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融信託上半年成績單:淨利下滑超20% 屢遭維權、踩雷頻頻

2021-01-09 和訊網

中國網財經7月22日訊(記者 常實 鹿凱)近日,中融信託公布上半年未經審計財務數據,其營收下降達10.88%,淨利下降更是超20%;除去業績壓力,近日多名投資者在其上海財富中心的維權也讓中融信託「頭疼不已」。

7月15日,作為中融信託大股東,上市公司經緯織機(股票代碼:000666.SZ)依據《同業拆借管理辦法》、《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業務操作細則》等相關規定要求,對外公布中融信託2020上半年未經審計財務信息。

數據顯示,上半年中融信託實現營收24.40億元,同比下降10.88%;淨利6.61元,同比下降22.43%。其中,手續費及佣金收入約為20.09億元,同比持平。中國網財經另外注意到,其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出現較大虧損,達到3063.53萬元,同比下降超130%,變動規模達1.23億元。

同時,中融信託利息等收入也有下降,主因投資市場整體疲軟及利率下行影響。報告期內,該公司淨資產(所有者權益)208.76億元,同比略有增長。

屢遭維權

除去業績困擾,中融信託上半年還面臨不小的維權壓力。據爆料人向中國網財經透露,近幾日在中融信託上海總部外,部分中融助金80號投資人正在進行維權活動。經中國網財經了解,這已不是這部分投資人第一次進行維權。

現場維權照片 圖片來源:維權投資人提供

經中國網財經核實,中融助金80號投資人先後輾轉於北京、南京和上海等多地,並多次到中融信託維權。6月初,在中融信託北京園區維權投資人現場向記者表示:「該產品本應於2018年1月到期,到目前仍然未能兌付。」公開資料顯示,助金80號成立於2015年1月,存續期為36個月,為股權投資類產品;項目融資規模5億元,主要用於同濟堂(600090,股吧)(股票代碼:600090.SH)借殼上市定增。

投資者向中國網財經表示:按照推介材料,如上市成功但收益不佳,則同濟堂大股東提供兜底承諾:按照本金和15%的年化收益作出差額補足。但《信託合同》中並無相關承諾,並未對上市後情況作出約定,這成為投資人和中融信託方面爭執點。投資者稱:「中融信託涉嫌虛假宣傳,以固定收益為幌子,故意欺騙投資者。」目前同濟堂因資金用途不明已被證監會立案調查,股票也於本月初被ST處理。

另據中國網財經了解,當時負責這部分投資者產品經理已被更換,目前由一位姜姓經理負責,中國網財經致電該產品經理,詢問對方有關助金80號項目最新進展,對方表示:「不方便接受採訪,會有專門負責接受採訪人員回復。」而對於採訪函,中融信託則一直未予回復。

投資者付先生對中國網財經透露:「7月15日下午中融上海的夏總出面和投資人一起開會,會上依舊百般推諉。並表示,他只負責銷售,對投資人只要他說清楚銷售人員虛假宣傳事情,也在抵賴。」助金80號投資人表示:「等北京疫情緩和,還要再去中融信託北京總部交涉。」中國網財經也將持續對這一事件進行跟蹤報導。

踩雷頻頻

同時,中國網財經發現,2020年以來,整個信託行業都籠罩頻出風險事件中,作為行業頭部公司,中融信託也未能倖免,並頻頻中招。

6月15日,中融-融雅68號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發布臨時信息披露報告,本信託計劃用於向北大方正集團有限公司發放信託貸款,近期借款人及共同還款人北大資源明確表示無法償還本年度貸款利息。

中融信託表示多次與借款人及共同還款人溝通貸款本息償還事宜,借款人及共同還款人表示受疫情及北大方正重整影響,預計無法按期支付2020年度貸款利息,截至信息披露日,借款人及共同還款人未支付任何2020年年度利息。

僅僅兩周後,6月29日,*ST聯絡(股票代碼:002280.SZ)公布2019年年報後,由於2018、2019年度連續兩個年度經審計的淨利潤均為負值,公司股票交易於2020年6月24日停牌一天,復牌後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ST處理,股價一字跌停,收報1.52元,跌幅5.00%,成交額為487.66萬元,換手率為0.18%。

據中國網財經了解,*ST聯絡第十大流通股東深圳平安匯通投資-包商銀行-中融國際信託-中融-融巽晟財1號集合資金信託計劃持有*ST聯絡1084.43萬股,佔流通股比例為0.619%。如果*ST聯絡最終退市,或造成股東方投資損失。

7月初,金凰假黃金事件剛剛「平息」後,*ST金貴(股票代碼:002716.SZ)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遭證監會立案調查,加速其股價向1元墜落,從而增加觸發麵值退市風險同時,包括中融信託等多家金融機構作為該公司股東被捲入其中。

