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於「見聞VIP」APP作者張雨娜 編輯廖莎,歡迎下載「見聞VIP」,即時見證歷史。
打新「吃肉」的機會又來了!
下周二(6月16日),A股主板的甘李藥業正式IPO,其63.22元的預測發行價,成為年內為數不多「身價不菲」的新股。按照今年來主板新股平均7個漲停來計算,中一籤料賺接近10萬元。
該股身後還有高瓴資本「撐場」——高瓴位列其第四大股東。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高瓴開始投資甘李藥業,當年還同時布局愛爾眼科,後者成為A股著名的十年十倍股。
無論是在一級市場還是在二級市場,只要被高瓴「看上」的醫藥股,大漲的概率不低。
下周共有7隻新股可申購,合計募資預計超過45.61億元。
趕緊來捋一捋投資機會!
01下周有7隻新股可申購
根據安排,下周(6月15日-19日)將有多達7隻新股申購,其中周二有甘李藥業1隻,周三有國盛智科、秦川物聯、博匯股份3隻。周四有首都在線1隻,周五有皖儀科技、勝藍股份2隻。上述新股涵蓋主板、科創板和創業板這三個板塊。
按預測發行價計算,上述股票依次將募資25.4億元、4.4億元、2.42億元、4.23億元、1.73億元,3.07億元和4.36億元,合計45.61億元。
02以科技、生物醫藥公司為主
從下周可申購的公司來看,這些公司多處於醫藥生物和科技行業。具體來說:
甘李藥業(醫藥研發):成立於1998年,是一家集科研、開發、生產、銷售於一體的高科技生物製藥企業。公司在生物合成人胰島素及其類似物的開發、研製和生產等方面均處於國內外領先地位,是專注於生物合成人胰島素類似物的專業公司。
自從相關胰島素產品上市以來,銷售額和利潤連續10年增長,業務也已經拓展到多個國家及地區。2010年公司引入國際知名風險投資公司,成功融資1億元人民幣。
國盛智科(工具機設備):旗下擁有國盛智科股份、國盛精密機械、國盛工具機部件、蘇州中谷等多家子公司,自1996年成立初期以從事鈑金加工起步,逐步發展成為專注於研發和製造數控立式加工中心、高速龍門加工中心、臥式加工中心、臥式鏜銑床、數控車床、車銑複合中心、五軸聯動加工中心等中高檔數控工具機產品及生產線,並已成為國內數控金屬切削工具機產品種類齊全、產業鏈完整的專業製造商。
產品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模具、汽車、能源、船舶、工程機械、3C電子產品等各製造領域。
秦川物聯(儀器儀表):成立於2001年,是從事智能燃氣表及物聯網系統軟體的研發、製造、銷售和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將計量技術、智能控制、通信技術、信息管理、數據安全等核心技術與精密儀表製造融合,並運用物聯網技術形成智慧燃氣整體解決方案。公司的主要產品為物聯網智能燃氣表、IC卡智能燃氣表及綜合管理軟體。
博匯股份(化學製品):成立於2005年5月,於2014年10月份正式在「新三板」掛牌上市,股本金7800萬元。是一家從事重芳烴、燃料油等產品的生產與銷售的現代民營企業。
公司主要從事橡膠助劑、塑料助劑、瀝青助劑、潤滑油助劑等芳烴系列產品和輕質燃料油的研發、生產、銷售業務,主要採用抽提工藝技術以燃料油為原料進行深加工,利用原料中各組分蒸餾點不同生產出輕質燃料油、重芳烴等系列產品,延伸了產業鏈,提高了燃料油的附加值,產品應用範圍主要涵蓋橡膠加工、塑料加工、瀝青加工和潤滑油加工等領域。
首都在線(雲服務):成立於2005年,是一家總部設在北京,並在美國、香港、廣州、上海等地建有子公司的國際化雲計算服務商。公司2010年8月在新三板掛牌。2015年首都在線獲新三板「最具影響力公司獎」,2016年6月進入新三板創新層。
皖儀科技(儀器儀表):是一家以國際化視野、按國際化標準運營的全球分析儀器專業供應商,主導產品涵蓋色譜、光譜、質譜類分析儀器。皖儀科技以國際化的視野進行管理和運營,在集成產品開發(IPD)、集成供應鏈(ISC)、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和質量控制等方面進行深刻變革,建立了基於IT的管理體系。
勝藍股份(電子元件):成立於2007年,是一家專注於電子連接器及精密零組件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產品已廣泛應用於消費類電子、新能源汽車等領域。憑藉自身精湛的模具開發能力,已與富士康、立訊精密、小米、TCL、日本電產、日立集團、比亞迪、長城汽車等國內外知名客戶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
0363.22元發行價(預測)的新股來了
一般而言,發行價較高的新股,即便上市後漲停數較少或漲幅較小,也容易獲得較高的中籤盈利。
從下周發行的新股來看,甘李藥業63.22元的預測發行價,在多只可申購的新股中位列第一。
若以滬市主板新股中1籤為1000股,甘李藥業預測發行價為63.22元,其上市首日漲幅44%(漲停)來計算,首日每籤盈利可達2.78萬元。
Choice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截至6月12日),主板新股上市平均7個漲停。若根據今年以來的平均情況計算,中一籤甘李藥業可盈利9.8萬元。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來在主板上市表現較好的新股最高能錄得20個以上的漲停。比如萬泰生物,上市起共錄得27個漲停,而它與甘李藥業都處在醫藥生物行業。
如果市場資金熱烈追捧,甘李藥業達到10個漲停,中一籤的盈利會超過15萬元,11個漲停就超過17萬元。
從業績層面來看,甘李藥業近幾年的情況也較為平穩。
04背後有高瓴「撐場」
值得一提的是,甘李藥業大股東來頭並不小。據招股書顯示,Hillhouse(高瓴資本)是它的股東。
具體來說,早在2015年2月,甘李藥業通過股權轉讓的方式,引入新股東Wintersweet、Hillhouse。
招股書顯示,目前,高瓴資本是甘李藥業的前五大股東,持有其1814.66萬股,持股比例為5.03%。
值得關注的是,高瓴資本作為市場頭部買方機構,醫藥就是其最為擅長的挑選賽道之一,歷史上被它看上的生物醫藥股的漲幅都不小。
高瓴資本投資的藥明康德,上市後創造了675%的漲幅;愛爾眼科也是其早期獵物,股價創造了十年十倍的表現。此外,高瓴資本還投資了恆瑞醫藥、凱萊英等績優上市公司。
高瓴非常重視對醫藥公司企業家的考察。該機構一份內部路演顯示,高瓴團隊看到愛爾眼科董事長很早前瞻性地布局科研力量,前後花了幾十年,打造成了一套具有自己核心競爭力的醫療技術和管理能力。2015年得到高瓴投資後,愛爾眼科進入高速發展期,最快的時候一年能夠開250家醫院。
恆瑞醫藥案例中,高瓴團隊看到該公司董事長早在2005年就布局創新藥體系,花費7-8年時間,創建了一個上百人的原藥研發團隊,提前預料到仿製藥紅利在未來消失。
提醒:微信換了推送顯示機制,不再按時間線排序,為防失聯,只有您「星標」了見聞君和點了「在看」才能及時收到我們的文章。
下載「見聞VIP」
即時見證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