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太子丹請荊軻刺秦王,註定失敗!

2020-12-23 陸小雞讀歷史

《大秦賦》進行了一半,秦王還沒有親政,我們最想看的是滅六國的具體情況,只是劇情確是秦國的內鬥,鬥完了一個又一個,就是沒有滅六國。很多人表示不看了。

大秦滅六國的過程中,最精彩的部分就是荊軻刺秦。《大秦賦》劇情不知道是怎麼安排的,但是我們可以看看資治通鑑關於此事的記載。

荊軻刺秦前的準備工作!

燕國太子姬丹聽說衛國人荊軻很了不起,便攜帶重禮,態度謙和,言辭卑微,上門求見荊軻。

燕國太子姬丹見到荊軻後,寒暄完畢就開門見山了,直接說:如今秦國大軍俘虜了韓王,又乘勢舉兵向南進攻楚國,向北又威逼趙國。此時趙國已經無力對付秦國,災難就要降臨到燕國頭上了。

我們燕國又小又弱,已經多次被戰爭拖累,沒有能力阻擋秦國的進攻了!現在各諸侯國都被秦國打怕了,已經沒有哪個國家敢再次合縱抗秦了。

我個人有個不成熟的計劃,我認為如果真能獲得一位勇士,讓他前往秦國逼迫秦王贏政,讓他把兼併來的土地歸還給各國,就像當年曹沫逼迫齊桓公歸還魯國喪失的領土一樣。如果能這樣,當然最好。

如果不行,就乘機刺殺掉秦王嬴政。秦國的大將擁兵在外,而國內發生動亂,秦國上下相互猜疑。趁此時機,各國如能夠合縱抗秦,就一定可以擊敗秦軍。我聽說你是勇士,希望你能答應我能去刺秦!

荊軻答應了充當刺客赴秦。

太子丹於是安排荊軻住進上等客舍,並天天親往舍中探望,凡能夠進送、供給荊軻的東西,沒有不送到的。

後來秦國大將王翦率領大軍滅亡了趙國,燕太子姬丹聽說後,又害怕又著急,幾次來找荊軻,催促他趕緊去鹹陽行刺,生怕秦軍進攻燕國。

荊軻卻說:我現在可以前往秦國,只是沒有讓秦人信任我的理由,未必能接近秦王。我想如果把樊於期的頭顱和燕國地圖獻給秦王,秦王必定很高興召見我,那樣我就能接近並刺殺他,進而回報您了。

燕太子姬丹說:樊於期將軍在走投無路時來找我,我真不忍心殺他啊!

荊軻於是私下裡找到樊於期,對他說:秦國對你,可以說是殘酷至極,你的父母、宗族都被誅殺或收為官奴!現在秦國懸賞千斤黃金、封萬戶侯的條件,向天下人求取您的頭顱,你打算怎麼辦?

樊於期嘆息流淚說:我是個粗人,哪知道該怎麼辦?

荊軻說:我有一個辦法,只是對你有點殘忍,你先聽我說完,我是這麼想的,我希望能得到您的頭顱,然後獻給秦王,秦王見後,必定因為高興而召見我,

那時我左手拉住他的袖子,右手持匕首刺他的胸膛。這樣一來,秦王被我殺死,您的大仇得報,燕國遭受欺凌的恥辱也可以消除了!

樊於期說:我日日夜夜都恨得秦王睡不著覺,既然這樣可以殺死秦王,你就把我的頭顱拿去吧!樊於期隨即拔劍自刎。

燕太子丹聽說後,騎馬急奔而來,伏屍大聲痛哭,但已經無可奈何了,哭完後,就用匣子把樊於期的頭顱裝了。

燕太子姬丹還找到了天下最鋒利的匕首,令工匠把匕首燒紅浸入,毒藥之中,又用這染毒的匕首試刺人,只需滲出一絲血,人就立即倒斃的。

於是便準備行裝送荊軻出發,又派燕國的勇士秦舞陽當他的助手,二人作為使者前往秦國。

參考《資治通鑑秦紀1》

評論

燕國太子姬丹想要讓荊軻幫助自己行刺秦王嬴政,但是初次見面,就對荊軻表明了他的意圖,這並沒有錯,只是從人性自私的角度來看,荊軻並不是十分願意去做這件事,原因有兩點,

