到燕國,燕王喜料想秦趙結盟,趙國必會攻燕,於是,強迫太子丹入秦為質子,要他藉助當年與嬴政的交情,破壞秦國與趙國的聯盟。

此時的太子丹因為有前一次入秦的教訓,對秦國之行已經比較牴觸了。但他不能不聽父王的命令。

太子丹到了秦國,嬴政知道他來的目的,避而不見。

太子丹轉而去拜見趙姬,鼓動趙姬派殺手暗殺正在秦國的趙王偃,失敗。

嬴政以死囚的頭顱,騙了趙王偃,說是太子丹的頭級,於是趙王與秦王籤下聯盟。

秦王雖然沒有取太子丹的首級,卻在背後放他冷箭,在事後放出風聲,讓趙王偃意識到暗殺行動是太子丹所策劃,令趙王對燕國恨之入骨。

趙王回國,隨即派兵攻打燕國。

燕國危在旦夕。

05

太子丹不得不再次去求嬴政,嬴政再一次拒絕了,說時機未動,且趙國攻不下燕國。

到此時,太子丹再提少年友情已經很不合時宜了。

就像太子丹說的,20年前,他們都是質子,而20年後,他還是質子,而且還是弱國的質子。而此時的嬴政,已是高高在上,國力最強的秦國大王,有對他國生殺予奪的實力。

可就算他們的身份已是天差地別,他也不得不厚著臉皮,拿少年時的交情,試圖去打動嬴政。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他很無奈,但也別無他法。

嬴政的冷靜,甚至說冷酷,是他最終得於奪天下的優勢。

對太子丹來說,不念友情的嬴政,令他深深地失望。

不要說太子丹幼稚,他是兩人相在的差別的,但他除了念叨這點友情外,還有什麼是他拿得出手的呢?

換句話說,他還有什麼拿得出手的賣點呢?

06

太子丹和嬴政相比,前者確實是比較急攻近利的人。

前面有人提議燕國進行改革,可太子丹反對,他反對的也不是沒有道理,燕國根本沒有那個時間,等不起。周圍餓虎環伺,給他們的時間並不多。

任何改革都需要時間去驗證,秦國積攢了幾代人才有今日之強。而要強國,還是一件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的事。就像前些年趙國聯合幾國攻秦,明明就要攻下鹹陽了,卻遇突發事件,功虧一簣,不得不退兵。老天護秦,你能奈何。

所以,太子丹想到了刺秦王,意圖以此阻止秦國吞併他國的行為。

事敗後,本就暴戾的嬴政更是大怒。

太子丹的結局註定悲慘。

他的父親害怕秦國的報復,設計灌醉了親生兒子並殺了他,用親生兒子的首級去討好嬴政,讓自己多活了幾年。

誰說王子就能過上幸福的生活呢?

