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胯下赤兔手中畫戟驍勇無敵,為何有人對溫侯的武力仍存質疑
呂布,何許人?難道「人中呂布,馬中赤兔」是徒有虛名?難道「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是絲毫不懂三國的人亂說的順口溜?在整部三國演義的小說中,可以說每一次呂布的戰鬥都會給人們帶來威風八面的感覺,呂布在鬥將中也曾落敗過,但那也是對手絕非單人單馬單刀槍,在整個三國之中,能夠在武將單挑中從未真正敗北的,唯有呂溫侯一人而已。切記,這裡說的是真正敗北,而不是免強戰個平手,或絕對戰平。
至於呂布的個人獨鬥戰績,將會在今後的作品中陸續為大家展示出來,此篇主要來說一說,對於呂布三國武將武力值排名第一提出質疑的一些觀點。只是對於整部三國演義而論,似乎永遠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以下論點也僅是一家之言,如有不當之處,還請同為三國迷的各位朋友多多指正批評,下面直接進入話題。
如果有人說呂布的武力絕排不到三國時期的第一位,那麼持有這種觀點的朋友,一定是感覺在呂布的鬥將生涯中,從來沒有真正的戰勝過哪一位三國時期頂級的名將。那麼誰才是三國時期頂級的名將呢?五虎必然在其數,典韋、許褚一定在其列,顏良、文丑也算其中之一,是這樣嗎?
當然,以上的諸多將領當然都算得上是三國時期單人武力排名靠前的名將,但是這裡面卻存在著一個相當大的誤區,那就是一般都是活著的將領或戰死得相當壯烈的將領,才會被入選到頂級的名將之列,而那些被這些人們心中早已定位的名將殺死的人,好像都成了碌碌之輩,那麼事實真的是如此嗎?其實也並不絕對,由於三國演義是一部小說,小說就是要突出主角與配角之間的差距,為了突顯和刻畫主角,在配角身上所浪費的筆墨當然就不多,所以那些出來墊場暖場的將領,很多都會被核心人物殺死,但是真實的他們其實也並不會像我們想像中那樣不堪一擊。
方悅,此人如果不是曾與呂布一戰,只怕不會有人從三國演義這本書中關注到他。不過方悅也算是不錯了,不管怎麼說也算是露了一回臉兒,有多少死於亂軍之中的英雄,到最後連個背影都沒留下。方悅很有名氣嗎?當然,演義中雖然介紹此人並不多,但是那句河內名將,已經充分地展現了他的不同。
當時何內太守王匡見呂布出陣,便高聲問誰敢出戰,而在陣中的方悅並沒答話,直接挺槍縱馬而出。方悅應該會清楚地知道,一個華雄就幾乎秒斬了袁術手下大將俞涉,又連斬了上將潘鳳,那麼如今呂布親自上陣,會不如一個區區的華雄嗎?方悅也是父精母血之軀,他會真傻到不知道自己到底幾斤幾兩就去給呂布送上人頭大禮嗎?所以,對方悅的描述絕對不會錯,那就是河內名將,所以才會自信心滿滿的首個衝上去與呂布單挑。
那麼方悅到底武藝如何,又與其他名將鬥過幾合,這些都再也找不到什麼證據,因為就是這樣的一個在河內被視為名將的方悅,與呂布二人戰無五合,便被呂溫侯手起一戟刺於馬下,接著呂布當先衝陣,身後大軍緊隨,王匡軍大敗,這就是呂奉先給十八路諸侯的下馬威。
方悅與呂布交手連五個回合都戰不到,能夠說明方悅是一個無能之輩嗎?雖然說他比不上與呂布戰百合的張飛,也比不了與呂布戰二十回合不分勝負的許褚,或許比張遼、徐晃、兩夏侯也差著一些,但是話說回來,那些名氣遠在方悅之上的將領,如關平、周倉、馬岱等人,真的可以與呂布交手時像許禇那樣堅持二十個回合不敗嗎?其實一些都已經很明了,不是方悅太弱,而是呂布過於強悍了。
戰無五合被斬,是河內名將徒有虛名,還是呂溫侯過於強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