第一,荊軻沒有一點點好處

從燕太子姬丹進荊軻的家門,太子丹說的每一句話,都是為了燕國,都是從自己燕國的角度出發,沒有哪一句是為荊軻著想,從太子丹的言辭裡,荊軻沒有任何好處。現在的工人幹活,都要日結工資,太子丹不說給多少錢,多少好處,就想讓人白白去幹活,哪有那麼好的事。

第二,荊軻沒有把柄

老話說得好,使用不如使過,燕國太子丹想要讓荊軻幹活,不給好處的話,至少手裡得要有荊軻的把柄,可以隨時逼迫荊軻為自己辦事,而太子丹手裡並沒有這樣的法寶,憑什麼讓荊軻為自己辦事?

第三,荊軻的家人沒有保證

就算荊軻不要好處,沒有把柄,為了義氣願意行刺秦王,可是燕太子丹也沒有承諾給荊軻的家人安置了,荊軻走了以後,老婆孩子父母怎麼辦,誰來養活,燕太子丹什麼也不保證,荊軻如何能夠放心他們,安心的去刺秦?

這些也從側面說明燕太子丹是個做事很不周密的人,就算得到天下第一寶劍,那也註定是要失敗的!

對此,你怎麼看?

相關焦點

  • 《大秦賦》荊軻刺秦王失敗,燕太子丹和大王塑料兄弟情決裂
    《大秦賦》荊軻刺秦王失敗,燕太子丹和大王塑料兄弟情決裂。這是一部歷史正劇,但歷史正劇不等於史實,而是導演和編劇對歷史的一種解讀。《大秦賦》中每一個角色都很出彩,即便是配角也有血有肉,劇中嬴政和燕太子丹是從小的玩伴,他們一起在趙國為質,經常被趙國人欺負,生在趙國的大王對太子丹很友善。
  • 兒不坑爹坑:燕太子丹使荊軻刺秦王,最後卻被老父親砍頭保平安
    不過,戰國末期,有一個人並沒有坑爹,反倒被爹坑,他就是燕國太子丹。燕太子丹最出名的事情應該是讓荊軻刺秦王。當時是什麼社會背景呢?秦國已經俘虜了韓王,佔領了韓國地盤,王翦正率領幾十萬士兵攻打趙國,李信正率領二十萬士兵攻打楚國,燕太子丹已經可以預料得到秦滅趙之後必滅燕,於是只能冒險一試,讓荊軻去鹹陽刺秦王。
  • 荊軻刺秦的失敗,到底是荊棘的劍術不高,太子丹謀劃不全
    眾所周知的荊軻刺秦,是荊軻的原因還是太子丹的原因呢?燕太子丹的想法是站在國家的立場的,因為當時秦國已經俘虜了韓王,又出兵攻打楚國,北進趙國。趙國擋不住秦國,一定會輸,一旦趙國臣服,那麼燕國就要大禍臨頭。燕國即便調動全國之人也打不過秦軍。
  • 荊軻刺秦王為什麼會失敗,原來是此人掉了鏈子,導致計劃改變
    荊軻說可以,只需要解決秦王的信任問題就能做到,於是荊軻問太子丹要兩樣東西:一是燕國的督亢地圖,二是秦國叛將樊於期的首級。督亢地圖由太子丹直接提供,而樊於期的首級卻是荊軻親自去面見樊於期向他說明行刺秦王嬴政的事,樊於期於是自殺了,荊軻就得到樊於期的首級,於是兩樣東西湊齊了,就具備了行刺秦王的條件,接下來就是確定行刺秦王的人選。
  • 荊軻刺秦王的太子丹到底與秦王政有多大仇?
    荊軻刺秦王是歷史書裡的名場面,荊軻因為刺殺秦王而名聲大噪,成功躋身頂級歷史人物圈子。共同患難,成兄弟:荊軻刺秦王是燕太子丹一手策劃的。幼年同為質子的燕單和嬴政兩人算是個小學同學,身處異國他鄉時間長了就成了好朋友關係非常鐵,估計一塊在趙國掏過鳥窩,坐過搖搖,去過小賣部,慢慢就成了一對好兄弟,等秦始皇在九歲回鹹陽之後,秦始皇跟他小時候的好兄弟太子丹聯繫就不多了,畢竟當時通訊技術還很不發達,要及時聯繫就只有靠託夢了。嬴政繼位秦王后太子丹入秦為質。