那只是童話。

07

《大秦賦》中的嬴政,主角光環太盛,特別「偉光正」,他是幹了不少大事,留下了不少奇蹟,比如長城,比如兵馬俑,比如鄭國渠,他統一了六國,建立中國最基礎的版圖。

劇中的嬴政,似乎就沒幹過什麼壞事,連他摔死太后趙姬嫪毐的兩個兒子,都隱去了。

他對太子丹似乎也並沒有到絕情的地步,而是出於統一六國的大計,才拒絕太子丹的。

事實上,太子丹入秦,在司馬遷的記錄裡,並沒有得到嬴政的善待,嬴政反而對他是相當苛刻。這也是太子丹後來恨他,想刺殺他的原因。

友誼要延續,不是沒有條件的,需要兩者的發展平衡,實力不能相差太大。

如今的嬴政高高在上,太子丹卻依然是一個毫無招架之力的弱國太子,而嬴政,或許並不想回憶趙國時期那段屈辱的歲月。

如果太子丹總拿多年前少年交情套近乎,期望得到嬴政的支持與善待,效果恐怕適得其反。

秦國統一六國勢在必行,作為必亡國之一的燕太子,他和嬴政,註定背道而馳。

《大秦賦》嬴政家的女人們印證千年婆媳不合癥結所在,就三字

《大秦賦》嬴傒:多年前鹹陽城外對她一見傾心,卻礙倫理不堪言

相關焦點

  • 《大秦賦》他是嬴政欣賞的人,是李斯同窗好友,卻因才高八鬥被害
    01《大秦賦》中,有兩對令人倍感惋惜的朋友,他們曾有最好的友誼,可因為人生走向、政見的不同,最後成了死敵,成了對手,國讎家恨,幾千年來留給後人評說。這兩對,一是嬴政與燕太子丹。在《大秦賦》中,李斯離開學宮時,曾問好友韓非,有朝一日,當他們立場不同不得不面對時,該如何辦。韓非說,到那個時候,我們各為其主,我理解你,我們沒有什麼好相怪的。03歷史上的韓非,據說有口吃。
  • 《大秦賦》荊軻刺秦王失敗,燕太子丹和大王塑料兄弟情決裂
    《大秦賦》荊軻刺秦王失敗,燕太子丹和大王塑料兄弟情決裂。這是一部歷史正劇,但歷史正劇不等於史實,而是導演和編劇對歷史的一種解讀。《大秦賦》中每一個角色都很出彩,即便是配角也有血有肉,劇中嬴政和燕太子丹是從小的玩伴,他們一起在趙國為質,經常被趙國人欺負,生在趙國的大王對太子丹很友善。
  • 《大秦賦》之燕太子丹:戰國著名「導演」,匹夫之勇註定不能救國
    距今3000多年前,武王伐紂,牧野之戰後商朝滅亡,周武王姬發建立周朝,大封功臣,其中,周武王的弟弟周姬奭被封於燕地,是為燕召公。約600多年後,燕昭王任用樂毅、秦開等為將,燕國合縱攻齊,盛極一時。然而,戰國末年,秦國傲視群雄,燕國不能自保,最終被秦國所滅,國祚822年。作為燕國最後一位太子,燕太子丹堪稱一代悲劇。
  • 燕太子丹請荊軻刺秦王,註定失敗!
    《大秦賦》進行了一半,秦王還沒有親政,我們最想看的是滅六國的具體情況,只是劇情確是秦國的內鬥,鬥完了一個又一個,就是沒有滅六國。很多人表示不看了。大秦滅六國的過程中,最精彩的部分就是荊軻刺秦。《大秦賦》劇情不知道是怎麼安排的,但是我們可以看看資治通鑑關於此事的記載。
  • 大秦賦:樊於期為何放走燕太子?身份敏感的他在給自己找後路
    話說回來,《大秦賦》中在五國聯軍潰敗後,樊於期是在抓到燕太子後,又放了他的,這是為何?戰場之上私放敵國太子,樊於期是不是傻了?不怕被別人告發嗎?而且對於一個一心想上戰場立軍功的他來說,把太子丹抓住帶到嬴政跟前,這個功勞不大嗎?
  • 《大秦賦》:代王嘉和太子丹,縱無法改變歷史進程,亦要奮力搏擊
    戰國時期大爭之世,到長平之戰後,秦對六國的統一優勢已成,近期熱播的《大秦賦》即以這一段歷史時期為背景,講述了始皇帝波瀾壯闊的一生。然而主角有主角的戲份,配角也有配角的歸宿。後來世事無常,在統一天下與保全家國的利益衝突面前,二人開始決裂,甚至太子丹千金買刺客刺殺嬴政。《史記.刺客列傳》也有云:燕太子丹者,故嘗質於趙,而秦王政生於趙,其少時與丹歡。及政立為秦王,而丹質於秦。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故丹怨而亡歸。
  • 大秦賦趙姬結局是怎麼死的 趙姬人物歷史上真實存在嗎
    《大秦賦》中,趙姬也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趙姬的結局是正常去世的,死後被嬴政追尊為「帝太后」。與秦莊襄王合葬茝陽。  雖然趙姬跟嫪毐的事情東窗事發,令秦始皇蒙羞,可是再怎麼樣她都是秦始皇的生母,秦始皇總不可能殺了她,也不可能把她囚禁起來。
  • 《大秦賦》之樊於期,為何最後背叛秦國,還助荊軻刺秦?
    換而言之,樊於期雖然為秦王嬴政鞍前馬後,卻不能說是一位忠臣了。 當然,《大秦賦》畢竟是一部影視作品,存在不少改變和演繹的地方,那麼,問題來了,對於歷史上的樊於期,為何最後叛逃秦國,還助荊軻刺秦?
  • 《大秦賦》之李信:深受秦始皇信任,參與秦滅六國之戰!
