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基拉:一個異能少年站在東京廢墟之上,人人都會說這是大友克洋

2020-12-11 溫暖大齡蘿莉動漫影視

宮崎駿曾經這樣評價過大友克洋,一個異能少年站立在東京廢墟之上,人人都會說這是大友克洋。

大友克洋是日本動畫導演三巨頭中最年輕的一位,他比宮崎駿小13歲,比押井守小3歲,但他卻是這三巨頭中最早成名的一位。大友克洋是在那個年代中為數不多的以漫畫家出道的動畫導演,1983年不到30歲的他以《童夢》獲得日本第4屆SF大賞。

三巨頭所鍾情的動畫主旨也各不相同,宮崎駿鍾愛「堅強的女性」,像一朵綻放於亂世或戰爭中一抹鮮豔的血紅色玫瑰,給人一種「凌寒獨自開,為有暗香來」的驚豔。

押井守則青睞於塑造無政府主義的英雄角色,通過他獨有的「音樂蒙太奇」手法和「粗澀難懂」的劇情引發觀者的獨立思考,這點很像中國畫裡的「留白」。

而大友克洋鍾情於塑造「凡人英雄」,而且他對於機器有著深深的迷戀,他喜歡在動畫中用科技毀滅世界,來警示科技是一把雙刃劍,在給人們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會毀滅人類。

「阿基拉」代表著光明,他將蕩滌這黑暗汙濁的世界

《阿基拉》上映於1988年,改編自大友克洋自己的同名長篇漫畫《阿基拉》。故事設定為1988年東京在一次爆炸試驗中被毀,也正是因為這次大爆炸拉開了「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序幕。

時間來到31年後的2019年,「新東京」在被炸毀的「舊東京」的廢墟旁重建,科技飛速發展的背後,政府與民眾之間的矛盾也達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主張推翻政府「革命黨」與政府軍之間的衝突也日益加劇。

男主金田和他的好朋友鐵雄就生活在這樣一個世界,一個充滿壓迫性的大都市底層,周圍布滿了閃爍不滅的霓虹燈。因為一次意外鐵雄被政府軍抓走並成為了政府秘密實驗「阿基拉」的實驗品,救友心切的金田也加入了革命軍,意圖阻止災難的發生。

成為實驗品的鐵雄擁有了像神一樣的力量,他肆意地破壞著城市,然而鐵雄因為控制不了體內的力量被反噬,他的好朋友金田也只能選擇喚醒「阿基拉」,用「阿基拉」的力量吞噬鐵雄。最終,在「阿基拉」毀滅一切的力量之下,東京再一次被摧毀,劫後餘生的人們在廢墟之上期待「重生」。

《阿基拉》中的新東京是一個高樓聳立、科技高度發達的未來都市,但它的內部卻早已殘破不堪。表面上的繁榮掩蓋不了內心的骯髒破敗,金田和鐵雄代表的暴走族,婷和阿龍代表的革命軍,上校和博士代表的新政府這三方勢力明爭暗奪的劇烈鬥爭之下,「阿基拉」代表著一種希望,就像「阿基拉」這個詞的本意是光明一樣,黑暗中破敗不堪的城市祈禱著光明的力量淨化一切。

《阿基拉》在北美的上映,讓日本動畫站上了國際舞臺

《阿基拉》在日本上映一年之後,1989年《阿基拉》作為「第一部登陸北美和歐洲市場的日本動畫電影」上映了。

對於北美和歐洲的年輕人來說,當時的日本動畫電影宛如天外的世界,很多年輕人都是抱著獵奇和嘲笑的態度進入電影院來看這部來自日本的動畫電影。結果卻看到了和迪士尼風格完全不同的嚴肅動畫,為它的暴力、失控感和銳利的構圖感到震驚不已。

影訊影評類網站AICN的創始人哈裡·諾爾斯曾回憶說:「當我上大學時,《阿基拉》和《攻殼機動隊》一直在放,《阿基拉》成為了一部真正的午夜電影,像一個永無止境的發燒夢。」

《阿基拉》成為了西方觀眾大範圍、大規模接觸日本動畫的契機。直到後來《攻殼機動隊》《銃夢》《星際牛仔》等同類型動畫電影風靡歐美時,仍能見到《阿基拉》的影子。

《阿基拉》動畫和漫畫作為無數西方年輕人心目中的經典,一時間風靡全球。而《阿基拉》對於西方世界流行文化的影響遠不止於此,它不但打開了日本動畫在西方世界的大門,而且它也開創了一種新的「流行文化門派」——賽博朋克。