  • 千古傳頌的荊軻刺秦,為何司馬光大罵荊軻是盜賊,太子丹是罪人?
    司馬光在荊軻刺秦王的故事後寫了一大堆的評論來說明自己的觀點,以史為鑑先把原文列在下面,大家可以先看一下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寫的原文: 臣光曰:燕丹不勝一朝之忿以犯虎狼之秦,輕慮淺謀,挑怨速禍,使召公之廟不祀忽諸,罪孰大焉!而論者或謂之賢,豈不過哉!夫為國家者,任官以才,立政以禮,懷民以仁,交鄰以信。
  • 燕太子丹的結局:勇氣與悲壯,刺秦失敗,用生命換不到太平
    導言燕國的太子丹,做了最有勇氣的兩件事。派出了勇士荊軻刺殺秦王,換來的是一曲慷慨悲歌。秦國沒打算停手,他們的目標一直是統一天下。而燕王卻戰戰兢兢地將太子丹給殺了。難道這樣就能挽救燕國嗎?事實上並沒有。一顆腦袋換一國之安寧?你還是太草率了。
  • 《大秦賦》之燕太子丹:戰國著名「導演」,匹夫之勇註定不能救國
    燕太子丹,姬姓燕氏,因此稱燕丹,因導演了一場家喻戶曉的「荊軻刺秦王」而聞名於後世。最近播出的《大秦賦》中,燕太子丹也有出場,雖然大體上符合事實,但也有杜撰的部分。例如,燕太子丹和嬴政反目,並非因為「甘羅」,歷史上,太子丹到秦國的時候,嬴政早已親政。
  • 大秦賦:荊軻刺秦王的真實目的是什麼?
    荊軻刺秦王的故事流傳千古,但也可能被誤讀了!太子丹和荊軻的終極目的並不是暗殺秦王,而且荊軻刺秦的基本目標已經達成,並未完全失敗。易中天在《閒話中國人》也認為荊軻是為了報答燕太子丹的知遇之恩,類似另一位刺客豫讓所說的:「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為報仇而死。」
  • 荊軻刺秦王的故事,到底有什麼迷人的地方?
    原創:首發於牛虻公眾號自古以來,以成敗論英雄是主流的歷史觀,然而在中國歷史上,有兩位失敗的人卻被人們津津樂道,一位是視死如歸的荊軻,一位是西楚霸王項羽。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探虎穴兮入蛟宮,仰天呼氣兮成白虹!荊軻刺秦王,視死忽如歸!
  • 荊軻刺秦王時,秦舞陽嚇得發抖,燕丹為何不讓荊軻等更勇猛的人?
    其中最有名氣的一次,便要數荊軻行刺秦王嬴政這次了。這次行刺事件,荊軻離成功只有一步之遙,這一步就壞在了與荊軻同去行刺的秦舞陽身上。太子丹:我要幹一票大的,阻擋秦國滅燕燕太子丹在秦國當人質的那些年,內心是十分憋屈的,雖然在表面上嬴政一直把他當成朋友,但是實際上這兩人都各懷心思。嬴政想的是要把燕太子丹一直留在秦國,以便將來自己好吞併燕國,燕太子丹想的是自己得儘快回到燕國,阻止秦國滅燕,自己也算有些成就,也算沒有辱沒太子之名。
  • 【荊軻刺秦王】
    燕國的太子丹原來留在秦國當人質,他見秦王政決心兼併列國,又奪去了燕國的土地,就偷偷地逃回燕國。他恨透了秦國,一心要替燕國報仇。但他既不操練兵馬,也不打算聯絡諸侯共同抗秦,卻把燕國的命運寄托在刺客身上。他把家產全拿出來,找尋能刺秦王政的人。後來,太子丹物色到了一個很有本領的勇士,名叫荊軻。
  • 荊軻刺秦王時,樊於期為何主動自刎?荊軻只獻地圖不行嗎?