中國網財經了解,目前在*ST金貴十大股東行列,包括中融信託、愛建信託、萬向信託赫然在列,分別排在第二位、第三位和第十位。其中,中融信託通過融頤6號信託計劃持股比例達8.19%。

另外,在愈演愈烈的泰禾集團(000732,股吧)債務危機中,再次出現中融信託身影。對此中國網財經致電中融信託,對具體情況進行核實,截止發稿前,中國網財經又嘗試多次聯繫中融信託,但一直未收到對方回復。今年,隨著監管進一步趨嚴,各監管新規紛紛落地,以及疫情疊加效應影響,業內人士表示:這會進一步倒逼業務轉型,行業分化或加劇,風險事件頻發也在意料之中。未來,有關中融信託風險處置,及其自身發展情況,中國網財經都將持續關注。

(責任編輯:張洋 HN080)

相關焦點

  • 中融信託已成「ST收藏家」?合計虧損超10億
    隨著信託行業新規落地、監管趨嚴和上半年疫情疊加效應影響,2020年以來信託行業頻出兌付風險及違約事件,頭部公司中融信託也不例外。
  • 「踩雷」港股IPO、連續展期4年 投資人質疑中融信託
    來源:證券市場紅周刊原標題:「踩雷」港股IPO、淨值腰斬投資人、中融信託爭執不休憑藉著寬鬆的機制、充裕的資金等優勢,港股連續兩年成為全球募資規模最大的IPO市場,期間也產生了大量的投資機會,有越來越多的內資開始參與港股打新,但港股市場的高破發率,還是讓很多內地參與港股打新的機構深度套牢
  • 中融信託踩雷青海省投 某10億規模信託項目延期兌付
    來源:地產資管界12月31日,據財聯社披露,中融信託一款名為「中融-享融188號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的信託出現延期兌付的情況,產品規模10億元,融資方青海省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據此前,中融信託官網發布的「中融-享融188號集合資金信託計劃新品推薦」顯示,此項目總存續期36個月,本次發行的A類信託單位存續期12個月,預期年化收益在7.4%-8.5%。
  • 59家信託公司誰最悶聲發財?上半年信託業務收入排名出爐,中融...
    其中,中融信託、平安信託、中信信託及中航信託位列行業前四,上半年信託業務收入分別為21億元、19.37億元、18.64億元及16.96億元。上述榜單依然顯示出行業公司在主營業務收入之間的巨大差距,上半年行業有三家信託公司信託業務收入低於1億元。尤其誇張的是,華宸信託上半年信託業務收入為零。
  • 中融、萬向等信託公司踩雷白銀第一股
    日前,金凰假黃金事件剛剛「平息」,*ST金貴(股票代碼:002716.SZ)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遭證監會立案調查,加速其股價向1元墜落,從而增加觸發麵值退市風險同時,作為該公司股東愛建信託、萬向信託、中融信託等多家金融機構被捲入其中。
  • 中融信託披露上半年利潤8個億 二季度業績修復明顯
    (原標題:中融信託披露上半年利潤8個億 二季度業績修復明顯)
  • 諾亞上市十年之癢,頻頻踩雷!投資者集中維權!
    近年來,諾亞財富頻頻踩雷,承興控股、譽衡集團,輝山乳業、樂視網、暴風集團等都悉數踩坑。從時間線來看,諾亞踩雷的節奏,一直沒有消停。圈主君,希望諾亞財富,能妥善處理投資者的矛盾,合理合法解決投資者訴求。以下為投資者的維權現場(2020年8月26日):投資者發來的投訴信:我們是諾亞財富發行的歌斐創世安霖報春花產品的購買人,我們於2017年4月通過諾亞財富購買了該產品。
  • 金凰假黃金事件後 中融、萬向等信託公司踩雷白銀第一股
    、萬向信託、中融信託等多家金融機構被捲入其中。而在被證監會連調查之後,容易引發恐慌情緒,觸發麵值退市危機,而包愛建信託、萬向信託、中融信託等超過6萬戶股東都將遭受損失。股東信息顯示,目前在*ST金貴十大股東行列,包括中融信託、愛建信託、萬向信託赫然在列,分別排在第二位、第三位和第十位。其中,中融信託通過融頤6號信託計劃持股達8.19%,愛建、萬向信託持股均為超過5%,分別為3.19%、0.51%。
  • 信託業上半年業績曝光 排名較往年變化非常大
    以淨利潤指標為例,平安信託、重慶信託及華能信託雄踞行業前三,五礦信託、光大信託分列第四、第五位。「行業一哥」中信信託滑至第七位,老牌勁旅中融信託位列第16位。與此同時,崑崙信託、長安信託、陸家嘴信託、英大信託及中建投信託等增幅不俗,均躋身淨利Top20(前20名)榜單。