在後來的很多日本的賽博朋克動畫中,《攻殼機動隊》、《EVA》、《星際牛仔》、《銃夢》中你都不難發現《阿基拉》的影子。《阿基拉》不但影響了一代日本動畫人,而且它也影響了好萊塢一大批科幻電影,《阿基拉》開創的賽博朋克的先河被好萊塢科幻電影一次又一次地借鑑使用。

近幾年上映的好萊塢電影《攻殼機動隊》、《戰鬥天使:阿麗塔》都是翻拍自日本的賽博朋克動畫。美國著名導演沃卓斯基兄弟(現在是姐妹)更是一遍又一遍地觀看《阿基拉》和《攻殼機動隊》來尋找靈感,並且最終誕生了《黑客帝國》系列電影。此外《環形使者》、《移魂都市》、《頭號玩家》甚至是昆丁的《殺死比爾》和諾蘭的《黑暗騎士》系列中,我們都可以找到《阿基拉》的影響之處。

《阿基拉》是大友克洋對反烏託邦思想的內心寫照

上個世紀80年代正值日本的科技革命,世界範圍內也掀起了電子產品消費的熱潮,日本乘著這一浪潮高歌猛進,經濟和科技飛速發展。

當時的西方世界在陷入後冷戰時代的漩渦,經濟危機與冷戰的後遺症,在民眾焦慮與憂愁的土壤中,滋生著強烈的悲觀主義與反烏託邦情緒,大友克洋的《阿基拉》就是誕生於這樣一個特定的年代背景之下。

賽博朋克的中心就是「High Tech Low Life」,即「高度發展的科技和低質量的生活」。更新迭代的科技仍然滿足不了人內心的欲望,而且冰冷的機械和科技也無法給予人內心中的溫暖,日益增長的貧富差距也加劇著社會中動蕩和不安的情緒,從而催生出了大友克洋想要創作一股「蕩滌這黑暗世界」的光明力量。

時至今日,我們可能很難體會到在30多年前大友克洋的「勞苦用心」,但是從他的作品中我們不難看出這位動畫大師對於「生命力量」的希冀。雖然他的作品中的主角大多都是社會的底層,這裡充斥著壓抑和黑暗,他作品中的世界也一次又一次地被毀滅,但是他塑造了一個又一個「平凡的英雄」,敢於對這樣一個「烏託邦」式的世界說不,也敢於帶著希望和嚮往在這黑暗的廢墟上重建自己心中的光明。

寫在最後

宮崎駿對《阿基拉》的獨特風格做出了最簡潔也最到位的評價:「一個異能少年站立在東京廢墟之上,人人都會說這是大友克洋」。大友克洋的《阿基拉》打破了當時歐美人固有的觀念意識,即"畫片就是小孩子的玩意",也將日本動畫片成功地推向了國際的舞臺。來自東方的傳統文化與科技和機械在大屏幕上碰撞的動畫電影,也打破了無數西方年輕人對於動畫就是迪士尼公主和王子之間愛情的刻板認知。

大友克洋對於他的動畫中反烏託邦的主旨思想和《阿基拉》開創的賽博朋克先河也一直延續至今,這位大師筆下的「平凡的英雄們」就像「堂·吉訶德」那樣,抱著自己理想的「長矛」,一次又一次堅定不移地衝向那些「風車巨人」。