    《荊軻刺秦王》是歷史上一件悲壯的事:「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不復返」,描寫的就是荊軻動身前往鹹陽宮刺秦王時的場景。荊軻是戰國末期衛國朝歌人,也就是今河南鶴壁人,他原本是一個遊俠,仗劍走天涯。在秦始皇滅六國的時候遊歷到了燕國,隨後被燕國太子丹收為死士。
  • 世人兼知荊軻刺秦王,可知義薄雲天的高漸離?
    荊軻刺秦王,最終失敗身亡。沒有一個人能懂荊軻,也沒有一個人敢為荊軻復仇。就連當初任用荊軻的太子丹,最後也被自己的父親處死獻與秦。歷史上僅有一個人,敢已自己的微薄之力,不顧性命為荊軻復仇,此人就是高漸離。
  • 荊軻刺秦:他是史上有名的刺客,刺殺失敗為何還被傳頌至今?
    文/夢天天若說古代的刺客,無人不知荊軻;若說歷史上有名的刺殺案,非「荊軻刺秦」莫屬!那麼荊軻為什麼要刺秦?又為什麼失敗?他刺秦失敗又為何會被傳頌至今?接下來,我將會從這三個方面帶領大家再次深刻了解一次「荊軻刺秦」案。
  • 荊軻刺秦王時,為什麼地圖由荊軻奉上,而不是太監或其他人呢?
    荊軻刺秦王的大環境荊軻受太子丹所託,承諾幫助燕國遲滯秦國的進攻,這是國事;太子丹要報私仇,因為太子丹認為秦王對他不夠好;秦國的士兵們已經滅亡了趙國,駐紮在燕趙邊境的易水河畔,燕國危在旦夕。秦始皇小時與燕太子丹在趙國生活了一段時間。他們都是人質的兒子,所以,自然就在一起玩。
  • 荊軻刺秦 擊築揚歌——荊高篇
    荊軻雖說是酒徒,也是劍客,但是卻喜歡讀書,擅長唱歌,略通文墨,還與許多文人隱士,賢士豪傑交過朋友。  或許,是彼此的文藝氣息相互吸引,或許,幾壺酒下肚,彈個曲兒唱個歌兒,一來二去,兩個人成了好友。是知音,也是知己。  很多人都以為,荊軻是個職業刺客,被燕國太子丹僱傭,去刺殺嬴政。  其實,在刺秦王之前,荊軻只是個劍客,膽子還小。
  • 荊軻刺秦王
    衛人稱他為慶卿,而到燕,燕人稱他為荊卿。荊軻喜歡讀書擊劍,為人慷慨俠義。曾遊說衛元君,不為所用。後遊歷到燕國,隨之由田光推薦給太子丹。秦國滅趙後,兵鋒直指燕國南界,太子丹決定派荊軻入秦行刺秦王。荊軻獻計太子丹,擬以秦國叛將樊於期首級及燕督亢(今河北涿縣、易縣、固安一帶,是一塊肥沃的土地)地圖進獻秦王,相機行刺。公元前227年,荊軻帶燕督亢地圖和樊於期首級,前往秦國刺殺秦王。
  • 《荊軻刺秦王》劉向
    2.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陵」通「凌」,凌辱3.日以盡矣「以」通「已」,已經4.往而不反者,豎子也「反」通「返」,返回5.請辭決矣「決」通「訣」, 訣別6.燕王誠振怖「振」通「震」,震懾7.燕王拜送於庭「庭」通「廷」,朝廷8.設九賓:「賓」通「儐」,儐相,迎賓贊禮的人9.荊軻奉樊於期頭函
  • 荊軻刺秦為什麼會失敗?只因他沒做好這幾件事
    《史記刺客列傳》中司馬遷共描述了5個刺客,分別為曹沫、專諸、聶政、豫讓和荊軻。其中描寫荊軻刺秦王用了將近一半的篇幅,雖然荊軻最後刺秦王失敗了,但是由此突顯了刺客這一身份地位的可怕性和重要性,荊軻也留下了忠勇可敬的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