  • 華信信託年內被凍結資產超千萬 超20款產品逾期、上半年虧損5.5億元
    中國網財經12月14日訊(記者 常實 鹿凱)日前,華信信託再因陷入合同糾紛,部分資產遭申請凍結。而這對於爆出多款產品逾期,陷入嚴重信託資產風險,且上半年就虧損5.5億元華信信託來說,今年已多次爆出資產遭凍結消息。
  • 近半數上市券商交出成績單!中信證券上半年淨利雄踞第一
    (原標題:近半數上市券商交出成績單!中信證券上半年營收淨利雄踞第一,兩家中小券商淨利翻倍) 近半數上市券商半年報業績已揭曉。截至8月26日,39家上市券商中已有19家披露2020年半年報。
  • 中融信託的年報該怎麼看?
    4月16日,中融信託的大股東經緯紡機收到監管問詢函。4月24日,經緯紡機回復了深交所發布的年報問詢函,重點對業績下滑、存貸雙高等問題進行了說明。從數據上看,似乎也比較符合,不過小編想不明白的是中融信託為什麼要持有這麼多的貨幣資金,從報表上看,貨幣資金已經佔到總資產的38.4%,這個利用效率也太低了,而跟中融資產規模相當的中信信託(320億),其貨幣資金只有31億,佔比還不到10%。
  • 中融信託:「植」已無木
    這一年,中融信託剛經歷重組。之後7年時間裡,經歷多次股權轉讓,直至2009年,中植集團的持股比例達67.69%,成為名副其實的主導者。  此後,中融信託開始狂飆突進,資產規模翻倍激增,從行業排名靠後躍升至全國前三。地位飛漲的中融信託,解直錕選擇將其委身於「國」字軍,中植集團甘願退居第二股東之位。
  • 9家信託2019業績出爐:中融、五礦、中航信託暫列榜首
    來源:上海信託圈導讀:已披露2019年業績的有:中融信託、中航信託、崑崙信託、五礦信託、蘇州信託、國投泰康信託、民生信託、陝國投、中糧信託等9家信託公司。其中光大信託實現營收增幅達89%,淨利潤增幅83%。
  • 中融信託困在ST公司中 被迫成ST昌魚控股股東 損失超3億
    原標題:中融信託困在ST公司中,被迫成ST昌魚控股股東,損失超3億   因為債務人不還錢,中融
  • 中融信託:復工+電子化展業 促信託市場逐步修復
    來源:財經快播網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2月國內經濟整體都受了較大影響,基礎產業類信託在2月下滑比較明顯,但金融類信託表現優異。中融信託研發部研究院認為,就未來幾個月來看,隨著疫情高峰逐漸過去,各地復工節奏加快,加之電子化展業的逐漸成熟,集合信託市場或逐步向正常水平修復。
  • 中融信託年中會召開 上半年業務結構和資產質量持續優化
    來源:金融界網站近日,中融信託以「現場+多媒體」的形式召開了2020年年中工作會議,會議總結了上半年的經營情況,並對下半年的工作進行了部署。中融信託2020年度年中工作會主會場 ▲ 年中工作會分會場通過線上接入 ▲ 會議總結到,上半年公司有效應對新冠疫情帶來的變化,快速反應,積極展業,持續為市場提供綜合金融服務。
  • 中國68家信託公司踩雷延期超級匯總!|中信信託有限...
    中融國際信託有限公司中融國際信託:前身為哈爾濱國際信託投資公司,成立於1987年。(2)濟寧金茂房地產危機事件:踩雷 2.5億信託貸款現違約風險:材料顯示,濟寧金茂於2013年11月26日與山東信託籤訂2013年JMFC貸字第001號信託貸款合同,約定山東信託將委託人交付的信託資金以貸款方式發給濟寧金茂,借款金額1億元,年利率為12.2%。
  • 信託周報(10月19日)
    西藏信託接連「踩雷」退市公司 相關信託貸款逾期額超3億元信託提前「入冬」!陝西高院駁回人保管轄權異議,長安信託8億索賠將進入審理階段1.瀾起科技上市估值大漲引矛盾 投資人指責中融信託過早清算有貓膩瀾起科技自科創板上市後,估值大漲近8倍,由此也引發早年投資於與其相關的中融信託的產品投資人不滿,認為其過早清算的背後存在貓膩,有損投資人利益。
  • 新客戶增長迅速 中融信託近10年財富管理客戶超14.5萬
    而在他們的投資待選項裡,除了一些傳統的銀行存款、基金、公募理財外,以信託為代表的私募產品也開始入圍。近日,中融信託公布了公司財富管理的成績單,數據顯示,近10年來(截至2020年6月30日),全公司累計服務委託人數已超過14.5萬,其中包括137499位個人委託人,6365家非金融機構,1337家金融機構,還有290位家族信託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