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的朋友,著名影評專家招財,觀看了一部美國電影《銀翼殺手2049》,談了幾點意見,提出了電影存在的一些問題。摘錄若干:
嚴肅的影評專家招財,看完電影表示吹鬍子瞪眼
「今天,在這裡,要點名說一部片子的問題。這部片子是一部美國科幻片,叫做《銀翼殺手2049》,投資1.5億美元,是經典電影《銀翼殺手》的續作,但是在內地票房遭遇了滑鐵盧,上映3天僅僅拿到4000多萬。這個片子的問題值得總結,也非常值得我們這些國內的電影工作者思考。」
「文藝作品首先要看主題。片子票房不好,我看是題材出了偏差。這個片子講複製人有了靈魂,互相有了感情,甚至還生了孩子。而且複製人還和人工智慧愛來愛去。某種角度上來說,是歌頌複製人的覺醒,是批判人類的虛偽。人類是萬物之靈,製造了複製人、人工智慧來改造世界,不講人類的偉大,卻把複製人放在中心,我覺得,這點說大一點,是反人類的。當然這個關於複製人的實際運用問題,人工智慧會不會產生意識,還需要各方面專家來進一步探討。」
「文藝要為群眾服務。我看,電影也要為觀眾服務嘛。片子為什麼要搞到162分鐘呢。這個時間就是對廣大觀眾的不尊重。將近3個小時,讓廣大腰椎頸椎不好的上班族怎麼看?讓膀胱憋不住尿的老幹部怎麼看?讓帶了小孩的婦女們怎麼看?讓愛喝可樂的孩子們怎麼看?再遇到這種片子,電影院要組織一次中場休息,或者乾脆設置一個暫停鍵。」
「很多觀眾反映,第二部與第一部中間故事相隔幾十年。不看第一部,或者不看三部先導短片,就看不懂第二部劇情。這個問題好解決嘛,明明可以借鑑一下中國年輕導演郭敬明拍攝的《小時代》,搞他個四五部出來。名字拿過來就可以用 ——《銀翼殺手2摺紙時代》、《 銀翼殺手3青木時代》、《 銀翼殺手4刺金時代》、《 銀翼殺手5靈魂盡頭》。你看,其實還是蠻貼切的。一部賺上幾億票房,幾部下來就不得了!」
「另外,這個電影畫面又陰暗又壓抑。故事裡的地球環保搞的不好,到處霧霾,還經常下雨。我看這個畫面可以亮一點,然後主題可以喜劇一些,最近不是有個電影叫《羞羞的鐵拳》。我看這個叫《羞羞的殺手》,男主角雷司令像《愛樂之城》那樣跳跳舞唱唱歌,也是很吸引觀眾的。」
「電影裡,演員很關鍵。這部《銀翼殺手2049》到處都是亞洲元素,中文、日文、韓文,為什麼不設置幾個中國演員呢。景甜呀,吳亦凡呀,都是有票房保證的年輕演員,要給年輕人一些機會!中國這些年輕電影人不得了,你們好萊塢不要以為多走了幾十年路就了不起了。前一陣有位北大學電影的博士,拍的《追夢娛樂圈》就很好哇!在我們中國一個叫貓眼的電影評分網站,比這部《銀翼殺手2049》足足高了一分。這就叫長江後浪拍前浪,西方不亮東方亮。
「要善於運用自己的優勢。美國好萊塢嘛,長在技術。老實說,雖然我們的電影技術水平飛速發展,但是跟《復仇者聯盟》、《變形金剛》來比,還是有差距的。這個《銀翼殺手》故事講了兩個多小時,又沉又悶,看不見什麼大場面,一把小手槍打來打去,衝鋒鎗也拿不出來一把。我看明明可以拍的熱鬧些嘛。複製人大軍大戰地球人,地球人走投無路出動了超級英雄軍團,也可以跟復聯啊、正義聯盟聯繫起來。華萊士作為一個大反派,可以跑的更快一點。飛機大炮戰艦坦克什麼都上一上,再講一下美式英雄主義,特效爆炸一些,票房不就出來了嗎?觀眾掏了腰包,電影院經理也樂意多排片。」
「文藝界要百花齊放,藝術工作者嘗試一下藝術創作就好了,非要搞什麼小眾的賽博朋克黑色電影,迎合某些小資產階級的個人審美品味。講故事噱頭,你們好萊塢編劇還不如我們的中文海報創意好。」
「論服務好觀眾,剛上映的另外一部美國大片《全球風暴》,這點就做的很好。特效搞一搞,吳彥祖請一請,觀眾們爆米花吃一吃,中國的外灘拍一拍。看了開頭就知道了結尾,發一發朋友圈也不影響劇情。進了電影院地球毀滅亂七八糟,出了電影院神州大地風景獨好。用現在這些搞網際網路的年輕人來講,這才是把觀眾的體驗放在第一位嘛。」
「在網上還有一小部分文藝青年,有另外一種聲音,講這個電影的第一部1982年版的《銀翼殺手》,當時票房不好,時間久了成了跨越時代的經典。第二部也相似,就是現在票房不好,以後也會載入影史。」
「我看來這個說法不太對。經典不經典,要靠群眾來驗證,要經過時代的洗禮。不管是在大街上還是在電影院裡,隨便找一位觀眾,我覺得知道《銀翼殺手》這部電影的就很少。再過20年,了解的概率也不大。要是講起家喻戶曉,什麼《銀翼殺手》,還不如一瓶82年的拉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