    他們三個人一起長大,自然關係就會很要好,既然現在嬴政已經有了自己的家,那麼冬兒也要為自己考慮了。趙姬深知李信乃是嬴政幼年玩伴,其父為救先王(秦莊襄王)而死,無論人品身世皆算良配,索性不再過分強求冬兒與嬴政的姻緣,答應會代他告知嬴政。由此,按照《大秦賦》這部古裝電視劇的設定,李信和蒙恬、蒙毅一樣,可以稱之為秦王嬴政的心腹。
  • 大秦賦燕丹和嬴政塑料兄弟情決裂,樊於期獻人頭,助荊軻刺秦王
    燕太子丹和秦王政自小一起在趙國為質,兩人都是寄人籬下,經常被趙人欺負。 兩個人從小可以說是患難與共惺惺相惜,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可以說是異姓兄弟。
  • 大秦賦要不改名成大秦「婦」吧,四十集了還在宮鬥,六國何時統一
    導語:大秦賦要不改名成大秦「婦」吧,四十集了還在宮鬥,六國何時統一《大秦賦》完成了一個華麗的轉變,從史詩級歷史正劇轉變成了大型宮鬥劇,估計導演拍這部戲的時候費了不少的心吧!怪不得這部劇的名字沒有繼續沿用《大秦帝國》的名頭,對此觀眾也給出了自己的意見:呸!這屆的觀眾真的是太可憐了。《大秦賦》最近口碑下滑的有點嚴重,本以為8.4就是已經是極限了,誰知道都快跌到及格線去了。而且根據劇情介紹,《大秦賦》連最後逆風翻盤的可能都沒有了。嫪毐是真的能活!
  • 《大秦賦》燕國黑科技曝出,膠底鞋好厲害,燕太子不屑於嬴政
    《大秦賦》宏大的戰爭場面,真是太少了,讓人不夠看,或許是經費不足的原因吧,即使是燕趙兩軍的對陣,也拍得好像是土匪械鬥一樣,不過這場景倒是挺不錯的,金色的草海,顯得很是夢幻,如果不是他們拿著兵器,還以為是一群人在進行溜冰比賽!
  • 《大秦賦》或將打破人們對秦始皇嬴政的刻板印象!
    但是,秦王嬴政的這一形象似乎要在正熱播的電視劇《大秦賦》中有所改觀了。在《大秦賦》中,秦王嬴政雖從小就已暴露出了殘暴心性,但是亦展現了其心善柔愛的一面。可以說,秦王嬴政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在電視劇《大秦賦》中得以進一步豐滿。
  • 大秦賦:趙王為何不核驗頭顱真假?他自認是勝利者且另有圖謀
    電視劇《大秦賦》中秦趙交鋒的戲份,還是很有看頭的,作為事業型的趙王,親赴秦國,訂立盟約,他有智慧,只不過是被秦王和秦朝眾臣給騙了而已。最終秦國的欺騙計劃,導致趙軍主力深陷燕國,秦國趁機攻趙,趙王被騙了,不過在《大秦賦》的最新劇情中,相信大家都看到了這樣的鏡頭,也就是趙王並未確認燕太子丹的頭顱,而是選擇相信秦王,繼續籤訂盟約。
  • 《大秦賦》不是爽劇,嬴政缺點貫穿全劇,埋下帝國危機伏筆!
    看《大秦賦》之前,本以為是一部氣勢恢宏的七國相爭大戲,看了《大秦賦》之後才發現,這是一部為秦始皇量身定做、而且有主角光環加持的爽劇。
  • 《大秦賦》樊於期和秦王的關係怎麼樣?他叛秦的原因是什麼
    《大秦賦》最新劇情裡樊於期私自放走燕太子丹,這應該是為後面荊軻刺秦的事情做鋪墊,看過這部劇才知道原來樊於期曾是秦國大將,很想知道樊於期為什麼背叛秦國,秦王非常器重他,他沒有理由叛秦投燕,這真的令人不解。
  • 《大秦賦》展現王者之路 為早日親政嬴政大婚
    由張魯一、段奕宏、李乃文、朱珠、辛柏青、鄔君梅等人領銜主演的重大歷史題材電視劇《大秦賦》,正在CCTV-8黃金強檔、騰訊視頻、愛奇藝同步熱播。《大秦賦》主要講述嬴政(張魯一飾)在呂不韋(段奕宏飾)、李斯(李乃文飾)等人輔佐下,橫掃六國,統一天下的壯闊史詩。
  • 《大秦賦》之甘羅:歷史上的甘羅,真的是被秦始皇所殺嗎?
    在不少觀眾看來,電視劇《大秦賦》中,秦王嬴政最衝動的行為,或許是他直接殺了出使趙國回來的甘羅。相對於他對嫪毐的一再隱忍,秦王嬴政確實不應該殺掉為秦國立下大功的甘羅。表面上來看,甘羅最起碼幫助秦國索取了5座城池,而且是不費一兵一卒,怎麼看都應該進行封賞,秦王嬴政就算心裡有怨念,也應該用其他方式來解決,而不是這麼明晃晃的,在大殿之上殺了甘羅。
  • 兒不坑爹坑:燕太子丹使荊軻刺秦王,最後卻被老父親砍頭保平安
    不過,戰國末期,有一個人並沒有坑爹,反倒被爹坑,他就是燕國太子丹。燕太子丹最出名的事情應該是讓荊軻刺秦王。當時是什麼社會背景呢?秦國已經俘虜了韓王,佔領了韓國地盤,王翦正率領幾十萬士兵攻打趙國,李信正率領二十萬士兵攻打楚國,燕太子丹已經可以預料得到秦滅趙之後必滅燕,於是只能冒險一試,讓荊軻去鹹陽刺秦王。
  • 太子丹的悲哀│191
    燕王喜本來就對太子丹主動招惹秦國的行為不贊成,現在看到事情失敗,激怒秦國,更是大發雷霆。但是,不等燕王喜想明白自己應該怎麼做,秦國的大軍就已經出發,直奔燕國而來了。西元前226年,秦國大軍到達燕國邊界的易水河邊。去年,太子丹在這裡送別荊軻。現在,換回來的是秦國無數的虎狼之師。太子丹也不能說是一點勇氣也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