相關焦點

  • 阿基拉:賽博朋克與機械,異能少年與毀滅,這就是大友克洋
    工業科技感十足的器械之都,在城市最底層的迷失少年,獲得擁有毀滅世界的超能力,在這裡千瘡百孔的城市中,未知的能力瞬間爆發,整個城市如同核爆一樣轉眼之間夷為平地,這就是大友克洋的動畫。超前的想像力、爆破藝術和機械背景,讓大友克洋成為日本動漫四大巨頭。
  • 一部讓大友克洋登上神壇的漫畫《阿基拉》不僅僅預言了東京奧運會
    「大友克洋」這個名字也許會你很陌生,不過,就算是鮮有接觸日本動漫的人,也一定聽過《阿基拉》這部動畫片,看過它與潮流品牌Supreme的精彩合作吧。01「一位異能少年站立在東京廢墟之上,人人都會說這是大友克洋。」
  • 《阿基拉》不是預言書,而是憶往錄
    人們驚奇地發現,這部誕生於1988年的古早動畫,精準預告了2020年東京奧運會的停辦。緊接著,人們又從同名漫畫裡翻找出另一個設定——書中描述了東京暴發大規模的疫情。    就像世紀末的1999年,諾查丹瑪斯預言突然翻紅,被新冠肺炎盤踞的2020年,《阿基拉》也忽而破圈,身處強烈末世感裡的人類,總希望抓住一些確定的東西。    大友克洋當然沒有預知的異能。
  • 日本動畫電影巔峰神作《阿基拉》,1988年就預言了東京奧運會取消
    而2月28日距離東京奧運會開幕正好還有147天。如果未來感染人數得不到控制,東京奧運會可能會取消。小島秀夫發布這條消息後,網友紛紛感嘆,想不到一部1988年上映的科幻動畫電影竟然預言了日本今天遭遇的困境。《阿基拉》是日本大師級動畫導演大友克洋的成名作品。
  • 預言帝《阿基拉》,一部日式賽博朋克的創始鼻祖
    不得不說,《阿基拉》的確預言了太多東西。 如果照進現實,那大友克洋大概又會多了個預言家的頭銜。《阿基拉》是1988年七月上映的動畫電影,由大友克洋導演,當時此片一出在海內外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動畫電影《阿基拉》在觀眾們的心中,可以說是一部無法超越的經典之作,不僅是超前的世界觀讓觀眾們提前領略到了賽博朋克的魅力,視覺效果拉滿的同時,故事也擁有值得推敲的內涵。大友克洋嘗試用毀滅的方式,清除了遺留的頑疾,讓觀眾們看到了重生的希望。
  • 《阿基拉》經典意義(上):日本漫畫分成「大友克洋以前以後」
    1954年出生的大友克洋曾說,《阿基拉》是以自己的昭和印記所構築的世界觀,從二戰、戰敗、1964年的東京奧運、1960年代的安保鬥爭等都在其中。如此可見,《阿基拉》這樣的經典作品循著現實的軌道滑出。「日本漫畫的表現方式分為大友克洋之前與大友克洋之後」,這句話在網路上廣被流傳,簡言之,大友克洋就是日本漫畫發展的一個分水嶺。這句話出自已逝的日本漫畫評論家米澤嘉博,此語自然是對大友克洋的盛讚,不過大友克洋真的這麼神奇偉大?
  • 《阿基拉》影評︰人類未來墮落頹靡 大友克洋神作32年前早洞悉?
    今天的動畫作品數之不至,精彩的也有不少,但是要數一部無論是影像的畫功與劇情均會令人目不暇給的電影,其實也只是寥寥可數,當中以大友克洋於1988年自編自導與創作的這部作品,不僅是一部令人印象深刻的動畫,更是一部奠定日本動畫的裡程碑. 《阿基拉》 (AKIRA)強烈震懾的動畫影像,打破過往動畫的模式,開創日本動畫獨特風格的先河.
  • 《阿基拉》主角駕照今天到期,大友克洋的東京預言到期了嗎
    在探索如何以「不同的形式」表現東京時,大友克洋將著力點放在了時間上,他將時間設定在了戰後復興期到1964年東京奧運會這一時間段,如果說戰後復興期是昭和時代的光明一面的話,那麼東京則是它最具象徵性的代表。
  • 史上最偉大動畫電影之一,暴力血腥備受爭議,卻因這點經久不衰
    導演大友克洋一炮成名,躋身世界一流。未來東京,超能力,暴走族,將這些詞和少年少女放在一起,會碰撞出什麼樣的故事呢?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這部影史經典——《阿基拉》。故事設定在2019年的「新東京」。經歷88年的第三次世界大戰後,日本政治腐敗引起民眾大規模遊行。一晚,暴走族少年金田正太郎和同伴追打對手小丑幫,兄弟鐵雄撞到一名神秘小男孩高志。鐵雄被神秘力量彈開昏厥。
  • 大友克洋《阿基拉》將登臺灣院線 全新海報曝光
    大友克洋《阿基拉》將登臺灣院線 全新海報曝光 時間:2020.05.26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Esther
  • 神作《阿基拉》又被重拾,這部動漫實現了跨時代的「預言」
    前提:A站官宣在這個月的22號也就是6月22日,會播出關於在1988年所上映的一部名為《阿基拉》的動漫,此次放映的是4K的修復版。關於當時日本的社會風氣阿基拉也是完美融合了進去,街頭的摩託車、少年的叛逆、社會的不安,都浮現在了影片當中,可以說是當時的學生控制了大部分的國家行動,也通過這部動漫,讓全世界的人都明白了社會的關係。
  • 《阿基拉》丨一語成畿的預言家?
    當下,隨著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肆虐,本屆奧運會似乎變得前途未卜起來,大家開始把目光聚焦在這部名為《阿基拉》的日本動畫上,但是這部動畫絕不僅限於一個「神預言」而已。宮崎駿說過:「異能少年站立於廢墟之上,這就是大友克洋。」這句話,十分簡潔地總結出了大友克洋創作的整體風格:異能即超越現實,廢墟則是重構現實,大友克洋的經典之作《阿基拉》便是這樣一部超越與重構現實的作品。
  • 《阿基拉》經典意義(下):日本泡沫經濟的「廢墟城市」末世寓言
    第一集裡,我們可以看到兩種類型的城市廢墟,一是開頭飆車族飆車的舊城區,二是高樓砰然炸裂倒下、東京已成廢墟的畫面,到了第三集更是慘烈狀絕,堪稱是漫畫中的經典。到這裡為止,可以看到手塚治虫與大友克洋的差異,在世界觀與敘事上,手塚治虫帶著樂觀而圓滿的結尾。
  • 《阿基拉》裡的這個人物過於酷炫,拳皇都忍不住抄襲了他
    拳皇一直是對國內的格鬥遊戲迷影響比較大的一個系列,但是你知道嗎?拳皇史上曾經出現過一次人設抄襲事件,而涉及抄襲的人物就是大家熟知的——K9999,而被抄襲的則是大友克洋經典動漫作品《阿基拉》裡的主角島鐵雄。
  • 毀滅即重生——《阿基拉》
    也許最開始並無意致力於動畫創作的行業,但是終究會擁有世界級的影響力,與之類似的,另一位大師大友克洋,也擁有相似的人生乃至於完全不遜色的成就。相對於幾個同行,大友克洋無論是從出道時間還是其本身的年齡都要稍顯年輕。不說1941年出生的宮崎駿,即使是押井守也比大友克洋大了3歲。
  • 預言東京奧運會取消,這部32年前的日本動畫再次封神!
    2020年3月24日,因為疫情影響,國際奧委會宣布東京奧運會推遲到2021年。大友克洋自己也沒想到,他那部32年前的動畫神作竟然作了一個超神的預言!1988年的動畫《阿拉基》,是日本動畫史上不可磨滅的存在,作為一部集大成製作,影片對後世的動畫產生了重大影響,導演大友克洋也因為這部動畫名噪一時。阿基拉的故事發生在2019年,距離2020年的東京奧運會還有100多天!
  • 大都會:一個鏡頭讓人記住十幾年,機械和爆炸讓人記住了大友克洋
    時隔19年的動漫作品,有多少人只記得原作者,卻忘記了故事,忘了那個用工業機械和爆炸藝術將這部作品推向巔峰的大友克洋?《大都會》這部作品出自手塚治虫之手,由大友克洋擔任編劇。大友克洋的作品都有著手塚治虫的影子,但又獨有自己的風格,他的作品思想充滿中對科技機械、人類文明的思考,這些作品風格源於手塚治虫,《大都會》可以說是手塚治虫和大友克洋在漫畫世界一種契合和意識的交流。看過《大都會》和《阿基拉》作品的觀眾,可以感受到相似的畫風。
  • 時隔32年,日漫神作《阿基拉》將4K重映!一文解讀它在影史的價值
    如上所述當屬《阿基拉》對日本的第一重預言性影響,但還沒完,就在這部作品裡頭,大友克洋同時也準確無誤的預測到了2020年東京奧運會的到來!要知道,這可是32年前的創作啊,雖然每一屆奧運會的主辦國名單都會提早確定(確保主辦方能夠有充裕的時間來建設場館),但毫無疑問大友克洋對於2020年東京奧運會的預判是出乎所有人預料的(實在太超前了,那個時候我們連08年的北京奧運會也不知道)。
  • 《阿基拉》預言東京奧運會?電影將在臺灣上映
    《阿基拉》預言東京奧運會?電影將在臺灣上映  日前,由大友克洋執導的經典科幻動畫電影《阿基拉》宣布不日將在中國臺灣地區公映,並發布一張4K IMAX海報。  該片根據大友克洋的原作漫畫改編而來,巖田光央、佐佐木望、小山茉美、玄田哲章、北村弘一等擔任配音。故事講述未來的日本東京,軍方一直在秘密進行的「阿基拉」項目導致巨大災難的故事。